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710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docx

群塔作业施工方案1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部署2

四、塔吊基础的设计4

五、塔吊的装、拆注意事项9

六、塔吊的使用及安全措施12

七、群塔作业安全使用规定15

八、资料的管理15

九、附图(塔吊平面布置图)

各塔附着位置图

 

编制说明:

天洋城三期玉屏金瓯及枫林畅院工程为秦皇岛四季房地产有限公司发包于我公司的两个标段的高层住宅项目,这两个标段的工程从地形条件上看紧紧衔接,实际为一个地块,且两个项目同时开工,监理单位同为一家,即欧华建业国际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各标段的塔吊相互间产生影响,因此将两个标段的群塔方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编制。

一、编制依据

1、天洋城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

3、《QTZ125G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5、《高层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K-2007-055)

二、工程概况

天洋城三期玉屏金瓯及枫林畅院工程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主要由7个高层住宅楼和地下车库及附属建筑组成,其中玉屏金瓯建筑设计栋号从北至南依次为11#、12#、13#,枫林畅院4栋,建筑设计栋号从北至南依次为14#、15#、16#、17#。

所有住宅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

住宅楼地下2层,地上18--33层;车库地下1层。

主楼檐高52.4米--94.4米。

总建筑面积239328.0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9779.16m2,地下建筑面积59548.93m2,建筑物占地面积31581.6793m2。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且工期非常紧张,因此,本工程施工时每栋高层建筑安装一台塔吊进行施工,共计7台。

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塔机安装、使用,统一由项目部主管人员:

张雷俊、施善飞负责。

塔吊安装由具有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

塔吊使用、安装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安全员要坚守岗位,对违反安全规定人员,有权停止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体验,对当天身体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上高。

施工现场指定专人统一指挥,上下一致,密切配合,一切程序必须通过指挥实施。

3.1施工组织机构图

 

机动人员

塔司:

赵玉玉,信号:

张金旺、王阔、张莹

3.2塔吊选型及技术性能指标

3.2.1塔吊选型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进度和所需吊材料、料具等客观因素,经分公司、项目部研究决定现场共立6台QTZ125G塔式起重机,1台ST6015压重式起重机。

序号

塔吊型号

位置

臂长(m)

备注

塔1

QTZ125G

11#楼体南侧中部

55

11#楼

塔2

QTZ125G

12#楼体北侧中部

55

12#楼

塔3

QTZ125G

13#楼体北侧中部

55

13#楼

塔4

QTZ125G

14#楼体南侧中部

50

14#楼

塔5

ST6015

15#楼体南侧中部

50

15#楼

塔6

QTZ125G

16#楼体南侧中部

50

16#楼

塔7

QTZ125G

17#楼体南侧中部

50

17#楼

3.2.2塔吊主要机械性能

QTZ125G塔式起重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加长臂可为55m,最大起重重量为10T,起重力矩为125T·m,最大起重力矩为148T·m。

ST6015最大起重量10.0T,起重力矩为145T·m,臂长最长达60m。

3.2.2.1上部采用液压顶升来实现增加或减少塔身标准节,使塔机能随着建筑物高度而升高或降低。

3.2.2.2工作速度高、高速性能好、工作平稳、效率高。

起升机械采用带涡流制动器的电机、电磁离合器换档的三速变速箱,能实现重载低速、轻载高速,最高速度可达100m/min。

小车牵引机械的电动机具有三种速度,通过效率高、体积小的减速机,使起重机可以以10m/min、30m/min、60m/min的三种速度工作。

3.2.2.3工作范围

QTZ125G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23m,ST6015最大起升高度96.8m(满足本工程需要)。

3.2.2.4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各机构设有制动器,可保证工作安全可靠。

该机设有起升限位器、小车变幅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重量限制器、大车行走限位器,截机加转限位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等安全装置。

3.3塔吊安装时大臂朝向

考虑塔吊最后的可拆卸需要,安装时塔吊大臂朝向位置很重要,大臂指向与顶升油缸是在塔身标准节的相对侧面。

大臂指向必须考虑最后拆除时不受新建房屋的影响。

为此,规定:

1#、2#、3#塔吊安装大臂指向东,4#、5#、6#、7#塔吊安装大臂指向西。

3.4塔吊安装情况一览表

 

编号

塔吊型号

安装最终

高度(m)

塔身标准节数量

固定附墙数量

附墙部位(层)

1#

QTZ125G

114

38

4

10、15、20、25

2#

QTZ125G

108

36

4

9、14、21、24

3#

QTZ125G

90

30

3

10、15、20

4#

QTZ125G

84

28

3

9、14、19

5#

ST6015

84

28

3

10、15、20

6#

QTZ125G

84

28

3

9、14、19

7#

QTZ125G

84

28

3

10、15、20

四、基础的设计

塔吊基础埋深为-6.5米.

4.1、塔基位置

塔吊位置及相应标高见塔吊位置平面布置图。

4.2塔吊基础位置地质情况

基础地基位于

层,其土质为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为110KPa。

4.3塔基基础的验算包括强度验算及抗倾翻稳定性验算。

由于直接采用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上提供的基础图施工,基础采用6.0×6.0×1.4m钢筋砼基础,根据说明书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规范要求不小于200KPa),目前地质勘察报告中各楼塔基础地基承载力只有110KPa。

配筋详见附图,砼强度等级为C35,施工时根据实际安装需要,砼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

因此,对基础底板进行扩大,同时对基础底板的抗倾翻稳定性进行验算。

对塔吊基础尺寸进行换算:

设边长为X

6*6*1.4*2.5*150=X*X*1.4*2.5*110

X=7500

边长取7500,故塔吊基础尺寸为7500*7500*1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4.4、稳定性计算

4.4.1计算简图:

塔基计算简图

4.4.2非工作状态及工作状态下,作用基础诸力的偏心距应满足:

由于V越大e就越小,因此按吊钩高度为25m时计算,此时e值均大于塔的e值,25m时e应小于等于1/3L即满足要求。

非工作状态时:

工作状态时偏心距:

式中:

—偏心距(m);

—作用于塔身底的弯距(

);

—作用于塔身底部的水平力(T);

—基础厚度(m);

—塔式起重机自重(T);

—砼基础自重(T);

—砼基础边长(m)。

塔吊基础平面图

根据现场实际钢筋的型号、直径,我项目部对塔吊的基础钢筋采用HRB400(三级钢)进行等强度代换,计算如下:

fys=fy’s’

235×1/4×3.14×252=400×1/4×3.14×d2

d=19mm,使用d=20与d=18的三级钢筋间隔布置满足要求。

 

此挡土墙仅15#、17#楼塔吊使用

 

 

塔吊基础周围的围护

4.5、吊钩高度计算

按最高建筑计算

H吊=H1+H2+H3+H4+H房

=1.5+3+2+1.5+107.2

=115.2m

H吊—吊钩高度

H1—吊索高度

H2—构件高度(钢筋混凝土构件取3m)

H3—安全操作距离(2m)

H4—脚手架及其他设施高度(取1.5m)

H房—建筑物高度(从塔吊基础上表面到建筑物顶标高的距离)

五、吊装拆、顶升注意事项

5.1、施工准备:

5.1.1安装之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基础验收合格。

同条件试块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5.1.2对预埋入基础内的塔吊标准节的垂直度、水平度进行复查并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1.3选定有专业认证资质的企业进行塔吊的装拆、顶升及附着。

5.1.4装拆作业范围内必须派专人看护,四周围挡,挂上警示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5.1.5场地准备,汽车吊的运行路线。

5.2、装拆顺序:

塔吊安装选用50T汽车吊。

5.2.1吊装塔身基节和一节下塔身(踏步上有孔),并用螺栓与下部结构连接(注意标准节上有踏步的一面要垂直于建筑物)。

初次安装7节下塔身。

5.2.2将爬升架套入塔身,注意套架上有油缸的一定要对准塔身有踏步的一面。

5.2.3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支撑、回转机构等用螺栓联成一体后,吊装到塔身和套架上,并用螺栓锁紧。

5.2.4吊装回转塔身及塔机。

5.2.5吊装平衡臂、拉杆,然后吊起一块2.62T平衡重放在最后部。

5.2.6吊装司机室,吊装长度为55m的起重臂及其拉杆。

5.2.7吊装平衡重,穿绕有关绳索系统。

5.2.8检查整机的机械部分、结构连接部分、电压液压部分等无误后,开始顶升工作。

5.2.9拆卸时的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5.3、塔吊的顶升:

5.3.1在进行顶升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照看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和紧固螺栓等。

非有关作业人员,不得登上爬升梯的操作平台。

5.3.2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若遇到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5.3.3四级风以上严禁顶升作业,六级风以上严禁安装作业。

如在作业过程中突遇风力加大必须停止工作,并牢固连接螺栓。

使上下塔身联成一体。

5.3.4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做好电缆卷筒的紧固工作。

5.3.5在顶升前,应将回转部分紧紧刹住,严禁回转及其他作业。

5.3.6在顶升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未查明真相,并将故障排除,不得继续爬升作业。

5.3.7每次顶升前后,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

特别在顶升以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预紧力紧固,不得松动,爬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调整好,操作杆应回道中间位置,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

5.3.8塔吊的附着架

附着架(附墙)距塔基25m处开始安装第一个附着架,以后随主体结构层数的增加,塔吊附着架设置,每15m设一道附着架。

附着架所固定的墙体应按实际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5.3.8.1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起附着作用,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上,四角用八个调节螺栓通过顶块把标准节顶牢。

其撑杆长度可调整,四根撑杆端部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链,四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调整顶块及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

附着架实际使用时,可适当加长或减短撑杆,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5.3.8.2附着架的安装与使用

1)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然后用16个M24的螺栓连接起来,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

2)调整螺栓,使顶块能顶紧塔身。

3)吊装4个撑杆,并调节调整螺栓,使之符合长度的要求。

4)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的垂直度:

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4/1000,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调整4根附着用撑杆的长度及顶块而获得。

5)无论几次附着,最上一个附着架处必须用内撑杆,将塔身四根主弦顶死。

6)附着式塔机的拆卸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5.4塔吊安拆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J11-383-2006)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并保证其资料齐全、有效。

六、塔吊的使用及安全措施

6.1、塔吊必须在符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固定基础上工作。

因本工程属于群塔作业施工,必须重点控制好大臂的交叉位置及高低差的布置,塔吊存在大臂的交叉,必须在安装时必须考虑高低差的布置并确保安全使用,塔吊的实际吊钩高度不得低于4.5吊钩计算高度。

6.2、塔吊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机械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

塔司、信号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严禁酒后作业。

6.3、塔吊正常工作气温为+40℃~-20℃。

6.4、塔吊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空载、静载、动载试验及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调整(见有关调整方法)后方能进行吊装作业。

其静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动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10%。

6.5、在夜间作业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6.6、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电炉取暖时应注意防火。

6.7、塔吊必须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遇有雷雨时严禁在底架附近走动。

6.8、塔吊应定机定人、专机专人负责,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和擅自操作,在处理电气故障时,必须有2名以上专职维修人员。

6.9、司机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

操作时精神集中。

6.10、司机必须严格按塔吊起重性能表中规定的幅度和额定起重量进行工作,严禁超载使用,严禁材料混吊和超重起吊。

6.11、塔吊不得斜吊作业,并严禁用于拔桩等类似的作业。

起重臂上的吊篮仅供维修时用,工作中严禁放在小车上,应固定在臂架根部。

6.12、工作中塔梯上严禁有人,并不得在工作中进行调整或维修机械作业。

6.13、工作时严禁非施工人员走进臂架活动范围以内。

6.14、液压系统安全阀的数值、电气系统保护装置的调整值及其他结构的调整值(如制动器、限位开关等)均不允许随便改动。

6.15、塔机工作1000h后,对机械、电气等进行小修;工作4000h后,应进行中修;工作8000h后,应进行大修。

6.16、塔吊安装后,在无载荷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偏差值不得超过3/10000。

6.17、塔吊专用的临时配电箱,宜设置在轨道中部附近,电源开关应合乎规定要求。

电缆卷筒必须运转灵活、安全可靠,不得拖缆。

6.18、塔吊必须安装行走、变幅、吊钩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并保证灵敏可靠。

断绳保护装置必须可靠。

6.19、塔吊的塔身上,不得悬挂标语牌。

6.20、作业前重点检查:

机械结构的外观情况,各传动机构应正常;

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应符合标准;

主要部位连接螺栓应无松动;

钢丝绳磨损情况及穿绕滑轮应符合规定;

供电电缆应无破损。

6.21、检查电源电压应达到380V,其变动范围不得超过±20V,送电前启动控制开关应在零位。

接通电源,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后方可上机。

6.22、空载运转,检查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6.23、操作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级操作,严禁越档操作。

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转到零位,待电机停止转动后,再转向另一方向。

操作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

6.24、吊钩提升至端点时,应减速缓行至停止位置。

吊钩距臂杆顶部不得小于1m。

6.25、动臂式塔吊的起重、回转二种动作可以同时进行,但变幅只能单独进行。

每次变幅后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

允许带载变幅的满载荷或接近满载荷时,不得变幅。

6.26、提升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

重物就位时,可用微动机构或使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6.27、提升的重物平移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6.28、主卷扬机不安装在平衡臂上的上旋式塔吊作业时,不得顺一个方向连续旋转。

6.29、装有机械式力矩限制器的塔吊,再每次变幅后,必须根据回转半径和该半径时的允许荷载,对超荷限位装置的吨位指示盘进行调整。

6.30、作业后,臂杆应转到顺风方向,并紧固回转制动器。

小车及平衡重应移到非工作状态位置。

吊钩提升到离臂杆顶端2-3m处。

将每个控制开关拨至零位,依次断开各路开关,关闭操作室门窗,下机后切断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

6.31、如遇八级大风时,应另拉缆风绳与地锚或建筑物固定。

6.32、任何人员上塔帽、吊臂、平衡臂的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6.33、塔吊混凝土基础必须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6.34、塔吊混凝土基础附近的积水必须及时排除。

6.35、在塔吊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锚固装置各个部位及连接件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立即进行维修、加固。

6.36、安装和固定附着杆时,必须用经纬仪对塔身结构的垂直度进行检查。

6.37、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时对塔吊垂直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加固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七、群塔作业安全使用规定

各楼的塔吊覆盖区均与相邻塔部分重合,为保证群塔施工安全,相邻两塔间最终高差如下表:

单位:

m

编号

1#

2#

3#

4#

5#

6#

7#

1#

+6.0(1#高)

2#

+6.0(1#高)

+12.0(3#高)

3#

+12.0(3#高)

+12.0(3#高)

+6.0(3#高)

4#

+6.0(5#高)

5#

+6.0(4#高)

+6.0(5#高)

6#

+12.0(3#高)

+6.0(5#高)

+6.0(7#高)

7#

+6.0(3#高)

+6.0(7#高)

7.1群塔作业安全操作技术规程要求如下:

7.1.1群塔施工的安全高差: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相邻二台塔吊应确保高差至少为6米,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工作面高差大于6~9米。

工程现场指挥人员及塔机指挥工要注意协调各塔施工。

7.1.2非交叉作业时各塔在吊物回转塔臂时要缓慢运行,同时注意其它塔吊的吊物运行,塔吊作业中,塔吊司机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回转塔臂,并注意回转方向。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安全使用规程,严禁超载,设起重力矩限位器。

每天上班之前必须对塔司进行严格的塔吊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并做好记录。

7.1.3同时交叉作业时,各塔必须将吊物收回其它塔大臂覆盖区以外4米。

7.1.4吊物尽可能避开交叉作业,适当调整回转方向,高位塔应照应中位塔、低位塔。

7.1.5群塔运行原则规定

低塔让高塔,低塔机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后塔让先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动塔让静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轻车让重车,在两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塔机。

客塔让主塔,以各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

7.1.6各塔顶设置红色信号灯,夜间作业必须全部打开。

下班作业停机后,信号工应挂牢吊钩绳索,切断电源打开红色信号灯。

7.1.7为了确保安全,塔机必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制动部件灵敏可靠。

6级以上(含6级)大风及恶劣天气不得作业。

7.2.安全技术交底

7.2.1塔式起重机的安装,顶升、拆卸必须按照原厂规定进行,并制定安全作业措施,由专业队,统一指定下进行,并要有技术和安全检查人员在现场监护。

7.2.2起重机安装后,在无荷载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度偏差值不得超过1/1000。

7.2.3起重机专用的临时配电箱,设置在塔身3m范围以内。

7.2.4起重机必须安装行走、变幅、吊钩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并保证灵敏可靠,对有升降式驾驶室的起重机,断绳保护装置必须可靠。

7.2.5起重机的塔身上,不得悬挂标语牌。

7.2.6作业前重点检查:

7.2.6.1机械结构的外观情况,各传动机构应正常。

7.2.6.2检查机械传达动的齿轮箱、液压油箱等的油位符合标准。

7.2.6.3检查各主要螺栓的紧固情况,焊缝及主角钢无裂纹、开焊等现象。

操作系统、电气系统接触良好,无松动、无导线裸露等现象。

7.2.6.4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及穿绕滑轮应符合规定。

7.2.6.5配电箱在送电前,联动控制器应在零位上。

合闸后,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方可上机。

7.2.6.6所有带电系统必须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每20m作一组接地,不得与建筑物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

7.2.6.7起重机各部件在运转中,周围2m内不得有障碍物。

7.9.6.8塔式起重机操作前应进行空载运行或试车,确认无误方可投入生产。

7.2.7凡对起重机维修的作业人员,均应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7.2.8、检查电源电压应达到380V,其变动范围不得超过±20V,送电前启动控制开关应在零位,接通电源,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后,方可上机。

7.2.9空载运转、检查行走、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7.2.10操作各控制器时应依次逐级操作,严禁越档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操作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停。

7.2.11吊钩提升接近臂杆顶部,不得小于1m。

7.2.12提升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用微动机构或使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7.2.13提升的重物平移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7.2.14机械维修保养尽量利用施工空闲时间,机械出故障,尽快抢修,恢复工作,司机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尽量配合施工生产保证全天24小时服务。

7.2.15塔吊司机要积极主动与工地搞好配合,严格遵守工地劳动纪律,和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工地管理,听从工地指挥。

7.2.16要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班。

7.2.17操作时司机不得闲谈,吸烟、看书、报和其它操作无关事件。

不得擅离操作岗位。

7.2.18严禁重物自由下落,当起重物下降接近就位点,必须采取慢速就位,重物就位时,可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7.2.19严禁用吊钩直接悬挂重物。

7.2.20操作控制器时,必须从零点开始,推到第一档,然后逐级加档,每挡停一~二秒,直至最高挡。

当需要传动装置在运动中改变方向时,应先将控制器拉到零位,待传动停止后再逆向操作,严禁直接变换运转方向,对慢就位挡有操作时间限制的塔式起重机,必须按规定时间使用,不得无限制使用慢就位挡。

7.2.21操作中平移起重物时,重物应高于其所跨越障碍物高度至少1m。

7.2.22起重物行走到轨道限位时,应提前减速停车。

7.2.23起吊重物时,不得提升不稳的重物,严禁在提升的物体上附加重物,起吊零散物料或异形构件时必须用钢丝绳捆绑扎牢固,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约50cm时暂停,确认制定、物料绑扎和吊索具完成无误后方可指挥起升。

7.2.24起重机的夜间工作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7.2.25起重机在停机、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将重物卸下,不得把重物悬吊在空中。

7.2.26操作室内,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禁止放置易燃物和妨碍操作的物品。

7.2.27起重机严禁乘运或提升人员。

起落重物时,重物下方严禁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