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41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docx

公路测量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

超咼计算公式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i:

QD的X坐标yi:

QD的Y坐标

X2:

ZD的X坐标y:

ZD的Y坐标

S:

QD〜ZD的距离

aQD〜ZD的方位角

2.计算公式:

S=J(X2—Xi2+(y2—%f

X2-Xi

2)当y2-y1<0,X2-X1>0时:

-360arctgy2_yi

X2—x〔

3)当X2-Xi<0时:

=180arctgy2_yi

X2—Xi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a:

QD〜JD的方位角

a:

JD〜ZD的方位角

B:

JD处的偏角

2.计算公式:

片a-a(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的X坐标

V:

JD的Y坐标

A:

方位角(ZH〜JD)

 

D:

JD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

X二U+Tcos(A+180)

Y'二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

乂二U+Tcos(A+D)

丫〃=V+Tsin(A+D)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D桩号

D:

JD偏角

L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JD)

U:

JD的X坐标

V:

JD的Y坐标

I=C-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

H=J誥丄:

圆缓桩号

K=H+L:

缓直桩号

2.计算公式:

1)当Pvl时

中桩坐标:

Xm二U+(C-P)cos(A+180)

Ym=V+(C-P)sin(A+180)°

边桩坐标:

Xb=Xm+Bcos(A+90°)

Yb=Ym+Bsin(A+90°

2)当IvPvJ时

2

30P-I

 

GTP-I

P-l3

90R2

 

 

中桩坐标:

Xm=U+Tcos(A+180°)+GcosO

Ym=V+Tsin(A+180°+GsinO

 

边桩坐标:

Xb=Xm+Bcos(A+MW+90)

Yb=Ym+Bsin(A+MW+90)

3)当JvPvH时

SOJ*90"(P-J"=A+M9OUs+P-J)

lHR兀R丿兀R

 

G=2Rsin

90P-J

HR

中桩坐标:

w=90「J

 

Yb=Ym+Bsin(O+MW+90)

4)当HvPvK

O=AMD180-M30P—K兀RLs

 

-P-

K-P3

90R2

 

 

中桩坐标:

Xm=U+Tcos(A+MD)+GcosO

Ym=V+Tsin(A+MD)+GsinO

90P-K2

二RLs

边桩坐标:

Xb=Xm+Bcos(A+MD-MW+90)

Yb=Ym+Bsin(A+MD-MW+90)

5)当P>K时

中桩坐标:

Xm=U+(T+P-K)cos(A+MD)

Ym=V+(T+P-K)sin(A+MD)

边桩坐标:

Xb=Xm+Bcos(A+MD+90)

Yb=Ym+Bsin(A+MD+90°)

注:

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

米”角度测量单位:

度”若要以

五、

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勺数字换算为弧度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R:

曲线半径

ii:

ZY〜JD方向的坡度

i2:

JD〜YZ方向的坡度

T:

曲线的切线长

E:

外失距

X:

竖曲线上的点到直圆或圆直的距离

y: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修正值

2.计算公式:

ii

2R

2R

、亠

八、

超高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io:

路拱坡度

ib:

超高坡度

Ls:

缓和曲线长

bi:

所求点~路中线距离

xo:

从直缓开始,到路左右坡度一致的距离,即图中C---Cx:

所求点〜直缓或缓直的距离hb:

超高值

 

960

480

i0=1.5%

.80

设计标高i0=1.5%

480“

480

i0=1.5%

N—%

设计标高

i0=1.5%

7~

旋转轴

960.

 

 

960-

■480--

480-

i0=1.5%

设计标高i0=0.0%

BB

960L

480—

-480一

ib

*

设计标高ib

*N

L

转轴

D

—D

 

ZH(HZ)

HY(YH)

1

1

 

 

2.计算公式(公式

1):

(绕中轴旋转)

 

X^x0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X0=2Xi0/(i0+ib)XLs

hb=—(b1+bx)xi0

1)当XxSx0时

hb=b1x(i0+ib)XX/Ls-b1Xi0

hb=—(b1+bx)xX/LSXib

 

超高计算公式1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hb=(-i0+(i0+ib)XX/Ls)xb

hb=(-i0-(ib-i0)XX/Ls)Xb

i0:

路拱坡度

ib:

超高坡度

Ls:

缓和曲线长b:

到路中线距离

 

行车道外侧边缘:

行车道内侧边缘:

2)当x>0时

行车道外侧边缘:

ubi(io+ib)x—

hbLb1i0

Ls

h^-_b1bxi0

h^b^^-biio

Ls

 

行车道内侧边缘:

hb=_b1bxxib

Ls

3.计算公式(公式2):

(绕边轴旋转)

行车道外侧边缘:

hb=Lio+(ib*ioxbiILS丿

行车道内侧边缘:

hb=Lio—(ib-ioxbi'、、Ls丿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N:

锤击数

M:

地基承载力

2.轻型触探计算公式:

一(N9785—2)

M二

ioo

注:

记录打入3ocm的锤击次数,单位为MPa

3.重型触探计算公式:

M=35.96N23.8

注:

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次数,单位为MPa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1.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

样本平均值

S:

样本标准差

2.计算公式:

 

基于整个样本总体的标准差:

Xi-X

n-1

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