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601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docx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

(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

高处作业工领证培训班理论试题

编号: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都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凡在离地面(坠落高度基准面)(A)及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可视为高处作业。

A、2m;B、3m;C、1.5m;D、1m。

2、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5-15m,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B)。

A、3m;B、4m;C、5m;D、6m。

3、易引发坠落的主观因素是(D)。

A、现场风力六级(10.8m/s)以上气象;B、在35℃及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高处作业;

C、场地有水、霜、冰、雪、油等易滑物;D、高处作业时使用手机。

4、易引发坠落的客观因素为(A)。

A、作业位置接近或接触高压线;B、防护用品保管、使用不当;

C高处作业时抽烟、吃东西、;D、高处作业疲劳过度。

5、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由上(A)下0.5-0.6m的两道栏杆和栏杆柱组成的防护栏杆、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A、1.05-1.2m;B、1.2-1.5m;C、1.5-2m;D、1-1.5m。

6、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不用设(C)。

A、盖板;B、安全网;C、绝缘挡板;D、围栏;

7、遇有(A)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A、六级;B、五级;C、四级;D、三级。

8、高处作业(A)应使用安全带(绳),使用前应检查并定期试验合格。

A、1.5m;B、2m;C、2.5m;D、3m。

9、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绳梯或钢筋爬梯上下攀登时必须使用(B)。

A、连接器;B、攀登自锁器;C、安全网;D、势能吸收器。

10、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鞋,并正确佩戴(B)。

A、安全帽;B、个人防护用品;C、安全带;D、安全网。

11、在架构及电杆上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地面有(A)监护、联络。

A、专人;B、兼职人员;C、负责人;D、签发人。

12、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C)进行。

A、可同时;B、2人同时;C、逐个。

13、登杆前,应检查登高工具和设施,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和脚钉、爬梯、(C)等是否完整牢靠。

A、紧线器;B、电能表;C、防坠落装置;D、验电笔。

14、遇有冲刷、起土、上拔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应先培土加固,打好(A)或支好杆架后再登杆。

A、临时拉线;B、永久拉线;C、避雷线;D、导线。

15、下面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基本防护器材的是(D)。

A、安全帽;B、安全带;C、连接器;D、绝缘手套。

16、安全帽的结构包括帽壳、帽衬、下颏带系带和(C)等。

A、帽顶;B、帽梁;C、安全帽附件;D、帽脚。

17、安全帽的材料由低压聚乙烯(HDPE)、工程塑料(ABS)和(A)等。

A玻璃钢;B、塑料;C、铁皮;D、木料。

18、安全帽帽壳分为帽舌、帽沿、(B)组成。

A、顶筋;B、帽筋;C、帽衬;D、帽带。

19、安全帽帽衬由帽箍、吸汗带、缓冲垫、衬带和(A)等组成。

A、调节器;B、头灯;C、面罩;D、耳罩。

20、帽壳与帽衬的连接方式有插接、栓接和(A)等。

A、铆接;B、压接;C、连接;D、焊接。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

1、作业环境自然光线不足,能见度差是易引发坠落的客观因素。

(√)

2、作业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因作业人员的摆动而引发坠落事故是易引发坠落的主观因素。

(×)

3、高处作业高度(H)30m以上其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为8m。

(×)

4、当高处行走区域不能装设防护栏杆时,应设置1.05m高的安全水平扶绳,且每隔2m设一个固定支撑点。

(√)

5、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时,应尽量减少高处作业;施工技术人员编制的作业指导书中的高处作业部分,应采取措施确保作业点是安全的,安全带只能作为第二道防护。

(√)

6、高处坠落事故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

(√)

7、高处作业的基本防护器材包括挽索、势能吸收器、防坠器和安全网等。

(√)

8、只有将高处作业的基本防护器材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个人坠落防护系统,才能对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起到积极有效作用。

(√)

9、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

10、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角钢塔防坠落布置方案宜安装固定式防坠落装置。

(×)

11、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角钢塔防坠落装置布置方案不宜安装固定式防坠落装置。

(×)

12、上横担进行工作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应系在主杆或牢固的构件上。

(√)

1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出安全带,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

14、要有效地预防高处作业的坠落事故,应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处作业的基本防护器材的作用。

(√)

15、高处作业人员在从事活动范围较大的作业时,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

(√)

16、钢管杆塔及构架防坠落装置宜用框式爬梯轨道型防坠落装置。

(√)

17、混凝土杆防坠落装置布置方案不宜用移动式防护装置(√)

18、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杆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严禁利用绳索或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

19、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角钢塔防坠落装置可用攀登双钩。

(√)

20、10KV混凝土杆防坠落装置标准配置为全身式安全带和移动式防坠落装置设备包各一件。

(√)

21、上杆塔进行作业前,应先检查杆塔根部基础和拉线埋设是否牢固,强度是否足够。

新立杆塔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严禁攀登。

(√)

22、常用的电力设备防坠落装置有座式和卡式防坠落装置。

(√)

23、下降器额定制动载荷为250kg,额定工作载荷为200kg。

(√)

24、高处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允许载荷的物体,施工用料应随用随吊。

严禁在脚手架上使用临时物体作为补充台架。

(√)

25、营救包是将防护器材合理配套组装在一起的组合件(√)

26、高处坠落营救器材中下降器可分为梨形下降器和条形下降器两种。

(√)

27、特殊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

28、下降器指能控制下降速度并在失控时能自动掣停的下降保护器。

(√)

29、安全带和保护绳应分系统在杆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或被锋利物损坏,并不得低挂高用。

(√)

30、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高处作业基本原则。

答:

1)、应注重作业团队的安全理念;

2)、应加强作业过程的安全意识、作业人员的相互协作与信任;

3)、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最后的安全屏障)。

总之,不论作业场所的高低及装备性能的优劣,作业人员必须是受过适当培训的合格作业人员,作业团队必须是受过适当培训的合格作业团队。

2、高处作业的基本要求。

答:

1)、维持工作位置:

如设置作业平台或使用安全网、安全标示等。

2)、限制移动:

利用防护装置限制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利用钢制水平安全绳和不可调挽索配合使用)。

3)、利用防护装备:

利用防护装备保护作业人员的活动过程(利用绳索和防坠器配合使用)。

3、防坠落装置典型布置原则是什么?

答:

1)、新旧杆塔有别:

新杆塔按“三同时”设计安装,旧杆塔老设计新改造。

2)、室内、室处有别:

室外以保护移动过程为主,室内以限制作业范围为主。

3)、输电、配电有别:

输电线路以固定式防护装置为主,配电线路以移动式防护装置为主。

4)、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先试行:

条件不足企业待推广。

5)、“先理后兵”:

先对作业人员进行理论和应用技能培训,再实施防坠落装置的布置或配置工作。

四、试述怎样有效防止电力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

答:

1、单位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经常性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电力高处作业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配置专职监护人员。

4、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制度,不违章作业。

5、正确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