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06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docx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内部资料0222doc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编写方案(修改稿)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的目标就是个性的健全发展等价值追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同社会发展和

 

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促进学

 

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着重

 

强调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

 

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重视。

 

为给各中小学校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方便条件,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有力指导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特决定组织力量编写《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暂定名,以下简称《指南》)。

一、《指南》编写的指导思想

 

1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以“纲”为纲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

 

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

 

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见》(烟教〔2012〕72号)是我市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方性指导意见,是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近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

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号)、《教

 

育部关于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思

 

政[2015]1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等文件也是推进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

因此,《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指南》的编写应以上述《纲要》、《意见》及相关文件为基本参照,为切实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创新精

 

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指导提供服务。

 

2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2.实用为本

 

《指南》的编写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具体化的一项

 

重要工作,可以为教师指导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模式、课程开

 

发的思路及教学方法上的引领,可以使我们教师避免课程开发

 

与实施上的精力、能力、经验以及知识结构上准备不足的问题。

 

《指南》中选取的活动内容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和激发广

 

大学校教师们去选择和开发新的主题活动。

因此,《指南》的编写必须突出实用性,教学环节齐全,教学流程有条理,教学

 

预设要详细,有示范引领作用,让新从事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师或兼职教师能从这份“教学快餐”中迅速领会教学设计的编写意图并展开教学,同时为进一步引领教师从“忠实执行”走向“课程创生”、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乃至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广阔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3.强化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

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

 

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任何学习者都不可能通过间接经验获

 

得熟练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

因此,教学设计

 

的编写结构与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

 

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亲历亲为,要求学生自己动

 

手,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

 

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

 

3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和感受生活,真正落实“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创”,切实发

 

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讲求整合

 

一是做到四大领域的整合。

《纲要》提出以融合的方式处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

 

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

 

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二是实现跨学科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它可以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境等内容的教育视野。

三是实现校内外的有机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渗透德育

 

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将德育目标融入课程实施,促进德育和综合实践教育的有机融

 

合。

对中小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推进实践育人、

 

协同育人。

要在研究性学习和生产劳动实践中渗透德育,在培

 

4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及

 

良好的道德品质。

 

6.体现特色

 

作为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三

 

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必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指南》

 

的编写要体现各县市区的地域特色,把烟台的知名品牌、传统

 

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收进来,体现特色,加强传承。

 

7.兼顾学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本位,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和循序渐进性。

由于中小学各学段年级跨度很大,各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都需要通过它来指导,更增加了它的编写难度,所以《指南》的编写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在同一类课程中尽量针对不同学段搭配编写教学设计,注明参考适用学段,让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能够针对自己所教学段,自行选用;二是兼顾中小学各学段各年龄段的特点,编写难度尽可能适中,降低难度则可适用低年级,增加难度则可适用高年级学生,经教师简单加工即可使用;三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昂然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8.取材求新

 

一方面,《指南》编写的选题要新,体现当今时代的科技

 

成果,与时俱进,切忌搬用陈旧的活动主题。

另一方面,素材

 

5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要新。

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当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并了解新兴技术,《指南》的编写可将创客教育纳入编写体系,增加机器人、3D打印、STEAM教育等前沿科技素材,这对于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搭建基本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二、《指南》的内容框架体系及编写要求

 

遵循《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各县市区已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着城市与乡村相结合、新型科技与传统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将《指

 

南》的内容按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分门别类,设计如下编写框架:

 

(一)研究性学习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自身需要和兴趣出发,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领域,其特殊性决定了它既不可能采用传统学科课程模式来设计教学,也不可能像一般的活动课程那样进行教学。

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主题研究型为例,从以下几点提出编写要求:

 

一是在选择编写的课题时,要让所选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够让掌握一定学科知识的学生感兴趣并有能力去完成,并具备必需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基本关系,同时应让学生

 

6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处理好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的关系、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理论研究与现实意义的关系等。

具体内容可参考《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的内容分类,即自然探究、社会考察、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技创新、生命与健康等。

 

二是研究性学习的编写主线可由方法指导来统领,具体包括选题指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所要研究课题)、方案指导(设计和规划研究方案)、过程指导(实施过程中用到的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统计法及信息技术的使用)、结题指导(如何结题、撰写结题报告、评价交流、成果拓展)等环节。

编写时要针对每种方法选取典型性的主题活动体现方法教学。

 

研究性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参考如下:

 

阶段

 

活动

 

准备

 

活动方法

 

实施指导

 

(指导)课型

参考课题

选题指导

如:

《XXX》选题指导课

方案指导

如:

《XXX》方案论证课

观察法指导

如:

蚂蚁的行走

实验法指导

如:

饮料与健康

问卷调查法指导

如:

青少年“偶像”情况调查

访谈法指导

如:

烟台与京剧

 

7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文献法指导

如:

探秘家乡瑰宝——中草药

统计法指导

如:

拒绝雾霾,拥抱蓝天

社会场馆实践指导

如:

走进地雷战景区

走进农博园

信息搜集与处理指导

如:

《XXX》访谈视频的制作

中期交流课指导

如:

《XXX》中期交流

活动

如:

《XXX》研究性报告的指导

活动成果提升指导

《XXX》结题报告撰写

总结

与交

如:

《XXX》展示交流课

活动总结评价指导

《XXX》活动评价课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几点提出编写要

 

求:

 

一是教学设计中应当体现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体现从促进学生积极劳动体验的产生和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

 

8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基本任务出发,形成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二是教学设计中应关注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

 

品质、劳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强调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不应只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理解与探究,重视对技术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发掘,重视对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创造。

 

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课程设置参考如下:

 

类别

(项目)课程

参考课题

烹饪

如:

西红柿炒蛋、凉菜拼盘

生活

面点

如:

花样大馒头

洗涤

如:

内衣洗涤、学用洗衣机

技能

缝纫

如:

钉纽扣

绳结

如:

巧系蝴蝶结

陶艺

如:

泥条盘筑做花篮

折纸

如:

沉降折叠做水雷

手工

剪纸

如:

十二生肖——猴

技艺

中国结

如:

巧编如意结

编织

如:

玉米叶编茶杯垫

沙画

如:

连年有余

 

9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风筝

如:

绑扎三角翼风筝

衍纸

如:

做个柳叶卷

扎染

如:

扎花与浸染

十字绣

如:

全针绣“福”

花卉栽培

如:

月季花、水仙花的栽培

蔬菜栽培

如:

大白菜、黄瓜的栽培

农业

果树栽培

如:

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

技术

农作物栽培

如:

玉米的种植

无土栽培

如:

蔬菜的无土栽培

动物养殖

如:

蚕的一生

工业

金工

如:

水桶加工

木工

如:

做个小板凳

技术

电子

如:

拼搭电子积木、音乐门铃

创新发明

如:

发明技法——“加一加”

创客

机器人

如:

跳舞的小鸟、走正方形的小车

3D打印

如:

生日礼物、我的机器猫

技术

STEAM课

如:

搭廊桥、羽毛挑战平衡

鲁菜

如:

糖醋鲤鱼

胶东

面塑

如:

面塑技法

特色

酿造

如:

自制葡萄酒

技艺

龙口粉丝

如:

怎样做粉丝

10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风味饺子如:

巧手包饺子

 

蓬莱小面如:

蓬莱小面我来做

 

具体目标要求:

 

1.生活技能

(1)烹饪

 

了解厨房的卫生要求,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知识。

会使用和保养常用炊事用具,知道安全要求。

了解菜肴烹

 

调常识,以及切配工具和烹调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以及以蔬菜或熟肉食为原料的凉拌菜技术。

 

(2)面点

 

应用面点技法,通过调制面团、制作馅心、成品熟制等,

 

制作各种主食、点心、小吃。

 

(3)洗涤

 

了解常用洗涤剂的种类、作用及化学去污的几种方法;初

 

步掌握化纤、棉、毛等几种不同织物的洗涤方法;会搓洗,学会使用洗衣机。

 

(4)缝纫

 

了解手缝工艺的作用以及手针号型、用途;学会攻针、回

 

针、绕针等几种针法,会锁扣眼、钉纽扣;会缝制围裙等小物品和简单的衣物;学习棉织、纤维布料正、反面的鉴别方法;了解量体及裁剪的基本知识和服装缝制的基本工艺与工序。

 

11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5)绳结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实用绳结的名称及用途,掌握它们的制

 

作方法;能针对居家生活、户外旅游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

 

同绳结的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

 

造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

 

扬优良家风。

 

2.手工技艺

 

手工技艺活动主要指能体现手工技术特征的、具有地方特

 

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活动。

结合我市各县市区的传统特色,可在陶艺、纸艺、结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各种工艺品的发展史,了解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工艺品制作的常规技法,能做出几种简单的工艺品,并能有所创新。

 

具体课程包括:

(1)陶艺;

(2)折纸;(3)剪纸;(4)中国结;(5)特色编织;(6)沙画;(7)风筝;(8)衍纸;(9)扎染;(10)十字绣。

 

3.农业技术

(1)花卉栽培

 

了解花卉栽培的意义,了解花卉对土壤、肥料、水分、光

 

照、温度等条件的要求及常见病虫害;初步掌握花卉的繁殖技

 

12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术、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2)蔬菜栽培

 

了解本地蔬菜的主要品种及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学会

 

并初步掌握栽培方法,学习当地较先进的栽培技术(如:

大棚技术等);能识别蔬菜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学会防治方法。

 

(3)果树栽培

 

初步掌握果树种子的采集方法;学习育苗、栽植技术和幼

 

苗管理与保护的基本知识;了解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学习果树嫁接、整形修剪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了解果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4)农作物栽培

 

了解本地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学

 

会并初步掌握种植方法,学习当地较先进的种植技术;能识别农作物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学会防治方法。

(5)无土栽培

 

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了解水培、岩棉培和基质培三类栽

 

培技术的生产特点,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

 

(6)动物养殖

 

了解当地的经济动物的习性(如昆虫、家禽、家畜等),

 

学会一般饲养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了解规模饲养的基本知识。

 

4.工业技术

 

13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金工

 

了解金工常用工具的用途,学会锤、锯、锉、虎钳等的使

 

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则;会简单画线,能对金属薄板和铁丝作剪切、弯曲、铆、锡焊等加工,会利用铁、铝皮制作简单的教具和用具。

 

(2)木工

 

认识常见木材和常用木工工具;能使用画线工具画线,学

 

会手工锯割方法,能用钉子、木螺丝、粘合剂等连接部件和制作小木盒等简单木制品;初步学会刨、凿的基本操作;能对课桌椅进行简单维修,能用木料制作简易教具等。

 

(3)电子

 

了解常用工具及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作用;学会使用电烙铁和万用表,掌握一般的焊接方法;能看懂实物接线图和简单的电路图,并能按照实物接线图组装简单的电子制品,如单管收音机、电子门铃等。

 

5.创客技术

(1)创新发明

 

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创新技法;能熟练运用创新技法改

 

变身边的小器具,尝试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在尝试改变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2)机器人

 

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

 

14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的基本过程。

了解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构造;了解各类传感器(如

 

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

 

拟;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

 

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导出到实物机器

 

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

 

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

 

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

 

程。

 

(3)3D打印

 

了解3D打印的发展史,了解并掌握3D打印机的使用方

 

法,了解并掌握3D打印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用3D打印

 

设计软件进行基本的三维设计,能设计并打印出简单的3D作

 

品。

 

(4)STEAM课程

 

注重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的融合,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对知识、经验

 

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力与平衡,了解有关结构的知识;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从技术与工程的角度尝试设计搭建稳定的工程结构,并注重结构造型的艺术性;在搭建工程结构的过程中体验失败与成功,培养耐心与毅力。

 

6.胶东特色技艺

 

15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胶东特色技艺主要指能体现胶东地区传统特色的劳动技术,如:

鲁菜技法、面塑技巧、葡萄酒酿造技术、粉丝制作技术以及风味饺子、蓬莱小面特色小吃的制作方法等,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些传统特色技术的发展史,了解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这些传统特色技术的技法。

 

具体课程包括:

(1)鲁菜;

(2)面塑;(3)酿造;(4)龙口粉丝;(5)风味饺子;(6)蓬莱小面

三、《指南》的编写体例

 

《指南》的体例包括两种:

一是综述指导(指课程或课型),二是具体教学设计(指某一课时的课堂教学)。

 

“综述指导”的编写体例:

 

本部分集中从宏观上阐述本类课程或课型在本领域中的地位或重要意义,并重点围绕本类课程或课型的方法或技法做出总体指导,在选题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指导建议。

字数控制在300——500。

 

“教学设计”的编写体例:

 

(一)活动主题及作者信息(姓名、县市区、学校)

 

(二)建议适用年级:

说明该教学设计适用的大致年级段,给使用教师作出参考,如:

小学高年级、初中低年级。

 

(三)活动目标:

阐明主题活动要达到的目标,目标的表

 

述要简洁、清晰、具体、适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切忌“高”、“大”、“空”,且要与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相吻合,突出培养学

 

16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生的核心素养。

 

(四)活动安排:

包括各项活动及其相应的时间推进表。

 

(五)活动准备:

师生在技能、方法、知识上的准备;设备材料上的准备;调查(或采访)对象的接洽等。

 

(六)活动重、难点:

列出该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

 

(七)活动过程:

详细阐述所设计的活动过程(如,情境导入——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活动过程——课堂小结——活动拓展等),无法用言语说明的可配插图(如劳动技术的各种工具图片,工艺品的制作步骤等)。

 

(八)知识链接:

列出与该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性链接。

 

(九)活动评价设计:

针对活动内容设计其恰当的评价内

 

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

详见附件样张。

(每个教学设计字数尽量控制在3000以

 

内)。

四、编写人员组成与各阶段工作分工

 

1、编写人员由市综合实践教研室组织各县市区教研员及

 

部分骨干教师组成。

 

2、《指南》的编写实行分段责任编辑制。

 

(1)第一阶段:

《指南》编写方案(征求意见稿)研讨会

 

(2016.1.26),召开部分县市区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一线骨干教师座谈会,征求方案意见,形成基本框架。

 

(2)第二阶段:

课程(或课型)及其课题目录的讨论编

 

17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辑(2016.2.23-29),在《编写方案》基本定稿的基础上按县

 

市区分工完成,县市区教研员担任责任编辑。

 

(3)第三阶段:

课程(或课型)“综述指导”及各具体课

 

时课题“教学设计”的编辑(2016.3-2016.5),召开全体编辑

 

会议,在确定各课程(课型)及课题目录的基础上,由各县市

 

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重新分工编辑完成,责任编辑具体到个

 

人。

 

成稿方式有三种:

一是由责任编辑本人撰写完成;二是由

 

责任编辑向特定作者约稿;三是由责任编辑向其他教师征稿。

责任编辑须确保稿件的原创性(重复率不超过30%),责任编

 

辑所在县市区的学段教研员承担指导和审核责任。

定稿出版的

 

作品由编辑部或出版社支付一定稿酬。

 

(4)第四阶段:

初稿通稿定稿会(2016.6-9),召开全体

 

责任编辑会议,调度通稿(约2-3次)。

 

(5)第五阶段:

成书定稿会(2016.9-10),召开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