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413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docx

普通逻辑学分章练习题

普通逻辑分章练习

第一章引论

一填空题

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和两部分组成的。

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只有p,才q”与“如果p,则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不同的逻辑项,不同的变项

第二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填空题

1.已知p→q为真,且p为真,则q的真值为;p←q的真值为。

2.根据假言易位推理,从p→q可以推出;从p←q可以推出。

3.已知p∨q为假,可知p的值为;q的值为。

4.如果p真q假,则p→q为;p∨q为。

5.已知p∧(q→r)与¬r均真,则p取值为,q取值为。

6.以(p∧q)→r和¬r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结论。

7.以(p∧q)←r和r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结论。

8.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

9.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

10.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

11.以¬p←¬q为前提,再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

12.以p→q为前提,加上另一前提p,结论是若加上另一前提¬q,结论是。

二、单项选择题

1.运用假言推理,由p→q可以推出()

A.q→pB.¬p→¬qC.¬q←¬pD.¬q→¬p

2.运用假言推理,由p←q可以推出()

A.¬p←¬qB.q←pC.¬q→¬pD.¬p→¬q

3.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4.已知q←p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5.已知q→p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6.负特称否定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SAPB.SEPC.SIPD.SOP

7.“并非如果受灾,就减产”等值于()

A.受灾并且没减产B.没受灾并且减产C.没受灾或者没减产D.没受灾并且没减产

8.“并非只有贪污,才犯罪”等值于()

A.贪污并且没犯罪B.没贪污并且犯罪C.没贪污或者没犯罪D.没贪污并且没犯罪

9.“并非如果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下述()具有等值关系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D.不学也外语也不能出国

10.下列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有()

A.((P→¬q)∧¬q)→PB.((¬P→q)∧¬q)→P

C.((¬P→q)∧P)→¬qD.((¬P→¬q)∧¬q)→¬P

11.由前提“(p→q)∧(r→s)”和“(p∨r)”,可得出结论()

A.¬q∧sB.¬(¬q∧¬s)C.¬(q∨s)D.q∧s

三、双项选择题

1.已知p等值q为真,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2.已知p要么q真,则()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3.运用假言直接推理,由p→q,可以推出()

A.q→pB.q←pC.¬q→¬pD.p←q

4.下列命题中联言命题的有()

A.小张和小李都是江苏人B.小张和小李是同乡人

C.小张不是浙江人,就是江苏人D.小张不是浙江人,而是江苏人

5.当p和q皆假时,下列命题形式中取值为真的有()

A.p∧qB.q∨pC.p→qD.p←→q

6.当p真q假时,下列命题形式取值为假的有()

A.p∧qB.p∨qC.p←qD.p←→q

7.以“一个三段论或大前提是肯定的,或小前提是肯定的”为一前提进行有效的选言推理,则另一前提可以是()

A.这个三段论大前提是肯定的B.这个三段论大前提不是肯定的

C.这个三段论小前提是肯定的D.这个三段论小前提不是肯定的

8.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只有到分数线,才能被录取”,可以推出()

A.如果到分数线,就能被录取B.如果没被录取,就不到分数线,

C.如果被录取了,就到分数线D.如果不到分数线,就不能被录取

9.下列各组命题中具有等值关系的有()

A.“并非所有植物是绿色植物”和“有些植物不是绿色植物”

B.“并非工厂都不是企业”和“工厂都是企业“

C.“并非小张和小李都是工人”和“小张和小李都不是工人”

D.“并非老马是江苏人或浙江人“和”老马既不是江苏人也不是浙江人”

10.“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的等值命题是()

A.如果不满18岁,就没有选举权B.如果有选举权,就年满18岁

C.如果年满18岁,就有选举权D.不满18岁,也有选举权

11.下列各组前提,能推出q的有()

A.¬P→q和¬PB.¬P←q和¬PC.p∨q和¬PD.¬p∨¬q和p

12.下列命题中与“¬p或¬q”等值的命题是()

A.¬(p并且q)B.¬(¬p并且¬q)C.如果p,那么¬qD.如果¬p,那么q

13.由前提(p∧q)←r再加上前提()或(),可必然推出结论¬r

A.p∨qB.¬p∨¬qC.p→¬qD.¬(p∧q)

四、多项选择题

1.已知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为()

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

2.下列命题中具有“如果p,那么q”的形式的有()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如果想等到艺术享受,就必须有艺术修养

C.只有会外语,才能当翻译D.要是明天天气好,我就去世界公园

3.运用假言直接推理,从“如果你去,那么我去”可以推出()

A.如果你不去,那么我不去B.如果我不去,那么你不去

C.只有我去,你才去D.只有你不去,我才不去

4.下列各组前提,能推出的q有()

A.p←→¬q和¬pB.¬p←→q和¬pC.¬p∨q和pD.(¬p→q)∧(¬r→q)和¬p∨¬r

5.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A.((¬p→q)∧¬q)→pB.((p→¬q)∧q)→¬p

C.((p∨¬q)∧p)→qD.((¬p∨q)∧p)→q

6.下列等值关系成立的命题有()

A.¬(q∧¬q)←→(¬p∨q)B.¬(¬p∨q)←→(p∧¬q)

C.¬(p→¬q)←→(p∧q)D.¬(¬p←q)←→(p∧q)

7.下列命题形式中,与¬p∧q等值的有()

A.¬(p∨¬q)B.¬(p∨q)C.¬(¬p→¬q)D.¬(p←q)

五、简答题

1.“只有SIP是真的,SAP才是真的,SAP是假的,所以,SIP是假的。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2.“如果不重视顾客意见,就不会改善服务态度;这个商店没有改善服务态度,所以,这个商店不重视顾客意见。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3.“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所以,你不来,但他来。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4.“并非只有天才,才能发明创造;所以,是天才,但没发明创造。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5.“如果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就不能同真;这两个命题不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这两个命题是同真的。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6.“小王学习成绩差,或是因学习不刻苦,或是因学习方法不得当;已知小王学习不刻苦,所以学习成绩差。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7.“一部较差的翻译作品,或因原作水平不高,或因译者翻译水平不高;这部较差的翻译作品原作的水平是高的,所以,这部较差的翻译作品的译者翻译水平不高。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8.“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为先进工整理;所以,如果不热爱本职工作,就不能成为先进工整理。

”这个推理是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六、证明题

1.有一盗窃案件,据侦察,系二人作案,并初步认定A、B、C、D四人是嫌疑犯,而且查知以下情况:

(1)只有在D参与时,B才能作案;

(2)如果C作案,则A也是罪犯(3)D没有作案时间。

问:

罪犯是谁?

写出其推理过程。

2.甲、乙、丙、丁是某案的证人。

法庭决定:

(1)只有当甲和乙出庭作证时,丙才出庭作证;

(2)如果乙出庭作证,那么丁不出庭作证;

试问:

当丙出庭时,丁是否要出庭?

请写出推理过程。

3.在某盗窃案的侦破过程中,甲、乙、丙、丁都有作案嫌疑,后来进一步查明:

(1)如果甲和乙都是作案人,则丙不是作案人;

(2)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

(3)甲和丙都是作案人。

问:

乙和丁是否是作案人?

试证明之。

4.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经分析,凶手是两人合谋。

又初步确定A、B、C、D、E五人是嫌疑犯,并了解如下情况:

(1)A、D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是凶手;

(2)如果D是凶手,E一定是凶手

(3)B只有跟C在一起时,才参与作案;(4)如果B不是凶手,那么A也不是凶手。

问:

凶手是谁?

请写出推理过程。

5.A、B、C三人从政法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律师,一个当上了法官,一个当上了检察官。

但谁担任什么工作,人们开始不清楚,于是作了如下猜测:

甲说:

A当上了律师,B当上了法官;乙说:

A当上了法官,C当上了律师;

丙说:

A当上了检察官,B当上了律师。

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

请问:

A、B、C各担任什么司法工作?

请写出推理过程。

七、表解题

1.用真值表方法命题A、B命题具有什么关系(反对、矛盾、等值)?

A.如果犯罪,那么违法。

B.并非犯罪却不违法。

2.用真值表方法命题A、B、C三命题间具有什么关系(反对、矛盾、等值)?

A.人很多,但事情不好办。

B.并非只有人多,事情才好办。

C.并非如果人多,事情就好办。

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领导关于选派出国人员的意见,用真值表回答是否存在一种选派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领导的要求同时满足。

甲.如果不选派小方,那么不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王,那么就选派小方。

丙.要么选派小王,要么选派小方。

4.用真值表回答,当下面A、B、C三个命题不同真时,是否可以断言小金能否当选班长?

是否可以断言小赵能否当选学习委员?

A.小金不当选班长或小赵当选学习委员;B.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C.小金当选班长或小赵当选学习委员。

第四章概念

一填空题

1.“青年人是时代的先锋”中,“青年人”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角度看,它是概念;从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看,它是概念。

2.负数是不大于零的数”中,“不大于零的数”从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角度看,它是概念;从正概念和负概念的角度看,它是概念。

3.定义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

4.属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关系,这种关系是对概念进行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

5.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各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6.概念限制的极限是;概念概括的极限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语句的“人民”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负概念D.空概念

2.“所有的鲸都不是鱼”这一命题中主项“鲸”和谓项“鱼”两概念外延之间具有()。

A.全同关系B.非集合概念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3.“工厂”和“工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4.“红”与“白”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属种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

5.“工人”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A.工厂B.共产党员C.青年D.劳动者

6.“大学生”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

A.共青团员B.学生C.北京大学的学生D.北京大学

7.下列属于正确划分的是()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命题,推理

C.关系命题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

8.“联言命题”可以概括为()

A.联言推理B.复合命题C.关系命题D.选言命题

三双项选择题

1.“郭沫若是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中的“郭沫若”()

A.是单独概念B.与“作家”之间为真包含关系C.可以进行限制D.可以进行概括

2.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交叉关系的是()

A.“出口商品”和“自行车”B.“青年”和“团员”

C.“超过18岁的人”和“不超过50岁的人”D.“非知识分子”和“文盲”

3.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全异关系的是()

A.“中国”和“北京”B.“汽车轮子”和“汽车”C.“台湾同胞”和“中国人”

D.“人口不少于1亿的国家”和“人口多于1亿的国家”

4.“这个商店的商品琳琅满目”中的“这个商店的商品”属于()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

5.“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中的“中国人”属于()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

6.若“A可以分成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7.简单命题可以限制为()

A.性质命题B.负命题C.关系命题D.选言命题

8.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A.“企业”和“工厂”B.“工厂”和“车间”

C.“森林”和“树”D.“行星”和“木星”

四多项选择题

1,如果有S是P,那么S与P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交叉关系

2,如果所有S都是P,那么S与P不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真包含关系D.交叉关系

3,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中错误的是()

A.把“北京市”限制为“西城区”B.把“书籍”限制为“《普通逻辑学》”

C.把“黄山”限制为“风景秀丽的黄山”D.把“数学家”限制为“陈景润”

4,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A.把“海淀区教育局”概括为“北京市教育局”

B.把“商品”概括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把“性质定义”概括为“定义”D.把“北京大学哲学系”概括为“北京大学”

5,两概念外延之间具有相容关系的,包括()

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五图示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句子中概念外延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A.资本B.固定资本C.流动资本

2.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外延之间的逻辑关系

(1)A.牡丹花B.红花C.绿叶

(2)A.工人B.青年人C.共青团员

(3)A.党员B.党员教师C.党员青年

(4)A.农村B.农民C.共产党员D.劳动模范

3.按题目所给出的关系,用欧拉图表示出其各外延之间所有可能的逻辑关系:

(1)A真包含于B,C真包含于B,A与C是交叉关系。

(2)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A与C是全异关系。

(3)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

(4)A与B、D均交叉,B真包含D,C与A全异,C与B、D均交叉。

(5)M真包含于S,且所有M不是P。

4.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命题中概念外延之间的逻辑关系:

“房屋(A)都是建筑物(B),有的古迹(C)不是房屋,有的古迹是房屋,有的山洞(D)是古迹,但不是建筑物。

第五-六章简单命题、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一、填空题

1.决定性质命题不同类型的词项是和。

2.当SEP与SOP都为假时,S和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以是关系和关系。

3.当SIP与SOP都为真时,S和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以是关系和关系。

4.AEIO四种性质命题当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命题。

5.已知“这个乡所有的村庄都通公路”为假,则“这个乡有的村庄不通公路”为;“这个乡有的村庄通公路”为。

6.已知“这个村有的人家有彩电”为真,则“这个村家家都有彩电”为;“这个村家家没有彩电”为。

7.一个正确推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推理的前提,推理的形式。

8.性质命题换质法推理,由SEP能推出;由SIP能推出。

9.性质命题换位法推理,由SAP能推出;由SIP能推出。

10.“计算机语言都是人工语言,计算机语言都是表意语言;所以,所有表意语言都是人工语言。

”这个三段论是非有效的,因为它犯了的逻辑错误。

11.“所有数学家都是科学家,有的哲学家是科学家;所以,有的哲学家是数学家。

”这个三段论是非有效的,因为它犯了的逻辑错误。

12.依据三段论推理规则,在下列竖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表达词项的字母,使之成为形式有效的推理。

()O()M()PP()MP()MPAMPIM

()A()S()MSOMMIS()O()M()S

∴SOP∴SAP∴S()P∴S()P∴S()P∴S()P

13.在概念外延间的“交叉”、“真包含”和“反对”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属于传递关系的是。

14.如果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E命题,小前提是I命题,则结论是命题。

15.“鲁迅的杂文不是一天能读完的;《拿来主义》是鲁迅的杂文,所以《拿来主义》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这个三段论犯有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没有一个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A.SAPB.SEPC.SIPD.SOP

2.“这个班的同学不都是北方人”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A.SAPB.SEPC.SIPD.SOP

3.“没有一位共青团员不是青年”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A.SAPB.SEPC.SIPD.SOP

4.“月球是行星”和“月球不是行星”两命题间具有()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

5.当SAP为假时,S与P外延之间不能是()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6.下列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B.SEP→PESC.SIP→PISD.SOP→POS

7.“没有M不是P,有S是M”为前提进行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所有S是PB.所有S不是PC.有S是PD.有S不是P

8.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小前提是否定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

A.MEPB.MAPC.PIMD.PAM

9.一个有效的第二格三段论,若其小前提是I命题,则结论只能是()

A.A命题B.E命题C.I命题D.O命题

10.以“PEM”、“MAS”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以推出()

A.SAPB.SEPC.SIPD.SOP

11.“没有P是M,有S是M;所以,有S不是P。

”这一推理的形式是()

A.第一格的EIO式B.第二格的EIO式C.第一格的AII式D.第一格的AIO式

三、双项选择题

1.当S与P具有真包含于关系时,下列命题形式中取值为真的有()

A.SAPB.SEPC.SIPD.SOP

2.S与P具有真包含关系时,下列命题形式中取值为真的有()

A.SAPB.SEPC.SIPD.SOP

3.当SAP和SIP皆为真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交叉关系

4.当SAP和SEP皆为假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5.下列性质命题中,主项和谓项均不周延的有()

A.有些细菌是无害的B.那个学生是上海人

C.有些企业是国有企业D.有些元素不是非金属元素

6.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从“所有菊花都是在秋天开花”可以推出()

A.并非所有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确良B.所有的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C.有的菊花是在秋天开花D.有的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7.以SIP为前提,不能推出()

A.SOPB.POSC.SOPD.(SOP)

8.下列性质命题中,主项和谓项均周延的是()

A.凡正确的认识都不是不符合实际的B.橡胶是不导电的

C.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D.这个大学生不是电大学生

9.运用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有些国产商品是名牌商品”不能推出()

A.有些国产商品不是名牌商品B.有些国产商品不是非名牌商品

C.有些名牌商品不是非国产商品D.有些非名牌商品不是国产商品

10.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MEP,则其小前提可以是()

A.SAMB.MASC.MEPD.MOS

1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若其小前提是SIM,则其大前提可以是()

A.PAMB.MAPC.MEPD.POM

12.一个有效的第一格三段论,若其小前提是A命题,则大前提可以是()

A.A命题B.E命题C.I命题D.O命题

13.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若其大前提是MEP,则其小前提可以是()

A.A命题B.E命题C.I命题D.O命题

14.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对称关系的有()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15.下列概念间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有()

A.真包含关系B.交叉关系C.反对关系D.矛盾关系

16.一个有效的三段论,若结论是否定的,则大前提不能是()

A.MAPB.PAMC.MIPD.MOP

17.一个第三格的三段论,如果其形式是有效的,则结论一定不会是()

A.A命题B.E命题C.I命题D.O命题

四、多项选择题

1.根据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从“并非有些自学成才者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可以推出()

A.所有的自学成才者都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B.所有的自学成才者都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C.有些自学成才者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D.并非所有的自学成才者都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2.运用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有些木本植物是乔木”可以推出()

A.有些乔木是木本植物B.有些乔木不是非木本植物

C.有些乔木不是木本植物D.所有乔木都是木本植物

3.运用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凡菌类植物都是不含叶绿素的“,可以推出()

A.凡不含叶绿素的都是菌类植物B.凡含叶绿素的都不是菌类植物

C.有些不含叶绿素的是菌类植物D.有些非菌类植物是含叶绿素的

4.运用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SEP可以推出()

A.PASB.PASC.POSD.SOP

5.运用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SAP不能推出()

A.¬PASB.PASC.PESD.POS

6.下列性质命题变形推理中,有效的是()

A.SAP→PISB.SAP→SEPC.SAP→SE¬PD.SIP→PIS

五、简答题

1.运用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推理或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全称命题的主项都是周延的”能否推出以下结论?

A.并非有的全称命题的主项不是周延的B.周延的都是全称命题的主项C.不周延的都不是全称命题的主项

2.运用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推理或命题变形直接推理,从“有的工人是青年”能否推出以下结论?

A.有的非青年不是工人B.并非所有工人不是青年C.有的青年是工人

3.运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怎样由SAP推出PES,请写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

4.“不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是通顺的句子,所以,通顺的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