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30610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ppt

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一、周期信号的参数二、EE1641B1信号发生器三、DS5022数字存储示波器四、SX2172型交流毫伏表五、电平的基本概念六、实验内容修改,介绍内容,3,一、周期信号的参数,时间参数周期T频率f=1/T占空比=/(T-)=/T100%,通常将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称为方波。

将占空比小于50%的矩形波称为脉冲波。

4,周期信号的参数,电压参数正峰值UP负峰值U-P峰峰值UPP平均值U,平均值亦称作直流分量,5,周期信号的参数,对称于横坐标的正弦波最大值Um=UP瞬时值u(t)有效值U,V,t,Um=UP,6,周期信号的参数,直流偏置将一个周期信号叠加一个直流电压的过程称为直流偏置。

直流偏置的结果是使周期信号在坐标系中上移或下移。

直流偏置的结果改变了周期信号的平均值U、正峰值UP、负峰值U-P。

不改变峰峰值UPP。

0.8V,V,V,V,1.8V,-0.2V,1V,-1V,t,t,t,+,7,二、EE1641B1信号发生器,主要功能输出信号波形:

正弦波,三角波,方波,TTL输出。

输出信号频率:

0.2Hz20MHz。

输出阻抗:

函数输出50,TTL输出600。

输出信号幅度(开路):

10mV20Vpp可调。

直流电平调节范围:

关或-5V+5V。

占空比(SYM)调节范围:

关或25%75%。

内扫描方式:

线性/对数扫描方式。

幅度显示:

三位,(Vpp或mVpp)频率显示:

0.200Hz20MHz(Hz或kHz),8,EE1641B1信号发生器面板图,扫描速率/外测低通,外输入插座,TTL输出,50输出,波形选择,频段选择,频率调节,直流偏置,电源开关,显示频率,显示幅度,扫频范围/外测衰减,幅度调节,幅度衰减,占空比调节,扫描计数,9,函数信号输出(50输出),50输出插座连接测试电缆;由波形选择按钮选定所需的输出波形;由频率选择按钮选定输出信号的频段,由频率调节旋钮调整输出信号频率到所需的工作频率值;由幅度衰减和幅度调节钮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需要时由直流偏移钮调节信号所携带的直流电平,否则应置“关”的位置;波形对称调节器改变输出信号占空比。

输出波形为三角波时可使三角波调变为锯齿波。

正弦波输出时应置“关”的位置。

10,TTL脉冲信号输出,TTL输出插座连接测试电缆,输出TTL脉冲信号;信号幅度为标准TTL电平不可调。

频率、占空比可调,操作均与函数输出信号一致。

11,内扫描扫频信号输出,选定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扫描计数”按钮选定为内扫描方式;分别调节扫描速率调节器和扫频范围调节器获得所需的扫描信号输出;50输出插座、TTL脉冲输出插座均输出相应的内扫描的扫频信号。

12,外扫描扫频信号输出,选定输出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扫描计数”按钮选定为“外扫描方式”;由外输入插座输入相应的控制信号,即可得到相应的受控扫描信号。

13,外测频,“扫描计数”按钮选定为“外计数方式”;外测低通和外测衰减钮均置关的位置用测试电缆将被测信号引入外输入插座,显示频率窗口即可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

14,使用注意事项,输出端不可长时间短路。

读取频率、幅度参数时请注意单位指示灯。

本仪器电压幅度参数为开路输出峰峰值,带负载时输出插口实际输出电压小于开路输出峰峰值,且随负载阻抗值的变化而变。

输出电缆线的红夹子连接实验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黑夹子连接实验电路的公共端。

15,三、DS5022数字存储示波器,示波器的作用是将不可见的电信号以图形的方式显现出来并可测量、读取相关的电压和时间参数。

常用的示波器有两类:

模拟(阴极射线管)示波器:

实时跟随被测信号的变化,由电子束在荧光屏上运动,描绘出被测信号波形。

数字式存储示波器:

对被测信号进行采样,变成数字信号后在液晶屏上以点(离散的采样点)或矢量(采样点间有连线)方式描绘出被测信号波形。

16,面板操作键分布图,17,显示界面说明图,18,波形显示的自动设置,使用自动设置:

1将被测信号连接到信号输入通道。

2按下AUTO按钮。

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水平和触发控制。

如需要,可手工调整这些控制使波形显示达到最佳。

19,垂直控制区(VERTICAL),垂直移位旋钮垂直POSITION旋钮控制信号的垂直显示位置。

当转动垂直POSITION旋钮时,指示通道地(GROUND)的标识跟随波形而上下移动。

使用垂直POSITION旋钮在波形窗口居中显示信号。

20,转动垂直SCALE旋钮改变“Volt/div(伏/格)”垂直档位,波形窗口下方的状态栏中对应通道的档位显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通过按下垂直SCALE旋钮作为设置输入通道的粗调/细调状态的快捷键。

“Volt/div(伏/格)”垂直档位,21,通道切换键,按CH1、CH2、MATH、REF,屏幕显示对应通道的操作菜单、标志、波形和档位状态信息。

按OFF按键关闭当前选择的通道。

OFF按键具备关闭菜单的功能。

当菜单未隐藏时,按OFF按键可快速关闭菜单。

如果在按CH1、CH2后立即按OFF,则同时关闭菜单和相应通道。

22,水平控制区(HORIZONTAL),转动水平SCALE旋钮改变“S/div(秒/格)”水平档位,状态栏对应通道的档位显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以125的形式步进。

Delayed(延迟扫描)快捷键:

按下水平SCALE旋钮可以切换到延迟扫描状态,在延迟扫描状态可达到10ps/div*。

23,水平移位旋钮,使用水平POSITION旋钮调整信号在波形窗口的水平位置。

转动水平POSITION旋钮时,可以观察到波形随旋钮而水平移动。

24,水平MENU按钮,按MENU按钮,显示TIME菜单。

在此菜单下,可以开启/关闭延迟扫描或切换YT、XY显示模式。

此外,还可以设置水平POSITION旋钮的触发位移或触发释抑模式。

触发位移:

指实际触发点相对于存储器中点的位置。

转动水平POSITION旋钮,可水平移动触发点。

触发释抑:

指重新启动触发电路的时间间隔。

转动水平POSITION旋钮,可设置触发释抑时间。

25,触发控制区(TRIGGER),使用LEVEL旋钮改变触发电平设置。

转动LEVEL旋钮,可以发现屏幕上出现一条桔红色(单色液晶系列为黑色)的触发线以及触发标志,随旋钮转动而上下移动。

停止转动旋钮,触发线和触发标志在5秒后消失。

在移动触发线的同时,可以观察到在屏幕上触发电平的数值或百分比显示发生了变化。

(在触发耦合为交流或低频抑制时,触发电平以百分比显示),26,触发操作菜单,使用MENU调出触发操作菜单,改变触发的设置。

可通过显示屏上菜单选择相应操作:

边沿触发。

信源选择。

边沿类型。

触发方式。

耦合。

注:

改变前三项的设置会导致屏幕右上角状态栏的变化。

27,中点触发和强制触发,按50%按钮,设定触发电平在触发信号幅值的垂直中点。

按FORCE按钮,强制产生一触发信号,主要应用于触发方式中的“普通”和“单次”模式。

28,主菜单按键,光标测量,自动测量,系统功能设置,显示设置,采样设置,存储设置,29,主菜单-采样设置,使用主菜单ACQUIRE按钮,弹出右表所示采样设置菜单。

通过屏幕旁菜单操作键调整采样方式。

30,主菜单-采样设置,观察单次信号,选用实时采样方式,观察高频周期性信号,选用等效采样方式。

希望观察信号的包络避免混淆,选用峰值检测方式。

期望减少所显示信号中的随机噪音,选用平均采样方式,平均值的次数可以选择。

观察低频信号,选择滚动模式方式。

希望显示波形接近模拟示波器效果,选用模拟获取方式。

希望避免波形混淆,打开混淆抑制。

31,主菜单-显示设置(表1),使用DISPLAY按钮弹出下图所示设置菜单。

通过菜单操作按钮调整显示方式。

32,主菜单-显示设置(表2),33,主菜单-存储设置,使用STORAGE按钮弹出下图存储设置菜单。

通过菜单操作按钮设置存储/调出波形。

34,主菜单-系统功能设置(表1),使用UTILITY按钮弹出辅助系统功能设置菜单。

35,主菜单-系统功能设置(表2),36,主菜单-自动测量,按MEASURE自动测量功能键,系统显示自动测量操作菜单。

本示波器具有20种自动测量功能:

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顶端值、底端值、幅值、平均值、均方根值、过冲、预冲共10种电压测量频率、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占空比、负占空比、延迟12(上升沿)、延迟12(下降沿沿)、正脉宽、负脉宽的测量,共10种时间测量。

37,主菜单-自动测量-主页,38,自动测量电压参数定义,39,主菜单-自动测量-电压测量分页一,40,主菜单-自动测量-电压测量分页二,41,主菜单-自动测量-电压测量分页三,42,自动测量时间参数定义,43,主菜单-自动测量-时间测量分页一,44,主菜单-自动测量-时间测量分页二,45,主菜单-自动测量-时间测量分页三,46,主菜单-光标测量,主菜单控制区的CURSOR为光标测量功能按键。

光标测量分为3种模式:

1手动:

两个电压(或时间)光标成对出现,可手动调整光标的间距。

显示的读数即为测量的电压或时间值。

需首先选定所要测量的波形。

2追踪:

水平与垂直光标交叉构成十字光标,并自动定位在波形上。

旋转对应的移位旋钮可以调整十字光标在波形上的位置。

示波器同时显示光标点的坐标值。

3自动测量:

首先选择需自动测量的参数,在自动测量模式下,系统显示光标对应的电压或时间参数值。

系统根据信号的变化,自动调整光标位置,并计算相应的参数值。

47,主菜单-光标测量-手动方式,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手动测量模式,操作顺序为:

CURSOR光标模式手动。

选择被测信号通道:

根据被测信号的输入通道不同,选择CH1或CH2。

操作顺序为:

信源选择CH1或CH2或MATH。

注:

当测量MATH的垂直通道时,数值的显示以“d”(格)为单位。

选择光标类型:

根据需要测量的参数分别选择电压或时间光标。

按键操作顺序为:

光标类型电压或时间。

48,主菜单-光标测量-手动方式,移位旋钮移动光标定位在待测波形待测位置获得测量数值:

(时间以屏幕水平中心位置为基准,电压以通道接地点为基准)显示光标1或2位置的电压或时间值显示光标1、2的水平间距(X):

即两光标间的时间值。

显示光标1、2水平间距的倒数(1/X)。

显示光标1、2的垂直间距(Y):

即两光标间的电压值。

注:

当光标功能菜单隐藏或显示其它功能菜单时,测量数值自动显示于屏幕右上角。

49,主菜单-光标测量-追踪方式,光标追踪测量方式是在被测波形上显示十字光标,通过移动光标的水平位置,光标自动在波形上定位,并显示当前定位点的水平、垂直坐标和两光标间水平、垂直的增量。

其中,水平坐标以时间值显示,垂直坐标以电压值显示。

50,主菜单-光标测量-追踪方式,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光标追踪测量模式,按键操作顺序为:

CURSOR光标模式追踪。

选择光标A、B的信源:

根据被测信号的输入通道不同,选择CH1或CH2。

若不希望显示此光标,则选择无光标。

移动光标在波形上的水平位置注意:

只有光标追踪菜单显示时,才能水平移动光标。

在其它菜单状态下,十字光标在当前窗口的水平位置不会改变,垂直光标可能因为波形的瞬时变化而上下摆动。

51,主菜单-光标测量-追踪方式,获得测量数值:

(时间以屏幕水平中心位置为基准,电压以通道接地点为基准)显示光标1或2位置的电压或时间值显示光标1、2的水平间距(X):

即两光标间的时间值(以“秒”为单位)。

显示光标1、2水平间距的倒数(1/X)。

显示光标1、2的垂直间距(Y):

即两光标间的电压值(以“伏”为单位)。

注:

当光标功能菜单隐藏或显示其它功能菜单时,测量数值自动显示于屏幕右上角。

52,光标自动测量模式显示当前自动测量参数所应用的光标。

若没有在MEASURE菜单下选择任何的自动测量参数,将没有光标显示。

本示波器可以自动移动光标测量MEASURE菜单下的所有20种参数。

主菜单-光标测量-自动测量方式,53,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每个通道有独立的垂直菜单可单独设置。

按CH1或CH2功能按键,系统显示该通道的操作菜单,说明见下表:

54,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55,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1设置通道耦合:

以CH1通道为例,被测信号是一含有直流偏置的正弦信号。

按CH1耦合交流,设置为交流耦合方式。

被测信号含有的直流分量被阻隔。

波形显示如下图所示。

56,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按CH1耦合直流,设置为直流耦合方式。

被测信号含有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都可以通过。

波形显示如下图所示。

57,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按CH1耦合接地,设置为接地方式。

被测信号含有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都被阻隔。

波形显示如下所示。

58,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2设置通道带宽限制:

以CH1通道为例,被测信号是一含有高频振荡的脉冲信号。

按CH1带宽限制关闭,设置带宽限制为关闭状态。

被测信号含有的高频分量可以通过。

波形显示如下图所示。

59,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按CH1带宽限制打开,设置带宽限制为打开状态。

被测信号含有的大于20MHz的高频分量被阻隔。

波形显示如下图所示。

60,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3数字滤波:

按CH1数字滤波,系统显示FILTER数字滤波功能菜单,旋转水平POSITION设置频率上限和下限,设定滤除频率范围。

滤波前、后的显示效果如下,61,设置垂直系统-CH1、CH2通道的设置,数字滤波功能菜单,62,设置垂直系统-数学运算(MATH),数学运算(MATH)功能是显示CH1、CH2通道波形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以及FFT运算的结果。

数学运算的结果同样可以通过栅格或游标进行测量。

运算波形的幅度可以通过垂直SCALE旋钮调整。

幅度以百分比的形式显示,在屏幕左下角显示。

幅度的范围从0.1至1000以125的方式步进。

63,设置垂直系统-REF功能的实现,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用DS5000示波器测量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可以把波形和参考波形样板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故障原因。

此法在具有详尽电路工作点参考波形条件下尤为适用。

按下REF按钮显示参考波形菜单,设置说明如下:

64,设置垂直系统-REF功能的实现,操作说明1按下REF菜单按钮,显示参考波形菜单。

2按1号菜单操作键选择参考波形的CH1或CH2通道。

3旋转垂直POSITION和垂直SCALE旋钮调整参考波形的垂直位置和档位至适合的位置。

4按3号菜单操作键保存当前屏幕波形作为波形参考。

注意:

若以XY方式存储波形,此存储不适用于参考波形。

在参考波形状态下不能调整其水平位置和档位。

65,设置垂直系统-选择和关闭通道,DS5022的CH1、CH2为信号输入通道。

在处理MATH和REF时,也可以理解为是在处理相对独立的通道。

期望打开或选择某一通道时,只需按其对应的通道按键。

若希望关闭一个通道,首先,此通道必须在当前处于选中状态,然后按OFF按键即可将其关闭。

66,1垂直POSITION旋钮调整所有通道(包括MATH和REF)波形的垂直位置。

其解析度根据垂直档位而变化。

2垂直SCALE旋钮调整所有通道(包括MATH和REF)波形的垂直分辨率。

粗调是以125方式步进确定垂直档位灵敏度。

顺时针增大,逆时针减小垂直灵敏度。

细调是在当前档位进一步调节波形显示幅度。

同样顺时针增大,逆时针减小显示幅度。

粗调、细调可通过按垂直SCALE旋钮切换。

SCALE旋钮调整MATH波形幅度时,是采取125方式步进确定显示幅度,以百分比显示。

同样顺时针增大,逆时针减小显示幅度。

此状态下没有细调的模式。

设置垂直系统-垂直系统的POSITION和SCALE旋钮的应用,67,设置垂直系统-垂直系统的POSITION和SCALE旋钮的应用,3需要调整的通道(包括MATH和REF)只有处于选中的状态,垂直POSITION和垂直SCALE旋钮才能调节此通道。

REF的垂直档位调整对应其存储位置的波形设置。

4调整通道波形的垂直位置时,屏幕在左下角显示垂直位置信息。

例如:

POS:

32.4mV,显示的文字颜色与通道波形的颜色相同,以“V”(伏)为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当调整MATH波形的垂直位置时,显示的数值以“d”(格)为单位。

68,设置水平系统-水平控制旋钮,使用水平控制钮可改变水平刻度(时基)、触发在内存中的水平位置(触发位移)、触发电路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触发释抑)。

屏幕水平方向上的中心是波形的时间参考点。

改变水平刻度会导致波形相对屏幕中心扩张或收缩。

水平位置改变波形相对于触发点的位置。

69,设置水平系统-水平控制旋钮,水平POSITION:

调整通道波形(包括数学运算)的水平位置。

这个控制钮的解析度根据时基而变化。

水平SCALE:

调整主时基或延迟扫描(Delayed)时基,即秒/格(S/div)。

当延迟SCALE扫描被打开时,将通过改变水平SCALE旋钮改变延迟扫描时基而改变窗口宽度。

70,设置水平系统-水平控制旋钮,水平MENU按键:

显示水平菜单,71,设置水平系统-视窗中的水平标志,“”标志代表当前的波形视窗在内存中的位置。

标识触发点在内存中的位置。

标识触发点在当前波形视窗中的位置。

水平时基(主时基)显示,即“秒/格”(S/div)。

触发位置相对于视窗中点的水平距离。

72,设置水平系统-延迟扫描,延迟扫描用来放大一段波形,以便查看图像细节。

延迟扫描时基设定不能慢于主时基的设定。

在延迟扫描下,分两个显示区域,上半部分显示的是原波形,未被半透明蓝色覆盖的区域是期望被水平扩展的波形部分。

此区域可以通过转动水平POSITION旋钮左右移动,或转动水平SCALE旋钮扩大和减小选择区域。

下半部分是选定的原波形区域经过水平扩展的波形。

值得注意的是,延迟时基相对于主时基提高了分辨率。

由于整个下半部分显示的波形对应于上半部分选定的区域,因此转动水平SCALE旋钮减小选择区域可以提高延迟时基,即提高了波形的水平扩展倍数,延迟时基可相对主时基向后扩展5-6个时基档位。

73,设置水平系统-延迟扫描,注意:

因为延迟扫描分上下两个区域分别显示原波形和扩展后的波形,所以波形的显示幅度被压缩了一倍。

如原来的垂直档位是10mV/div,进入延迟扫描以后,垂直档位将变为20mV/div。

74,设置触发系统,触发决定了示波器何时开始采集数据和显示波形。

一旦触发被正确设定,它可以将不稳定的显示转换成有稳定的波形。

示波器在开始采集数据时,先收集足够的数据用来在触发点的左方画出波形。

示波器在等待触发条件发生的同时连续地采集数据。

当检测到触发后,示波器连续地采集足够的数据以在触发点的右方画出波形。

示波器面板的触发控制区包括触发电平调整旋钮LEVEL;触发菜单按键MENU;设定触发电平在信号垂直中点的50%;强制触发按键FORCE。

75,设置触发系统-触发设置菜单,MENU:

触发设置菜单键,边沿、视频和脉宽触发,CH1、CH2EXT、EXT/5ACLine,上升沿、下降沿,自动、普通、单次,交流、直流、低频抑制、高频抑制,76,四、SX2172型交流毫伏表,用于测量频率为5Hz2MHz,电压为100V300V的正弦波有效值电压和有效值电平。

交流电压测量范围:

100V300V,十二档量程电平测量范围:

60dB50dB,十二档量程测量电压固有误差:

满刻度的2%(1KHz)基本条件下的频率误差:

(以1KHz为基准)5Hz2MHz10%10Hz500KHz5%20Hz100KHz2%输入电阻:

1mV300mV8M10%1V300V10M10%,77,SX2172型交流毫伏表面板,电源指示,电源开关,1字头档位刻度,3字头档位刻度,被测信号输入插孔,被测信号输出接线柱,量程转换开关,dB刻度,dBm刻度,78,使用前的检查与操作,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处在零位不在零位,需调整到零位。

该仪器只适用于正弦波,且最大输入电压不得超过AC峰峰值DC=600V。

预先把量程转换开关置于300V量程上。

打开电源开关,预热1分钟就可使用。

79,正弦交流电压测量,当输入端加上测量电压时,表头将有指示。

如果读数小于满刻度30%,逆时针方向转动量程旋钮逐渐地减小电压量程,使指针指示在大于满刻度30%又小于满刻度值的范围之内。

此时读出的示值精度较高。

量程旋钮处在“1”打头的档位时,在1字头档位刻度线上读数,满偏值。

量程旋钮处在“3”打头的档位时,在3字头档位刻度线上读数,满偏值。

80,分贝量程,分贝刻度线有两条。

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一条为0dB所对应的电压为1V(dB),一条为0dB所对应的电压为0.775V(dBm)。

我们常用的是0dB对应的电压为0.775V(dBm)的这一条刻度线。

读数:

dB值=量程值+指针的指示值举例:

量程值=30dB指针指示值=7dBdB值=30dB+(7dB)=23dB,81,使用注意事项,测量电缆线的红夹子连接实验电路的被测端,黑夹子连接实验电路的公共端。

在小量程档时,测量电缆线的红、黑夹子开路,指针将会偏转。

暂不用时,应将红、黑夹子短路。

在较大量程档时,若双手分别接触电缆线的红、黑夹子,指针将会偏转,甚至打过头。

应注意避免。

82,五、电平的基本概念,电平的概念电平是电学理论中又一常用的计量方法。

将电路中某点功率(或电压,或电流)与某一基准值的比值的对数关系称为电平,以分贝(dB)来表示。

由于选取基准值的不同,电平又有绝对电平和相对电平之分。

83,绝对电平,以某一阻抗上获得1mW功率为基准值的电平称为绝对电平。

表示为:

式中:

P、V分别为被测点的功率、电压值。

V0为600负载消耗1mW功率时对应的电压值:

V0=0.7746V。

SX2172型毫伏表作电平测量时的测量值为绝对电压有效值电平。

84,相对电平,相对电平就是用分贝(dB)来表示两功率的相对大小。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P1、V1为基准点功率、电压值,P2、V2为被测点功率、电压值。

85,相对电平,如果如果基准点与被测点的阻抗不同,则电压相对电平要用电压绝对电平的差来表示或计算,即绝对电平的差值为相对电平。

这从定义电平的公式中亦可看出:

86,增益和衰减,设某电路的输入电压为Vsr,输出电压为Vsc。

描述电路输入输出关系时可用相对电压电平来表示当电平值为正时,VscVsr,表示电路有增益,输出信号大于输入信号;当电平值为负时,VscVsr,表示电路有衰减,输出信号小于输入信号;当电平值为零时,Vsc=Vsr,表示电路即无增益,又无衰减,输出信号等于输入信号。

相对电压电平加(减)20dB,输出、输入电压比扩大(缩小)10倍。

87,六、实验内容修改,1数字存储示波器使用前应将其调到适当的工作状态,需调整哪些旋钮和开关。

结合实际操作列出基本操作程序(不包括使用AUTO键)。

2示波器上显示波形不稳定(如左右跑动或图形线条连成一片),需调整哪些旋钮和开关。

3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逐项操作后填空:

A信号源输出方波,f=1000Hz,由示波器观测得T=_ms,脉宽=_ms。

B改换信号为三角波,调整信号源频率,使得三角波的周期T=200s(由示波器观测),则频率f=_Hz。

88,实验内容修改,C信号源输出脉冲波,频率f=2000Hz,调整“占空比”旋钮由“OFF”位置到顺时旋转到底的过程中,f的变化情况;脉宽的变化趋势:

逆时针旋转到底,=_,约占T的_%旋转到中间,=_,约占T的_%顺时针旋转到底,=_,约占T的_%。

D信号源正弦波输出时调整“占空比”旋钮,由示波器观测,波形将_,此旋钮应置于_位置时才是真正的正弦波输出。

89,实验内容修改,E信号源正弦波输出时将“幅度”旋钮顺时针旋转到底,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