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31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时练习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_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

_______

③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_______

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_______

(2)选择下面的两句进行翻译。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文章写出了鲲、鹏幻化和迁徙中的气势,请列举一例说明。

(4)通读这则寓言后,你知道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节选)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

鼓动翅膀)

B.未有知其修者(修:

长)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

气息)

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

志向)

(2)下列画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有鸟焉,其名为鹏

B.怒而飞/而彼且奚适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我酌油知之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小大之辩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的散文,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并多用寓言故事,想象丰富而奇特,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B.【甲】文中的鹏,拥有无限的自由,翱翔九万里的高空,无需凭借。

C.【甲】【乙】两文可形成比较,相互映衬,突出文章的主旨。

D.【甲】【乙】两文在设喻中,刻画了鹏与鴳各自傲慢得意的形态,构思巧妙。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南冥者,天池也。

②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5)阅读两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所理解的“鹏”与“鴳”的形象。

【链接材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周《北冥有鱼》)

【乙】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

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

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

(选自《庄子·齐物论》)

【注】①适志:

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②蘧蘧然:

惊惶的样子。

③物化:

事物自身的变化。

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         鹏之徙于南冥也

B.其名为鲲       其正色邪?

C.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D.怒而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北冥有鱼  冥:

     

②志怪者也  怪: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④亦若是则已矣  是:

      

⑤则必有分矣  分: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4)【甲】文中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两文所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志向)

C.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

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亦若/是则已矣

(3)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三句话借助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鲲鹏极大的外形。

B.“海运”是海水运动的意思,大鹏借海水运动时的大风奋力南飞。

C.文中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D.选文体现了《庄子》一书想象雄奇瑰丽的特点。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怒而飞________

②六月息者也________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怒而飞(     )

②水击三千里(      )

(2)下列画线的“之”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鹏之徙于南冥也D.天之苍苍

(3)用现代汉语翻译。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志怪者也(    )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③抟扶摇而上者(    )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气息,这里指风,②记载,③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④盘旋飞翔

(2)①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②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③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④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3)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其翼若垂天之云;③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而非全自由。

或事物间的幻化与演变往往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方可达到的观点。

【解答】

(1)①句意:

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息:

气息,这里指风。

②句意: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志:

记载。

③句意: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④句意: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

盘旋飞翔。

(2)①其:

表示选择。

②是:

这样。

③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④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中概括可得出答案。

(4)大鹏虽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却也是“有所依靠”而不自由的。

据此作答。

2.

【答案】

(1)D

(2)C

(3)B

(4)①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②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向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

(5)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斥鴳目光短浅,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

【解答】

(1)D项,句意: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志:

记载。

(2)A项,表示选择/代词,它的。

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项,凭借。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B项,根据“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是凭借风力翱翔的。

由此可见,万物都是有所凭借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4)①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者……也:

判断句。

②绝:

穿过。

图:

打算。

南:

向南。

(5)解答此题,可从鹏与斥鴳的体形、眼界和理想追求方面入手。

结合文中关键句“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分析可知,鹏体型硕大,善借长风,志向高远,而斥鴳目光短浅,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

3.

【答案】

(1)A

(2)①同“溟”,海,②奇怪(怪异)的事物,③盘旋飞翔,④这样,⑤区分、区别

(3)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或:

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

(4)【甲】文中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5)【甲】文主旨:

世间的万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乙】文主旨:

物我为一,万物齐等。

【解答】

(1)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代词,它的/表选择。

C项,成为/是。

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故选A。

  

(2)①句意:

北海里有一条鱼。

冥:

同“溟”,海。

②句意:

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怪:

奇怪(怪异)的事物。

③句意: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抟:

盘旋飞翔。

④句意: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是:

这样。

⑤句意:

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分:

区分、区别。

(3)①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②昔:

过去;栩栩然:

很逼真的样子。

(4)由“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总结概括出“鹏”的形象。

(5)由“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可知【甲】文的主旨为:

世间的万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由“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可知【乙】文的主旨为:

物我为一,万物齐等。

4.

【答案】

(1)B

(2)D

(3)A

【解答】

(1)B项,句意: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志:

记载。

(2)D项,句意:

也像这样罢了。

若是:

像这样。

一个词组之间不能有停顿。

(3)A项,选文开头三句话借助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鲲鹏极大的外形,没有运用拟人的手法。

5.

【答案】

(1)①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②气息,这里指风。

(2)B

(3)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解答】

(1)①句意为:

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句意为: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息:

气息,这里指风。

(2)①句意为: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其,代词,指大鹏。

②句意为:

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其,代词,指大鹏。

③句意为:

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

其,难道。

④句意为: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其,代词,指大鹏。

故选B。

(3)此句意思是:

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

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苍苍,深蓝色。

其,或许。

正色,真正的颜色。

邪,通“耶”,疑问词。

6.

【答案】

(1)振奋;在水面上

(2)C

(3)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7.

【答案】

(1)①记载,②迁移,③向上,④离开

(2)①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②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鲲鹏是有所倚靠的,并非真正的“逍遥”。

(4)①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有所恃”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解答】

(1)备考时,考生应逐篇对课内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进行识记和理解,特别要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

结合所学理解本题实词。

(2)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注意鲲鹏在这里是有所依靠的,结合作者的追求理解。

(4)《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篇章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想象、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然后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

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都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同时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掉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