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1851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docx

生产运作管理题库

生产与运作管理题库

1.生产运作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POM)定义:

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各种活动的计划、协调和实施。

具体:

对提供产品/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生产运作系统运行

运作战略

总体生产计划

产品/服务设计

供应链物流管理

工艺流程选择

MRP与库存控制

能力需求与规划

作业计划

厂址选择

质量管理

系统设施布局

系统维护(设备管理)

工作系统设计

项目管理

2.生产与运营管理的目标或运作重点是什么?

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运作系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效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全面完成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要求;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物耗、成本,提高效益;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供生产运作系统柔性,满足顾客、社会需求;指导和激励员工,与其他职能部门取得良好沟通。

3.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

企业战略是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指导性的原则。

制定生产运作战略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能够符合企业经营的整体目标和整体战略,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运作战略包含哪些内容?

生产类型选择(MTO、MTS;单件、批量、定制);生产能力发展战略(扩建、分包、短期调节、兼并等);差异化、低成本、集中化或快速响应;产品和工艺技术战略(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生产运作管理方法;纵向一体化(前向、后向);生产企业的服务战略

5.什么是生产能力?

有哪几种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有哪些调节措施?

①概念: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②分类:

设计能力;查定能力;计划能力(有效生产能力)

生产效率=实际产出/有效生产能力

生产利用率=实际产出/设计能力

③调节措施:

长期因素:

新建、扩建工厂,技术改造,购置大型成套设备

中期因素:

增加设备、改进工艺,分包,增加工人

短期因素:

加班加点,临时增加工人,降低废品率,提高原材料质量,提高设备效率,提高工人积极性,合理选择批量等。

6.某加工中心有N台设备,每天M班,每班T小时,全年平均每月工作天数为D天,设备开动率为P%,单位产品台时定额为t小时。

问该加工中心的生产能力有多大?

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年有效时间*设备数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7.多品种生产企业如何确定其生产能力?

有哪些方法?

代表产品法,比例系数法(加权平均法),假想产品法

8.什么是生产有效性和生产利用率?

你认为哪个重要?

说明理由。

见第五题

9.设施布局的工艺原则和产品原则各有何特点?

各自的优缺点?

工艺式布置:

工艺式布置就是按工艺阶段或工艺设备的相同性原则来建立生产单位(车间)。

产品生产线式布置:

产品生产线式布置就是将所有的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路线顺序排列。

产品原则

工艺原则

加工

重复或连续

专业化或间歇

产品种类

技术水平

一般至高

适应性

极差

一般至强

产量

在制品库存

物料运输

固定

变动

设备维修

预防性

当时需要

优势

单位费用低效率高

多种加工要求

10.产品设计包含哪些管理思想?

11.什么是产品的三次设计?

为什么要进行三次设计?

功能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将三次设计理论引入新产品设计中,与以往研制过程相比较,减少了试验次数,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约了许多试验费用。

改变了过去企业那种靠经验的传统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12.什么是质量功能展开?

鉴别客户需求,将其量化并排序,并体现到产品、服务及流程设计中的;一种结构性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确保整个流程的每个方面都考虑对顾客的要求。

倾听和理解顾客的要求是QFD的核心特征。

使用步骤:

1.归纳客户需求、将其变成产品及服务特征

2.将服务特征量化、变成可评估性需求

3.将评估标准变成流程设计特征

4.将流程设计特征变成流程绩效标准

13.人机工效是什么意思?

目的是什么?

含义:

研究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体现“以人为本”

目的:

根据人、机的特点,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对人机界面进行合理设计;加强人员选拔、培训和责任心训练;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14.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分别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运输次数少、设备加工过程连续;缺点:

零件等待时间长(n-1)ti、生产过程在制品占用多,加工周期长;适用条件:

批量不大,单件加工时间较短、生产单位按工艺专业化组成-距离较远的情况下。

平行移动方式:

一批制品的每一件在上道工序完工后,立即运往下道工序接着加工(逐件转移,时间最短)。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每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是连续加工的,同时在各工序上尽量平行加工。

规则:

若当前工序单件时间«后到工序时间,按平行移动方式;反之,只有当前道工序完工零件数组以保证后到工序能连续加工时,才开始向后到工序移动。

15.厂址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因素评分法;量本利分析法;重心法;线性规划法(运输问题,图上作业法);德尔菲法

16.从哪些方面体现生产管理的空间特点?

17.试归纳有关时间的生产管理概念与方法。

18.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之间关系?

动作研究目的:

改善工作,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时间研究目的:

消除或减少无效时间和损失时间,充分利用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者共同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B.动作研究的目的:

改善工作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时间研究:

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作业标准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目的:

消除或减少无效时间和损失时间,充分利用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9.5S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5S活动:

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HINE)、清洁(STANDARDISE)、素养(SUSTAIN)

1、整理:

区分生产现场必要和不必要的物品,将不必要的物品除去

2、整顿:

使必要物品的放置标准化,易于识别、易于使用

3、清扫:

打扫和擦拭,使生产场地和设备干净

4、清洁:

持续保持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效果(标准化)

5、素养:

养成自觉遵守生产场地纪律和秩序的习惯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产品多样性;提高安全性;降低废品率;提高交付可靠性

20.JIT的基本思想和目标是什么?

其实施会涉及哪些要素?

基本思想:

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的产品或另部件,以杜绝超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满足顾客要求。

目标:

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零库存,废品率(零缺陷),生产批量为一个产品,百分之百的准时供货服务。

涉及要素:

Suppliers;Layout;Inventory;Scheduling;Preventivemaintenance;Qualityimprovement;Employmentempowerment;Commitment其中基本要素:

消除浪费(Eliminationofwaste)、全面质量(Totalquality)、人员素质(Peoplepreparation)

21.什么是学习曲线?

有何作用和局限性。

即使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由于工人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生产能力也会提高。

在积累了一定资料后,可相当精确的对以后生产的改进程度做出估计,这种规律称为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局限:

生产过程的改进不会自动产生,不仅是个人经验的结果,更是企业整体改进的结果.因此,组织学习更重要。

主要使用于新产品或具有较大改进潜力的产品;不是适用于机器自动化生产,学习率的变化、高低取决于机器与人工工时的比例。

B.即使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由于工人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生产能力也会提高。

在积累了一定资料后,可相当精确的对以后生产的改进程度做出估计,这种规律称为学习曲线。

第x件产品的成本/工时

局限性:

1.生产过程的改进不会自动产生,不仅是个人经验的结果,更是企业整体改进的结果.因此,组织学习更重要。

2.主要使用于新产品或具有较大改进潜力的产品;

3.不适用于机器自动化生产,学习率的变化、高低取决于机器与人工工时的比例。

当二者之比为3:

1,学习率p=90%;当比例为1:

3,p=80%;当比例为1:

1,p=85%.

22.在生产计划安排中,通常有三种策略,分别是什么?

均匀安排策略;跟踪安排策略;混合(折衷)策略。

23.生产计划分为几个层次?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综合计划

主生产计划: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的计划,是综合计划的分解

生产作业计划:

是指根据生产计划中规定的产品品种、产量、期限等,确定车间、班组、工作地在短期的产品投入量及产量计划。

把主生产计划具体化。

24.什么是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又称客户需求周期、产距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总有效生产时间与客户需求数量的比值,是客户需求一件产品的市场必要时间。

25.生产现场管理有哪些方法?

即5S,见第19题

26.试列出至少4种生产任务安排的优先准则,并作简要解释。

先到先服务(FCFS);最短加工时间优先(SOT);交货期最早优先(EDD);剩余缓冲时间最小优先(STR);临界比最小优先(CR);后到先服务(LCFS);随机安排

*CR(i)=(工件i交货期-当前日期)/加工时间=剩余时间/加工时间

27.有A、B、C、D、E五种零件依次经由甲、乙两台设备加工。

试用约翰逊法进行最优化排序?

并说明其基本规则。

多种产品在一台设备上加工规则:

按加工时间从小到大顺序加工(SOT原则)

多种产品在两台设备上加工规则:

找出工时最小值,若属前工序设备,则该零件排在最前面加工;若属后工序设备,排在最后加工.

剔除已加工零件,重复进行.

多种产品在3台设备(A、B、C)上加工规则:

若minA(i)maxB(i)或

minC(i)maxB(i)

则用两台虚拟设备处理:

G(i)=A(i)+B(i)

H(i)=B(i)+C(i)

28.OPT(最优生产技术)和TOC(约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最优生产技术(OPT)基本思想:

当市场需求超出了企业生产能力时,产品产出率会受到某些瓶颈工序的限制。

OPT就是找出瓶颈工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同步生产.

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s)思想方法:

将整个生产系统看成一个链条,采用“击鼓-缓冲与绳索(Drum-Buffer-rope)”方法,通过分析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来计划和控制整个生产系统,以提高运作目标。

B.OPT:

当市场需求超出了企业生产能力时,产品产出率会受到某些瓶颈工序的限制.OPT就是找出瓶颈工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同步生产.

提出了生产系统的三大指标(传统指标是净利润、投资收益率、现金流量):

产销率库存运行费用

TOC:

处理有关约束组织达到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约束可能是:

实体的:

设计、市场、过程、人员、材料等

非实体的:

程序、道德、培训等

思想方法:

将整个生产系统看成一个链条,采用“击鼓-缓冲与绳索(Drum-Buffer-rope)”方法,通过分析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来计划和控制整个生产系统,以提高运作目标。

29.什么是设备综合管理?

包括哪些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

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

特点:

全员性、全过程性、全面性。

内容:

设备规划管理,设备经济管理,设备综合效率管理

B.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

特点:

全员性、全过程性、全面性。

⏹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以“5S活动”为基础

⏹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的全体成员为主体

⏹以相互连接的小组活动形式

⏹以设备及物流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创造整合有机的生产体系

内容:

选购/设计设备;

安装调试设备;

合理使用设备与日常管理;

设备检修与维护;

设备更新与改造。

30.如何理解设备的经济寿命?

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的方法?

为设备购置费和残值,G为年运行费用。

31.设备的磨损是如何分类的?

有形磨损:

使用磨损,自然磨损

无形磨损:

第一型磨损(生产效率提高设备贬值);第二型磨损(技术进步设备相对落后)

32.画出设备的磨损与故障曲线?

33.你如何理解质量?

质量是怎么形成的?

将质量理解为顾客满意度有助于将质量与市场、经营业绩联系起来;除了顾客要求外还有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形成:

营销和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策划和开发;采购;生产或服务提供;验证;包装和储存;销售和分发;安装和投入运行;技术支持和服务;售后;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或再生利用

34.什么全面质量管理?

有什么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组织及其全体成员以及社会都得到好处的产品,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特点:

“三全一多样”:

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方法多种多样

35.PDCA循环是什么?

P-计划: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排列图);分析原因(因果图);找出主要原因;制定计划和措施(对策表)

D-实施

C-检查:

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A-处理:

总结经验教训,标准化,巩固成果;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

36.什么是ISO9000标准?

ISO9001和9004有什么区别?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37.为什么推行了TQM还要实施9000?

ISO9000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是国际上认可的管理规范,要求企业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作业有标准、不良有纠正,企业如果要执行全部要求,是件很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过也是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标准化的开始,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不过目前国内的很多企业是挂羊头而已;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从三等企业走向二等企业的开始,所以要全面清理公司的垃圾。

推行ISO9000标准有以下作用:

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在产品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利于企业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

38.质量体系认证是否意味着产品或服务质量一定能够得到保证?

研究表明,实施ISO9001并认证只是为了提供实施了质量管理的公众信号,获取高质量的感知,不能证明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达到了一个顾客期望的水平。

39.ISO9001是如何保证质量的?

40.实施了ISO9001标准,是否意味着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

虽然在理论上,ISO9001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质量保证模式,但在现实中,ISO9001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关键是企业实施的动机以及能否认真实施。

驱动很多企业实施ISO9001的动机是为了获取认证证书而不是质量改进。

ISO9001在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上的贡献就更加难以衡量了,这本身也不是它的功能。

无论是在质量还是经营绩效方面,ISO9001的功能都是具有局限的,不能寄予过多的期望,它仅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个基本模块,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要想取得卓越的经营绩效,就必须建立卓越绩效的管理模式或管理体系,实现从质量保证到卓越绩效的转变。

这种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变革,不仅需要变革方法与路径,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41.说“**产品质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对么?

不对,只能说某企业或某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

42.质量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有何区别?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和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依据:

GB/T19001标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者:

审核员;方法:

依据现场审核的发现,形成审核报告,并对纠正措施跟踪;结果:

得出质量管理体系是不符合要求和有效实施和保持的结论。

管理评审的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依据:

GB/T19001标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改进需求;实施者:

最高管理者;方法:

会议形式;结果:

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产品改进,资源需求做出决定。

43.写出任意一个工序能力指数公式,说明其适用条件和局限。

计量值、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质量特性值为双测

质量特性值为单测上限

质量特性值为单测下限

44.既然工序能力指数与过程不合格品率是一一对应关系,为什么不直接用不合格品率来对过程进行判断?

工序能力指标,不仅仅是以不合格率为指标。

工序能力指的就是过程能力:

包含工艺过程设计,设备保证能力,计量/测量,操作技能的培训保证。

很多企业用CPK来判断过程出现偏差原因到底是与人、机、物、法,4要素中那个因素有关,如果仅仅用不合格率是无法判断工序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

45.什么是六西格玛质量?

其水平是三西格玛质量的2倍吗?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

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

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B=6σ,可保证不合格品率2700PPM(0.27%)-----3σ原理

B=12σ,可保证不合格品率3.4PPM--------6σ原理

46.工序能力指数和控制图对过程控制状态的判断有何区别?

工序能力指数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表示工序能力对设计的产品规范的保证程度。

评价加工工艺系统满足加工技术要求的程度。

控制图对于过程起着报警铃的作用,控制图点子出界就好比报警铃响,告诉现在是应该进行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犯的时刻了。

一般来说,控制图只起报警铃的作用,而不能告诉这种报警究竟是由什么异常因素造成的。

47.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有何区别和关系?

一开始,总要将非稳态的过程调整到稳态的过程,也即调整到过程的基准,这就是分析用控制图的阶段。

等到过程调整到稳态后,才能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这就是控制用控制图的阶段。

故日本有句质量管理的名言:

“始于控制图,终于控制图。

”所谓“始于控制图”是指对过程的分析从应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分析开始,所谓“终于控制图”是指对过程的分析结束,最终建立了控制用控制图。

48.怎样判断控制图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在准备用控制图进行制程控制的时候,应该先采集足够的样本,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上下限,然后判断控制图是否存在异常。

如有则进行分析排除,然后重新作图直至不再存在异常,此时分析控制图的上下限可以转为控制用的控制图上下限。

当过程达到了我们所确定的状态后,才能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

进入日常管理后,关键是保持所确定的状态。

经过一个阶段的使用后,可能又会出现异常,这时应查出异因,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消除,以恢复统计控制状态。

⏹B.处于控制状态:

⏹点子在控制范围;

⏹排列无缺陷即随机排列。

⏹判异:

⏹链状:

连续7点在中心线一侧;

⏹偏离:

较多的点在中心线一侧;10/11;12/14;14/17

⏹倾向:

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

⏹接近:

接近控制线界限;2/3;3/7;4/10

⏹周期:

点子周期性波动

 

49.用计量值和计数值进行过程能力判断各有何优缺点?

计量值控制图优点:

比计数值控制图提供的信息多,比计数值控制图检出异常更有效,质量指标能够定量

计数值控制图优点:

可以同时考虑若干个质量特性,比计量值控制图简单。

50.为什么不直接用公差标准作为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

传统的控制图使用公差上下限作为控制线,是一种事后控制方法。

休哈特图采用±3σ原理,是一种具有预防与警示功能的控制图。

控制上中下限为:

UCL=µ+3σ;CL=µ;LCL=µ-3σ

 

生产能力柔性:

企业具有迅速提高或降低生产水平或者迅速地将生产能力从一种产品(服务)转移到另一种产品(服务)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