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556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docx

提高练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人教必修21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视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3.一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关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速度规模空前,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B.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C.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美日放松侵略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4.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情况变化表”。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年代

 企业类别

 资本总额

 备注

 1862-1894年

 军用企业

 5000万余两白银

 出现企业19家

 民用企业

 2964万银元

 出现企业27家

 1899-1911年

 私人资本

 9350万银元

 新增厂矿企业410家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5.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6.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7.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8.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9.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

这说明(  )

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

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10.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

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

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11.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棉纺织业发展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促进大幅发展

B.一战期间,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这一时期,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商企业

D.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2.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

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

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13.1899至1911年,新地私人资本总额9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14.有报纸载文感叹:

“我数前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次浩劫”!

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15.抗战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12万猛增至35万,商号8年间增加2.82倍,资本扩大115.9倍。

1941年7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贵阳放开人口生育政策

B.贵阳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越

C.国民政府迁都带来的影响

D.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推动

16.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

“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17.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

“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8.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兴办的一个主要目的()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

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

她很少停手的时候。

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

有一回,她对我们说:

“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

家)

年份

民国

元年

民国

二年

民国

三年

民国

四年

民国

五年

民国

六年

民国

七年

民国

八年

数量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

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

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

 1894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成立了,以其姓氏“张”开头,以“裕”取意祖国昌隆兴裕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并获得了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的15年专利和免税3年的政策优待。

为了拓展销路,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车站码头竖立聘用名人做的巨幅广告牌、宣传画;并把小瓶装的白兰地、葡萄酒沿街赠送给行人品尝,使习惯于喝白酒的普通中国人也渐渐了解葡萄酒,由此销路大开。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现象”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裕葡萄酒销路大开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不概括不得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

B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D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故选C。

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迫不得已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故D选项正确。

ABC三项材料没有反映,应排除。

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迅速地萧条了下来,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综上可知,ABC三项均符合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美日不是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一战期间,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D。

4.【答案】A

【解析】结合时间分析,题目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战争赔款,暂时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A项正确;B是在一战期间,排除;C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故选A。

5.【答案】C

【解析】注意时间限定在1914~1920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战”期间,欧洲各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故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相关内容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可知,兴办实业与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所以A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19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且从题干中也没有反映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内容,故排除B;C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故排除;民国成立是1912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

故选A。

7.【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

B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D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故选C。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933年——1936年期间,近代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BC属于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题干反映的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清末立宪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的君主立宪并不是实质性的改革,故C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可知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由此可见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故D项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在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早于题目中的时间段“1895—1898年”,故排除A项;C项发生于民国初年,D项中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段“1895—1898年”,故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旨在考查从表格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913年时在棉纺织业领域,华商企业的数量比外商企业多,规模比外商企业大,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且1912年2月12日,清朝统治结束,故A错误;1913年一战还没有开始,外商在华纺织企业并没有严重萎缩,故B错误;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并没有独立发展,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厂,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从而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提及的是外商企业的刺激,与甲午战后史实不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明显与甲午战后史实不符,直接排除;D项明显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4月18日才成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

可知,这与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紧密关联,B项正确;A项提及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背景,排除;C项提及的民国初年(一战期间),排除;D项错误,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开展的,排除。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状况,旨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提到的“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等信息判断应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量民族工业迁往西部,出现了材料所阐述的现象,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知识的能力。

依据所学,AB均发生于民国初年,故排除;C发生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排除;D发生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可知,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应排除.B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在一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C.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可知近代民族企业以轻工业为主,重视民生,C项正确;A项与材料“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无关,排除;B明显错误,排除;D项材料并未体现,是对材料的片面的理解,排除。

故选C。

19.【答案】

(1)经济因素:

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状况:

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状况: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

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或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4)境地:

处于困境(或陷入绝境)。

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

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侵略。

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

实行恶性通化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解析】

(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考查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解答本题需要把材料内容与所学知识相联系。

“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指的是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出现;“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这些原因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可知,民国初期新注册工厂数量大幅增加,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3)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材料三的《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政策等方面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原因。

(4)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四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通货膨胀严重;加上美国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发起内战、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0.【答案】

(1)资本主义萌芽;原因: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奖励工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理想;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注重广告宣传,树立品牌意识。

(3)国内:

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国际:

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时间信息及介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奖励工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理想、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注重广告宣传,树立品牌意识。

(3)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全面理解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为:

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国际:

经济危机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