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2761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docx

诵读弟子规202研究方案1

诵读《弟子规》对幼儿道德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生命成长,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是本世纪教育价值的核心。

一个人幼年所接受的道德启蒙教育,常常影响到他的成才,甚至一生的生活质量。

“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要在孩子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有意识地施加道德启蒙教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少儿不教,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倘若不趁幼小时加以教诲,待到孩子“习惯成自然”、“骄慢已习”之时再想纠偏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今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家长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许多年轻父母们对子女宠爱有加,“有爱而无教”,以致子女恃宠而骄,养成自私懦弱、贪图享受等恶习;或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倾全力于“智力教育”,而放松了道德教育,造成儿童道德缺失。

我们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而诵读经典、国学启蒙,让孩子从小接触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在浮躁心、功利心横行的今天,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都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提到: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要实现此目标,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育人环境不理想,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特别是城郊学生家长,本身文化低,道德素养不高,现加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孩子往往缺乏家庭教育,再加上城郊区非城非乡,人口来源较杂,社会环境相对较差,受金钱诱惑和利益趋使的小商人不少,社会风气不好,对学生成长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而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有必要研究如何对城郊儿童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结合的德育模式,而《弟子规》的“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就能有效的为学校,家庭、社会搭起一座桥梁。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

1、课题界定

《弟子规》是一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

孔子说过这么一段话: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家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对大众要有博爱情怀,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增长知识。

《弟子规》就具体阐述了这段话的含义,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基本生活规范。

2)、诵读:

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

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默默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3)、品德教育:

即为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选题的理论依据

1),ICI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学大师南怀瑾指出的背诵理论。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就是背诵。

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

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很轻松愉快地背诵,偶然稍稍带讲解一点,一辈子都忘不掉。

2).左右脑潜能开发理论。

儿童读诵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于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同步。

3).早期识字教育理论。

儿童的思考过程与成人相反,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部分。

理论研究认为,成人的分析认知犹如照相。

在第一阅读时间识字理论、运用“整体输入”的学习方式,使儿童取得最佳识字效果。

3.研究的价值

①、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践,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进入小学生活,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②、理论价值: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构建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搭起幼儿和小学教育桥梁.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4.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中国文化的繁荣将会对全世界人类文化发展有巨大的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课题来自当前文化传承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而为“文化断层重整工程”奠基。

2)、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实施,解决当前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会学习、考试不会做人、做事的问题,让学生既会做人、做事也会学习、考试。

(2)、转变学生过去只关注自己,自我为中心而以集体为中心,想到自己也想到别人,他人与我和谐共存。

(3)、转变学生无规、少礼、不知感恩等诸般问题。

3)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素质。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启蒙读本,它所包含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的德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借鉴意义。

《弟子规》可以作为塑造、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可靠依据,她的一些思想规范与现代社会相通的地方可以对其加以改造利用。

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孩子们孝亲尊师、诚实守信、仁爱待人等优良品性,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人生根基。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学底蕴。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将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体验,逐步确立符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使教师更广更深地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丰富完善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5.)树立国学教育品牌课程,扩大社会影响力,走特色课程扬校之路。

三、研究的内容

1、《弟子规》原文及注释。

2、《弟子规》对学生做事、做人、学习、生存习惯养成的研究。

3、研究习诵《弟子规》与班级管理、学科整合的研究。

(管理的自觉性、行为的规范性与自警性,过错的自纠性,榜样的参照性,集体浩然正气积聚后的对不良习气的慑迫性等)

4、研究习诵《弟子规》与学生各种能力和潜能开启与提升。

(是非善恶辨识抉择力,对美好事物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的感受和表现力,专注力、记忆力与创造力提升等)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在学前阶段学国学的有效的学习途径与方法;

2.拓展传统文化学习时空,家校互动,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相互协调的德育教育网络,共同进行国学启蒙教育;

3.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

4.寓思想道德建设于国学启蒙教育中,陶铸完美人格。

5.如何组织好校外的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五、研究的方法

1.主要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即把教学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按设计的方案行动,又要有所创新,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本研究中通过对诵读教学活动前预设和活动后科学更加合理。

调查法:

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有计划了解教育活动的历史状况与发展、经验与问题,经过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

本课题针对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幼儿、家长及教师进行一些调查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及时纠正问题,指导下阶段诵读与传统美德践行的研究工作的开展。

观察法: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以对学生的关爱去打动学生的心,以情动人,教师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社区沟通。

学生只有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才会接受老师,家长或别人的思想教育。

案例分析法:

是研究者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如实、准确记录某一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本研究中,将精选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有规律实用的案例进行总结推广。

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主要研究手段:

课堂家庭观察研究、学科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应用比较研究、教学策略研究等。

3、研究对象:

学前二班、学前三班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2年2月—2012年3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2、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理解国学经典《弟子规》的作用价值。

3、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师资队伍培训,开展家庭,社区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调查活动。

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社区德育工作委员会、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4、确定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

(二)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2月)

1、加强课题研究的意义的宣传,争取得到社区和广大家长、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让德育教育的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国学育教育,家庭,社区和学校“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通过一些德育机构加强三方面的联系和德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

3着手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修改和建设,争取推出较成熟的校本课程方案。

4.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进行合理的国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5.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开阔视野,相互启发,总结国学经典诵读模式,以及探讨国学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最佳途径。

6、不断地进行阶段性评价,制定学生技能评价标准及其量化表,研究经典诵读评价体系。

7.在实验中,我们将借签同一研究领域中已取得的成果,以诵读为主要形式,以语文学科为主要渠道,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将国学启蒙教育有机渗透,同时实验班级还开设一节专门的国学课。

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使本课题有较高的起点。

(三)总结阶段:

(2013年1月—2013年3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种资料,并汇编成朋。

2、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汇编教师的研究论文和案例集。

4、举办课题研究的成果展览。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起在法定假日中增列传统节日的举措,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继成功实施希望工程之后推出的又一项跨世纪的青少年社会文化工程——“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宝安区作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对于国学教育尤为重视,成立了“国学教育研究会”,并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政策,这些都为小学国学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学校正在开展的国学教育情况

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经典教育,积极开展少儿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国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优秀文化”是学校各位校长主任的共识。

大家一致认为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复兴,文化的复兴。

如今,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时代,它必将使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带来复兴。

五四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这是不应有的,可悲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情况出现,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肩负起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重任。

罗校长就将开展国学教育,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长部分,校长与教科室主任多次研讨学校国学教育工作,决心把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做好,并力争在全镇小学里占有一席之地,取得领先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我们学校国学教育开展顺利进行的保证。

积极营造环境,创造国学教育气氛。

学校从整体布局上突出国学教育特色。

学校感恩文化大厅内容丰富,突出儒家文化,“孝”文化。

整个大厅分“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老师”五大板块。

画面优美典雅,经典与艺术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具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为师生所喜爱。

学校各层楼的走廊上墙壁上都有一个主题的感恩方面的主题画。

另外还树起了“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两尊雕塑,生动的形象,让师生驻足观赏,深刻的寓意,让师生心灵震撼。

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栏里开设国学专栏,宣传国学知识,广播站定期播放经典名篇和经典名曲,“实施国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经典诵读,传承优秀文化”的巨幅标语悬挂在学校教学楼上,十分的醒目。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每一个师生一走进我们的校园就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追求什么?

就知道我们在崇尚感恩文化,我们在大力的推进国学教育。

通过营造国学教育的氛围,强化了师生国学教育的意识,使国学教育的思想深入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长和成员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而且主持并参加多个课题的研究,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

保证时间,每周安排两节课学习《弟子规》,是对学生国学教育研究的基础,使研究得以保证。

在家里要求家长督促孩子诵读,并观察孩子思想变化。

确立实验班.我们把:

学前二班和学前三班作为实验班级,并要求教师做到:

1.树立资料收集意识,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2.科学制定计划,每周开展两节课的国学《弟子规》的诵读和行为研究。

3.加强学习,研究《弟子规》指导良好行为的策略。

附:

主要参考文献

1、视频蔡礼旭的《弟子规》讲座

2、《弟子规》原文及注释

3、《教育学》《心理学》

4、《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弟子规易解》、

6、《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7、蔡礼旭细讲《弟子规》、

“诵读《弟子规》对幼儿道德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课题组

2012、3

8、肖陈颖老师《爱心伴孩子成长》

及当前网上有关《弟子规》及传统文化论坛的光碟、图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