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175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docx

明代文学复习笔记

 明代文学史

•第一章明代诗文

•第二章明代散曲

•第三章明代戏曲

•第四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第五章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第六章英雄传奇:

《水浒传》

•第七章神魔小说:

《西游记》

•第八章《金瓶梅》与明代的长篇小说

•第九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阅读书目

《明代文学史》徐朔方,孙秋克,浙江大学出版社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左东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廖可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晚明文学思潮研究》吴承学、李光摩,湖北教育出版社

《晚明小品研究》吴承学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元明散曲》王星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元明杂剧》顾学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汤显祖戏曲集》钱南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

《汤显祖评传》徐朔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三联书店

音像资料:

(校园网资源)《世界遗产在中国:

昆曲》、《新搜神记之武圣关羽》、《从博物馆看三国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圣贤:

大唐高僧玄奘》

《昆曲六百年》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

第一章明代诗文

第一节明前期诗文

明初三杰:

宋濂生平及其著作,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以传记文和写景散文最为出色,文笔简洁清秀。

明初散文名家还有刘基。

风格古朴雄厚,体裁多样,以寓言散文最为有名。

高启是明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

他才华横溢,诗风众体兼长,雄健豪迈,清新超拔。

与同时的诗人杨基、张羽、徐贲,并为称“四杰”。

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永乐以后,诗坛上出现了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派。

“台阁体”诗歌的特点。

“茶陵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代表,是由台阁体向拟古风潮过渡的一个流派。

于谦之生平及其著作

第二节明代中期诗文

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

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反对并夺取了台阁体在文坛上的统治地位。

嘉靖年间,又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继起,把文学复古运动推向新高潮。

吴中诗人:

代表人物唐寅、徐祯卿、文征明、祝允明等,诗风平易清新,不随风崇古,表现了独特的个性色彩。

归有光和唐宋派:

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作家,标举唐宋古文,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故称为唐宋派。

他们提倡唐宋古文的载道传统,有比较浓厚的宗经明道色彩。

归有光的散文通俗畅达,叙写细腻,抒情色彩浓郁。

第三节明代后期诗文

李贽与晚明文坛

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贽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

他重视个性与肯定人欲,对晚明社会反抗传统价值体系的思潮起着启蒙作用。

李贽“童心说”

公安派的文学革新

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

代表人物是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公安派的散文创作成就较高,尤其是游记、传记,多有佳篇。

公安派“性灵说”

“竟陵派”:

钟惺和谭元春,也反对拟古。

晚明文社及作家:

复社:

领导人物张溥

几社:

代表人物陈子龙与夏完淳

晚明小品文:

张岱

明代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

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

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第二章明代散曲

弘治正德年间,散曲创作开始兴盛,北方有王九思、康海,南方有王磐、陈铎,为当时的代表作家。

嘉靖前后,为明代散曲最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作品的风格也更为多样化。

从乐曲来说,北曲衰落,南曲愈盛,因而有所谓南词一派。

这一时期著名的曲家有沈仕、杨慎、金銮、冯惟敏、梁辰鱼等,其中冯惟敏的成就最为卓著,梁辰鱼则是南词的代表。

明代民歌:

在明后期被视为明代文艺一绝。

P190

第三章明代戏曲

明代戏剧概况:

明代戏剧的主要剧种有杂剧和传奇。

明代杂剧在体式上,产生了新的变化:

曲调兼用南曲,比元杂剧单用北曲要灵活;在演唱方式上,明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做法,富于变化。

一、明初杂剧作家

两类:

一类是由元入明的作家,以贾仲明、刘东生为代表;一类是在明初成长起来的宫廷派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和贾仲明(一说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是此时期产生的两部重要戏曲文献。

二、明中后期杂剧作家

有康海、王九思、李开先、徐渭、冯惟敏、梁辰鱼、王骥德、吕天成、凌濛初、孟称舜等人。

明代杂剧中徐渭的成就最高。

徐渭所著《南词叙录》,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保存了南戏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徐渭杂剧代表作《四声猿》

徐渭杂剧的特点

1、剧作中激荡着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狂放不羁的反抗意识。

2、寓庄于谐的创作风格,悲愤的内容通过喜剧、闹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开辟了讽刺杂剧发展的新方向。

3、徐渭杂剧的曲词多用当行本色语,词锋犀利,豪放奔逸锤炼纯熟而接近口语。

4、剧本结构体制长短不定,曲调体式运用自由。

第二节明代传奇

传奇:

明代传奇指在南戏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形式,这也是明代戏剧的主要形式。

一、明代前期传奇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多为宣扬伦理道德的风化之作。

代表作《五伦全备忠孝记》、《香囊记》等。

二、明代中期传奇

1、明中期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王世贞《鸣凤记》

梁辰鱼《浣纱记》

2、明代四大声腔:

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

昆山腔的定型与成熟:

明代中叶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音乐改革和梁辰鱼的创作实践后,昆腔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舞台,由苏州、松江一带传入杭、嘉、湖地区,并逐渐遍及全国,从此成为明清两代独擅剧坛的重要声腔。

3、昆曲:

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三、明代后期的传奇

明末是传奇创作更为繁荣的时期。

著名的传奇作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如汤显祖、沈璟、高濂、周朝俊、王骥德、吕天成、吴炳、孟称舜等。

在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

流派之间的争鸣,促进了戏剧的进一步繁荣。

第四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一、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

二、“临川四梦”:

《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三、《牡丹亭》

《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1、以情反理,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

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对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牡丹亭》的影响

 

第五章历史演义:

《三国演义》

v朱一玄、刘毓忱: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v沈伯俊、谭良啸:

《三国演义大辞典》,中华书局

v丘振声:

《三国演义纵横谈》,漓江出版社

v陈其欣选编:

《名家解读三国演义》,山东人民出版社

 

章回小说P11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章回小说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事连贯、首尾完整。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一)本事的起源

晋陈寿《三国志》;六朝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二)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三)文本的修订:

宋代的讲史话本,对《三国演义》小说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三国故事的话本,是元代至治年间《全相三国志平话》(见文学史第三卷第一章话本小说p247),从内容和结构上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元末明初,罗贯中整理提炼,创作出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版本

1、现存此书的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2、万历以后的多种翻刻本:

3、毛氏修订评刻本《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

清初康熙年间,苏州人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整理、评点,是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关于拥刘反曹倾向

1、明君贤相的理想。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霸道”的代表,形成了全书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2、“正统观”及其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意识的影响。

3、此倾向经过毛氏父子的改定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 歌颂统一,反对分裂

2、 歌颂仁政,反对奸伪

3、 重视智谋,歌颂英勇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

2、类型化的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读三国志法》

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

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

其处而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

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

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

比管、乐则过之,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

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

秉烛达旦,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

心则赵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过之;意则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严正过之;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

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

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

李林甫虽能制禄山,不如操之击乌桓于塞外;韩侂胄虽能贬秦桧,不若操之讨董卓于生前。

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欲篡晋;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

 

3、历史演义的独特叙事结构,宏伟而严密完整。

4、波澜壮阔的全景战争描写。

5、文白相杂的语言。

六、地位和影响

1、《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古代历史演义(P30列国系统与隋唐系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

2、《三国演义》中波澜壮阔的全景战争描写,直接为后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而成为战争特别是农民战争的教科书。

3、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第六章英雄传奇:

《水浒传》

v朱一玄、刘毓忱:

《水浒资料汇编》,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v汪远平:

《水浒艺术探胜》,山东人民出版社

v萨孟武:

《水浒与中国社会》,岳麓书社

v丘振声:

《水浒传纵横谈》,广西教育出版社

v竺青选编:

《名家解读水浒传》,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水浒传》的成书

(一)本事的起源

史实:

北宋宋江起义

(二)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基本具备《水浒传》的雏形。

(三)文本的修订

二、《水浒传》的版本

1、繁本系统(文繁事简本)

万历十七年(1589)天都外臣序《忠义水浒传》

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

繁简综合本:

明末袁无涯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百廿回本)

腰斩本:

崇祯年间贯华堂刊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

2、简本系统(文简事繁本):

多出征田虎、王庆的情节。

万历二十二年(1594)双峰堂刊《水浒志传评林》

三、《水浒传》的内容与主题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社会政治动乱的小說,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它以鲜明的倾向显示了民众对社会公正的愿望。

主题:

忠义说;为豪杰立传说;

诲盗说;

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说;

为市井细民写心说等。

四、《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

2、串珠式的结构方式。

3、活泼灵动、惟妙惟肖的白话语言。

五、《水浒传》与江湖文化

六、地位和影响

《水浒》与《三国》同为元末明初产生的中国长篇小说的双子星座,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通俗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和民族风格。

1、英雄传奇(P47杨家将故事、岳家军故事)的范本,对后世的英雄传奇和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其他文艺样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电影等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2、后世农民起义以及绿林豪杰起义,往往以“替天行道”标榜,学习其战术战略,乃至借用其绰号等。

第七章神魔小说《西游记》

•朱一玄、刘毓忱:

《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刘荫柏编:

《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勇强:

《奇特的精神漫游——〈西游记〉新说》,三联书店

•张锦池:

《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陆钦选编:

《名家解读西游记》,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西游记》成书过程

(一)本事的起源

唐僧西行

(二)故事的流传与演变

南宋时刊印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最迟在元明之际出现了一部《西游记平话》

(三)文本的修订

二、《西游记》的版本

现存最早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

著名的清代刊本有汪象旭笺评《西游证道书》。

三、《西游记》的内容及意义

《西游记》与心学

“心猿”:

比喻躁动心灵。

小说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悟空作为人心幻相来刻画。

(一)社会意义:

描写世态,批判现实

(二)哲理意义

(三)神话寓意

四、西游人物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形象

五、艺术特点

1、奇特的想象

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2、塑造形象的手法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3、喜剧性

幽默、风趣、讽刺的语言风格。

六、地位与影响

1、《西游记》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确定了神魔小说在长篇小说中的独立地位。

2、它以游戏笔墨讽刺、批判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诙谐幽默的笔调对我国讽刺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八章金瓶梅与明代长篇小说

•朱一玄编《金瓶梅研究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黄霖编《金瓶梅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白维国编《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

•马征著《金瓶梅中的悬案》,四川人民出版社

•《黄霖说金瓶梅》

一、《金瓶梅》的版本

词话本系统

崇祯本系统

张评本系统

“洁本”

二、《金瓶梅》作者之迷

三、中国十六世纪后期社会风俗史

1.全面暴露了封建末世经济腐败与政治黑暗。

小说从西门一家而写及了“天下国家”,尊者如朝廷,卑者如奴婢,雅者如士人,俗者如市井,无不登台亮相。

2.生动展示了中国十六世纪新兴商人势力的崛起和农本势力的日趋没落。

3.客观反映了当时的人性思潮。

作者直指人性的弱点,悲剧性的展示了人性的贪欲。

四、人物形象

西门庆形象的文化意蕴

潘金莲形象解读

五、《金瓶梅》的产生及其文学史意义

1、作为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极大地推动了后代作家的独创性。

2、世情小说的先河。

小说取材视角转向普通社会、琐碎家事、平凡人物,叙事的重心由情节转向人物形象。

3、《金瓶梅》的语言成就。

4、《金瓶梅》的消极影响。

第九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一、明代短篇小说的繁荣

明代之前话本小说没有专门的集子,只是单篇流传,嘉靖时洪楩编印的“六十家小说”(后称《清平山堂话本》),成为现存最早的话本专集。

明代文人看到话本小说受欢迎,便有人模拟话本小说的体例、风格创作白话短篇小说,这种小说成为专供案头阅读的小说,被称为“拟话本”。

二、“三言”“二拍”

明代天启年间,冯梦龙整理修订、润色并创作了大批白话短篇小说,分三次出版,即《今古小说》,(后改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总称“三言”。

崇祯时凌濛初仿“三言”而编成《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抱瓮老人编《今古奇观》选“三言”“二拍”中优秀作品四十篇,流行极广。

此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陆人龙的《型世言》,天然痴叟的《石点头》,东鲁狂生的《醉醒石》,周清源的《西湖二集》等。

明代文言小说p164

三、“三言”“二拍”思想内容

市民生活

商品经济活动

官场百态

世道人心

婚姻家庭

文人逸事

四、“三言”“二拍”艺术成就

1、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故事回环曲折,引人入胜;情节丰富细致,严密完整,是“三言二拍”的最大特色。

2、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性格刻画。

3、通俗活泼的语言风格,适宜普通人案头阅读。

《三言》选读篇目: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金王奴棒打薄情郎》《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施润泽滩阙遇友》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滕大尹鬼断家私》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唐解元一笑姻缘》《苏小妹三难新郎》

 

文学史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章回体小说

2、世情小说

3、《三国演义》毛本

4、《水浒传》腰斩本

5、拟话本

6、“三言二拍”

7、《今古奇观》

8、传奇

9、《四声猿》

10、《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11、台阁体

12、前七子、后七子

13、公安派

14、“性灵说”

15、唐宋派

16、竟陵派

17、“汤、沈之争”

18、吴江派

19、临川派

二、问答题:

1、简述明代章回体小说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作品。

2、简述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

3、略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4、试谈《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5、举例分析《三国演义》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

6、《三国演义》在历史小说方面的创作成就是什么?

7、以“赤壁之战”为例,分析《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艺术。

8、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9、简述《水浒传》的版本情况。

10、《水浒传》到底是一部反映什么的书?

“农民起义说”有无道理?

11、有人说《水浒传》是一部“诲盗”之书,你的意见是什么?

12、宋江是《水浒》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

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试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13、结合作品,谈谈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14、林冲、杨志、鲁智深同是军官出身,但三人性格不一,试作比较分析。

15、谈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女性观。

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16、《水浒传》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17、简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18、列举并解释孙悟空的形象来源的几种说法。

(教材p127)

19、从心学角度解析“心猿”,并述评孙悟空形象的意义

20、试分析孙悟空形象、猪八戒形象、唐僧形象。

21、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点。

22、《西游记》中的取经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和昭示?

(哲理意义)

23、《金瓶梅》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4、《金瓶梅》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25、简述“三言”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其时代特色。

26、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三言”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的时代特征。

27、简述冯梦龙对明代通俗文学的重要贡献。

(教材p155)

28、简述《四声猿》的文学成就。

29、“临川派”和“吴江派”的戏曲主张有什么不同?

30、怎样认识《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及其时代意义?

31、简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32、简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33、谈谈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34、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其对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35、简析归有光散文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