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经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569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项目经理经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经理经验.docx

《项目经理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经理经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经理经验.docx

项目经理经验

本人做项目经理工作多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

以下是本人一些做项目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指点,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提高水平。

 

项目开始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项目经理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

 

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

在国内很多客户都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根据项目的名称望文生义地去想象项目的目标。

一个名为“办公自动化”的项目很有可能在你进场以后一个月才发现客户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计算机生产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系统。

前期了解情况的工作越详细,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具体业务干系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技术监督方等等,很多项目里除了业主单位的结构很复杂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单位也会牵涉进来,如项目监理公司、业主的行业主管机构等。

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

事先了解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经理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

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你在需要资源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想赚钱?

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公司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

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很多项目要求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范围里完成。

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

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

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要尽早预定,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5.现在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

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么做),而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得很透彻。

也就是说它不仅说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也让客户的业务人员(一般不懂技术)知道项目做成什么样就算完成了。

简单地说,项目说明书描述项目做哪些事情和每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检查每一个结果。

 

6. 是到做总体计划的时间了吗?

不,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客户的目标和你手上的资源,那么做计划以前,你还需要和你的经理和客户充分沟通资源的问题。

因为很多资源是还不明确的,你需要写一份报告,详细分析这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情况。

如果一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话,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资源不够,就要高层改变策略,增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

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公司会放弃这个项目。

总之,没有人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项目经理不能尽早发现风险,那么就只能去当烈士了。

 

7.明白了要做哪些事情和你手上的筹码以及你做这个项目的总体策略,现在是成立项目小组的时候了。

很多项目经理都没有自己选择组员的权利,那么,就尽量发挥你的影响力去寻找那些你想要的人吧。

成员的组成根据项目不同,相差较大,很难有什么具体要求,但是,一定要有精通客户业务的人,很多小项目里,这个人就是项目经理本人,大项目里会配备行业专家(Industry expert),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才不会鸡同鸭讲,双方才可以相互理解。

我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客户交谈时满口的专业术语,结果搞得客户一头雾水,反过来,他还指责客户不懂技术。

其实,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客户已经是很好的客户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更不懂怎么做还要指手画脚的客户到处存在,但是要明白,是客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客户,有了客户你才有工资拿,心平气和一点吧。

8.现在你要面对三群人:

你的领导、你的组员和你的客户,和这些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要他们做什么准备这些事情将是你的主要工作。

既然沟通这么重要,那些事先定义一下沟通的原则也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

很多沟通原则都是潜规则,如果你在一个部门时间做长了,对这些规则的运用觉得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你现在面对的是多个部门甚至多个单位,不把沟通规则说清楚,你以后就会吃亏。

下面的东西看起来无聊,其实还是很管用的:

第一个是规定信息的流动方式和介质,是推还是拉。

推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将主动发布信息,不管通过电话、邮件还是书面方式,保证将信息传达到每个人。

这种情况适合小项目,人少;拉的意思就是项目经理就是一个类似web服务器,你自己需要什么信息就去问他。

当然,没有项目经理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他会用发布信息到公共介质的方式公布信息,简单的是白板,复杂一点的是项目的公共信息交互区,潜规则就是我发了你没去看就不要说我没告诉你。

说这些看似很无聊,其实里面牵涉信息传达不完全的责任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指一般的方式,而且不要绝对化,一般情况下,主动沟通和被动访问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对领导,项目经理更加应该主动去和领导沟通。

第二个问题就是文档问题,很多人怕写文档,但是项目经理一定要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

有理有时候为什么会说不清呢?

就是因为没有证据。

所以项目经理开始就要和客户说清楚有些文档是必须签字的,比如项目经理的项目日志,每个星期至少让客户签字,另外所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比如会议纪要,甚至领导的讲话记录,都要写成文档,双方签字,这样以后扯皮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据可查。

记住:

说了的就和没说一样,只有写下来大家签字后才算真正发生了的。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你提交的报告,给领导(包括本方领导和客户领导)做一个选择题,结果领导压住不批,让你无所适从,结果拖延了进度。

这时候,你可以等,但是注意要留记录,标明是谁的责任;另外,如果你在开始阶段就和领导商定:

如果批示提交三天后没有得到领导答复就算对方同意,这样你就会主动很多。

再比如不同事件的审批流程问题:

什么等级的事情记录在项目日志里、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项目经理专门签署备忘录、什么等级的事情要双方领导出面签署合同附件等等。

事先想得越周到,以后的工作就越主动。

9. 好了,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定义了一些游戏规则,现在是坐下来做计划的时候了。

这一节,任意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都会说得比我好,所以我就少写一点,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就是了。

首先是找几个关键组员,比如客户业务专家、系统分析员等等,做一下项目模块划分工作。

项目分成几块去做,每一块完成什么,模块之间的信息如何交换等等。

需求定义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这里说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这里要强调一点:

完成一个目标有很多种方式,你要选一种你最熟悉的,而不是看上去最完美的,这个思路会让你的项目减少很多风险。

有时候客户会被某种新技术打动,坚持要你采用那种新技术,你就应该告诉他:

你选我做这个项目,就应该容许我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做事情,新技术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吃亏的人还不多,我不希望你成为第一批受害者。

采用一个计划会让你的工作更加明确,比如用微软的Project软件,你填写完表格以后,就可以知道这个项目有多少件事情要做,每件事情需要什么资源,他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如何,消耗的时间有多长,完成后有什么标志等。

所有的结果最后用一个叫做甘特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你做完这个表以后会惊奇地发现,甘特图上项目的结束时间会远远落后于你的计划结束时间(签合同的人永远不会先征求你的意见的)。

当然,学过项目管理的人会大谈什么WBS、优化路径之类的东西,但是我的经验是你再优化也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安排到计划的时间结束。

如果你没碰到这个问题,在我恭喜你挑了一个轻松活之前,请你再去确认你是否罗列了所有要做的事情和正确评估了他们所需要的时间。

这时候,你就要考虑牺牲一些任务的时间(也意味着质量)了。

按照什么标准牺牲?

这个项目的战略!

我们在第三节提到过的战略。

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什么都赶进度,其结果可能就是十件事情你一件也没做好,想想多么失败啊。

所以,把资源投到你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最后的结果是十件事情,你有三件做成了精品,三件完成,还有四件因为某些原因延误,成绩单是否靓丽了很多呢?

战略决定优先级,而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是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主要体现。

好,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了解了项目的目标、搞清楚了手上的资源,制定了项目的策略,然后编制了项目的整体计划,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进入这个阶段反而是项目经理比较空闲的时候,不像前期的时候项目经理要象记者一样到处和不同的人接触,搞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努力猜测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的真正目的,那才是最累人的事情。

当然,小项目的项目经理往往自己也是一个资源,要做很多事情,这时候反而比谁都苦。

项目经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和客户领导以及自己领导的沟通。

和客户领导沟通时特别要注意,除非你需要对方给你支持,那么你才需要讲得具体一点,否则,告诉他一切正常就可以了,而且态度要积极一些,千万不要说一些领导不懂的细节,比如:

“王局长,最近项目进度还算正常,就是JVM经常发生一些内存泄漏的情况…”王局长:

“(*&$@@”。

和自己的领导汇报也要注意这个问题,除非他是一个技术高手,你需要他的技术经验,否则一般就汇报进度是否正常以及有问题时你的对策和打算就可以了,有些需要他支持的地方,比如资源调用需要说详细一点。

和组员开会,除了一些项目进度跟踪会议以外,还有很多讨论会,需要大家用头脑风暴方法给出解决问题。

与会人员很多都是技术人员,他们的特点是注重细节、缺乏大局观、有点消极悲观、自尊心强(如果总结得不对,欢迎大家拍砖),所以,你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只要负责提出问题和记录下他们的观点,千万不要做评判者的角色。

一个问题,有很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看,现象是完全不同的,想想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这些技术人员,他们往往精通一个方面,就自己的角度发表见解,除非一些很特别的情况,你都应该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最合理的。

你的长处是掌握事情的优先级,评估各个方面的轻重缓急,从而根据他们的意见得出一个合适的(而不是正确的)方案。

所以,在会议上,你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和他的意见,夸奖那些意见提得比较好的人,千万不要把会议带入无休止的争论(你要让大家知道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多元的,唉,我们的教育惹的祸…)。

会后,你自己写文档,做决定。

会议上大家的面子都被照顾了,自然实施起来的阻力就小,如果还有意见的,你就私下找他聊,如果还不能说服他,你就要让他明白,因为你负责这个项目、你担当风险,所以,这个优先级应该你来判断。

组织中的高层,并不见得水平会比一般的成员高,但是,他要承担组织的风险,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对事情的优先级的判断肯定比下属强。

在开发过程中,内部管理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时刻强调以验收为目的的思想,每个任务的最终可交付成果一定要是可以被检查的,比如,【界面要求:

美观大方、简洁明快】,这个要求我就不知道如何检查。

所以,给开发小组布置任务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检查结果,比如我见过一个计划,里面有一个任务【开发人员熟悉EJB编程】,这个任务,除了让这些人去参加一些专业认证考试,否则,结果很难被检查。

所以,时刻考虑如何检查结果、如何向客户交付是项目经理一直要注意的事情,我听说有些老项目经理拿到项目是倒排计划的,即首先看如何验收和验收标准,然后决定工作计划。

很多项目开始了很久,还不知道如何验收,那么这个项目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做项目就是为了验收,我们的角色不是研究机构,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付出那么多劳动后得到结果。

另外我插一句:

我是极其不主张到客户现场开发的。

尤其是一大群技术人员直接和客户交流,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技术人员的本性决定的)。

我的做法是项目经理和项目实施人员到现场,软件开发人员还是在公司做项目。

项目实施人员就是初级项目经理,他们了解自己的产品,懂得一些客户的业务,关键是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俗称“皮厚”。

他们是客户和研发人员的桥梁,其职业方向也是很机动灵活,以后可以有很多方向可以转,比开发人员的路要宽得多。

接着,我们再谈谈最让人头痛的需求变更问题。

变更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部分更改了原先的目标,即需求变更;另一种是没改变目标,但是客户不满意目前的实现方式,大到流程的实现,小到界面的布局,都是属于这类。

碰到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是事先沟通的不够充分和客户随着项目的进展,慢慢想清楚了问题,改变了以前的思路。

这时候,如果需要改并且你的战略是容许这种情况的,那么注意下面几点:

1.确保以前的文档,就是记载着以前的结论的东西,客户是否签过字,如果没有,赶紧把你的工作停下来,赶快再和客户自己确认一下你的方案,然后让他签字,避免以后说话没有凭据;

2.和客户坐下来,自己探讨他修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有同样能达到相同目的,但是对你来说有代价更小的选择?

3.(项目初期的工作)明确更改流程,一般是客户指定一人签字(否则客户每个领导都有权力来插一杠子,你就废了),以正式项目文件的方式提交给你,然后,你做评估分析,分析对成本、进度的影响,在你的领导同意后,出相应意见书,主要是要说明更改设计的原因和指出由此带来的不确定后果(这个东西先写出来,后面如果真的发生了,至少不是你的错)。

然后再让客户在上面签字。

见过医院给病人做手术以前让家人签的免责条款吗?

对,就学习那个,让大家都意识到任何的更改都有成本和代价。

谈我的一些施工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

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

    对于技术员来说,起码要求三勤:

手勤、腿勤、嘴勤。

手勤就是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做好记录。

腿勤就是多跑路,现场,监理,还有就是领导那里,首先做好传话筒,然后再谈干工作。

嘴勤就是多说,跟下边交底,向领导汇报.

前一段有两个学工民建的大学生应聘,他们信心很大同时又很实际,跟我说了许多远大理想和抱负也委婉讲了对薪酬的稍稍不满,我告诉他们:

干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想吃这一碗饭,就要静下心来,多看、多问、多长个心眼,你可以把这一段经历当作跳板,但不能把工作不当回事。

允许你不懂,但不允许你不懂时不问,自做主张。

     问我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时,我告诉他:

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隐蔽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但一开始只要跟着工长完成工长交办的任务就行了。

     先说放线,专职测量员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握吊线坠的基本功,不能老依靠经纬仪,不可能也不现实,再一个住宅和办公楼建筑定位放线简单的多,工业厂房就要复杂的多了。

     放线量尺寸时一定要杜绝用小尺一尺一尺(工地上常用3米尺、5米尺)的量下去,免得误差累积。

另外,两点高差较大时,一般量斜距、测两点高差用勾股弦定理计算求的通常误差小的多。

记住学测量时老师讲的几个要点:

先整体、后碎部;常复核,前一步工作没做复查下一步工作不能进行;测量步步要经过检核。

     测量放线在施工时尤其重要,你的一点疏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在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并不象在学校测量实习时量距有前尺、有后尺、有读数、有记录那么正规,往往是工长和技术员两人就去放线,再就是现场随手喊个工人来帮忙,这实在是不合适,你不能要求项目经理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陪你定位,但你必须做到慎之又慎,尺前尺后来回跑。

     工地上给标高一般也是技术员的事,你看水准仪,扶尺可就不一定是谁了,要注意塔尺前后俯仰对观测结果影响很大,再一个就是塔尺下对点时非专业人也是不好掌握的,如果你不反复叮咛,差个3~5毫米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句话是工地上流传的,虽然不完全对,但可以算是搞测量人自我保护的法宝:

“三角要小、线要粗”,意思是给完标高描红三角时不要描的太大,弹墨线时墨线要粗一点。

呵呵,什么意思自己琢磨去吧。

     作为工地技术员,水准仪、经纬仪、墨斗、线坠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

再说材料计划,不管预算员是否提了,作为技术员你必须自己动手再算一遍,你算实际用量,不要看预算定额的含量,定额是综合各种工程类别编制的,有些定额子目中的含量实际施工用不了,有些反而不够,比如瓷砖大理石,设计已经给定尺寸规格,你可以实际排一下包括需要切砖的半块砖的数量,只要你用心了,你就可以把数量提的很准确。

这样施工时你到现场检查时就会胸有成竹,就可以一下发现问题。

     现在钢筋设计一般都采用03G101图集,刚刚学过钢筋混凝土的课程,应该比别人熟悉的快吧,提钢筋用料时,要注意钢筋接头的量。

     如果自己设混凝土搅拌机时,水泥一般按预算预提,待混凝土配合比单出来后,按实际每立方用量调整,沙子一般按每立方0.5立方、石子可以按每立方1立方提计划。

     说说写技术交底,一般来说,技术交底的通病就是抄书多、抄规范多,能指导施工的不多。

我的经验是对施工工艺、施工步骤不清楚时还是多抄些规范要求,可以让别人说你的交底是死搬硬套,指导不了具体施工,但总比让别人看了说你不懂、说你讲外行话要强。

再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交底是要进交工资料的,所以绝对不允许有违背规范的话。

毕竟有些是可以去做但不可以写出来的。

想提高的话,你应该多看看工人的操作,看看有哪些没按书上的去做,对质量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自己一定要记下来做个总结。

     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在一些正规的单位是取样见证人、材料员会同监理共同完成的,作为技术员也应该参与,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自己翻看规范、规程死记硬背的知识远不如实际经历过的记得牢,比如钢筋机械性能试验试件的选取,不能图简单从钢筋端头截取,一般要截去1米左右后再取样,是因为要消除钢筋生产热轧时对端头的影响,要注意现场取样复检的宗旨是随机取样,使每组试件能真正有普遍性,代表性。

如果钢材供应渠道有可靠的保证,并且是长期合作信誉度很高,也可以在1根钢筋上把该规格的钢筋试件一次取完,毕竟省得钢筋配料时人为增加接头,造成材料的浪费。

但要记住合乎标准规范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在业主和监理面前不管你自己觉得关系处得多么融洽,你永远不能在你没有按章行事时说实话。

当然,对于新技术员来说,最好还是严格遵照规范要求去办,第一好处是自己心里塌实,第二给别人一个做事认真的印象总是不错的。

水泥取样一定要按规范要求从任意10袋中各取一点混合后送检。

好处是给试验室提供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使出具的配合比单更经济,更科学。

     现场质量检查、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的是看起来简单,其实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

在现场呆时间长了,就可以哪些地方是关键,重要的是提前预控,既成事实后拿着仪器挑毛病是项目经理和操作工人最反感的。

你辛苦了半天,把检查结果汇报给主管领导和项目经理时,往往是没有好脸色的,客气一点哼一声说知道了,不客气马上给你噎个半死:

“原来你干啥去了?

     隐蔽资料的填写、包括施工日记写写划划的事,那就是你秀才份内的事,不要跟某某说这该谁来做、那不应该是技术员的事,要把每天别人休息、喝酒时你还得写一天来的进度、机械运转情况、人员安排情况等等当作是一次免费学习的机会。

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的,想想某某事是如何处理的,少发表言论,多揣摩人家调配人员的技巧、跟监理周旋的结果。

要树立是为自己独立干工程打基础的志向。

牢骚于事无补,你的辛苦和付出会有人看到的,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人的尊重是你干好技术员工作的第一步。

     有句话我常给下边人讲:

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

     钢筋下料单的审核你必须要参与,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习惯做法是钢筋料单由钢筋工长负责,你要一份自己核对一下,主要是钢筋接头的位置是否合理,在脑子里把他料单上的钢筋排一下,对照设计图纸,看看有没有遗漏,看不明白就去问他,这没有什么丢不丢人的。

     要想干好技术工作,就首先要自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让周围的人认同你,必要时可以倚小卖小。

     干技术员的阶段是搞施工打基础的阶段。

施工现场的实际经验的获取和累积,人际关系的基本架构的形成,包括自身处事做事的风格的确立,都是在这一阶段.

施工现场免不了喝酒,内部沟通需要喝、请甲方监理也要喝,如果你能喝1斤你只说喝半斤,如果你喝不了半斤干脆就说滴酒不沾,不管你的领导还是同事,说成天花也不喝,这就对了。

我的经验是喝酒根本不解决问题,反而因为喝酒往往坏事。

你可以想想,不说你酒后说一些过头的话(其实是废话),你脸红脖子粗指手划脚,即使你说对了别人也会说你是酒话。

说远了,下面说说现场的一些具体事。

     工业厂房一般就是框架排架结构,对于排架厂房,你要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有不对的欢迎大家指正):

     1、杯口基础施工时,要考虑柱的预制。

     2、边柱不在轴线上,是要偏500的,原因是让出抗风柱不在屋架的正下方

     3、一般柱预制是三榀叠放的,原因是省去了地胎膜的支出,四榀行不行?

那不地胎膜的支出摊销的更小了吗?

答案是:

如果叠放四榀,一般预制柱小面尺寸是400~500,叠放四榀多高?

是将近2米,浇注混凝土时不方便,需要搭设架子。

     4、柱子要注意预埋件,一般厂房柱子埋件有:

柱间支撑埋件、牛腿面上的埋件、吊车梁连接刀板埋件、及吊车梁走道板埋件等等。

     预制柱吊装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

     柱吊装一般采用一点绑孔起吊,吊装方法采用旋转法,旋转到位置后,垂直吊起,当柱脚面高出杯顶200mm左右后,再旋转吊臂到杯口顶,操作人员扶好柱子对准杯口,然后慢慢放绳,当柱脚接近杯底时(约3~5cm)时刹住车,对准底部轴线,四个面插入8个楔子,每个面两个,用大锤轻敲,先对小面中线,再对大面轴线,落到杯底,并锤打牢固,随时用坚硬石块将柱脚卡死,每边卡两点并卡到杯底,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再用大锤轻打,用经纬议在大小面调整垂直度,并用锤逐步打牢。

     当柱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校正好后,及时浇C25细石砼,浇注前将缝中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当杯底有大空隙时,应先灌稀水泥浆,填满空隙后,再灌细石砼。

     灌缝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灌到楔子底,并用钢筋振捣密实,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后,打掉钢楔,再灌满细石砼。

     注意,第一次振捣砼时不得碰动楔子,避免影响柱的垂直度。

     柱子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屋架等其它构件的连接,所以必须将柱子基本校正好,如由于校正垂直度影响到平面位置,应采用“反推法”校正,假设柱子偏左,需向右移,先在左边杯口与柱子间隙中放一大锤,如柱脚卡了石子,须将右边的石子拔走,然后在右边杯口卡上坚硬石块,在杯口处敲打楔子,使柱身绕柱转动,为减少敲打阻力,可适当适松动背面楔子,再在正面放小钢楔敲打,用经纬低监控。

     厂房框架结构要注意工序的衔接。

     工业厂房施工的难点在于设备基础的施工,由于安装设备的要求,相对尺寸和标高要求十分严格。

一般控制原则是:

     凸出部分的尺寸宁小勿大,凹的地方宁大勿小,平面标高特别是埋件顶标高宁低勿高。

     下面是99年我写的一份技术交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全是大实话,只是给作业班组看的,交工资料里是另外编的。

     交底内容:

“H”型钢梁制作、安装

     1、按图纸1∶1的尺寸进行放样下料,下料前后的型材均调直。

放样时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部联系解决后再下料。

     2、节点尺寸及焊缝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金属构件除锈刷防锈漆一遍之后再进行拼装。

     4、构件(部件)延长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