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087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docx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考点二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如右图所示,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锈蚀速度由快到慢得顺序为(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方案1

用适量稀盐酸洗

滴加稀盐酸

点燃

滴加酚酞溶液

方案2

用适量稀硫酸酸洗

滴加酚酞溶液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入盐酸

A、AB、BC、CD、D

4、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不属于保护资源措施的是(  )

A、铁栏杆上刷一层油漆,以保护金属资源B、工业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节约石油资源D、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以保护森林资源

5、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6、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B、③⑤⑥C、①③⑦D、②⑥⑦

7、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这个事实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的延展性;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⑥金属的价值

A、①③B、②⑤C、④⑥D、②④

8、汽车作为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将石油蒸馏可分离得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该过程属于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汽车尾气(含有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①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反应原理 _________ .该反应利用了CO的 __ 性.②以生铁为原料炼钢,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 ____的含量.

(4)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①某同学设计了图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

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_________ 

A.只有a管中铁钉会锈蚀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保持一致

C.该实验不能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D.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②为防止铁生锈,除了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或制成不锈钢外,习惯上还可 _________ .

(5)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和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

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___ ;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 _________ 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

①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

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

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

小组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 .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_________ .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_________ .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人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知识链接:

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 _________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10、某小组收集到一些生锈的废铁屑样品,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

甲、丙含有相同的﹣2价原子团,乙为气态化合物,A、C为气体.

(1)下列与废铁屑生锈有关的物质是 _________ .

A.水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样品与乙的高温反应是炼铁的主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若丙溶液为蓝色,则D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已知+3价铁盐溶液可与铁单质反应生成+2亚铁盐溶液.请你推测样品与过量甲溶液可能发生 _________ 个反应,其中既不属于置换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11、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 .

(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O2、 _________ 、 _________ (填化学式)参加了反应.

(3)哪种四喜娃娃更容易生锈?

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四喜娃娃中,青铜娃娃身上的锈斑比纯铜的多,他据此得出结论:

青铜比纯铜更容易生锈.他的这种推理方法是否科学?

 _________ .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 .

(4)青铜四喜娃娃的铜绿中为什么会有褐色的锈斑?

由于有的青铜中含杂质较多,尤其是含铁,故在铜绿间还会有斑驳的、呈褐色的氧化铁.现有一些这种含褐色的锈斑粉末,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锈斑粉末中含有铁元素. _________ .

12、下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是 __ ;仪器③的名称是 ______ .

(2)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⑤点燃酒精喷灯;⑥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_________ .

(3)实验过程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仪器③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

(4)请写出一种证明产物中含铁粉的方法:

 _________ .

(5)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 _________ .

(6)图2是工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 ___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 ____ .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0•南宁)如右图所示,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锈蚀速度由快到慢得顺序为(  )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③①D、②①③

考点: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铁生锈时,既吸水又吸氧气,可以做双吸剂.第一支试管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最易生锈;第二支试管控制了氧气,最不易生锈,但是最好用蒸馏水;第三支试管控制了水,但是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没有用橡皮塞隔绝;因此造成了三只试管不同程度的生锈.

解答:

解:

A、③比②生锈快,故选项错误;

B、①生锈最快,然后是③,最后是②,故选项正确;

C、①生锈最快,故选项错误;

D、①生锈最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现象和分析,得到了得到了铁生锈的条件,属于实验结论的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本题型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D、常温下b管中的铁钉很难锈蚀

考点:

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水和氧气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a、b两管中反应条件的比较a管中有水反应速度应快些,气压相对低了,红墨水的水平就变化了.

解答:

解:

A、只有a管中的铁钉会锈蚀.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生锈.故A正确

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跟水和氧气等物质反应,a管中有水反应速度应快些,气压相对低了,红墨水的水平就升高了.故B错误

C、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实验结果是L端红墨水上升了,说明a管中铁生锈快,证明铁的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故C正确

D、常温下b管中的铁钉很难锈蚀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锈蚀,故D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考查了铁锈蚀的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

方案1

用适量稀盐酸洗

滴加稀盐酸

点燃

滴加酚酞溶液

方案2

用适量稀硫酸酸洗

滴加酚酞溶液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入盐酸

A、AB、B

C、CD、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气体的净化(除杂);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定题;物质的鉴别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A、根据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分析,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

B、氢氧化钠变质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C、除杂一般有两种方法:

将杂质彻底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物质,所选物质不能与主物质发生反应;

D、鉴别物质时要有明显的现象.

解答:

解:

A、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方案一:

加适量稀盐酸,铁锈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合理;方案二:

用适量稀硫酸酸洗,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合理;故不正确.

B、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成碳酸钠,方案一:

滴加稀盐酸,碳酸钠能和盐酸生成气体,可以鉴别,合理;方案二:

加滴加酚酞试液,都变红色,不能鉴别,不合理.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方案一,用点燃的方法不合理,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所以C不符合题意.

D、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用酚酞试液可鉴别,方案一可行,方案二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但没有现象,不能鉴别,不合理;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评: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因为铁锈的主要成份氧化铁会与盐酸发生反应,但盐酸不能过量,因为铁也会和盐酸发生反应.

4、合理开发和使用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列不属于保护资源措施的是(  )

A、铁栏杆上刷一层油漆,以保护金属资源B、工业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节约石油资源D、严禁使用一次性木筷,以保护森林资源

考点:

绿色化学;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生活实际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减少金属的腐蚀,也就减少了金属的浪费;

B、节水措施要考虑减少水的浪费和水的循环利用;

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根据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判段.

解答:

解:

A、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浪费的金属占到了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可以保护金属资源;故A不确;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提倡工业用水经处理后重复利用;故B不正确;

C、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只是为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无法节约石油资源;故C正确;

D、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是错误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环境的污染和防治等都是近年的考试热点,尤其是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种重大问题之一,已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该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变害为利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等知识,并且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相关生活情景和热点新闻.

5、(2011•厦门)9、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空气组成的测定;氧化反应。

专题:

学科交叉型;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

B、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C、从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和铁与氧气的反应分析;

D、碳不与氧气反应,现象不同.

解答:

解:

A、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

,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因压强变小水能进入试管,并且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

,故A正确;

B、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正确;

C、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

,说明还有其他气体存在,说明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故C正确;

D、在常温下碳不与氧气等气体反应,所以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做好此题要了解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以及氧化反应、空气的组成、碳的特性等,涉及知识点较多,望同学们注重课本基础知识.

6、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B、③⑤⑥

C、①③⑦D、②⑥⑦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做出判断.

解答:

解: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③铁件表面的铁锈结构疏松,不会保护铁,铁会继续被锈蚀,所以铁件表面的铁锈不能防锈;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把铁与空气和水隔开,可以防锈;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因与水和空气接触,会加快生锈;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会促进生锈;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是可以防锈的.

所以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③⑤⑥.

故选B.

点评: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

7、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这个事实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的延展性;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⑥金属的价值

A、①③B、②⑤

C、④⑥D、②④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摄取典型信息、以新衬新解题。

分析:

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铝>铁>铜;

对比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

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联系.

解答:

解:

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

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资料信息,归纳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

8、汽车作为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将石油蒸馏可分离得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该过程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汽车尾气(含有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

2CO2+N2 .

(3)①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反应原理 Fe2O3+3CO

2Fe+3CO2 .该反应利用了CO的 还原 性.②以生铁为原料炼钢,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 碳 的含量.

(4)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①某同学设计了图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

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BC 

A.只有a管中铁钉会锈蚀B.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仍保持一致

C.该实验不能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D.该实验说明铁的锈蚀与空气和水有关

②为防止铁生锈,除了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或制成不锈钢外,习惯上还可 保持干燥 .

(5)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和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

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2Ag+Cu(NO3)2 .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砂纸打磨 ;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 铝丝表面产生气泡时 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将石油蒸馏可分离得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2)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

(3)①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反应原理:

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②以生铁为原料炼钢,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碳的含量.

(4)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中,铁生锈与空气、水都有关,a试管内铁钉生锈,消耗了氧气,故L端液面比R端的液面高度高,故BC说法错误;为防止铁生锈,除了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或制成不锈钢外,习惯上还可保持干燥;

(5)验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用砂纸打磨除氧化膜;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铝丝表面产生气泡时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解答:

解:

(1)将石油蒸馏可分离得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2)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NO

2CO2+N2

(3)①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反应原理:

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②以生铁为原料炼钢,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碳的含量.

(4)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中,铁生锈与空气、水都有关,a试管内铁钉生锈,消耗了氧气,故L端液面比R端的液面高度高,故BC说法错误;为防止铁生锈,除了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或制成不锈钢外,习惯上还可保持干燥;

(5)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和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砂纸打磨;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铝丝表面产生气泡时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故答案为:

(1)物理、可再生;

(2)2CO+2NO

2CO2+N2

(3)Fe2O3+3CO

2Fe+3CO2、还原、碳

(4)BC、保持干燥;

(5)Cu+2AgNO3=2Ag+Cu(NO3)2、砂纸打磨、铝丝表面产生气泡时.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燃料的燃烧及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

①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

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

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

小组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合理即可) .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氯化铁溶于水 .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铁钉是铁合金,含有碳 .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人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 

 含有(或不含有) 

知识链接:

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 食盐水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物质的鉴定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理论分析:

根据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