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3647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docx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的重点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教育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育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主要有:

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有: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

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

观察、谈话、言谈、问卷等。

调查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调查对象;

(2)拟定调查计划;

(3)实施调查;

(4)整理调查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设想来创设某种环境、控制某种条件来对教育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

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分为:

等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

(1)教育实验的设计;

(2)实验方案的实施;

(3)实验成果总结与应用推广。

(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在真实情境中对某个特定的教育样例进行研究(一般是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研究实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个案研究的课题;

(2)实施个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五)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经验(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分析与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步骤有:

(1)准备工作(确定题目、选定对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制订计划);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综合。

(六)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法可分为:

同类比较研究和异类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定量分析比较和定性分析比较;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比较的问题;

(2)制定比较的标准;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4)比较分析;

(5)得出结论。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运用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移植法的种类有:

纵向移植法;横向移植法;综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骤:

(1)定向学习,优选方法

(2)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3)实施研究,分析结果

(4)进行总结,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统计法、理论推导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者政治著作、言论记录之中。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专门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逐渐兴起,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了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地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是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变,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步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

(此部分的内容,一些著名教育家(或教育著作)的重要贡献需要掌握,如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班级授课制是谁提出的?

第一个开设教育学课程的人是谁?

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什么?

等等。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一代新人做出贡献。

四、研究教育学的方法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推导法、比较法、移植法等等。

注:

带“*”的内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以后各章均如此。

第一章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概念

可以把教育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类型。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将其培养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媒介或者载体。

4、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途径、方式、手段、措施和策略。

第二节教育的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漫长历史时期,其教育十分的落后。

二、古代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会的教育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其中带“*”是重点内容(以后各章均如此)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二、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

(一)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环境

*环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循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是劳动再生产的手段,它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了受教育者的权利

决定了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作用于政治经济。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不平衡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1、是确定学生发展水平的标准;

2、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是思考教育学具体内容的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另一部分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

四、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受政治制约。

五、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史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要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的发展是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应从属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是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三、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培养目标

*普通中小学教育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

*我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在当前,普通中小学主要应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学生素质中的重要部分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普通中小学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以及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考外国学制的经验。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二、*课程的作用

1、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课程是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3、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三、课程的分类

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成为学科。

活动(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指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它强调一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而组成的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

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的课程。

螺旋式课程是指将特定的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的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二节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2、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课程改革的地位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四、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

2、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3、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4、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转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六、新课程的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曾。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七、课程改革的过程

1、*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在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

2、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实验教材将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开展试验;同时,探索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探索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

3、2002年秋季,扩大试验范围,启动省级实验区工作。

4、2003年秋季,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

5、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验,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左右。

6、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推进。

2001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

2002年拟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管理制度,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起草工作。

2003年开始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计划于2005年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各学科的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

第七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的几对必然联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阶段

1、引起求知欲;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第三节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七、可接受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通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讲授法

二、*谈话法

二、读书指导法

四、练习法

五、演示法

六、实验法

七、实习作业法

八、*讨论法

九、研究法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上课为基本组织形式。

四、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辅助形式主要有:

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布置作业

四、辅导

五、检查评价

第七节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

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第八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经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

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3、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德育的内容

第二节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二、德育的方法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等。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1、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