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459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260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建筑施工公司现在有从业人员51人,对于其安全组织保障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只配备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C、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D、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答案】:

A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故选A。

2.为了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度,在工业锅炉设计上,工程设计人员采用了两个安全阀的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理念属于()。

A、安全隔离

B、个体防护

C、设置薄弱环节

D、逐渐泄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9节>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答案】:

C

【解析】:

设置薄弱环节。

设置薄弱环节是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愿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

故选C。

3.甲企业委托乙安全评价机构对该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乙安全评价机构完成评价报告后,提交报告评审的内容摘要有:

①对甲企业是否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进行了验证;②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事故后果模拟预测;③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④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上述评审内容摘要中,属于此次安全评价主要内容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安全评价的分类

【答案】:

B

【解析】:

①属于安全验收评价,④属于安全预评价。

故选B。

4.本质安全中的()功能是指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

B、行为—安全

C、故障—安全

D、控制—安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安全、本质安全

【答案】:

C

【解析】: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其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5.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

A、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B、辅助措施

C、防止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D、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9节>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答案】:

A

【解析】: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该类技术措施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等。

故选A。

6.电工进入低压配电室,为保证操作电气设备时的安全,电工必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是()。

A、防水手套

B、防静电手套

C、电绝缘鞋

D、防电磁辐射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3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

【答案】:

C

【解析】:

电绝缘鞋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时作为辅助安全用具,防触电伤害。

配套劳动防护用品为绝缘手套、绝缘服。

故选C。

7.依据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下列关于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由电梯的使用单位负责,维护周期为半个月

B、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不得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

C、情况紧急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D、使用单位发现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8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答案】:

C

【解析】:

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相关规定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

故选项A错误。

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故选项B错误。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故选项D错误。

情况紧急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故选项C正确。

8.能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的预警系统是()。

A、监测系统

B、预测评价系统

C、预警信息系统

D、预控对策系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答案】:

D

【解析】:

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其中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故选D。

9.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起草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

A、行业标准

B、企业标准

C、同类企业规章制度

D、操作规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答案】:

A

【解析】: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

故选A。

10.机械制造工业生产中,加热金属等可成为红外线射源。

铸造工、锻造工、焊接工等工种可接触到红外线辐射。

长期接触的红外线辐射可引起的职业病是()。

A、皮肤癌

B、白内障

C、慢性外照射放射病

D、电光性眼炎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案】:

B

【解析】:

红外线辐射:

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炼钢工、铸造工、轧钢工、锻造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焊接工等可接触到红外线辐射。

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其原因是红外线可致晶状体损伤。

故选B。

11.某矿业公司发生矿井事故,造成25人死亡,6人重伤。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本次事故的调查应由()组织。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事故调查

【答案】:

B

【解析】: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使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战调查组进行调查。

本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应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故选B。

12.甲油库乙化验工在夜间取样过程中,不慎掉入无盖消防井内,造成脚步扭伤。

甲油库主任在接到报告后,进行了如下处理,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立即报告了上级安全部门

B、对乙化验工进行了处罚

C、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消防井进行检查,对无盖井加盖

D、向油库全体员工通报事故.避免该类事故重复发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2节>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

B

【解析】:

正确的做法是排查消除事故隐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出现。

故选B。

13.某大型企业集团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病的分类方法。

对近年来职业病案例进行了分类。

下列分类中,错误的是()。

A、将化学性皮肤灼伤归类为职业性皮肤病

B、将激光所致视网膜损伤归类为职业性眼病

C、将爆震聋归类为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D、将苯所致白血病归类为职业性肿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案】:

B

【解析】:

激光辐射。

激光也是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

激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和科研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利用激光辐射能量集中的特点,进行焊接、打孔、切割、热处理等作业。

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由其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可引起机体内某些酶、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眼部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出现眩光感、视力模糊等。

激光意外伤害,除个别人会发生永久性视力丧失外,多数经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激光对皮肤也可造成损伤。

激光所致视网膜损伤归类为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故选B。

14.某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仓库保管员张某家中有事,私下委托同事叶某临时代为保管仓库钥匙。

期间,叶某进入危险品仓库,擅自将易燃化学品异丙醇和强氧化剂双氧水混放,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下列关于此事故责任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擅自委托叶某代为保管危险化学品库房钥匙,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B、叶某进入危险化学品仓库将危险化学品混放,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C、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主要负责人管理不到位,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D、危险化学品仓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存在管理失职,是事故直接责任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事故调查

【答案】:

B

【解析】:

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分析。

通过事故调查分析,对事故的性质要有明确结论。

其中对认定为自然事故(非责任事故或者不可抗拒的事故)的,可不再认定或者追究事故责任人;对认定为责任事故的,要按照责任大小和承担责任的不同分别认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为直接责任者。

造成不安全状态的人和有不安全行为的人都可能是直接责任者。

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为领导责任者。

一般从间接原因确定领导责任。

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为主要责任者。

故选B。

15.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在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基本几何图形为圆形。

安全色为蓝色,标识图色为白色,该标识为()。

A、禁止标识

B、警告标识

C、指令标识

D、提示标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0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答案】:

C

【解析】: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规定,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指令标志的几何图形是圆形,蓝色背景,白色图形符号。

故选C。

16.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A、100%

B、50%

C、40%

D、3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1节>工伤保险管理

【答案】:

B

【解析】: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故选B。

17.某建筑施工现场发生火灾事故,事故造成5人当场死亡,10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5d,重伤的10人中有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10d,又有4人死亡。

此次事故上报的死亡人数为()。

A、5

B、7

C、9

D、11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

【答案】:

B

【解析】: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依据题意上报的死亡人数应为5+2=7人。

故选B。

18.下列不属于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对伤害事故进行分类的是()。

A、轻伤事故

B、重伤事故

C、非伤亡事故

D、死亡事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1节>事故的分类

【答案】:

C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划分:

事故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故选C。

1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监督管理基本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权威性首先源于法律的授权

B、权威性表现在法律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

C、相关部门由于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凡有关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接受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现了监督管理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答案】:

D

【解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凡有关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接受统一的监督管理,履行《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职责。

这种普遍约束性,实际上就是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故D错误。

20.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判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是()起。

A、20

B、580

C、1060

D、600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海因里希法则。

死亡或重伤、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

29:

300。

本题中轻伤事故为6600×29/330=580(起)。

故选B

21.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A、事故发生单位

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C、事故调查组

D、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事故调查

【答案】:

C

【解析】: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故选C。

22.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谁保证应根据企业性质而定,个体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予以保证。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投资人

D、法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1节>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答案】:

C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故选C。

23.某公司职工赵某在工作期间摔倒,造成小腿骨折及多处软组织摔伤,治疗和休息100d后,经复查能恢复工作。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的规定,赵某伤害程度为()。

A、轻伤

B、骨折

C、多伤害

D、重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2节>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

【答案】:

A

【解析】: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

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故选项A正确。

24.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并提交相关资料,需要提交的资料是()。

A、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建设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B、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C、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设施设计;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D、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安全环境评价报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5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答案】:

C

【解析】: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及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故选C。

25.甲公司为一家电梯生产企业,乙公司为一家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企业。

丙公司为一家大型商场。

丙公司从甲公司购置了一部电梯,并与乙公司签订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委托乙公司负责该电梯的维护保养。

下列关于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丙公司应负责电梯报废后的拆除工作

B、乙公司应建立该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C、乙公司应至少每月对电梯运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D、甲公司应对该电梯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改进建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8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答案】:

D

【解析】:

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

故选项A错误。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甲为生产单位,乙方为维保单位,丙为使用单位。

故B错误。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故选项C错误。

电梯投入使用后。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或者电梯的使用单位在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

26.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危害性较严重的作业场所和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属于()。

A、行为监察

B、事前的监督管理

C、技术监察

D、条件监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1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答案】:

C

【解析】:

技术监察。

是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对用人单位现有防护措施与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与使用的监察;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危害性较严重的作业场所和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等。

其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技术监察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

故选C。

27.某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液氨储罐氨气泄漏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下列应急救援人员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

B、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C、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阻燃防护服

D、佩戴长管面具,穿防酸工作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3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

【答案】:

B

【解析】:

液氨和氨气泄漏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应配备防静电服。

泄漏点附近氨气浓度较高,空气受排挤,氧气含量低,应配备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故选B。

28.我国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位实施资质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实施定期检验和注册登记。

上述要求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中的()。

A、设备准用和监督检查制度

B、市场准入和监督检查制度

C、市场准入和设备准用制度

D、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7章>第3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与内容

【答案】:

C

【解析】:

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对在用的特种设备通过实施定期检验,注册登记,施行准用制度。

29.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体现了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A、3E

B、因果关系

C、本质安全化

D、偶然损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安全原理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预防原理中的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后果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30.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

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事故致因原理

【答案】:

A

【解析】: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称做危险源,来自某种危险源的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叫做危险。

危险源是一些可能出问题的事物或环境因素,而危险表征潜在的危险源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机会,可以用概率来衡量。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概念。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故选A。

31.下列安全承诺中,属于领导者应做到的是()。

A、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B、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C、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D、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