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5686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867现代教育原理.docx

1867现代教育原理

现代教育原理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一、考核改革的目的

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课程考核的基本模式;

2.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探索现代教育原理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

3.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

4.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与“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并能应用这些思想和理念指导未来的教育实践;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考核目标

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测评,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通讯及交互的快速、便捷与灵活的特长,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及时修改、调控与优化下一轮教学方案;便于与地方电大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可以探索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评价方式的变化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网上形成性考核和网上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形式。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由5次作业构成,登陆形成性考核系统进行,随平时学习过程中完成;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50%,登陆终结性考试系统进行,在学期末进行,具体时间见中央电大统一时间安排。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均达到及格才能认为该课程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部分形考说明

形考共有5次。

主要是对每个但愿的自测题目,包括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每次的题型不都一样。

5次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计,每次成绩均按照百分制计算,权重各不一样。

总共100分,最后占总成绩的50%,作业分阶段完成,其中一些作业的完成有时限要求,即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前将作业上传或完成测试,所有形成性考核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

第二部分形考内容

 

作业

内容

形式

作业发布时间

作业完成时间

权重

形成性考核考

第一次

第1-3章重点知识

作业形式

第4周

第11周

10%

第二次

第4-5章重点知识

作业形式

第8周

第11周

20%

第三次

第6-8章重点知识

作业形式

第12周

第15周

20%

第四次

第9-11章重点知识

作业形式

第15周

第17周

20%

第五次

综合性练习作业

试题形式:

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四种方式。

第17周

第18周

30%

 

第一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考核目的:

通过1-3章的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对教育的概念、构成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教育的本质和特性的掌握程度;对学校、学校教育制度的若干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外国、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了解的情况。

考核知识点:

1.教育的概念、相关范畴、教育的本质和特性

2.学校、学校教育制度

3.外国现代教育思想、中国现代教育思想

考核要求:

1.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和特性

识记:

教育(广义、狭义) 教育学 教育科学 教育学科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活动 教育事业 教育经验 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教育流派 教育思潮 教育方针 教育政策

泛智教育思想的含义  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自然主义教育原则  要素教育的基本涵义  主知主义教育的教学过程四阶段  科学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  集体主义教育的义务任务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做中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育的发现学习  “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含义  终身教育的目标

2.理解现代社会学校的特点、未来学校发展趋势、学校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学校教育活动的意义、学校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考核目的:

通过4-5章的学习,了解学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教育优先发展理论,教育现代化及未来社会教育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

1.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

2. 人的发展理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

考核要求:

1.识记:

社会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的特征 人的本质 最近发展区 一般发展

教育目的(广义、狭义)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教育内容。

理解: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考核目的:

通过6-8章的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对教育目的的涵义、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我国教育目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的掌握程度。

对教育内容的概念、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学校教育内容及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的掌握程度;对教育途径的特点、作用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

1. 教育目的、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我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目的。

2. 教育内容的概念、特征、学校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3. 教学的地位、任务、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内容。

考核要求:

1. 教育目的、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识记:

教育目的(广义、狭义)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理解:

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

 

2. 教育内容的概念、特征

3. 教学的地位、任务

识记:

教育途径 教学

 

第四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考核目的:

通过9-11章的学习主要考核学生对三种教育基本形态的特点、关系及有效整合的掌握程度;对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当代学生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

1.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2. 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

3. 认识学生、当代学生观、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考核要求:

1. 社会教育、教师职业、认识学生  

识记:

教师 英国的“新学校”模式 美国的“进步学校”模式 昆西学校模式 道尔顿中学模式 文纳特卡学校模式;学生的本质;

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变化的方向与特点 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本;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 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学生受多元化文化冲击较大 学生手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教育如何满足学生的期待和要求

第五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学习完全部教材以后完成本测验:

样题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

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四种方式。

样题:

1.多择题: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针

      E.教育手段

      

2.名词解释题

广义的教育

3.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4.案例分析题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江西赣州市教育局今年暑假前夕下发通知,明确要求:

任何小学和初中都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

可在该市的某县县城几所学校,初一新生进行考试在当地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赣州市教育局出台文件明确提到,要“叫停”学校里的快慢班、重点班、尖子班、提高班、实验班、特长班、兴趣班等。

可在该县的部分县城中学,却在初一新生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标明了要分重点班。

问题:

该市部分学校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哪些规定?

义务教育法在此方面做出规定的主要意图有哪些?

 

答案:

一多选题答案:

ABCE

二名词解释答案:

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三简答题答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3分)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2分)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分)

四案例分析答案:

1.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

  该学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义务教育法》做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重点班,必然会给这些班优先配置师资等,使得教育资源很难均衡,这种做法不符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二)终结性考试

主要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对现代教育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与把握。

以及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定位。

第一部分考核说明

终结性考试成绩以百分计算,占总成绩的50%,考核题型包括四类:

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共20分);名词解释题(共15分);简答题(共40分);案例分析题: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共25分)。

操作:

采用网上考试系统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编制试题,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考试。

时间:

12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

1.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可能只能一个答案,也可能会有几个答案,每题2分,共10题)

例题:

.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 )。

       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B.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C.追求教育的标准化

   D.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E.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答案:

ABDE

2.名词解释(每题5,共15题)

例题:

广义的教育

   答案:

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3.简答题(每题10,共40分)

   例题: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答案:

答出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

(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

(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

(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

(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4.案例分析题(25分) 样题省略

 

四、考试手段

形成性考核运用“形成性考核测评系统”。

终结性考试,客观题运用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主观题(案例分析)可以在答题纸上进行,也可以无纸化。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五、考试日期

另行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