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651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可研报告

 

天津钢管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5

1.1项目名称5

1.2公司概况5

1.3球团生产现状7

1.4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优于竖炉工艺12

1.5市场前景分析14

1.6资源分析14

1.7设计依据14

1.8设计原则15

1.9建设规模15

1.10工程建设周期15

2.球团工艺14

2.1原料、燃料及辅助原料14

2.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5

2.3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假定)16

2.4工艺流程及车间组成16

2.5主要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28

2.6工艺主要设备表30

3.总图运输31

3.1地理位置及交通31

3.2自然条件31

3.3总平面布置31

3.4竖向布置31

3.5运输31

3.6绿化32

4.采暖、通风和除尘32

4.1设计依据32

4.2气象参数32

4.3设计范围33

4.4设计内容33

4.5除尘33

4.6粉尘处理34

4.7噪音控制35

5.给排水35

5.1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35

5.2给水35

5.3排水38

6.电气38

6.1概述38

6.2说明38

6.3供配电38

6.4电力传动及控制40

6.5设备及电缆选型40

6.6照明及防雷接地40

7.通信41

7.1通信种类41

7.2通信线路42

8.仪表自动化43

8.1设计依据43

8.2设计内容43

8.3设计原则43

8.4控制方式43

8.5设计范围43

8.6生产过程的主要检测和控制项目44

9.生产过程自动化及其控制49

10.供压气52

10.1概述52

10.2压气管道52

11.机修设施及化验室53

11.1设计原则53

11.2机修设施53

11.3仓库设施53

11.4化验室54

12.热力55

12.1燃料55

12.2热力及管道55

13.土建55

13.1设计依据55

13.2自然条件56

13.3主要计算数据56

13.4地质条件57

13.5其他57

13.6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57

13.7建筑防火57

14.节能58

14.1设计依据58

14.2工程概述58

14.3能源种类58

14.4工序能耗计算(球团工艺)58

14.5节能措施58

1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9

15.1设计依据59

15.2拟建工程概况59

15.3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60

15.4厂区绿化62

15.5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62

15.6环保投资63

15.7环境影响简要分析63

16.安全与工业卫生63

16.1设计依据和标准63

16.2工程概况63

16.3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63

16.4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65

17.消防65

17.1设计依据65

17.2工程火灾因素分析65

17.3防范措施65

17.4防火及消防措施效果预测与评价66

18.概算67

18.1工程概况67

18.2投资范围如下:

67

18.3投资范围不包括的项目67

18.4静态投资分析67

18.5按费用划分(静态投资划分见表19-1)67

18.6编制依据68

18.7工程环境保护投资68

18.8工程消防投资68

19.技术经济68

19.1评价原则68

19.2资金筹措及使用68

19.3实施进度68

19.4劳动定员69

19.5销售收入69

19.6成本及费用69

19.7销售税金及附加(一期)70

19.8损益计算(一期)70

19.9盈利能力分析70

19.10综合评价70

19.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

附:

120万吨链蓖机-回转窑球团矿工程总平面图

1.总论

1.1项目名称

天津钢管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矿工程。

1.2公司概况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管集团”)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4平方公里。

西距市区23公里,东距塘沽港15公里,南濒海河,北依京山铁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是天津市最大的工业企业。

天管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俗称天津“大无缝”。

该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

1989年破土动工,1992年热试成功,1996年正式投产。

原设计为年产钢坯60万吨,无缝钢管50万吨,其中石油套管35万吨。

主要产品还有高中压锅炉管、高压气瓶管、液压支架管、管线管等专用管材。

围绕无缝钢管产品结构发展成为了炼铁、炼钢、轧钢的综合企业。

“十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铸就了辉煌。

实现了建设“大无缝”的初衷。

随着“大无缝”的崛起和国内同行业的发展,全国石油套管进口量已由1993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20%,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降低了国内各油田石油管材的采购成本,实现了“以产顶进”的目标。

目前,公司石油套管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提高了全国无缝钢管生产的集中度;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中国企业进出口500强。

为我国2003年成为油井管净出口国做出了贡献。

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持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了技术装备的领先水平。

与国外联合研发关键技术,新建了世界第一套PQF机组,无缝钢管总量、核心装备技术进入世界钢管集团四强。

具备了冶金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

2005年3月,与德国西马克·米尔公司联合中标白俄罗斯钢管项目,实现了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输出型企业的转变。

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了先进的钢管加工试验线。

产品由原设计的3个钢级发展到25个钢级、235个品种、上千个规格,其中62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专利33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P产品系列。

实物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石油套管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无缝钢管成为“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出口商品”。

2002年获“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称号。

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

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005年,钢坯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8亿元。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位居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前列。

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推行以创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的管理再造,2003年获“第九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ERP管理,跻身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连续五年获天津市“双优”企业称号。

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为了提高炼铁强度,降低炼铁成本,天管集团提出对炉料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入炉铁料品位和熟料比,实现高碱度烧结矿配高品位氧化球团矿的精料方针。

为了降低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成本,消除进口原料的不稳定因素,稳定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产量,保证炼钢的产量和质量,天管集团提出DRI的高品位氧化球团的国产化。

目前天管集团尚无球团矿生产能力,收购的竖炉球团和土球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高炉生产需求。

与此相对应,球团矿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特别是高质量的球团矿更是供不应求。

高质量球团矿的需求在未来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本。

1.3球团生产现状

1.3.1球团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氧化球团是国内外高炉炼铁实现先进的炉料结构和精料,达到降低生铁生产成本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也是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原料来源。

1)国外先进高炉炼铁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世界钢铁产量的饱和和钢铁市场的不景气到来,西欧和日本对钢铁生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在高炉炼铁方面,欧盟的技术进步最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居于世界的前列。

其中以霍戈文荷兰艾莫伊登厂为代表,实现了高炉炼铁的高产量、高喷煤、低焦比以及高炉龄。

1997年焦比就达234kgt;利用系数2.8tm3·d(最高3.1tm3·d)和13年以上的炉龄的综合性指标。

其主要原因是炉料结构的先进性和实行了精料方针,即50%球团矿与50%烧结矿,而且球团矿和烧结矿必须都是优质的。

欧盟高炉炼铁、球团矿的用量在1996年都达到了20%~70%。

瑞典的SSAB厂,为实现“精品战略”,高炉几乎使用100%的球团矿,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5tm3·d;综合燃料比457kgt;渣量146kgt,是世界高炉炼铁的又一先进典型。

由于球团矿用量的增加和入炉综合铁品位的提高,高炉炼铁的渣量明显下降,产量大幅提高,而焦比和综合燃料都处于很低的状态,德国不莱梅194kgt(烧结矿51%,球团矿49%);加拿大的霍戈斯科为194kgt(几乎100%球团)。

降低渣量是当今高炉炼铁大幅改善冶炼指标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另外日本神户十多年来坚持用70%的球团矿进行冶炼,而不用烧结矿(烧结机,环保差),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中、小高炉,生产指标相对比较先进,特别是利用系数高达4.0tm3·d以上。

最明显的原因就是使用了相对较多的球团矿。

即使是质量并不高的竖炉球团矿,也起了较好的作用。

像济钢、杭钢(球团矿用量为60%)和三明等高炉生产指标的先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球团矿用量较高的作用。

早年冶金部推广的“济钢经验”指出:

济钢高炉先进经验就是不吃生料,多吃球团矿(20%以上)。

其它的例子如:

马钢四铁厂球团矿的用量由1.61%增加到20.1%,高炉利用系数均由2.0tm3·d,提高到2.461tm3·d;焦比从415kgt降低到348kgt;喷煤比从120kgt增加到134kgt。

武钢5号大型高炉,曾进行加大球团矿用量的冶炼探索,当球团矿配比由19%增加到23%时,生产实践证明高炉利用系数由2.245tm3·d提高到2.437tm3·d;焦比由379.6kgt降低到368kgt,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3)先进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

根据以上情况北京科技大学孔令坛教授提出:

就我国高炉炼铁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看,未来我国高炉的炉料结构的发展趋势应是:

减少烧结矿用量(下降到60%~70%)

增加球团矿的用量(上升到20~30%以上)

少吃和不吃块矿(≤5%)

总之,我国越来越多的炼铁工作者都对使用球团矿和增加球团矿在炉料中的比例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认识。

把球团矿称为“顺气丸”,是高炉炼铁精料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因而球团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球团厂的建设在我国正蓬勃快速发展,以满足不断改进炉料结构对球团矿的用量。

4)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最佳原料

天津钢管公司直接还原铁厂由于采用球团矿为原料,不但产品质量好,而且作业率和产量大幅提升。

1.3.2依据国情国家产业政策倡导发展球团

1)高炉炼铁的需求

2005年我国钢产量达6.4亿吨,预计2006年将增长达6.8亿吨,如此则需要铁料8.9亿吨,若按球团矿的用量20%计算,需球团矿约1.8亿吨以上。

目前球团生产工艺的主要有三种:

竖炉、带式焙烧机、链篦机-回转窑。

高炉球团矿入炉量在西欧总体达到20-70%。

国内高炉球团入炉比例为很低,国产球团矿总量2006年预计到1亿吨左右。

高质量氧化球团矿对于高炉增产降耗作用显著。

在《2000~2005年冶金科技发展指南》中提出了实现“十五”炼铁科技发展目标的措施和对策,其中指出“要从选矿、烧结、球团、炼焦各方面采用措施,提高高炉精料水平,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入炉品位,在大量喷煤、降低焦比的情况下,高炉料柱透气恶化,为了保证炉况顺行,必须大幅度提高入炉品位,降低渣量,要大力发展球团生产,建立商品球团生产基地,提高熟料中球团的配比。

球团配比要从目前不足10%提高到20~30%。

为此要提高铁精矿的品位和细度。

要大力发展球团生产,建立商品球团生产基地,提高熟料中球团的配比”。

2)直接还原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世界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直接还原铁生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

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身价倍增,并且国际市场还严格控制其出口。

不仅如此,就连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原料——球团矿都十分紧俏。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直接还原产量已突破了1000万吨,90年代初期突破了2000万吨,到2000年已突破了4000万吨,达到4378万吨。

近几年,一些以短流程生产为主的钢厂开始涉及高级钢种的生产,这对金属炉料的纯净度要求更加严格,使直接还原铁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国直接还原铁的生产能力仅为60万吨,而实际生产量仅有35~40万吨。

天津钢管还原铁厂因受进口球团矿的影响,2006年产量仅为22万吨,较2005年减产6万吨。

而我国进口直接还原铁也呈明显递减趋势,原因是国外普遍控制直接还原铁的出口。

2000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0年9月1日起执行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氧化球团生产列为钢铁发展项目的第3项。

1.3.3对生产氧化球团矿的要求

从现代大型高炉的实践出发,球团矿的强度应按>2500N个球为合格标准,有时甚至要求更高。

从回转窑直接还原的实践出发,球团矿的转鼓指数在95%以上,另外为了更好的体现球团矿优越的冶金性能,在此必须强调球团强度的均匀性。

强度的偏低和不均匀对高炉炼铁肯定会带来很大的不利。

目前我国球团矿的粒度一般控制在8-16mm,根据对造球和焙烧过程系统的试验和研究得出:

最佳的球团粒级为11-12mm。

为了充分发挥球形规则、粒度均匀对高炉料层结构带来的优越性,成品球团矿的粒级范围要缩小,总体粒度也要缩小。

在北美所见球团矿的生产,总体上体现了“小而匀”。

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球团厂用于球团生产的铁精粉粒度较粗,一般<0.074mm粒级在70-80%左右,粗粒级多,对生球质量极为不利,而且粗颗粒多粘附在表面,这些粗颗粒在运动中非常容易掉落。

同时由于膨润土的质量问题,在升温中可能产生爆裂而产生粉粒,焙烧球团层内的含粉率升高,造成成品球团矿粉率高。

含粉率高易在焙烧过程中产生结块、结圈现象。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往往在操作中采取降低焙烧温度来实现。

这样势必使球团焙烧达不到应有的最高焙烧温度,而导致成品球矿强度的下降。

同时还由于粉末含量多的原因而影响焙烧球在冷却机和进一步氧化。

粉末是球团矿生产的“大敌”,因而严格控制焙烧球团层内的含粉率是强化生产和提高成品球团矿质量的一大关键,含粉率应控制在1.5%之内。

1.3.4竖炉球团向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的转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高碱度烧结矿兴起,球团矿作为酸性炉料与之配合作为炼铁原料,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竖炉能用高炉煤气作燃料,故而在各大钢铁厂发展起来,自1968年在济南钢铁厂第一座8m2竖炉建成以来,至2004年已建成76座竖炉。

直到上世纪末,首钢矿业公司在迁安矿山将生产海绵铁的设备,改造成以煤粉为燃料的链篦机-回转窑,年产球团矿120万吨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发展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在矿山建设球团厂提供了样板。

此后,鞍钢工长岭铁矿、武钢程潮铁矿相继建起了大型的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厂,至2004年,全国链篦机-回转窑已迅速攀升至33套,还有一批链篦机回转窑正在建设中。

这批大中型球团厂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量较高,环保也较好,质量也不错,有的球团厂球团矿TFe>65%,抗压强度达到2500N球以上。

标志着我国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厂的设计、设备制造和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形成竖炉球团向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法转换的势态。

表1-1近5年来我国兴建的链篦机-回转窑

生产能力

(万吨年)

500

240

200

120

80

60

40

数量

(套)

1

5

3

5

9

8

6

竖炉球团的发展为我国高碱度烧结矿搭配酸性球团矿入炉的合理炉料结构做出了贡献。

但是竖炉一般只适应焙烧磁铁铁精矿,而且单机生产能力小,劳动生产率低,膨润土添加量大,球团矿品位降低多,质量不均匀,难以保证满足现代化和大型化的生产要求。

竖炉存在的问题与三个方面有关:

竖炉断面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竖炉焙烧的气流分布状况,竖炉的操作。

1)竖炉断面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是获得高质量球团矿的先决条件,而温度分布均匀与否则直接受气流分布状况的影响。

由于料柱对气流的阻力作用,使燃烧气流从炉墙向料柱中心的穿透深度受到限制。

2)气流分布状况是限制竖炉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竖炉最大宽度限制在2.5m左右。

竖炉宽度过大时,由于球团对气流产生阻力所导致的边缘效应,使得竖炉中心气流较弱,炉子中心易形成“死料柱”,当下料速度过快时,“死料柱”成楔状向下伸入焙烧带,其上部则发展成愈来愈厚的湿料层,进而产生死料,使焙烧过程难以进行。

3)在竖炉操作过程中,对炉内气流性质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料柱气流中O2含量不得低于2%~4%,即炉内应属氧化气氛,否则铁氧化物将被还原生成FeO,FeO与SiO2则生成低熔点的2FeO·SiO2,从而最终影响球团矿质量。

目前有的竖炉厂家为了延长竖炉大水梁的寿命,把大水梁移到竖炉焙烧带以外,此种办法虽延长导风墙,但依然解决不了竖炉球团抗压强度的问题。

1.4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优于竖炉工艺

①对原料及其性质波动的适应性

竖炉工艺仅适用于磁铁矿(配加赤铁矿量一般不超过10%)的球团生产。

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不但可用于磁铁矿、赤铁矿,我公司总包的西昌年产50万吨球团工程赤铁矿比例达到70%的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大配比红矿生产线。

因为链篦机、回转窑、冷却机可分别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速度,使其热工制度能较好地适应原料性质波动引起的变化,而带式焙烧工艺则是很难以做到的。

②规模生产

竖炉单系列一般规模不能超过50万ta。

而链篦机--回转窑更适于中、大型球团厂的建设,目前最大的(单系列)规模可达500万ta以上。

③球团矿的质量

竖炉由于其端面上温度的不均性和球团在炉内向下运动的快慢不同,其焙烧质量的均匀性很差,大部分抗压强度不到2000KN个球,不适合高炉的发展。

灵活可调的热工制度和球团在窑内不断的翻滚,这样的加热焙烧过程,不但使成品球的焙烧质量好,而且特别均匀。

抗压强度大于2200KN个球,有的达到3500KN个球。

④可用煤作燃料,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和降低球团矿的生产成本

竖炉目前只能用煤气和油作燃料;用煤作燃料,目前尚无成熟的工业生产先例。

链篦机—回转窑燃料不但可用煤气和重油,而且可用100%的使用煤粉,也可混合使用两种燃料,高炉煤气、高焦混合煤气、转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都可作为链篦机-回转窑的燃料。

⑤膨润土的用量

目前国内竖炉膨润土的配比在2.6~6.2%;

链篦机--回转窑工艺膨润土的配比在一般在2%左右,有的配到1.0~1.5%,每配1%的膨润土,成品球品位下降0.55%.

⑥球团矿的粒度

目前我国球团矿的粒度一般控制在8-16mm,根据对造球和焙烧过程系统的试验和研究得出:

最佳的球团粒级为11-12mm。

为了充分发挥球形规则、粒度均匀对高炉料层结构带来的优越性。

竖炉成品球的粒度很不均匀,一般球团矿10-16mm平均才占在51.44%左右。

链篦机成品球的8-16mm占90%。

⑦含粉率

竖炉含粉率平均在10-12%,有的竖炉含粉率达14%。

链篦机含粉率一般控制在1.5%之内。

从投产以来的生产实际看,存在含粉率高、能耗高、故障率高、作业率、消耗新水高等问题,特别是抗压强度等产品质量指标难以满足用户要求。

⑧新水耗量

竖炉新水耗量平均在0.5-2.0(tt)。

链篦机的新水耗量平均在0.2-0.3(tt)。

⑨工序能耗

同等规模的竖炉工序能耗大于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如:

50万吨年的竖炉能耗70kg标煤·t,而同等规模的链篦机-回转窑工艺49kg标煤·t。

⑩工程投资

同等规模的竖炉投资小于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大规模(年产80万吨以上)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优于竖炉。

综合效益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好。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球团矿生产工艺。

1.5市场前景分析

1)作为高炉炼铁的原料

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大力发展国产球团矿,在我国即使把全部的精矿都转化为球团矿,平均在高炉炉料中的比例也达不到50%。

因而球团矿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球团厂的建设在我国正蓬勃快速发展,以满足不断改进炉料结构对球团矿的用量。

2)作为生产DRI产品的原料

2006年3月20日在东北大学召开了《全国非高炉炼铁熔融还原会议》中指出,球团矿是生产直接还原的理想原料,天津钢管直接还原铁厂采用了巴西的球团矿生产直接还原铁,不但产品质量好,而且作业率和产量都大幅提升,由于该厂用的是巴西的球团矿,吨球团矿在1140元左右,故而运行成本很高。

我公司和东北大学正在联合开发把链篦机-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的技术和HYL法竖炉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开发。

1.6资源分析

氧化球团生产所需原、燃料主要有:

铁精矿、膨润土、烟煤。

各种原、燃料需要分别约为:

120万吨,2.4万吨,3.6万吨。

原料供应量和来源为:

1)铁精粉:

唐山和河北周边的磁铁矿。

2)膨润土:

外购钠基膨润土。

膨润土需要量一般在2%左右,年用量约2.4万吨。

为提高球团品位,减少膨润土用量,对膨润土质量应严格控制。

(膨润土减少1%,品位增加0.55%左右)。

3)燃料:

回转窑焙烧和精矿干燥用煤单耗30kgcelt球,年需要量约3.6万吨,主要来自山西优质烟煤。

1.7设计依据

1)依据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120万吨年链蓖机-回转窑生产氧化球团工艺。

2)天管集团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

1.8设计原则

为使拟建工程达到“流程合理;高效率;环保型、节能型工厂。

●在编制过程中力求节省投资、技术进步的原则

在编制过程中要考虑企业建设的高起点,充分发挥各种高新技术的优势。

坚持采用实用、高效、成熟的技术,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尽量减少企业用地,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

在总图设计中力图把工艺路程压缩到最短,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压缩工艺和辅助设施的占地面积,尽量减少各种物料的折返率,增加土地建筑系数,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地位,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源头控制策略,降低污染物和有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对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均进行充分研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9建设规模

拟建一条年产120万吨的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生产线(其中用于生产海绵铁的球团矿50万吨,用于高炉炼铁或商品球团70万吨)。

1.10工程建设周期

建设期10个月,一年后达到年产120万吨能力。

 

表1-3工程建设进度初步安排表(球团工程的建设)

项目

2007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研、

初步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