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042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docx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25页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稳中有变,情理之中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政治试题和质量分析

                           海口市长流中学   林成华

交流提纲

1、试题分析

2、考试质量分析

3、反思与启示

 

【一】试题分析

一、知识点分布情况

(一)、选择题

1、选择题在各模块分布情况

①《经济生活》模块8小题(1、2、3、4、5、6、7、9小题)

②《政治生活》模块6小题(8、10、11、12、13、14小题)

③《文化生活》模块2小题(15、16小题)

④《生活与哲学》模块6小题(17、18、19、20、21、22小题)

2、选择题在各模块知识结构中的分布情况

①《经济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1

农民增收的举措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2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3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

4

企业的经营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5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对外开放)

6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7

信用卡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9

劳动就业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②《政治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8

政府职能与原则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0

公民的权利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1

共产党执政方式与建设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12

依法治国(司法独立)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13

全国人大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大制度)

14

政党制度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③《文化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15

传统文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二、三课)

16

传统文化的保护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④《生活与哲学》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17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9

意识的作用、

矛盾的观点

第二单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20

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第二单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2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四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

22

实践及其特点

第二单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二)、非选择题

1、各题在各模块分布情况

①《经济生活》模块1小题(第23小题)

②《政治生活》模块1小题(第24小题第1小问)

③《文化生活》模块1小题(第25小题第1小问)

④《生活与哲学》模块2小题(第24小题第2小问和第25小题第2小问)

⑤选修模块(《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各一小题)

2、各题在各模块知识结构中的分布情况

①《经济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3

企业的经营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②《政治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4

(1)

党的宗旨与执政理念、

政府的宗旨与职能、

国情与政策目标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③《文化生活》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5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④《生活与哲学》模块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4

(2)

社会历史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5

(2)

矛盾特殊性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⑤《经济学常识》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6

斯密的“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⑥《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7

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⑦《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题别

所考查的知识点

所在模块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28

职业道德

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

二、试题特点

1、打破常规,意料之外(瑕疵之处)

A、考查必修部分的主观题题型(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单一,全部为为什么型。

今年非选择题必答部分:

23、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4、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0分)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6分)

25、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0分)

(2)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

(12分)

往年试题主观题题型比较全面。

B、考查必修部分的知识点分布相对集中。

a《经济生活》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统计

第一单元

2分ⅹ1

0

2分

第二单元

2分ⅹ4

10分ⅹ1

18分

第三单元

2分ⅹ1

0

2分

第四单元

2分ⅹ2

0

4分

总分(比重)

 

 

26分(26%)

b《政治生活》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统计

第一单元

2分ⅹ1

0

2分

第二单元

2分ⅹ1

10分ⅹ0.5

7分

第三单元

2分ⅹ4

10分ⅹ0.5

13分

第四单元

0

0

0

总分(比重)

 

 

22分(22%)

c《文化生活》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统计

第一单元

0

10ⅹ1

10分

第二单元

2分ⅹ2

0

4分

第三单元

0

0

0

第四单元

0

0

0

总分(比重)

 

 

14分(14%)

d《生活与哲学》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统计

第一单元

0

0

0

第二单元

2分ⅹ3.5

0

7分

第三单元

2分ⅹ0.5

12分ⅹ1

13分

第四单元

2分ⅹ2

6分ⅹ1

10分

总分(比重)

 

 

30分(30%)

今年高考试题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没有考查到。

相对以往高考试题考查必修部分的知识点分布相对集中。

C、有些非选择题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与去年高考试题重复度高。

如:

a、去年试题25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10分)

答案要点:

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一代人。

(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分)

今年试题25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0分)

答案要点: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2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分)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2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

b、去年试题24

(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10分)

答案要点: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4分)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必须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因地制宜。

(2分)甲县善于分析植树造林中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间作耕种模式,获得成功;乙县在植树造林中对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处理不当,成效不佳。

(4分)

今年试题25

(2)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

(12分)

答案要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要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4分)

具体分析学校的情况、学生成长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前提。

(4分)

各校根据具体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

(4分)

从问题设计到评分标准要求来看,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与去年高考试题重复度高。

两道题分值22分,重复度达22÷48=45.8%。

D、有些题目背景材料的采用与问题设计之间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题目要求与高考考试说明中强调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要素和运用能力的要求不相匹配。

如:

27.(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和平与稳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l0国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东盟的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秘书处和专门委员会等。

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发起区域合作进程:

l994年成立东盟地区论坛,先后与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02年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2005年主办首届东亚峰会;2008年正式生效的《东盟宪章》明确了建设东盟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结合材料,概述东盟这一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8分)

答案要点:

国际性:

由东南亚地区l0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分)

目的性:

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职能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社会等方面;(2分)

组织性:

设立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和秘书处等多层次机构;(2分)

自主性:

代表成员国共同利益制定发展目标,自主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2分)

(若仅答出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而不作具体说明的只给一半的分数。

从本题答案要求来看,考生只要对选修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材中第16页中探究活动的内容死记硬背就能得到满分。

因此,本题背景材料的采用与问题设计之间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题目要求与能力考查要求不相匹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今年试题在知识点覆盖面、主观题的题型、与去年试题重复、个别题目命制与高考注重考查能力匹配等方面,可以说是:

打破常规,意料之外。

2、稳中有变,情理之中

1)、试题总特点

A、以问题为中心,以当今人们关注的现实生活重大社会问题为题材,是多年高考不变的思路,也是今年海南省高考政治命制试题的特色。

今年试题除18、20、21、23、26小题外,其他各题背景材料都为时政。

B、紧扣今年海南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突出“一个关注和一个注重”即政治学科考试体现对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要素和运用能力。

C、试题易难度、区分度比较好。

2)、具体特点

A)、不避热点,富有时代气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党建、食品安全、民主决策、生态文明建设、素质教育和3D技术等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进行命题,具有前瞻性,富有时代气息。

B)、思想立意高,体现了新课程的德育导向功能,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试题命制注重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宗旨和现阶段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

第1、8、9、19、24、25小题);增强考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如:

第2、11、15、24、28小题);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如:

第10、12、13、14、25、28小题)。

C)、以基础知识为基石,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要素和运用能力。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如:

如:

今年高考试题24题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0分)

答案要点:

①(宗旨角度)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②(执政理念与政府职能角度)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

(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③(现实依据答角度)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④(政策目标角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D)、模块内知识综合有所加强。

如:

9、从经济角度看,建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可以

A.形成新的财政资金来源   B.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

C.引导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D.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数量

本题直接考查了“解决就业的途径”的知识,同时间接考查了学生对“财政的收入”、“储蓄的作用”、“第三产业发展”等知识的理解。

12、2013年,根据刑法修正案有关条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提出相关罪名的司法认定标准。

上述关于维护食品安全的司法解释

①规范了司法活动   ②坚持了依法行政原则

③树立了立法权威   ④体现了公正司法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题直接考查了“司法机关相关知识”,同时间接考查了学生对“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等知识的理解。

选择题还有14、15、19、20等小题。

又如:

24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0分)

本题综合考查了党和政府的宗旨、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职能等知识。

非选择题还有26小题。

E)、地方特色有所体现。

今年试题的15、16小题背景材料是海口骑楼建筑文化。

F)、今年高考试题的第24题

(1)问评分标准首次出现评分量化表。

作答

角度

答案示例

分值

评分要求

宗旨

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0~3分

仅答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而不作分析给2分。

执政理念与

政府职能

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

0~3分

仅答出“是党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或仅答出“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的给2分。

现实

依据

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0~2分

答出环境遭到破坏相近的意思即可给2分。

政策

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0~2分

答出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近意思即可给2分。

 量化表根据该题的答题角度和分值情况划出不同的档次,对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答题情况进行评分,这样设计有利于质量的区分,又能帮助教师了解试题考查的认知过程,对高中政治教学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今年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思想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结合、模块内知识综合、地方特色、评分标准等方面,可以说是:

稳中有变,情理之中。

【二】质量分析

1、得分情况和易难度

(1)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0.294

0.718

1.274

1.323

1.569

0.364

0.509

1.474

难度

0.147

0.359

0.637

0.662

0.784

0.182

0.255

0.737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

0.62

1.428

1.528

0.865

1.798

1.064

1.222

1.882

难度

0.31

0.714

0.764

0.432

0.899

0.532

0.611

0.941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1.061

1.279

1.29

1.256

1.579

1.782

 

难度

0.53

0.639

0.614

0.628

0.789

0.891

 

 

(2)主观题

题号

23

24

(1)

24

(2)

25

(1)

25

(2)

26

27

28

得分

4.321

4.798

2.245

5.199

3.492

0.137

4.165

3.772

难度

0.432

0.479

0.374

0.519

0.291

0.017

0.502

0.471

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题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题定为难题。

选择题易难度之比为,易:

中:

难=5:

9:

8;非选择题易难度之比为,易:

中:

难=0:

5:

3。

今年高考政治平均分为50.11分,难度系数为0.50。

从试题难度上看,前年0.42;去年0.45,今年比前几年更合理。

2、得分的分数段人数与区分度

①今年各分数段情况

[100~90分]:

6人           占0.02%

(90~75分]:

1095人         占4.71%

(75~60分]:

6126人       占26.36%

(60~45分]:

7147人       占30.75%

(45~30分]:

6240人       占26.85%

29分以下:

2627人        占11.30%

②去年各分数段情况

[100~90分]:

0人           占0%

(90~75分]:

189人         占0.88%

(75~60分]:

3084人       占14.4%

(60~45分]:

7816人       占36.4%

(45~30分]:

7373人       占34.4%

29分以下:

2969人        占13.8%

③对比可看出,今年海南省高考政治试题区分度比去年要好。

(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

3、试题的信度

试题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

今年海南省高考政治试题不搞花样,不追求奇异,考查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书本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没有怪题、偏题。

今年高考政治学科考完后有部分学生认为第26小题(考查考生对东盟这个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的把握)超越考试说明,是偏题。

的确这道题命制有些意料之外,但比对考试说明和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教材,这道题命制又在情理之中;并非怪题、偏题。

4、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考政治试题以基础知识为基石,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要素和运用能力。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有些学生总分低,有些学生某些题目得分低或不得分,主要原因是基础不牢固、能力水平低。

如: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此题学生的得分情况为0.294分,难度系数为0.147。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知识点(稳性知识)的掌握和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得分低主要是第一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等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够[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低,学生不能根据试题信息,有针对性调动运用知识,作出必要判断,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次分配,C选项属于再次分配,故排除;同时学生不能调动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据此,正确答案选A。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近年来,银行利用新技术,不断发展信用卡服务。

完成6~7题。

6.某银行将信用卡业务放入“手机银行”,通过手机上的银行客户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业务和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如金融产品推荐)。

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   ②扩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③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④提高银行的服务品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此题学生的得分情况为0.364分,难度系数为0.18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学生得分低主要是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低,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将信用卡业务放入“手机银行”、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业务和个性化的定制信息服务);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低,没有理解“银行的经营成本、银行的业务、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的服务品质”;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低,“这一举措”没有扩展银行业务,也没有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7.某童装生产企业主通过信用卡透支解决了在购买布料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信用卡具有

①消费功能   ②融资功能   ③储蓄功能   ④支付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此题学生的得分情况为0.509分,难度系数为0.25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