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2569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docx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

北大荒米业的调研报告

北大荒米业集团调研报告

农垦三期高管班袭锋

一、北大荒米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黑龙江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600598)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由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大兴农场、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等10位股东发起设立。

2002年7月,北大荒米业增资扩股,增资扩股后股东包括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江滨实业总公司、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等31位股东。

2003年5月,经北大荒集团公司黑垦集总文〖2003〗10号文件批准,北大荒集团公司把除黑龙江兴凯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权之外的其他股东持有的北大荒米业的股权共计16563.24万元,全部划归北大荒集团公司集中持有。

目前北大荒集团公司持有50258.29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的98.55%,黑龙江兴凯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741.71万元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45%。

北大荒米业注册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07号,注册资本5.1亿元,现任总经理徐耀辉,经营范围包括水稻生产加工、销售;稻米副产品及副产品的再利用,稻谷和粮油的购销,生产经营稻米相关产品的科研、开发以及生产经营;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北大荒米业是农业部、国家计委、证监会等9部委确定的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北大荒米业拥有三江、友谊、迎春、卫星、二九○、八五九、前进7个30万吨稻米加工园区、28个稻米加工厂、7个销售分(子)公司、172个理事会成员企业,稻米加工产能达到700万吨,可提供8000万人口一年的优质大米消费。

拥有在世界处于领先地水平的日本佐竹公司、瑞士布勒公司制造的大米生产线60条,年处理加工水稻能力300万吨,可年生产精米140万吨。

还拥有德国克鲁伯、维斯法利亚、瑞士布勒公司米糠精炼油组合生产线1条,年产米糠色拉油1.8万吨。

目前北大荒米业员工总数为1313人。

北大荒米业销售分公司已经建立了5000多处零售网点,产品进入学校、军供站等大型社团机构70多户。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利比亚、土耳其、波多黎各、日本、法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香港、澳门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铁道部铁路运输百家大客户之一。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22000质量环境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认证。

“北大荒”系列品牌大米相继成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并被评为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中国名牌、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北大荒米业集团30家制米厂分布在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依托黑龙江垦区千万亩水稻基地,铸就了北大荒系列品牌大米的“新鲜体系”:

原料鲜、种植鲜、存储鲜、加工鲜、运输鲜。

北大荒米业集团确立了“大米、米糠和稻壳”三大衍生品技术研发路线,积极探索拓展经营范围,创新经营模式,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三年内要集合米淀粉、米糠油、谷维素、稻壳烘干供热、热电联产、CDM减排交易等项目,构造支撑百亿跨越工程的新经济增长点。

北大荒米业集团全面实施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以“北大荒米鲜天下”为产品定位,依托三大黑土带的地域优势,切入高端市场。

在推进终端网络建设上,建立北京、沪宁、广州等7家分子公司,实现一、二线城市以直销网络为主体,三、四线城市以分销网络为主体的商超、特供、军供、国际贸易、团购、储备、批发市场等终端渠道网络的全覆盖,北大荒大米将进入到全国20个城市1万家超市和1万家终端社区店。

北大荒米业集团还与国内外强势商业、食品集团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北大荒大米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通无阻,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米业公司进行的主要是大米初加工,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这样的现状直接造成其毛利率不高(2004年以前为20%上下,2004年以后为10%上下,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虽然北大荒米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布局分散,战线过长,单体规模小,集中度偏低,难以延伸产业链经营,难以构成规模经营优势。

企业低端产品比例偏大,中高端产品比例偏小,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够优良是精深加工产品比例偏小,初级加工产品比例偏高的原因之一。

北大荒米业的销售网络主要是代销,因此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代销商,同时也受到代销商的利润压迫,使企业对产品的经销管控力不强,导致利润率不高。

随着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先后布局东北地区,北大荒米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北大荒米业的发展现状

㈠北大荒米业现阶段战略发展目标

北大荒米业现阶段战略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大米市场树立行业“领头羊”,确立“中国大米第一品牌”、“中国大米行业产销量第一、中国大米行业企业营销管理模式第一的地位。

依托基地、规模和品牌三大优势,实施“集约化、精品化、终端化”三大战略,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完善从加工到流通环节整个产业链条,实现在大米加工领域迅速扩,实现在行业内的定价权。

避免外资在大米产业对中国进行控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北大荒米业集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是建立标准化水稻基地3000万亩,形成了以10个稻米加工园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加工水稻能力1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把北大荒米业集团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粮食健康高效流通的战略性超大型稻米产业集团。

2010年北大荒米业集团105亿元的销售收入成为国内米业同行翘楚。

㈡北大荒米业的经营现状

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北大荒米业经营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反映到2009年度,企业利润为719万元,但对于一个注册资本5.1亿元,总资产46.1248亿元,净资产6.3409亿元的大型加工企业来说,净利润紧紧22万元,盈利能力与实际水平很不相符,从2009年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情况上看,北大荒米业主营收入主营业务收入3689,265,064.96元,主营业务成本3751,638,686,39元,营业利润减少1.69%,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39.03%,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38.40%,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增加1.06%。

2010年经营更是雪上加霜,根据北大荒股份上市的财务报告披露,北大荒米业集团公司亏损5061万元。

造成利润不高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水稻收购保护价提高,而农产品初级加工产品大米价格的涨幅有限,大米初级加工毛利不显著,项目原预计收益水平实现难度加大。

同时米业公司水稻的原料常年保持在140万吨左右,年流动资金额很大,财务费用很高。

目前公司的年加工大米为140万吨左右,并未达到300万吨的加工能力,因此并未产生规模效益也是公司盈利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

由于销售网络主要是代销,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代销商,同时也受到代销商的利润压迫,使企业对产品的经销管控力不强,也是导致利润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由于低端大米所占的比例过高,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导致毛利率不高,米业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土地租赁收入和铁路运费补贴,而非主营业务收入。

因此,公司当务之急是提高高端大米稻米在产品中比例,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加快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

㈢北大荒米业生产和加工的现状

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3954万亩,总产达到319.8亿斤左右,商品量达到239.8亿斤左右,约占总产量的75%,居全国第一位。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量近29%,约占全国粳稻商品量的45%。

其中垦区水稻播种面积1636万亩,总产185.5亿斤,商品率92.3%,商品量171.2亿斤,北大荒米业年加工能力60亿斤,占黑龙江垦区水稻商品量的35%,占黑龙江省商品粳稻的25.0%,目前年销售量约140万吨,其中包装米占15%,北大荒米业集团在2003年支援抗击“非典”期间仅用7天时间,就向首都紧急发运了2万吨优质大米,迅速缓解了首都粮食紧张局面,保障了市场稳定。

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仅用了24个小时就加工出2400吨大米。

今年在西南五省区大旱的关键时刻,北大荒米业集团又向灾区紧急加工调运大米2400吨。

有效发挥了国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在国家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北大荒米业集团依托黑龙江及垦区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提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在保障“米袋子”食品安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北大荒米业集团突出的应急保障能力,现已成为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应急商品重点联系企业。

列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保证粳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5家重点保障企业。

“十二五”北大荒米业集团拟实现加工水稻能力1000万吨,销售大米650万吨以上,预计占黑龙江省商品稻的三分之二强,国内粳米市场供应量的五分之一强。

生产大米可供1.45亿城市人口一年的粮食消费,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会大幅提升。

因此北大荒米业集团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由于水稻主要以口粮为主,大米消费的增加更多地表现为随人口增长的刚性增加,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居民的稻谷消费更多地在向优质稻谷转变,这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稻谷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据相关机构预测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我国稻谷消费量为18119万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食用消费为15600万吨(折合大米约为10764万吨),较上年略增。

总体来看,在稻谷产量连续六年增产的背景下,我国稻谷产需处于平衡略松的状态。

但在区域分布和品种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东北粳稻产区与华北、华东销区市场的分离。

由于良好的口感,东北大米已经成为华北、华东、甚至部分南方销区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东北粳稻播种面积增幅有限,产量增幅相对缓慢,2008年东北三省(黑、吉、辽)稻谷产量为26027万吨,而2009年的产量为26369万吨,增产为342万吨,增幅为1.3%,低于全国稻谷产量2%的增幅,根据美国农业部2010年1月份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3473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184.1万吨;总供给量为5.553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27.3万吨;消费量为4.337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52.4万吨;期末库存为9066.2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74.9万吨。

从长期来看,世界大米价格仍有上涨的动力。

一方面世界需求不断增长,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大米需求规模也呈放大趋势;另一方面世界大米供给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稻谷主产国更多地集中在亚洲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增产困难较大,国际大米市场供需仍然属于偏紧的状态。

再加上一些游资的趁机炒作,国际大米价格的波动将会先得更加频繁,波动幅度也将增大。

因此北大荒米业加工和供货能力在稳定国家大米供应、控制大米价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㈣北大荒米业的产品研发的现状

北大荒米业通过推进产业规划和重点项目启动工程,基本形成了稻米产业纵深发展雏形。

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北海道大学、瑞士布勒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在品种繁育、产业规划、衍生品开发、产品监测、绿色及有机食品应用技术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合作,其中与江南大学的合作“水稻全利用”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科研项目。

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启动工程,继续开发富硒米、免淘胚芽米、糙米食品、营养米粉、米糠油、稻壳发电等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经国家计委重点立项,在黑龙江省五常市精深加工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批复阶段,一期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主要包括:

小包装精制米生产线,保鲜方便米饭、中小学生营养配餐、米糠营养素和米糠营养纤维固体饮料、米胚芽饮料等项目,预计用2年时间完成。

这个项目的启动,将对水稻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起到推进作用。

由此形成了北大荒米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表现在:

高度组织化的基地建设能力、规模化的产品制造能力、持续的成本控制能力、均衡一致的供货能力、专业化的精深产品开发能力。

北大荒米业的系列优势成为同行业领先的实力标志,未来的北大荒米业将着力在五个方面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特有的粮食资源调控能力,二是特有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三是特有的战略性营销能力,四是特有的资本扩张能力,五是特有的市场调控能力。

三、北大荒米业发展优劣势剖析

㈠北大荒米业的优势

北大荒米业的优势概括起来说是基地、品牌、规模三大优势,这也是北大荒米业的核心。

1、北大荒稻米基地优势

北大荒米业的主要制米厂分布在农垦总局的6个分局、30个农场,总计3300多万亩的土地上;耕地土质肥沃,一年收获一季,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充足,积温高,利于粳稻的生长,直接决定了北大荒大米独特的优势。

在中国的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稀缺、国家大力保护耕地的形势下,公司的这笔财富的无形价值更大。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与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生产与栽培方式,往往使得这一区域的农产品具有某一方面的独特品质,从而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在黑龙江黑土地上的天然收益和中温带大陆气候这样的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多,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吃起来香甜。

支链淀粉含量高,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黏。

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黑龙江大米有着独特的优势。

各农场生产的的水稻直接供给北大荒米业作为生产原料,由于同属北大荒集团,因此各农场实际上就是北大荒米业的基地,黑龙江垦区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水平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加快了农业的标准化的推进,加快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保证了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提升了北大荒品牌价值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基地建设上,垦区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出台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相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

2005年,总局制定出台《垦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并全面实施,目前垦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实现了“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统一标准化供种子种苗、统一农业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收获和加工、统一品牌和产品销售,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2005年,总局制定出台了《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六大体系。

一是管理体系,2007年,经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委托授权总局负责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

二是标准体系。

参照农业行业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了主要农(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三是认证体系。

总局成立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设立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黑龙江农垦分中心。

四是检验检测体系。

近年来,总局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6906万元,加强了垦区现有的3个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开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覆盖农业生产基地的监测网络。

五是技术服务体系。

各级涉农主管部门每年开展“科普之冬”和生产技术培训活动,使农业生产者掌握了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做到了科学用肥、安全用药。

六是科技支撑体系。

发挥垦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优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垦区先后完成了《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垦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与开发国际市场的研究》、《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预警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黑龙江垦区示范区建设》,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其它奖项。

近年来,垦区还重点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

以发展外向型农业提升基地建设。

垦区将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同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有机结合,使“北大荒”影响力显著扩大。

北大荒米业践行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控管理模式,有效的保障了消费终端的产品质量,实现安全可追溯,从而打造“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产业链,这是北大荒米业的方向,也是品牌大米的方向。

是北大荒米业与中粮、益海嘉里竞争的基础。

目前这两家企业的原粮基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广大农村地区,水稻的标准化栽培、化学物质的控制、品种的集中连片栽培上与黑龙江垦区的栽培水平有着巨大差距。

因此在大米品质的均质化、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上,北大荒米业的竞争优势较强。

北大荒米业的水稻生产基地目前全部由无公害、绿色A、AA级、有机级组成,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的安全。

其中绿色食品水稻基地170万亩;符合欧盟ECOCERT、日本JAS、瑞士SGS标准的有机食品基地和转换基地20万亩,其余为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

2、北大荒品牌优势

在品牌整合前,北大荒农垦系统有“北大荒、北珠、御绿、兴凯湖、查哈阳、吉蜜河”等6大品牌,其他小品牌则多达100多个。

这6大品牌在不同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积淀了一定的无形资产价值。

开始着手品牌整合后,北大荒米业公司提出了“北大荒族”的品牌理念,北大荒米业又注册了“年轮”品牌,形成了以“北大荒、北珠、御绿、兴凯湖、查哈阳、吉蜜河、年轮”为主的品牌系列,组成了10大系列、5个等级、40多个品种、160多个包装规格的产品,提升了北大荒米业在中国大米市场上的影响力。

第五届世界品牌大会公布了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北大荒”品牌以46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在第160位。

这是世界品牌实验室第5次发布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5次中“北大荒”均入选。

黑龙江省共有5个品牌入选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北大荒”品牌位居第二。

北大荒米业借助“北大荒”46个亿的品牌价值,和北大荒的绿色资源优势,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等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市场的东北大米品牌中表现突出,被消费者认为是东北大米的代表。

地域的独特性、营养价值的高含量、品控的现代化、水稻生长环境的优越性等式北大荒米业品牌核心的“精神”所在,同时也是与主要竞争品牌形成差异化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企业的“北大荒”商标在东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全国范围内与中粮、益海嘉里的品牌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北大荒米业在广告宣传上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北大荒大米相继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指定用米,2010年上海世博会合作伙伴。

这在一定程度上了提高北大荒米业产品的知名度。

北大荒强势品牌越来越被更多消费者认可,随着央视主流媒体宣传,北大荒品牌威力将更加突显。

公司在行业中率先导入ISO9001、ISO14001和ISO22000国际质量、环境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体系。

“北大荒”系列品牌大米相继成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国名牌产品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北大荒”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生产的“北大荒”系列品牌大米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A级绿色食品,欧盟ECOCERT、日本JAS、瑞士SGS认证为有机食品。

3、北大荒规模生产的优势

由于水稻大宗农产品的性质,加工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且足够大的加工量才能满足水稻副产品深加工的要求。

例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约有8%的部分成为米糠,米糠的含油率在15%左右,10万吨稻谷可提取1200吨米糠毛油,这样才具有经济效益。

目前,全国400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年处理14万吨稻谷以上的仅有123家,规模小的企业既没有资金去做稻谷深加工,做了深加工因为副产品量少,也赚不到钱。

北大荒米业集团按照“整合聚资源、强基带增收、延伸强产业、拓展扩网络、生态保安全、均衡保供给”的发展战略,建设我国最大的现代稻米产业园区。

到“十二五”末,北大荒米业集团将建立标准化水稻基地2000万亩,掌控水稻资源1000万吨,加工销售大米6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成为保障国家粮食、食品安全和粮食健康高效流通的我国重要稻米产业基地。

 战略联盟的建立作为北大荒米业集团整合资源、掌控渠道、拓展品牌,实现销售额超千亿元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将有效调整稻米生产、加工、销售领域的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北大荒米业发展方式。

2009年荣获垦区唯一“全省节能先进企业”称号之后,其友谊生物质发电厂首次向毗邻的北大荒希杰食品科技公司输送热蒸汽,满足米糠油厂的生产加工。

积极推动产业低碳化,  北大荒米业已形成了稻米产业低碳化集群,是黑龙江省应用稻壳等生物质能源减排规模最大的企业。

2009年4月,总投资2340万元的稻壳替代燃煤供热项目,成为国内首家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稻壳烘干CDM项目。

新建成的友谊生物质发电厂,年可供电1524万度,产热供暖16.5万平方米;新建成的卫星稻壳棒厂,年可加工1.44万吨稻壳棒,替代燃煤。

通过稻壳烘干、发电、供热等过程,北大荒米业实现稻壳的综合全利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0万多吨。

北大荒米业着重抓好大米加工和米糠蛋白两个利润增长点,以“低碳化生产、精品化研发、终端化营销”为特色,先后建成了卫星稻米加工园区、友谊稻米加工园区,还将在建三江、富锦、营口港建设3个30万吨稻米综合加工园区。

此外,北大荒米业还充分利用与韩国希杰集团合作的国际化优势,发展了米糠油和米糠蛋白的应用和销售。

北大荒希杰食品科技公司新建2个米糠油厂就位于该公司友谊和卫星稻米加工园区内。

北大荒米业摸索出了从“良种选育-订单种植-反哺农户-精深加工-节能减排-产品研发”的循环经济模式,围绕“米、糠、壳”三大技术研发路线通过纵向延伸实现了水稻的全利用,并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

据初步测算,北大荒米业充分地开发了水稻资源的利用价值,让农户的稻谷不出家门就地转化加工增值,每吨增值达800元。

北大荒米业在黑龙省稻米产能布局调整中把握住了低碳经济的先行主动权,并形成了比较优势。

北大荒米业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借此推进企业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实现跨越发展。

 北大荒米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北大荒米业品牌核心竞争优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拉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区工业化、培育和发展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北大荒米业针对全省“稻强米弱”的现状及国内外资本加紧抢占黑龙江省稻米加工市场的压力和挑战,率先发起“集聚稻米产业资源打造战略产业集团”重组倡议,并与省内首批68家稻米企业组成米业共同体,加上待审批加盟企业,总数将超过百家。

 共同体将以打造我国米业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为己任,依托北大荒米业品牌、规模、融资、渠道等优势,发挥联盟米业企业管理、机制、营销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集团化运营,采取代收代储、委托加工、资金互补、物流联运、品牌共享等方式,实现5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

4、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成立后,重组了制米厂的业务流程。

采用了IT技术按订单生产,各制米厂实现一年四季平稳经营,从而吸引更多的经销商、扩大销售渠道。

在这个核心业务闭环系统下,任何一个想和北大荒米业做生意的经销商,都必须按照北大荒的业务流程运作。

一个经销商想向北大荒米业下达一个订单,订单进入信息系统后,系统会首先对其信用进行判断。

当系统认可这个订单后,就进入排产环节。

在这个环节,系统会按照产品代码选择原粮、包装物、交货时间、产能等参数;而后自动把满足条件的制米厂全部显示出来,确定满足上述条件的制米厂,向其下达生产指令。

制米厂在接到生产指令后,会从仓库里提取稻谷,加工出成品大米。

其后的储运、销售、财务部门则会根据生产指令发运、进行销售确认、自动生成凭证进行应收账款和账龄管理;同时,系统自动生成凭证记入总账。

客户回款将按照北大荒规定的回款方式,由系统自动冲减总账中的应收账款。

通过闭环信息系统的管理,北大荒米业的核心业务,如经销商管理、订单管理、排产、物流、财务管理等环节得到了有机结合,实现了按订单生产和一年四季稳定经营。

除了按订单生产、控制经销商、规范内部流程外,北大荒米业的核心业务闭环系统还把其整个业务都规范了起来,由此成为整个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

当企业中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在这个闭环的轨道上如常运行后,北大荒米业的管理者就将精力更多地放到整合品牌、扩展渠道上来。

在北大荒米业,制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