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689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素质测查试题

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上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

B.横蛮(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悄然(qiāo不逊(xùn)深恶痛疾(è)

D.翘首(qiáo)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

C.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

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3分)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吟诗作对了。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6.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4分)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7.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

(24字以内)(4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

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

8.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7分)

(1)左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的宣传海报,请简要介绍海报的内容,并写出年主题的核心含义。

(4分)

 

(2)阅读下面的故事。

说说你的感想。

(3分)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

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

妻子说:

“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

妻子马上制止他说:

“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

”曾子说:

“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

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

”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1)古诗文积累(10分)

9.默写古诗文名句(7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路远默致之。

(《庭中有奇树》)

(3),。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曹植《梁甫行》)

(4)《钱塘湖春行》中,使用拟人,通过飞禽来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6)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3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除了写柳条,还写了哪些景物?

(2分)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2)文言文阅读(15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沿溯阻绝

(2)属引凄异

(3)回清倒影(4)略无阙处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

13、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

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20分)

一条流不尽的河

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

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

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

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会将它湮没。

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

甚至有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

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

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

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

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

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我所能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

我想前方一定有什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

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

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

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

看着它流走的方向,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流向大河!

就像我玩累了要回家,大河应该是它的家吧。

⑤不过,什么叫回家,我在读大学后才真正有所体会。

⑥那时,我最怕放寒假,回一趟家就似打一场恶仗。

一节六七十个座位的车厢里往往塞进来两三百人,坐过这种车的人对“身无立锥之地”有着切身体会。

车里大多是学生和返乡的民工,买不到座票的又以民工居多,他们大多衣着马虎,言谈粗俗,有些人的身上脸上还残留着污渍或是建筑工地上的灰尘。

像我这样读过几天书的人那时是极瞧不起他们的,甚至暗地埋怨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来和我们打挤,令我们不能舒舒服服地回趟家!

回到家向家人抱怨,母亲只是淡淡地说:

“这就是回家,你现在还体会不到。

⑦大学的第二个寒假,火车上仍然那样拥挤。

提前两周买到座票的我安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冷眼看着拥挤在过道上的民工,为自己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可悲,那时我仍认为他们不必为回趟家而忍受这样的折磨。

由于中途有人上下,过道上的人也就跟着向前流动,刚才还在你面前的人过不了多久就被挤到较远的地方了,整个过道就像一条流动的河。

⑧不久,一对带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年轻夫妇吸引了我的目光。

男人穿着印着“##摩托”字样的制服,制服上有几块显眼的油渍,女人穿着简朴而整洁,小女孩被打扮得很惹人喜爱。

这一小家子被推挤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画面:

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⑨不一会儿,男人挎在胸前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夫妻俩把身子尽力向下蹲了蹲,妈妈柔声地对小女孩说:

“宝宝,接电话,可能是爷爷来电话了。

”小女孩懂事地踮起脚尖很费力地拉开小背包上的拉链,抓出一个旧款手机。

那铃声是最普通的座机铃声,却仿佛响彻整个车厢,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喂……爷爷吗……嗯……我们在火车上……快回来了……爸爸妈妈给你和奶奶买了好多好吃的……”那甜美的童音和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动了我,令我的双眼模糊起来。

那画面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一辈子都难忘啊!

当我反应过来想给他们让座的时候,他们已被挤到远处。

看着过道上还在涌动的人流,我竟想起了我的那条小河,一股敬意从心底翻涌上来——家是什么?

是父母,是妻儿,是爱啊!

回家既是亲人的团聚,亦是一种不渝的信仰!

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回家竟是这样的令人震撼!

⑩又临近春节,前几日路过火车站,眼前的场景还是那样熟悉。

各种各样的人挤满了车站,他们有的背着包拎着袋,有的扶着老牵着小。

他们的脸上大多没有我当年的焦虑和不安,眼里满是淡定和从容。

有人说过,春节回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历史悠久的人文传统。

是的,千百年前,春节将至的时候,驿道上古道边不也是挤满归家的谪人和游子么?

我的眼前再次浮现我的那条小河,那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不就是一条条流不尽的河吗?

家的召唤就是大河的召唤啊!

回家是一条流不尽的河,从亘古流向永远!

14、在火车上,我的思想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摘选文中的词语补充填空。

(3分)

可悲→→→

15、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坝继续前行。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3分)

(2)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

16、⑥⑦两段中,作者一再强调火车上的拥挤,这样写有何作用?

(3分)

17、除了“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不断流”之外,文章标题“一条流不尽的河”还有哪些含义?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4分)

18、中国人有着重家爱家的传统,这种传统有时体现在过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行为上。

你怎么看待许多中国人过节时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团聚的行为?

请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

(20分)

永远的月光

①明月心中有,不必问苍天!

②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

所以,当月光照着你的时候,你必能感受得到暖暖的绵绵的情意。

③在我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

④你看那月光,从不厚此薄彼,从不随波逐流。

她夏不炽热,冬无寒意;春不矫恣,秋无傲衿。

她从容迎送四季,坦然亲近万物。

⑤月光是最公正的。

无论你是万人推崇的英豪,还是经纬天地的人杰,在质朴无华的月光下,你也仅仅是一个“千里共婵娟”的满怀情意的普通人。

无论你是地位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尊严全无的乞丐,在深邃洞明的月光下,你亦会是一个“月是故乡明”的饱怀情思的常人。

世俗将人分出等级,而公正的月光却将人性拉近,她深深地懂得:

人,是平等的。

⑥你能读懂月光的深邃吗?

在繁华褪尽的夜晚,月光倾照的时刻。

静静地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与玄奥的自然竟是如此的亲近,而月光就是我们与天地沟通的唯一言语。

宇宙、历史、人生等等,都闪现在月光质朴的言语里,她把世界的本真变成平实的光辉照进我们平庸的内心。

她告诉我们:

善与美,并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

当然,在月光下我们还会有更深的感悟——深邃并不是深奥,而是深明人心!

⑦月光是有魂灵的。

即使是在下着滂沱大雨的暗夜,即使身处诡谲凶险的暗室,我们依然能感受得到月光的魂灵——她从历史的苍穹里投射下来,从不朽的诗篇中巍然走来,从遗落的文明里闪烁而来------月光从不远离那些热爱她的人,只要你心怀美好与善意,心中的月光常照常新。

即使你并不热爱月光,月光的魂灵亦时时刻刻质逼着你,促你自觉,启你反省。

有人的地方,就有月之魂灵,就有善的希望和美的梦想。

⑧月光亦是一名永远的斗士。

几千年来,她既在激奋着我们的情思,又在与阴暗和腐朽做着顽强的斗争。

人性的自私、卑劣,制度的黑暗、衰朽,有时差点将她击毁,但她从不后退。

敌人越强大,她就越要勤洒光辉;敌人越凶残,她就越要勤布光明。

总有人读不懂月光,也有人诋毁月光,有时她只是一名孤独的斗士。

但她不惧孤独,勇于担当,不羡骄阳之烈强,不厌群星之弱暗,始终引领着人性向温暖、和美的方向艰难进发。

⑨月光的道路并不平坦,厚的云、寒的雨、阴的风时常笼阻于路上。

拒绝月光的人们,有的投入外敌,有的互相残杀;心中没有月光的人们,有的迷恋金钱,有的腐蚀法理。

可敬的是,崎岖艰难的道路上,一直都有月光慰藉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沿着月光的道路,我们踏过荆棘,穿过迷雾,探寻着富强的入口。

⑩每个信仰月光的人,心中永远都有绵绵的月光。

只是我们个人的光辉还有些暗弱,无法满照大地。

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月光尽力投射出来,我们的心光才会凝聚成片。

当心光与月光辉映的时候,我们定然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

19、在作者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请你根据⑤—⑧段的内容分点概括月光在作者眼中的内涵。

(4分)

20、“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请你列举两个“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诗人及其作品(或诗句)。

(4分)

21、可否将画线句子“善与美,并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中加点的“并不见得都是”改成“并不是”?

为什么?

(5分)

2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的含义是:

中国人(诗人)热爱朦胧的月光,他们时常把“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寄蕴于美好的月光。

B.月光的公正体现在她将人性拉近,并深深地懂得人是平等的。

C.在作者眼里,月光有着美与善的魂灵,能激发人们善的希望和美的梦想。

D.从文意来看,月光的道路就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这条道路上只有荆棘和迷雾。

23、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四、作文(55分)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请以“夏天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2)、步入初二,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初二,让我更”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

(一)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D2.C3.C4.C5.C21、D(每小题3分)

6、落叶是秋天的叹息,飞雪是冬天的舞步。

(4分)

7、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4分)

8、

(1)内容:

海报画面展示在世界信息互联的背景前,是一个大大的汉字“信”字,并有一些典型的网络消费符号点缀其间,“信”字上面是“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信”字的下面是“中国消费者协会”。

(2分)

核心含义:

网络消费要以信为本。

(2分)

9

(2)围绕“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知错能改也很可贵”三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2)古诗文积累(10分)

9.默写古诗文名句(每句1分,共7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馨香盈怀秀。

(3)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4)几处早莺争暖处,谁家新燕啄春泥。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藤蔓、黄莺。

(2分)

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出依依惜别之情即可)(1分)

10、

(1)溯:

逆流而上

(2)属:

连接(3)回清:

回旋的清波。

(4)阙:

同“缺”空隙、缺口(各1分,共4分)

11、

(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分)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2分)

12、围绕三峡夏季水大(凶险、急、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即可。

(各2分)

13、例:

我会在夏天去。

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

(选择季节1分,结合内容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

14、(3分)惊异→感动→震撼(每空1分,共3分)

15、(6分)

(1)本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具体地写出小河流向大河的坚定执着(1分),流露我对小河的敬意(1分)。

(2)本句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分),具体刻画夫妻二人竭尽全力保护女儿的特殊姿势(1分),突出回家的艰辛与执着(1分)。

16、(3分)突出回家的艰难(1分),为下文刻画一家三口特殊的姿势和写自己对回家的感悟做铺垫(答到一点即对)(2分)。

17、(4分)火车上拥挤的人流不断向前流动;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就像一条条流不尽的河;中国人过节回家团聚的传统传承了千百年。

(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每点的基本意思说到即对)

18、(4分)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理由。

(明确的观点2分,具体的理由2分;表达明确、通顺、有理即可;回答不够具体明确酌情扣1-3分)

(二)

19、(4分)①月光是最公正的;②月光深明人心(月光是深邃的);③月光有着善与美的魂灵(月光是有魂灵的);④月光是一名永远的斗士。

(每点1分)

20、略。

(诗人的姓名1分,其作品或诗句1分,共4分;作品、诗句与月光无联系不得分)

21、(5分)不能(1分)。

因为“并不见得都是”只表明有些善与美不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不是说所有的善与美不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这样说符合实际(逻辑)(2分)。

而“并不是”则表明所有的善与美不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这样说过于绝对,不合实际(逻辑)(2分)。

(能做相对准确的区分解说即对)

(“只有”过于绝对,不合文意)(3分)

23、(4分)呼吁人们团结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2分;基本内容概括到即对)。

收束全文(1分),深化主题(突出中心)(1分)。

四、作文(55分)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