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84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

6、完成诗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的小说集----------------。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城”出自于---------------。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

21、“忽见陌头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

27、“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于。

29、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的是。

30、“南柯一梦”出自于唐传奇小说作品。

31、唐代文学以为分水岭,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32、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形成一种诗风“”。

33、上官仪提出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34、征曾总结南北朝文学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河朔词义贞刚,重乎。

”并主“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35、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观念。

3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自于。

37、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38、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39、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的手法。

40、唐文宗曾下诏,将的歌诗,的剑舞和的草书称为“三绝”。

41、在盛唐诗人中,、长于五绝,等长于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一人。

42、被后人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

4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于诗人之手。

4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于。

45、晚唐诗坛上,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诗人是。

46、“地下若逢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讽刺的对象是。

4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的“菡萏”指。

48、在《花间集》中被列于首位,他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是花间派的鼻祖。

49、“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出自于。

50、煜词无论前期后期,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

二、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不属于白居易的作品有-------------。

A、《轻肥》B、《卖炭翁》C、《买花》D、《舂陵行》。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杜甫作品的有---------------。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C、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D、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3、下列诗句把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有。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4、下列作品中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听颖师弹琴》B、《凭箜篌引》C、《子夜吴歌》D、《琵琶行》

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白诗歌特点的有------------------------。

A、常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

B、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C、诗歌中写得最多的是白色。

D、壮美与优美并存。

6、下列作品不属于贺的有。

A、《梦天》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雁门太守行》D、《听颖师弹琴》

7、下列作品不属于六朝志怪小说的有------------------。

A、《西京杂记》B、《博物志》C、《搜神记》D、《拾遗记》

8、曾经高吟“不才明主弃”而走向山水的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白D、常建

9、下列表述不符合孟诗派的有-------------------。

A、以丑为美,以俗为美。

B、主文学创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C、笔补造化。

D、不平则鸣。

10、与词相配的音乐是----------------。

A、雅乐B、清乐C、燕乐(宴乐)D、江南吴歌。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于的作品。

A、若虚B、希夷C、孟浩然D、禹锡

1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是。

A、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B、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的一项是。

A、当生活坎坷、身处离乱时,杜诗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B、当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C、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

D、杜甫的叙事诗并没有融入强烈的抒情。

14、偏爱水行,曾吟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人是。

A、王维B、若虚C、孟浩然D、灵运

15、“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是诗人的诗句。

A、渊明B、王维C、孟浩然D、杜甫

16、曾自许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A、王昌龄B、长卿C、禹锡D、白

17、唐代传奇创作的繁荣期是在。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

18、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昌龄的是。

A、   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D、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即今天的。

A、B、C、D

20、下列传奇作品中以大团圆结局的是。

A、莺莺传B、娃传C、霍小玉传D、长恨歌传

三、判断题:

1、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的影响的,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

()

2、唐代文人读书山林的风气对文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

3、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代文学的繁荣乃是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4、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

5、以高适、岑参等为中心的诗人的诗作创造了静逸明秀之美。

()

6、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

()

7、白诗歌虽然也有不少作品写及战乱(指安史之乱),但没有转向写底层百姓的苦难。

()

8、以律诗写组诗,极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

9、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

10、岑参的边塞诗成就主要是在他第二次出塞期间取得的。

()

11、高适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根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

()

12、长卿诗歌在意象的运用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的倾向,一般不对特定景物作工细的描写。

()

13、中唐诗人中,贺的诗对晚唐诗风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

14、与孟相比,贺诗更重视心世界的挖掘,更重视主观化的幻想。

()

15、孟诗派的诗歌理论,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

16、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凉衰飒的风格印象。

()

17、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的诗作`,如《西塞山怀古》《登金陵凤凰台》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

18、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

19、商隐诗歌对心灵世界作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

20、延巳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而且还影响到宋代晏殊、欧阳修等词家。

()

四、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2、上官体3、宋体4、盛唐气象5、山水诗派

6、 边塞诗派7、孟诗派8、元白诗派9、花间词派10、通江唱和

11、大历诗风12、沉郁顿挫13、三十六体14、苦吟诗人15、唐传奇

五、问答题: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乐府诗的创新。

2、谈谈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3、结合作品谈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

5、谈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得与失。

6、试比较禹锡、柳宗元诗歌创作的不同特点。

7、为什么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

8、结合作品,谈谈杜诗中萧散自然的风格特征。

9、谈谈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其不同境遇之关系。

10、谈谈杜甫对中唐诗坛的影响。

11、以诗歌写时事是杜甫与白居易的共同点,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两位诗人在方面的不同点。

12、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13、谈谈商隐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14、结合作品谈谈温庭筠与韦庄词风的区别。

15、结合作品谈谈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

16、结合作品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7、赏析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8、赏析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赏析杜甫的《登高》

20、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一、填空题:

1、     子昂2、洞庭湖3、温庭筠《梦江南》4、白居易《长恨歌》5、王维《山居秋暝》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柳宗元《渔翁》8、裴铏《传奇》9、既济《枕中记》10、炯《从军行》11、禹锡《西塞山怀古》12、佺期、宋之问13、孟浩然《临洞庭湖赠丞相》14、商隐《夜雨寄北》15、愈《进学解》16、鸿17、若虚《春江花月夜》18、骆宾王《在狱咏蝉》19、愈《原毁》20、颢《黄鹤楼》21、王昌龄《闺怨》22、商隐《马嵬》23、柳宗元24、白居易25、贺《梦天》26、杜甫《月夜》27、禹锡《乌衣巷》2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燕昭王30、公佐《南柯太守传》31、安史之乱32、上官仪、“上官体”33、六对、八对34、清绮、气质35、无生36、王翰《凉州词》37、王昌龄38、高适39、用赋体叙事40、白、裴旻、旭41、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白42、《登高》43、元稹44、温庭筠《商山早行》45、司空图46、隋炀帝47、荷花48、温庭筠49、延巳《谒金门》50、真

二、选择题:

1D、2D、3D、4C、5A、6D、7A、8B、9B、10C、11B、

12D、13D、14C、15B、16B、17C、18B、19D、20B

三、判断题:

1、2、3、4、6、7、8、9、10、11、12、13、14、15、16、18、19、20“√”

5、17“×”

四、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2、上官体:

初唐诗人上官仪,作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即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代表了当时宫廷诗的最高水平,时人称其诗为“上官体”。

3、宋体:

初唐诗人佺期、宋之问在体的基础上,完成了律诗的定型,于是后人称律诗为“宋体”。

4、盛唐气象:

是后人对盛唐诗歌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盛唐诗歌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完美,技巧精纯,风格明朗,诗歌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浪漫的青春旋律。

5、山水诗派:

指以山水自然物色为主要表现对象或借景写情的诗歌流派,它开创于南朝灵运,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人将这一题材的创作推向高峰。

6、边塞诗派:

指以边塞风光或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盛唐时期,高适、岑参等诗人在这一题材的创作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7、孟诗派:

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以愈、孟郊为核心的一群诗人,在理论上提出“不平则鸣”之说,在诗歌创作中积极创新,追求雄奇怪异之美,后人称之为孟诗派。

8、元白诗派:

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后人称之为元白诗派。

9、花间词派:

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10、通江唱和:

指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被贬后以诗歌相酬唱的现象,因他们的贬所一在通州,一在江州,所以其间的唱和被称作“通江唱和”。

11、大历诗风:

指中唐大历至贞元年间诗歌创作风貌,以韦应物、长卿及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

12、沉郁顿挫:

是对杜甫诗歌创作主要风格特征的概括,所谓沉郁,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13、三十六体:

晚唐骈体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流,尤其是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以擅长骈体齐名,因为他们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所以,时人号为“三十六体”。

14、苦吟诗人:

晚唐诗坛上以贾岛、合为代表的诗人,由于对社会生活关心不够,阅历围狭窄,入诗的事料相对贫乏,所以以苦吟的态度创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作,后人将他们及其追逐者称为苦吟诗人。

15、唐传奇:

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此名源于晚唐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

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文异事,如《莺莺传》、《枕中记》等,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

五、问答题: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乐府诗的创新。

白乐府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1)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2)用古题写己怀,如《将进酒》《行路难》等;3)在写法上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如《行路难》。

2、谈谈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商隐诗歌的多义性主要体现在其“无题诗”一类,其境界和情思朦胧,在涵上可以有多种解读,如《锦瑟》。

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诗人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而且其心境又非常复杂,各种情绪互相牵连渗透,难辨难分;2)。

与其诗歌意象的独特有一定的联系,其诗歌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被心灵化了;3)大量用典,又擅长对典故的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

4)与其诗歌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其意象往往错综跳跃,不受现实生活中的时空和因果顺序限制。

3、结合作品谈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特征的概括,所谓沉郁,主要指杜诗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指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这一风格特征在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有集中的体现,诗作分别表现了居京十年的郁勃不平、自京赴奉先途中愤愤懑平以及回到奉先家中的悲痛欲绝,但每当其感情快要喷发之时,却有意地转移话题,自我节制,如此三番便形成了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的抒情特征。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前者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边关中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中不合理现象,因此,其诗现实性强,如《燕歌行》;而后者则以好奇的心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景,表现豪迈情怀,诗歌充满浪漫色彩,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

5、谈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得与失。

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优点有1)中心突出,旨意明确,一篇专咏一事。

2)形式灵活,语言通俗。

3)善于生动地描写人物,感情浓烈。

其不足之处有:

1)为了做到“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2)有些诗无感而发,堆积议论和说教,写得枯燥乏味;3)语言上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不够精炼含蓄。

6、试比较禹锡、柳宗元诗歌创作的不同特点。

禹锡、柳宗元交情甚笃,才华相当,政治遭遇非常接近,因此在诗歌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但由于性格的差异,他们的诗歌有具有不同的特点:

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身受挫折,却不曾绝望,其诗昂扬、外扩、气雄、风情朗丽,如《西塞山怀古》《秋词》《竹枝词》;而柳性格激切孤直,甚至有些偏狭,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想超越却不能自拔,其诗沉重、敛、骨峭、淡泊简古。

如《江雪》《渔翁》。

7、为什么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因为:

1)唐代传奇作家是有意创作小说的,不再像六朝作家的“实录”,而是以想象和虚构进行艺术加工;2)情节引人入胜,结构完整,不再是“丛残小语”、片段式的;3)人物描写生动形象;4)在语言、辞采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中也取得突出的成就。

8、结合作品,谈谈杜诗中萧散自然的风格特征。

萧散自然是杜甫诗歌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主要体现于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以及细致的景物描写等方面,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9、谈谈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其不同境遇之关系。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相关。

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慷慨悲歌。

这时的诗歌便表现出沉郁顿挫,如困顿长安、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所作诗歌多是这类风格。

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10、谈谈杜甫对中唐诗坛的影响。

杜甫对中唐诗歌产生深刻影响,白居易、元稹继承其缘事而发、写民生疾苦的一面,而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愈、孟郊、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

11、以诗歌写时事是杜甫与白居易的共同点,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两位诗人在方面的不同点。

其间的不同主要在于,杜甫写所见所感,生民疾苦与一己遭遇之悲怆情怀融为一体,虽于写实中时时夹以议论,含讽喻之意,却并非以讽喻为出发点。

杜诗出之以情,白诗出之以理念,将“为君”而作视为诗歌的主要目的,从而极度突出了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将诗歌导入了狭窄的路途。

因为过分重视诗歌的讽刺功用,从而将诗歌等同于谏书、奏章,使不少诗的形象性为讽刺性的说理议论所取代。

12、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作品对故事的态度上,一方面,诗作的前半篇渲染唐玄宗好色废政,贵妃恃宠而骄,终于导致安史之乱,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基本概括,也是诗歌“长恨”的因由,其中包含作者一定程度的讽刺、批判态度;另一方面,诗作在描写贵妃的死以及其死后唐玄宗刻骨铭心的思念,笼罩着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对美的毁灭的沉重感伤。

13、谈谈商隐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商隐的诗歌创作,给在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

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2)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

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实景虚化。

3)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商作出重要贡献。

4)载体裁方面,其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

总之,商隐诗继白、杜甫、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

14、结合作品谈谈温庭筠与韦庄词风的区别。

温韦二人均是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风都有花间词所共有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但韦词又常常以其清疏的笔法和显直明朗的抒情,异于温庭筠。

温词客观描绘,虽可能时或寓有沦落失意的苦闷,却非常隐约,只是唤起人的一种深美德联想而已。

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

温词意象迭出,以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韦词则以首词围绕以件事从容展开。

温词绵密而韦词疏朗,温词雕饰而韦词自然。

温词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词如《思帝乡》“春日游”。

15、结合作品谈谈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

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个方面显得很突出:

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读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16、结合作品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它不是对山水的纯客观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贯注了一股浓烈的寂寥心境,且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宇宙情怀。

如《钴鉧潭西小丘记》。

17、赏析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诗歌创作于诗人首次入长安求仕失败而归之时,借《行路难》这一乐府旧题来表现自己功业难成的苦闷。

前四句化用鲍照《拟行路难》中的诗句,以“对案不能食”表现苦闷的心情,接着便以两个比喻,表达自己理想的不得实现。

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又以两个典故,写对未来的憧憬。

可是,求仕失败的现实又让他感慨世事艰难,四个短句即表现其彷徨而无奈的心境。

最后两句又忽然奋起,表现出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豪迈而飘逸。

整首诗作感情跌宕起伏,句式参差错落,集中体现了白乐府诗的风格。

18、赏析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词作写于煜晚年,甚至被视为其绝笔之作。

作品以伤春发兴,表达其对故国的情思。

词作以晚春雨夜为背景,巧妙地以梦境的欢乐反衬出梦醒后的悲哀,尤其是后两句,借流水落花春将去写其过去美好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也暗示人亦将不久于斯世。

“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19、赏析杜甫的《登高》。

诗歌作于大历二年在夔府东屯养病期间,于九月九日扶病登高有感而发。

在容上,前半幅以萧瑟的秋景烘托悲凉的心境,后半幅即景抒情,慨叹飘泊异乡的悲苦境遇,全诗充满着沉郁悲凉的气氛。

在艺术上,堪称典之作:

结构严谨,一三、二四、五七、六八句,两两相扣;律对精工而不露痕迹;情景交融,境界壮阔。

20、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此篇词作是温庭筠的代表作。

作品主要表现一位闺阁女子的怨情,但不是直接抒写,而是通过摄取主人公的一个生活片段来暗示,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