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526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docx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

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5篇)

水浒传读后感1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水浒传》上这本名著。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时候,它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

  《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为了兄弟,为了朋友赴汤蹈火,两胁插刀;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因为它需要用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还一命得决心。

一个具有强烈得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

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

不,是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奋不顾身。

  我还清楚滴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

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是大义。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名族,当日本人侵华。

多少革命烈士,用他们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总而言之,水浒传反映了当时社会虽然非常黑暗,但是仍有许多有义气的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水浒传读后感2

  这些天,我终于读完了《水浒传》这本书,有了深深的感受。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宋代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又接受招安的故事。

书中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塑造了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位英雄人物形象。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忠、义。

  忠,就是对人民和国家很忠心。

宋江不仅对梁山事业很忠心,对国家也是忠心耿耿。

他大破辽兵,为国出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忠,也许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可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却都做到了义,他们可以为别人上刀山、下火海,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住别人的生命都不以为然。

而我们现在,谁又能做到以命换命呢?

  记得鲁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负时,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虽说有些鲁莽,但这种为素不相识的人打抱不平的义气实在让人佩服。

  《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的忠心和正义将永远使我念念不忘。

我爱《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也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爱他们身上的忠义精神。

以后,我也要像故事中的108位好汉一样,做到忠和义。

水浒传读后感3

  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风格。

其中我最喜欢鲁智深。

  他十分勇猛。

有一次,他去郑关西那儿。

最后被惹怒了,与郑关西打了起来。

三拳就把他打得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由此,我开始想:

我与他打架的话,不就两三拳没到就已经被打死了吗?

我咽了口唾沫,想得双手瑟瑟发抖,连书也从手上掉了下来。

  他不仅勇猛,还非常爱打报不平。

有一次,他到了一个地方,留宿在了一位老百姓家中。

当他听说有人抢了两位老人的女儿时,勃然大怒,发誓一定要帮助两位老人。

当知道对手是自己的结拜兄弟时,化刀枪为唇舌,说了两位老人之事。

因为结拜兄弟怕鲁智深,就把两位老人的女儿送了回去。

  另外的一百零七将也有各自明显的性格,林冲很暴躁,宋江很沉着冷静,吴用神机妙算……

水浒传读后感4

  读书重在有感,读书贵在能记。

对杨雄、石秀等人的分析出自自己心中,真实。

更为可贵的是能把江湖义气升华。

  小时候,我很爱听别人讲《水浒传》中的故事,昨天,我借来这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书中讲述杨雄的故事那段让我感触颇深。

  我特别痛恨潘巧云,因为她朝三暮四;我很佩服杨雄,因为他看起来显得窝囊透顶,其实是大丈夫的能屈能伸;我最敬重石秀的仗义,他是个能为朋友两肋插刀、敢上刀山下火海的梁山英雄好汉。

  石秀的行为,让我明白做人应该以情义为重,“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是啊,如果我们见利忘义,那么我们身边的“情”便都是虚伪的,真情真义就会远离我们,就不会有诚信可言。

正所谓“千古知音最难觅”。

  读了《水浒传》后,我深深懂得:

做人要仗义,更要舍哥们之“小义”而顾国家民族之“大义”。

水浒传读后感5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

  《水浒传》是明朝时的著名大作家施耐庵的杰作。

故事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英雄好汉:

比如花和尚鲁智深,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

  《水浒传》的人物很有特色,但书中体现的忠和义二字令我的印象更是深刻。

忠字,就是对人民和国家的忠心。

义字就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那样为人们赴汤蹈火,哪怕是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住其他人的性命,这种品德令我敬佩。

  在《水浒传》中,我最敬佩的一位人物那就是——武松。

武松赤手空拳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自己赢得了都头的职位。

我觉得他是个勇敢,有英雄气概的人。

记得还有一次,他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还有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自己的鲜血写: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在这一段,我看出了武松敢作敢当的好品质。

  《水浒传》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的第三十四回——英雄聚义排座位。

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家举起“替天行道”的旗子,大家将位排毕,入座。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久不息、广为流传的名著,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水浒传读后感6

  最近这几个星期,我阅读了《水浒传》,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孝顺。

  做为子女,我们一定要有孝心,一定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在书中的李逵就是一个又孝顺的人。

李逵下山回家接他的老母亲上山,可在途中看见老在吃自己的老母亲,一气之下杀了老虎。

这里反映了李逵十分爱他的老母亲,有孝心。

  在鸟类中,乌鸦也十分有孝心。

小乌鸦在幼时是由爸爸妈妈去辛辛苦苦找虫子喂养的。

带到小乌鸦长大了,会去找虫子喂它的爸爸妈妈,这就是乌鸦反哺。

  连动物都十分孝顺父母,更何况我们人呢?

  有一次母亲节时,爸爸帮奶奶分担了许多家务,奶奶十分开心。

但是我呢,一直以为我肯定会从容尽孝的。

可当我读完时,我明白了做一个孝顺的人,一定要从小就孝顺自己的父母。

水浒传读后感7

  前几周,我读了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里面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我最喜欢的就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宋江,一百零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宋江,他原是郓城县押司,后来他投靠了梁山泊。

在当时战乱不断的时候,有人能组起一支队伍就不容易,看一下三本大名著中的三位主人公刘

  备、宋江、唐僧,他们三个不都是平凡的人吗?

水浒传中,我最狠得就是高俅,高俅在把宋江等人招安后,就带他们打辽国以及方腊、田虎、王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就被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

我觉得最能打醉拳的非武

  松莫属,因为他在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让他名声远扬,而且也让人知道他的醉拳有多厉害。

  最有智慧的就是吴用了,足智多谋的他,宋江就是靠他打的胜仗。

再说一下黑旋风李逵,有事李逵是讲义气也讲道理,可是有时他也不讲道理,就比如他去赌钱,钱都赌光了,他就抢别人的钱回去交差,这时的他就是不

  讲道理的。

  水浒传让我感受到当时的农民的生活的是怎样。

水浒传读后感8

  我读水浒传印象最深的是宋江,我对他颇有些看法,甚至极度不满。

  宋江提倡忠义,这点便无可厚非,是他带领梁山走上壮大,他当首领时梁山达到巅峰时刻,败童贯、高俅以及天下八方节度使并活捉高太尉,北上抗辽大获全胜并迫使辽主动投降,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不失一将都取得了胜利,足见梁山实力。

宋江为人与刘玄德甚为相似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不知该说他做作还是该说他谦虚,正因如此他才能招的108将。

前期对他的评价多为积极,但他后来将梁山带到了阴沟里,竟然接受诏安,108名好汉被派去压制农民起义。

结果只剩下了36位好汉,他壮大了梁山同时毁灭了梁山,他不是一个好首领,更不是一个好兄弟,他得知自己喝了毒酒死后除了名声什么都留不下,为保全他的名声,为防止李逵造反,竟将毒酒给了他,我实在对李逵打抱不平,宋江死了我一点都不同情,他自作自受,活该为死难的兄弟付出生命报应,但他毒死李逵竟为一虚名,太自私了,可笑的是吴用,花容两员虎将竟为了这么个假仁假义的东西自杀,或许这便是宋江的人格魅力吧。

  真义假义无所查,他对朝廷真忠诚。

水浒传读后感9

  自从宋江上了梁山泊后,他就一心想着当老大。

而这时的梁山老大也想让宋江遇害,但都碍于兄弟之间的义气,便没有下手。

这时段景住想送梁山的玉狮子马被曾家府抢了去,晁盖想着建功,但出征时军旗在半山腰吹折了,是不祥之兆,况且也没有带吴用这样的军师,乱打了一气,不失败才怪呢。

这也就让宋江有了机会下手。

  他们下山后,有两个僧人投拜,并骗他们到曾家寨中,他们了解曾家的事情太多,连头脑简单的林冲都看了出来,晁盖却没有那么谨慎,梁山换主也是必然的。

后来晁盖在火拼时中箭,只靠林冲后面接应才敌得住。

但宋江之前让戴宗打探消息,也并未救晁盖,可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晁盖中的箭上有史文恭三字,但史文恭并不擅长用箭,梁山泊花荣射箭准,所以晁盖死前便猜到了是宋江要杀他,便对他说他死后让抓到射死他的人当老大。

但梁山泊不能一日无主,宋江便暂时当了老大。

在他当上老大之后,便分工,兄弟们井然有序。

可见在他当老大之前就已经想好怎么安排了,也足以看出宋江具有领导人的风范,领导性强。

水浒传读后感10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他将一百零八将梁山好汉描写得栩栩如生,侠肝义胆、荡气回肠。

这篇小说主要以农民战争为题材。

一百零八位好汉与朝廷对抗,反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__。

  这篇小说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人物故事。

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他人劝阻,坚持上来冈。

遇到了一只猛虎,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最终将老虎打死。

他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当地老百姓。

  在故事中,武松是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也是一个固执豪爽,重情重义、毫不畏惧的英雄。

  武松这种迎难而上,毫不畏惧的精神,往往能帮我们打败身边的困难。

比如:

一道难题、一次比赛等等。

你该如何来面对他们?

一种是迎难而上,也许你会遍体鳞伤。

一种是选择绕开他,这是懦夫的行为,也许这种困难,以后你永远无法战胜。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习武松的精神,鼓起勇气,迎难而上。

有时候我们付出了也许会成功,有时候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会有收获。

但不管怎么样,尝试了就是一种成功。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生活中,只要你能学习武松的精神,敢于挑战,所有的困难都会烟消云散。

水浒传读后感11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由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施耐庵创作,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展示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从觉醒到反抗的战斗过程,梁山泊里的108位好汉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英雄真好汉啊!

  书中塑造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小李广”花荣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用,他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汴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10万贯金银珠宝。

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书中的108位好汉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缺点。

在读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要是我也有他们的优点,那该多好啊,当然我也要反思我有没有他们的陋习……

  合上这本书,我仿佛来到了梁山泊,亲眼见到了众多英雄好汉……

水浒传读后感12

  在美好愉快的寒假里,我读完了《水浒传》这本名著,书中英雄们除暴安良。

替天行道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

  《水浒传》的作者名叫施耐庵,他在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将领,他们性格各异,各有各的绝活。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鲁智深,他在华阴县当任提辖时为了帮助金老父女而杀死了镇关西,放弃了提辖的职位出家当了和尚。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主要讲了鲁提辖听取了金老汉的苦诉勃然大怒,立即去找卖肉的郑屠算账。

提辖来到郑屠的肉铺时,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先戏耍了郑屠一阵,之后,又三拳将镇关西打倒在地,失去了生命。

鲁提辖深知杀了人是要砍头的,所以,他放弃了提辖的职位,出家当了和尚。

读到这我不禁想到,如果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们那我们能不能像鲁提辖一样舍己为人去帮助他呢?

  《水浒传》这本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宋朝的历史,而且能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要想做好汉必须义胆忠肝。

水浒传读后感13

  今天,我阅读完了《水浒传》这本书,深有感触。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梁山泊的好汉。

其中很有名的是宋江、卢俊义、公孙胜、吴用、关胜、林冲、柴进、呼延灼、花荣、鲁智深、武松、杨志、徐宁、戴宗、李逵、史进等人。

  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21回,书中讲述了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的情景,话说史文恭设计引宋江等人掉进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不料吴用将计就计,先派人杀往南门,又让鲁智深、武松打东寨,朱仝、雷横打西寨。

吴用又调两

  路人马从背后包抄寨前,一齐进攻,反而将史文恭的伏兵全部逼入自己设计的坑里。

史文恭却自己逃掉了,结果在逃跑的路上被卢俊义、燕青抓住了,最后宋江把史文恭杀了,祭奠晁盖。

  《水浒传》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让我很入迷,我喜欢看《水浒传》。

水浒传读后感14

  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我可喜欢了。

我佩服宋江、柴进的仗义疏财,吴用的足智多谋,卢俊义的英勇善战,还有……他们个个讲忠讲义,这是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咱们先不说其他的英雄好汉,单说那个性情鲁猛的黑大汉——黑旋风李逵。

  一谈起李逵,我的话就多了。

他最讲义气,为人做事敢闯敢拼,还信守承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在《水浒传》第十八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他表现得更为英勇,从中看见了他的忠义、孝顺和敢闯的精神,使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而在李逵身上,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胆小。

记得有一次老师提问,我心里明明有一个不错的答案,可就是不敢说,我怕答错了同学们嘲笑我。

就这样,举起的手又慢慢放下,迈进大门的第一只脚又退了回来。

不光如此,每次唱歌时我都不能落落大方、无拘无束,而是那样的拘束、害羞……

  现在,我要学习黑旋风李逵,学习他的讲义气,学习他那敢拼敢闯的可敬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15

  在《水浒传》中,我认为李逵是宋江的一名猛将,但是,李逵又有些残忍,因为在三打祝家庄之前扈家庄的扈成就向宋江投降,而李逵在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杀了扈成的一家。

所以李逵在打仗方面是一个好手,但是他的性格未免有一些冲动,所以在后面宋江去东京而李逵想去宋江不想让他去,这就是因为李逵的性格太暴躁,容易惹出事端。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虽然是一名和尚,但他杀人的本性仍然没有消失。

他同样爱打抱不平,是一个值得赞叹的人物,例如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但知道他们的遭遇后愤愤不平,就想立刻找镇关西打一顿,说明了他的英雄气概,但是他处理这件事的方法有些错误了,因为他把镇关西打死了,镇关西虽然有些可恶,但是他还罪不至死,所以他做事也有些鲁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