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705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docx

课题小学语文考试改革

新余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改革小学语文考试形式,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学科分类语文

课题负责人章丽萍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研究起讫时期2010、3—2012、4

联系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338000

通讯地址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电子信箱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

印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

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改革小学语文考试形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姓名

章丽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0、2

行政职务

教研主任

专业职务

小教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具体分工

李钢联

39

本科

语文

小教高级

教研组长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参与指导

伍小华

38

本科

语文

小教高级

办公室

主任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组织策划

丁秀萍

31

本科

音乐

小教一级

德育主任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收集整理资料

邹小莉

33

本科

语文

小教高级

办公室副主任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收集整理资料

郭艳

28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钟燕燕

26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黄小龙

26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李晶晶

24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黄小芳

31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习雅丽

24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刘黎明

25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颜欢

31

本科

音乐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陈志金

25

本科

数学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刘阿莎

33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何春花

25

本科

语文

小教一级

教师

新余市五一路小学

实验教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姓名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

(出版)

章丽萍

30

小教高级

课题《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

省级

章丽萍

30

小教高级

课题《长短课时在学校的实践研究》

省级

章丽萍

30

小教一级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之我见》

省一等奖

章丽萍

30

小教一级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省二等奖

李钢联

40

小教高级

《我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认识》

市二等奖

李钢联

40

小教高级

《浅谈低年级“说话”训练中电教多媒体的运用》

市三等奖

伍小华

39

小教高级

《巧用长课时,破解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省二等奖

钟燕燕

26

小教一级

《张开想象的翅膀》

省二等奖

黄小龙

26

小教一级

《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变枯燥为生动》

省一等奖

2.工作基础

(1)、学校概况:

五一路小学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现代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高级以上称职21人,占45%,本科以上学历占95%以上,市级骨干教师6人,他们有精力、有活力、有实力、有闯劲。

在全国、省、市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中,本校教师取得了骄人成绩,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占地面积30余亩,现有学生1000余名,校园内外环境优雅,教学设备精良,语音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创作室等、多媒体教室、微机房、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同时还购置了数码影视机,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一路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一流。

2007年学校被评为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留守儿童的快乐家园”荣获市教育局特色工作奖。

2008年荣获新余市第二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其中有一人被评为省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有多人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个人;有多篇论文在国家刊物发表或获奖。

(2)、教学工作:

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坚持走“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之路,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的特点和教师的特长,构建了一套长短课时结合、艺术特色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一体化开发课程体系。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不仅仅是我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是学校追寻的教育梦想,我们抛弃了一切功利思想,真正让教育回归基础,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

我校在“创新考试方式”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中语文组在两年前就致力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研究,已摸索出了一些有效形式,急待将其形成理论和得以推广的成果。

(3)、领导方面: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实验的工作,校长全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划拨了专项研究活动经费,用于购买学习资料、组织和参加活动费以及添置必要的设备。

这些工作基础,使我校具备了参与这一领域研究的工作条件,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使考试评价起正确的导向作用,扭转学语文即学语基的不良倾向,有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为依据,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合理编制小学语文考试评价试卷,力求试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3、通过本课题研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让语文考试真正成为了学生喜欢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实施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实验,积极推广考试评价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二、课题研究假设:

该课题自变量为“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因变量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2、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增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能力。

3、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重、难点

1、研究既能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喜爱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并设计出小学语文考试评价试题,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对学校课堂教学以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及其实施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3、“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对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效能是课题研究的评价量规。

四、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2002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随即有不少学校进行了相关研究,对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研究也是风生水起,取得出了不少成果。

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

而我校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单是卷面形式的改变和评价方式的革新,更有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全面、综合、有延续性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是我校总课题《小学考试评价改革与提高学生素养的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我们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能使考试评价起正确的导向作用,扭转学语文即学语基的不良倾向,有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实践意义:

(1)本课题研究,在通过探究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规律,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寻求能够缓解小学语文教学与评价一直是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

突破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营造小学语文教学的宽松环境。

(2)充分利用考试的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不但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3)通过小学语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热情与动力。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课题负责人有关条件

课题负责人章丽萍,现任新余市五一路小学教研主任,是我市最年轻的教研主任。

她一直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她系新余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她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市级师资培训,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是两个省级课题的主要研究者与策划者,对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参加者有关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人员结构优化,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资源建设骨干教师多名。

年龄分布合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以30岁以上的骨干教师为主导,30岁以下一线优秀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他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大多数都曾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科活动竞赛中获奖,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是一支高素质的、能战斗的科研队伍。

其中负责人章丽萍,是市骨干教师、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教学能手。

曾参与主持研究过多个课题,目前已撰写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多篇获国家、省、级一、二等奖,多次指导教师、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目前课题组成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多篇获国家、省级奖励,并有多篇著作刊登于《小学教学研究》、《新余教育》等杂志,多次指导教师、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3、资料设备、手段:

具有各类完备的软硬件设施(见《工作基础》)和各种丰富的科研手段。

 

4、人员分工

章丽萍:

教研主任(总负责)李钢联:

语文教研组长(参与指导)

伍小华:

办公室主任(组织策划)

郭艳: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及考试研究)

陈志金:

(小学语文与其它学科整合的考试模式研究)

黄小芳:

(低段语文综合能力测试与评价方面改革的研究)

习雅丽:

(低段语文纸笔测试与评价方面改革的研究)

钟燕燕:

(高段语文纸笔测试与评价方面改革的研究)

黄小龙:

(高段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测试与评价改革的研究)

其它实验老师根据相关主题进行研究

根据学校及参与人员的条件,本课题能按时完成,并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具体操作过程:

1、准备阶段:

(2010年4月——2010年9月)

(1)进行文献研究,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广泛进行实验设想,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并对课题进行分析论证。

(2)成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前期教师培训,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2010年10月——2012年2月)

第一轮的实验研究阶段:

(2010年10月——2011年3月)

(1)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对实验教师进行具体分工。

(2)开展行动研究,探索的具体研究方式,找准有效研究手段,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广泛开展讨论交流。

(3)讨论完善课题理论框架,举办小型成果汇报活动,为课题全面实施作好辅垫。

第二轮的深入研究阶段:

(2011年3月——2012年2月)

(1)及时反思,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2)举办大型研讨活动,汇报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探索实施“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典型形式和典型经验。

(3)及时上传研究论文、试题。

(4)参加课题学习心得沙龙。

(5)完成课题研究随笔,并及时上传至个人博客。

3、总结反思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3月)

(1)撰写课题小结,交流小结。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3)完成总论文及研究报告,结集编撰各类成果资料、试卷集。

(4)聘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五、本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

要求实验教师以总课题中的或自选专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特征是有理论假设、有条件控制、有可重复性,其操作要领是为验证某一假设而事先人为地提出一定的条件,并根据所提出的条件采取特殊的控制手段,以求得验证的严密性。

2、调查研究法。

要求实验教师运用座谈、访问、问卷、测评等方式,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研究活动,收集、记载、整理和分析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3、行动研究法。

按照研究内容、目标,制定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计划。

通过观察、反思进行修整计划,并在研究中征求专家意见,使行动计划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过程叙事法。

根据“过程即成果”的思想,要求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记录,为本课题研究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而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对实验假设作出科学的解释。

5、文献资料法。

要求实验教师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分析、选择、运用,形成有自己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性总结。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组织酝酿阶段

(2010年4月——

2011年2月)

申报书

实验研究方案

提交,

成功申报

章丽萍

2

探索实施阶段

(2010年10月——

2011年5月)

具体实施计划

活动方案、活动案例、活动小结

讨论通过、网上公布获奖、发表、结集

实验小组

各实验教师

3

深入研究阶段

(2011年5月——

2012年2月)

中期活动报告

修正活动方案、活动案例实录

获奖、发表、经过实践再检验

课题组

各实验教师

4

总结反思阶段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调查问卷、数据表、实验研究报告

结集公布、获奖、提交成功结题

数据分析整理小组

5

6

7

8

9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区)教研室、市级中小学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七、专家评审组意见

 

评审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八、市课题基地领导小组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