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局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5908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改局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发改局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改局报告.docx

《发改局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改局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改局报告.docx

发改局报告

【盐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材料】

 

盐津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在盐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盐津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盐津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面临困难较多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求真务实、团结拼搏,保持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项指标完成较好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125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5%,占年计划目标的105%。

其中:

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927万元,同比增长4.9%;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8949万元,同比增长24.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647万元,同比增长9.4%。

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76934万元,同比增长4.8%,占计划目标的94%;工业总产值实现203953万元,同比增长43.5%,占计划目标的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98万元,同比增长25.8%,占计划目标的109%;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99万元,同比增长6.1%,占计划目标的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362万元,同比增长24.7%,占计划目标的106%;农民人均纯收入2730元,同比增长14.0%,占计划目标的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9元,同比增长10.2%,占计划目标的10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占计划目标的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占计划目标的100%。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始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不断加大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使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总产值76934万元,其中,牧业产值39865万元。

粮食产量达12.65万吨,比2009年增加0.83万吨,同比增长7%。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推广“两杂”良种93万斤,播种各类粮食作物57万亩,完成大春粮食丰产样板31.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5.27万亩。

肉蛋总产量完成30973吨,生猪存栏313953头,下降4.2%;生猪出栏359217头,同比增长5.6%。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26件,完成投资3732.3万元。

维修渠道22条29.17km,修复水库2座,小坝塘10座,新建农村饮水管道工程122件,水窖254口,修复水毁工程155件,完成大面水利工程岁修1061件。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km2,解决农村4.14万人的饮水安全。

新建农村沼气池2225口(其中,农业2000口,林业225口)和乡村服务网点10个。

三是扶贫开发扎实推进。

共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525万元。

其中:

整村推进扶贫资金920万元;异地扶贫项目资金150万元;茅草房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申报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发放小额信贷3100万元,小额信贷贴息资金达155万元。

扶贫连片开发工作自5月启动以来,已完成投资15517.7万元。

四是劳务输出不断加强。

2010年共开展大面培训务工人员94期6103人,技能培训18期949人,提供就业岗位7500余个。

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务工人员已达8.97万人,实现务工收入8.75亿元。

(三)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工业强县战略强势推进

围绕工业经济发展目标,突出抓好非公经济和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化工、煤炭、水电、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

努力克服煤、电、油、运供需矛盾,沉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后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县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实现203953万元。

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123057万元,同比增长31.1%,规模以下企业80896万元,同比增长67.8%。

在工业经济的增长中,主要是煤炭开采业和电力的生产供应业增长较快,2010年,全县原煤产值增长43.5%,供电公司产值增长36.6%,中大发电公司产值增长1.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加大项目的落实和跟踪服务力度,重点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圆满完成年初计划的投资任务。

2010年,全县续建和新开工的项目共111个,其中续建项目39个,新开工项目72个。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98万元,同比增长25.8%,其中:

城镇投资166903万元(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柿凤公路33770万元、燕子坡电站15650万元、万年桥电站24350万元、中和狮子村6673万元、采矿业17061万元、房地产开发1300万元),同比增长26.1%。

农村投资完成12695万元,同比增长21.8%。

(五)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市场消费较为活跃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362万元,同比增长24.7%。

按经济成份分:

公有经济完成1848万元,同比增长16.2%;非公有经济完成42514万元,同比增长25.1%。

按行业分:

批零贸易业37378万元,同比增长40.8%;住宿餐饮业6984万元,同比增长35.2%。

(六)全县金融运行平稳,财税收入持续增长

201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7161万元,增收2063万元,同比增长13.6%。

其中: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99万元,同比增长6.1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2899万元,同比增长17.9%。

国税局组织收入8834万元,同比增长17.1%;地税局组织收入7800万元,同比增长21.9%。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8313万元,比年初增长23.0%;各项贷款余额82515万元,比年初增长11.8%。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民计不断改善

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

一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按照县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整合好资源,收缩校点,协调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思路,始终把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放在工作首位,教育两基迎国检顺利通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高考人数1004人,上线991人,上线率98.7%。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全年实施完成37个项目学校46个单体项目,建筑面积64418平方米;完成了盐津二中特殊党费项目,盐津一中校安工程等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了牛寨乡中木用小学教学综合楼、串丝箭坝小学教学楼、落雁乡赵家沟小学教学楼等13个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

二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进。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3333人,出生率为11.97‰。

其中符合政策出生人口3106人,计划生育率达93.2%,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

实施五术4585例,完成“三术”4145例。

征收社会抚养费215万元。

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10个。

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41户。

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有效开展。

2010年,全县参合人口32.92万人,参合率95.28%,全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4609.18万元。

四是广播电视工作有力推进。

全县制作播出新闻1296条,在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的同时,建立了覆盖全县78个行政村的村村通设备维修点。

五是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全县城市低保对象6882人,发放补助金1213.6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9500人,发放保障金2307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833户3447人,发放五保供养金413.64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求助资金432.85万元;发放各类救灾资金331.6万元。

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失业保险等参保情况较好。

六是旅游事业强势推进。

按照县委“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发展,三年树品牌”的旅游发展目标,全力推进豆沙旅游开发。

全年接待游客7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9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4.15%和16.99%,确保了年初提出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去年增长8%的既定目标。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是金融危机后全国经济运行基本回归正常增长轨道,国家提出了“保增长、控通胀、促转型”重大战略措施,宏观经济面临防通胀和节能减排压力等更加复杂的环境,但随着“桥头堡”战略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化,国家对西部建设支持力度将更大,特别是对“边、民、贫”地区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继续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县委立足县情,以“农特产品基地县,能源化工基地县,关隘旅游生态县”为战略定位,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以“狠抓三农稳县、新型工业强县、民营经济活县、文化旅游富民、从严治党立县”为工作思路,提出了将盐津建设成昭通北部经济强县的目标定位。

综合考虑我县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潜在因素,建议2011年全县国民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6%以上,达到24.4亿元以上,其中:

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以上,增长7.8%以上;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亿元以上,增长20.2%以上,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2亿元以上,增长12%以上。

——农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农业总产值8.3亿元以上;

——工业总产值增长28%以上,达到26亿元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达到22.5亿元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1.1亿元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9%以上,达到53190万元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达到14700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3050元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保持全县各类商品价格平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防通胀、稳物价、保民生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要农产品、农用物资和生活用品的成本调查与监审工作,及时向上级提供准确的价格信息,提高价格监管调控能力;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蔬菜价格指数通报制度,建立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供需应急预案,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切实保障市场供应;继续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动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对教育、医疗、客运票价等价格监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价格问题;继续加大对涉农、涉企、电力、化肥价格的专项检查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

(二)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解决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夯基础、兴产业,进一步解决好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狠抓科技示范创建样板工程,保证粮食高产稳产,力争建立粮食丰产样板46万亩以上,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5万亩,推广“两杂”良种96万斤,粮食产量达到13.7万吨,增长7%。

在全面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加强“三品”申报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

以实施农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组织化生产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订单农业。

进一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着力提高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外出创收,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同比增长3%,劳务工资性收入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以提高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进度,力争解决农村1.5万人的饮水困难,力争启动2个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普洱水子冲水库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使有效灌溉程度增加0.3个百分点达到30%;进一步做好全县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将我县纳入全省地质灾害重点整治县;在进一步巩固提升26个省市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力争拟建省级重点建设村16个、市级重点村建设1个,增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后劲。

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实施好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工作。

积极做好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的编制、储备申报工作。

全力做好茅草房改造计划,力争2011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500万元以上,发放小额贴息信贷资金3000万元以上,有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

(三)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坚持“新型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按照“电矿结合,煤电化一体”的思路,继续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

全力协调和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确保现有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和创收的基础上力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并形成一定工业产值,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为确保全面完成26亿元工业总产值的目标。

一方面,要着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

及早组建好工业园区机构,强化工业管理,为盐津工业发展提供好服务。

另一方面,要做好招商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建立长效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为工业项目落户我县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

其次,继续以现有电石、石灰、水泥、煤炭、水电等工业项目为依托,保证现有工业正常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加强在建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要尽早将燕子坡电站、牛栏沟水电站等在建工业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并努力促进100万吨电石、滇云酒业等项目启动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四)努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增长

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狠抓党中央对西部新一轮大开发和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继续在“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交通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企业技术进步和改造等”重点领域上编报项目、争取资金,夯实发展基础;另一方面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投产进程,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力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拟计划继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150个,完成投资22.5亿元以上。

其中,农林水利类项目41个;工业类项目10个;能源类项目19个;交通类项目4个;城建房地产项目22个;环保综合利用类5个;社会事业类项目29个;服务及其它项目20个。

(五)努力推动财税金融实现新跨越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财观念,切实抓好增收节支工作。

一是要积极培植财源,狠抓财税增收,奠定财力基础;二是要加强与上级协调沟通,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三是要深化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重点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四是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重点支出向“三农”、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五是要逐步实现财政理财“精细化”,加强“依法、依规、依序”的各项监管工作;六是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信贷要全力支持,重点做好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的信贷保障,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

(六)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坚持经济发展的效益与质量并重,进一步开展好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切实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认真落实好造林工程、封山育林各项生态林建设7万亩和组织申报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全力落实好“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使节能环保观念、意识深入人心,形成良好氛围。

要严格国土资源监管,积极开展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科学引导土地流转,充分提高使用效率。

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废渣、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

对拟建项目要提高准入条件,做好筛选工作;对已投产项目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切实控制源头污染,着重加强对电站库区的污染治理和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七)努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农民房屋及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体、财税体制改革和启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等环保收费改革。

继续加强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审批机制。

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开展全县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落实机构、人员、岗位“三定”工作。

(八)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继续遵循“办好幼儿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扩大高中规模、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思路,以“强化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

一要整合好资源,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缩小学校点,协调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二要努力争取资金解决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好镇乡3所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

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切实执行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努力巩固和提高学生入学率,降低辍学率,争取义务教育覆盖率和未丧失学习能力残疾儿童入学率均保持100%。

三要强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

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休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围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目标,进一步开展好全县卫生工作。

切实搞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就医环境;在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参合率达到95%以上的同时,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乡村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药品市场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重点疫病疫情监测,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人口与计生育工作。

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做到齐抓共管,应术尽术;适时、全面地开展医学监护,消除超生隐患,确保全县计划生育率在今年的基础上有新提高;切实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全面落实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和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继续做好县、乡计生服务站、所的规范化和达标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利用信息交换平台,填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漏洞,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宣传为导向,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氛围和工作氛围。

强化工作责任,加大对违法生育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执行“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提升计生工作水平。

(九)努力推动民生工作步入新水平

切实将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积极扩大就业。

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好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切实做好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进入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工作。

抓好殡仪馆、公墓、治丧中心建设,加大殡葬管理事务人员队伍建设、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改进丧葬方式。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

全面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工作。

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

切实加快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项目建设进程,认真抓好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巩固和提高我县“五保”供养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进一步落实好菜篮子工程、粮食最低收购价、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政策。

(十)努力推动旅游效益实现新提高

落实国家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围绕“一龙头、一园区、一长廊”的旅游开发思路,以全市打造“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为契机,以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豆沙古镇旅游开发为龙头,加快全县旅游服务开发工作,尽早完成中和苦竹坝援建项目。

逐步把豆沙古镇打造为“沿昆水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滇川黄金旅游线上的国家3A级精品景区,把旅游业培育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8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9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

(十一)努力推动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政治稳定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行政许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整体联动防范,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防止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积极主动处理各类上访问题,努力把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扩大,预防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2011年盐津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多、困难大,但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有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与不懈努力,全县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