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936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docx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Makingacomprehensiveplanfromthetargetrequirementsandcontent,andcarryingoutactivitiestocompleteacertainitem,aretheguaranteeofsmoothimplementation.

 

 

一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下载提示:

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1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1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1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1个观念:

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第2篇】

  20xx学年德育工作以“立足本校,实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形成德育特色”为依据,出台“德育首望制度”,完善“垃圾处理首望制度”,全面修订常规值周量分标准,加强安全教育和住宿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进1步规范“主题队会”和“班级博客”的管理。

  一、出台“导师结对制度”和“德育首望制度”,形成“班主任承包制”“导师结对制”“德育首望制”三线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采取的都是“班主任承包制”,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其他教师很少参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从本学期开始,出台“导师结对制度”和“德育首望制度”,形成“班主任承包制”“导师结对制”“德育首望制”三线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导师结对制度”就是学校给学生配德育导师,全校教师行动,每人结对3—5名学生为自己的德育辅导对象。

我们知道在常态的学生德育中,班主任和家长往往充当的是“严师”的角色,学生一有犯错,往往就会先批评。

学生心情很郁闷,无人可以倾诉;学生有什么生活烦恼无人可以为他解忧。

这是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班主任只有一人,学生有五六十人,有的甚至有七十几人。

你叫班主任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对付。

我们学校小学部共二十九个班,有二十九个班主任,而教师总数达72人,也就是说除班主任以外还有43位不是班主任的教师,这是一笔财富。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只教书不育人不是完整的教师,所以必须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适当瓦解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采取“导师结对制度”。

由于今年是试行阶段,所以先从五、六年级开始。

  “德育首望制度”是指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采取谁先看见,谁先制止并予以教育。

学生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打架,一班和二班的同学发生矛盾打架了,可能这个时候班主任都不在,这个时候如何哪位老师先发现了,必须先去制止,然后进行教育。

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有育人的职责。

  二、完善“垃圾处理首望制度”,校园卫生实行“年级包干制”

  “垃圾处理首望制度”自从上学期实行以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校园卫生按常规都是采取“班级包干制”,在校园里划分班级包干区,每个班级承包一块。

从眼前的绩效看,是1种比较可行的操作的模式。

但假如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人一旦走向社会,假如公园里发现有纸屑,他会去捡吗?

不会!

因为这不是他的包干区,他没有义务去捡,所以就不去捡。

所以我们从长远的育人角度看,打破“班级承包制”很有必要。

  我们准备在今年先推行“年级包干制”。

即整个校园卫生划分为6个大块,每个年级1大块,但不分班级。

每天早上早读课前十分种为校园卫生清扫时间,这段时间里,每班派3名学生到年级包干区去清理垃圾,值周教师则在这个时候去看他们的劳动态度定级量分。

因为有监督机制在,学生不可能不干,反而各班级之间互相竞争,谁都不想给自己班级抹黑,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等时机成熟之后,我们在下一学期或下一学年,推行校园卫生无包干区制度,真正让“学校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全面修订常规值周量分标准,改“扣分制”为“加分制”

  今年由于少先队的大队辅导员人事有变动,再加上值周条款长时间不变,就会影响执行的力度。

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校采取值周“[]加分制”。

  【第3篇】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坚持德育,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确定把德育工作真正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挥德育在班级工作中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有机渗透,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德育工作新的创新发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二.具体实施

  1.加强班级管理

  1)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晨读、晨训、班会和队会的作用。

  2)制定班级激励机制,完善班级光荣榜的利率,定期公布班级的好人好事。

  3)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每位学生身上,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班风。

  2.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1)进行礼貌待人,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主动有礼貌地称呼自己所接近的人,并主动热情使用礼貌用语。

  a、能主动地遵守本班的各项规则,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b、能够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卫生要求,如不随地吐痰,不折花草等。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友爱谦让,诚实的优良品质,培养对同伴友爱相处,说话和气,关心小朋友。

  b、逐步学会自己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

发生争执,讲道理,不动手、不骂人。

  c、相信自己的力量,做事有信心,学会自我保护。

  d、讲实话,做错了事敢承认。

  3)爱父母、爱教师、爱集体。

  a、知道父母的工作及其对社会有意义。

尊敬父母、关心父母,愿意帮助父母做些事。

  b、知道老师工作辛苦。

能尊敬老师,帮助老师,听从老师教导。

  c、知道自己是集体一员,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进1步培养集体感、道德情感。

  4)培养积极情绪、主动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a、积极主动和小朋友交往。

培养学生对周围的事情感兴趣,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b、积极愉快参加班内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自由表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c、教育学生能原谅别的小朋友的缺点的错误,不耻笑别人。

  5)向儿童讲解一些简单的现实中常见的事理,使学生能获得最起码的是非观念。

  a、“三月十四”植树节,进行绿化保护环境,爱护草坪,不摘花的教育。

结合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保日”进行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如:

垃圾分类、不用一次性筷子、袋等,并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争当“环保不卫士”。

  b、具有初步评价别人的行为,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不讥笑别人的缺点和缺陷;自己有进步不骄傲,愿意克服缺点。

  c、初步分清好与坏、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学习好的榜样,不学不模仿不良行为。

  三.德育工作重点:

  1.爱国教育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知道北京是首都。

知道家乡的全称。

  

(2)初步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

会唱国歌,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行队礼。

  (3)按要求参加升国旗仪式。

  2.思想教育

  

(1)初步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和学校的有关规定。

  

(2)集会、做操时做到“快、静、齐”

  (3)课上守纪律,不影响他人;课间守秩序,做正当游戏。

  (4)遵守上下学时间,排好路队,按时回家。

  (6)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

  (7)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8)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清楚、整齐。

  (9)会按课程表准备好学习用具。

  (10)独立完成作业,不用别人催。

  3.道德教育

  

(1)知道诚实、守信是1种优良品质。

  

(2)不说谎话,不私自拿别人东西,捡到东西交给老师。

  (3)有错敢于承认,借别人东西要主动归还。

  (4)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去做。

  (5)知道并会用礼貌用语,做到不打架,不骂人。

  (6)尊老爱幼,尊敬父母、师长,与同学友好相处。

  (7)不去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公共场所不吵闹,不乱扔垃圾。

  (8)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

  (9)知道什么叫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0)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