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57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docx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

课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用画图法解应用题

知识点

1、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解应用题。

2、用画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帮助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教学目标

1、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受数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典型例题】

例1:

小明的钱不到5元(是整角数),如果买6枝铅笔,钱不够,还少5角。

小明原来最多有多少钱?

 

解题策略:

问题求的是“小明原来最多有多少钱”。

由题意已知小明原来的钱不到5元,但加上5角后就超过5元,且能被6整除。

假设每枝笔8角钱,6枝则是48角,不到5元,所以不能;如果每枝9角,6枝就是54角,再减去少5角,原来最多49角。

算式:

6×9-5=49(角)

 

【画龙点睛】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不认真思考,提笔就做,很容易出错。

所以应该先从条件或问题入手,仔细分析,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举一反三】

1、一盒糖果,总数不超过20颗,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余2颗,这盒糖最多有几颗?

最少有几颗?

 

2、停车场里原来停放的轿车比卡车多12辆,后来轿车开走6辆,卡车开进8辆,这时停车场里哪种车多?

多多少辆?

 

3、有大、小两桶油共重50千克,两个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10千克和6千克。

大、小两个桶原来各装油多少千克?

 

第二课时:

【典型例题】

例2:

小明有10枝铅笔,小红有4枝铅笔,要使两人的铅笔同样多,小明要给小红几枝铅笔?

解题策略:

我们用图来表示已知条件:

小明:

小红: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明比小红多6枝铅笔,把多出来的6枝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即6÷2=3,所以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

 

【画龙点睛】

用画图法解应用题,特别是解技巧性较强的题,能形象直观地揭示数量关系,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同发挥作用,从而构建出解题思维的模式。

【举一反三】

1、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

问:

小明比小红多几枝铅笔?

 

2、小红有4枝铅笔,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小明有几支铅笔?

 

3、一根12米长的木条,锯3次,每段几米?

 

4、小红妈妈到水果店买苹果,她的钱若买3斤多1元,若买4斤少1元5角,问妈妈带了多少钱?

 

6、二

(1)班同学做早操,每行人数相等,小李的位置从左边数是第3个,从右边数是第4个,从前边数是第4个,从后边数是第2个。

问:

(1)班有多少同学在做早操?

 

 

练习

1、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386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少148本,科技书与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2、小丽到商店去买练习本,她的钱若买4本还剩2分;若买5本,就差1角。

问小丽有多少钱?

 

3、一堆水果糖,8个小朋友来分,每人分6颗,还多7颗。

这堆糖一共有多少颗?

4、小明的爸爸年龄比妈妈大6岁,妈妈今年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小明出生时妈妈30岁,小明今年是多大?

 

5、商店有320本练习本,又运来500本,卖出去480本,商店还有多少本练习本?

 

课题

等量代换法

知识点

1、等量代换的思想:

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替。

2、运用等量代换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学会等量代换的方法,接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典型例题】

例1、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1只大象的体重等于10匹马的体重。

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这只河马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解题策略:

1匹马的体重是320千克,10匹马的体重就是320×10=3200(千克),这也就是1只大象的体重。

又知1只河马的体重等于2只大象的体重,用2只大象的体重代替1只河马,则这只河马体重是3200×2=6400(千克)

 

【画龙点睛】

也可以这样想:

1只大象的体重是10匹马的体重,即2只大象的体重就等于2个10匹马的体重,即20匹马的体重,因为2只大象的体重与1只河马的体重相等,所以1只河马的体重就是20匹马的体重。

320×(2×10)=6400(千克)

【举一反三】

1、已知1个=3个,1个=5个。

那么1个=()个

 

2、△+△+△+□=25,□=△+△。

 求 △=?

  □=?

 

3、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2只梨的重量,也等于4只香蕉的重量,还等于2只苹果、1只梨、1只香蕉的重量之和。

那么1只菠萝等于几只苹果的重量?

 

4、一条鱼,鱼头重9千克,鱼头重量等于鱼身一半加鱼尾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

问:

这条鱼重几千克?

 

练习

1.一根20米长的木条,把它据成4段,要锯几次?

 

2.商店有480本练习本,又运来500本,卖出去360本,商店还有多少本练习本?

 

3.小明的爸爸年龄比妈妈大5岁,妈妈今年3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小明出生时妈妈30岁,小明今年是多大?

 

4.一个数加上4,减去4,乘以4,再除以2,结果是2,求这个数。

 

5.一条毛毛虫从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0天时能长到20厘米。

问:

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

 

课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用画图法解应用题

知识点

1、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解应用题。

2、用画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帮助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教学目标

1、分析思考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受数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典型例题】

例1:

小明的钱不到5元(是整角数),如果买6枝铅笔,钱不够,还少5角。

小明原来最多有多少钱?

 

解题策略:

问题求的是“小明原来最多有多少钱”。

由题意已知小明原来的钱不到5元,但加上5角后就超过5元,且能被6整除。

假设每枝笔8角钱,6枝则是48角,不到5元,所以不能;如果每枝9角,6枝就是54角,再减去少5角,原来最多49角。

算式:

6×9-5=49(角)

 

【画龙点睛】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不认真思考,提笔就做,很容易出错。

所以应该先从条件或问题入手,仔细分析,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举一反三】

1、一盒糖果,总数不超过20颗,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余2颗,这盒糖最多有几颗?

最少有几颗?

 

2、停车场里原来停放的轿车比卡车多12辆,后来轿车开走6辆,卡车开进8辆,这时停车场里哪种车多?

多多少辆?

 

3、小李和小红到商店买同一种练习本,结果发现钱没带够,小李缺5角,小红少2分,但两人合起来还是不够买一本。

这种本子一本多少钱?

 

4、有大、小两桶油共重50千克,两个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10千克和6千克。

大、小两个桶原来各装油多少千克?

 

第二课时:

【典型例题】

例2:

小明有10枝铅笔,小红有4枝铅笔,要使两人的铅笔同样多,小明要给小红几枝铅笔?

解题策略:

我们用图来表示已知条件:

小明:

小红: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明比小红多6枝铅笔,把多出来的6枝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即6÷2=3,所以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

【画龙点睛】

用画图法解应用题,特别是解技巧性较强的题,能形象直观地揭示数量关系,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同发挥作用,从而构建出解题思维的模式。

【举一反三】

1、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

问:

小明比小红多几枝铅笔?

 

2、小红有4枝铅笔,小明给小红3枝铅笔后,两人的枝数相同,小明有几支铅笔?

 

3、一根12米长的木条,锯3次,每段几米?

 

4、小红妈妈到水果店买苹果,她的钱若买3斤多1元,若买4斤少1元5角,问妈妈带了多少钱?

 

6、二

(1)班同学做早操,每行人数相等,小李的位置从左边数是第3个,从右边数是第4个,从前边数是第4个,从后边数是第2个。

问:

(1)班有多少同学在做早操?

 

练习

1、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386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少148本,科技书与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2、小丽到商店去买练习本,她的钱若买4本还剩2分;若买5本,就差1角。

问小丽有多少钱?

 

3、一堆水果糖,8个小朋友来分,每人分6颗,还多7颗。

这堆糖一共有多少颗?

4、小明的爸爸年龄比妈妈大6岁,妈妈今年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小明出生时妈妈30岁,小明今年是多大?

 

5、商店有320本练习本,又运来500本,卖出去480本,商店还有多少本练习本?

 

课题

巧算与速算

知识点

凑十法、凑整法、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分析思考计算数据的特点,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利用对一年级“凑十法”的迁移,利用凑整法的运算方法,体会其简便性。

3、了解通过改变运算顺序体会运算的简便性。

教学内容

例1 计算1+2+3+4+5+6+7+8+9+10.

分析:

解题时我们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非常麻烦,且容易出错;如果利用“凑十法”,计算简便得多.

解:

例2 计算1+3+5+7+9+11+13+15+17+19.

分析:

这是求1到19这10个单数的和,用凑整法计算可使计算过程简化.

解:

20+20+20+20+20=100

例3计算2+3+15+36+27+85+64+88.

分析:

先观察加数的特点,然后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解:

30+90+100+100=320

例4计算10-9+8-7+6-5+4-3+2-1.

分析:

本题如果按常规计算的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同样可以得到结果.但这样计算不仅速度慢,而且又容易错.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通过改变一下运算的顺序,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

解: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

=5

例5计算:

(1)43+24+17;

(2)86+35+65

分析:

观察加数的特点,把能够凑成整百的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这样计算简便.

解:

(1)43+24+57

=(43+57)+24

=100+24

=124

(2)86+35+65

=86+(35+65)

=86+100

=186

例6计算:

(1)65+28-45;

(2)75-38+25

分析: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运算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

(1)65+28-45

=65-45+28

=20+28

=48

(2)75-38+25

=75+25-38

=100-38

=62

例7计算

1-2+3-4+5-6+7-8+9-10+11

解:

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

=1+3-2+5-4+7-6+9-8+11-10

=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

=1+1+1+1+1+1

=6

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便.

 

 

课题

移多补少问题

知识点

1、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解应用题。

2、用画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帮助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过程,初步明白“差2移1”的道理和移多补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回答。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简单的移多补少(画图法) 

 

例题1  小明有16个贝壳,小红有12个贝壳。

小明给小红几个贝壳,两人贝壳个数就会同样多?

 

【思路导航】我们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明:

○○○○○○○○○○○○○ ○○ ○○ 

小红:

○○○○○○○○○○○○○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的贝壳比小红多4个,把多的4个平均分成两份,4÷2=2(个),每份2个,即小明给小红2个,两人贝壳数就同样多。

列式如下:

 16-12=4(个) 4÷2=2(个) 

答:

小明给小红2个贝壳,两人的贝壳个数就会同样多。

 

 

练习一:

 

⒈ 小红有10枝铅笔,小明有6枝铅笔,小红给小明几枝铅笔,两人的铅笔枝数就会同样多?

    

⒉ 二

(1)班第一队有6人,第二队有12人,怎样调整,两队人数同样多?

     

 

例题2  文文和飞飞各有一些画片,飞飞给文文3张后,两人画片同样多,原来飞飞比文文多几张?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已知两人画片的移动数是3“飞飞给文文3张”,要求两人画片的相差数,即原来飞飞比文文多几张,因为“相差数”是“移动数”的2倍,所以3×2=6(张),这就是两人相差的张数。

列式如下:

 3×2=6(张) 

答:

原来飞飞比文文多6张。

 

 练习二:

 

1.小华给小强2枝铅笔,两人铅笔枝数同样多,原来小华比小强多几枝铅笔?

    

2.二

(1)班有40名小朋友排两队做操,第一队调4人到第二队,两队人数同样多,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几人?

    

例题3  哥哥有22张邮票,他给弟弟4张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弟弟原来有几张邮票?

 

【思路导航】哥哥给弟弟4张,两人邮票张数同样多,说明哥哥原来比弟弟多4×2=8(张) 22-8=14(张) 

答:

弟弟原有14张邮票。

 

 

练习三:

 

1.小红有10张画片,她给小明2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几张画片?

   

2.小英做了15朵纸花,她给小兰3朵后,两人纸花的朵数一样,小兰原来做了多少朵?

     

例题4  一个书架有两层。

如果从上层取10本书到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5本。

原来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思路导航】依题意画图:

 

 上层:

 下层:

 

从图中可以看出,若上层取10本到下层后,两层本数同样多,那么上层就比下层多10×2=20(本)。

但题目已知上层取10本到下层后,还比下层多5本,说明上层原来比下层多10×2+5=25(本)。

 列式如下:

 10×2=20(本) 20+5=25(本) 

答:

原来上层比下层多25本。

 

练习四:

 

1.芳芳和南南有一些糖,芳芳给南南5块后,芳芳比南南还多2块。

原来芳芳比南南多几块?

    

2.小林有一个两层的文具盒,上层比下层多4枝笔,如果下层拿一枝到上层,这时上层比下层多几枝?

 

课题

周期问题

知识点

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周期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分析思考题目中事件的周期问题,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受数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内容

 

例1 今天是星期日,再过18天是星期几?

[完全解题]同学们都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要知道再过18天是星期几,先要把18÷7=2……4,因为今天是星期日,也就是再过18天是星期四.

[知识点评]同学们都知道一年有4个季度,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这种重复出现的问题还很多,我们把它叫做周期问题或循环问题,这个专题就是专门学习奇妙的周期问题.

[方法点击]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看图形或者数字或者事物的变化是否重复出现并有周期性.再看周期的长度,每个周期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解题时还要考虑余数在周期内与某种状态相对应.

 

例2 学校大门上有一串彩灯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以此顺序,第1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第18盏呢?

[完全解题]因为学校大门上的彩灯每4种颜色为一组,每逢4就出现一次,所以要求第13盏彩灯,第18盏彩灯各是什么颜色,只要看余数就可确定:

  13÷4=3……1(红色)

  18÷4=4……2(黄色)

[知识点评]注意观察彩灯出现的周期是4,看某盏彩灯的颜色,位置除以周期数看余数相应的颜色.

[方法点击]还可以从左至右一串一串地数出应确定颜色的那盏即可.

 

例3 有一列数:

1、0、2、5、1、0、2、5、1、0、2、5……第28个数是几?

[完全解题]这列数是按“1、0、2、5”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以4个数字为一个周期,先算28个数里有几个周期:

28÷4=7(个)没有余数正好是7个周期,因此第28个数是第7个周期的最后一个数字“5”.

[知识点评]因上面的数是有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4个数字为一个周期规律.

[方法点击]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找出周期数,再看周期数个数的余数与其相应的数.

 

例4 找出下列图形排列的规律,根据规律写出第17个图形是什么?

○□□○□□○□□……

[完全解题]这道题的图形是按“○□□”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以3个图形为一个周期.先算17个图形里有几个周期17÷3=5……2,表示有5个周期,余数2表示第6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即“□”.

[知识点评]每组图的周期数为3,即以3个图形为一个周期.

[方法点击]先找出周期数,再看余数与相应的图形,即可找到.

 

例5 有一列数:

1、3、5、1、3、5、1、3、5……第16个数字是几?

前16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完全解题]这里是3个数字为一个周期,那么也就是16÷3=5……1,余数是1,也就是第16个数1,那么16个数的和就是1+3+5=9,5×9+1=46.

[知识点评]这题比较复杂一点的就是第二问,既用了周期又用了余数.

[方法点击]只要把这一个周期的一组数相加再乘以周期数的积加上余数就可以.

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1天是星期几?

一串珠子如下:

第33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

第48颗呢?

 

 

课题

植树问题

知识点

不同情境点数与段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分析思考题目的实际意义,理解点数与段数间的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受数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内容

 

  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2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分析:

先看下面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见,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实际只要锯4次,题中告诉我们每锯1次要2分钟,所以锯4次需要8分钟.

  解法一:

5-1=4(次)

  用加法算就是4个2相加:

2+2+2+2=8(分).

  解法二:

4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算:

2×4=8(分).

  答:

锯5段需要8分钟.

  例2 同学们在一段马路的一边种树,从马路的一头到另一头共种了9棵,每两棵之间相距3米.问这段马路长多少米?

  分析:

先看下面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每个间隔长3米,8个间隔的长度就是这段马路的长度.

  解法一:

用加法计算:

3+3+3+3+3+3+3+3=24(米)

  解法二:

用乘法计算:

3×8=24(米)

答:

这段马路长24米.

  例3 一幢六层楼,小明从底楼跑到六楼一共用了45秒.平均每层楼用了多少秒?

  分析:

小明从底楼到六楼一共走了6-1=5(层),用了45秒,平均每跑一层楼用的时间是:

45÷5=9(秒)

  解:

6-1=5(层)

    45÷5=9(秒)

答:

平均每层楼用了9秒.

  例4 10名男生排成一队,老师要求在每2名男生中间插进1名女生,问可插进多少名女生?

  分析:

可以按要求写出队伍的排列情况:

 

 

 

 

 

  数一数,就可以知道一共插进9名女生.

  我们可以这样想:

10个男生之间有9个间隔,每个间隔插进一名女生,所以可以插进9名女生.

  解:

10-1=9(名)

答:

可以插进9名女生.

  例5 在圆形花坛上放了10盆鲜花,每两盆鲜花之间相隔1米.问这花坛一圈长多少米?

  分析:

先看下面的示意图(用“黑点”代表花盆):

  从图中不难看出,花盆的盆数和两花盆之间的间隔数相同,放了10盆,就有10个间隔,因为每个间隔1米,所以花坛的1圈长10米.

  解:

1×10=10(米)

答:

这花坛一圈长10米.

例6 小朋友在一段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1米种一棵,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解:

画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见,这段马路的11棵树之间有10个“空”,也就是10个间隔.每个间隔长1米,10个间隔长10米.也就是说这段马路长10米.像这类问题一般叫做“植树问题”.可以得出一个公式:

当两头都种树时:

例7 把一根粗细一样的木头锯成5段,需要4分钟.

  ①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10段,需要几分钟?

  ②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100段,需要几分钟?

解:

画出示意图:

由图可见,把木头锯成5段,只需锯4次.

  所以锯一次需1分钟.

  ①同样道理,把这根木头锯成10段,只需锯9次,所以需9分钟.

  ②同理,把这根木头锯成100段,只需锯99次,所以需99分钟.

例8 鼓楼的钟打点报时,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问中午12点时打12下需要几秒钟?

解:

画示意图.钟打一下用一个点代表,打5下画5个点.

  由图可见,钟打5下中间有4个时间间隔,4个间隔是4秒钟,每个间隔就是1秒钟.由此推理钟打12下时有12-1=11个时间间隔,故用11秒钟.

总结植树的四种情形:

1、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时,“点数”=“段数”+1

2、非封闭线只有一段有“点”时,“点数”=“段数”

3、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没有“点”时,“点数”=“段数”-1

4、封闭线上,“点数”=“段数”

 

锦峰实验学校备课组

二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备课组成员:

蔡碧娥、黄玉双、傅萍萍

 

友情提示: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

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