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399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docx

班读书交流会主持词

合: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女: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男: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受益。

  女: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成长。

  男:

这学期我们读了很多的书。

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很高兴迎来了我们五

(2)班的读书交流会《最是书香能致远》(合)

  男:

我是主持人xxx,

  女:

我是主持人xxx。

  男:

在我心中,书是一片海,我们是鱼儿,畅游在它的怀抱;书是一座山,我们是树苗,依靠在它的臂弯;

  女:

在我心中,书是一片草,我们是蝈蝈,鸣叫在它的耳畔;书是一股电流,我们是电灯,点亮我们的心灵;

  男: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开启一扇心灵之窗,我们班组织开展了本次读书交流活动。

  女: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加强同学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读书意识,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合:

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男:

书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向上的导航。

那么,在中外名人的眼中,“书”又是什么呢?

请听名言集锦《书的妙喻》(20人逐个上台表演,配乐诵读)

1、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书是面包——高尔基说: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3、书是益友——臧克家说: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4、书是阶梯——高尔基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书是源泉——高尔基说: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6、书是船只——凯勒说: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7、书是顾问——凯勃斯说:

“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8、书是奇迹——高尔基说:

“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9、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10、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1、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

“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12、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3、书是灯塔——惠普尔说: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14、书是良师——德伯里说: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15、书是乳汁——弥尔顿说: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16、书是血脉——弥尔顿说: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17、书是珍宝——别林斯基说: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18、书是空气——科洛廖夫说: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19、书是智者——史美尔斯说: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20、书是航船——培根说: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 

女:

没错,书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一起感受、一起遨游吧!

男:

古往今来,历史的长流中留下了许多关于读书的故事。

这些故事脍炙人口,我们班的同学们们热爱读书,他们非常愿意将他们看到的故事来与我们分享。

(5人逐个上台分享)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3、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5、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女:

我不由得被这些故事感染了,这些名人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男:

多有趣的故事,多动人的话语。

读书不仅需要下功夫,更要讲究方法。

下面请几位同学给我们介绍《名人读书法》。

(9人逐个上台介绍)

1、朱熹—“二十四字”法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二十四字”阅读法,该法是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著紧用力、须教有疑”24个字组成的方法。

除此之外,他还说:

“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2、苏轼—“八面受敌”法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苏轼在信中说: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

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

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3、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

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

他给自己规定:

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

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4、贾平凹—“触一通三”法

贾平凹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者自己静心地读书。

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触一通三”法。

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武术、绘画、舞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他甚至主张连植树造林、做饭炒菜方面的知识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5、老舍—“印象”法

老舍说:

“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

‘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6、鲁迅—“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

“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

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7、巴金—忆书法

巴金先生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

巴金说:

“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

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

我的脑子不肯休息。

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温故知新,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8、毛姆—“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

“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

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9、列宁—批注阅读法

列宁酷爱读书,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

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

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

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

”、“莫名其妙!

”等等。

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

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女:

这些真是读书的好方法!

听了这些名人读书法后,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让自己会读书、爱读书!

男:

历史的文化长河星光闪烁,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

那些经典的诗篇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男:

  有一段历史刻骨铭心

女:

  有一个旋律荡气回肠

合:

二万五千里长征啊,怎能忘记?

男:

难忘历经十一省的险阻与艰苦

女:

难忘红军铁的意志与血的牺牲

合:

长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让我们一起欣赏诗朗诵《七律.长征》

(集体表演,配乐)

男:

古诗文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灿烂的星辰。

女:

那些优美的诗文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男:

天地有四方——东南西北女:

自然有四季——春夏秋冬

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共赏华章!

(15人逐个上台表演,配乐)

男:

春天是温暖的、幸福的,它无忧无滤、充满希望。

春姑娘提着百花篮悄悄地来到了!

甘甜的春雨滋润着万物,温暖的春风吹绿了白沙堤岸的杨柳!

下面,请欣赏---第一华章《春之声》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女:

夏天是热情的、美丽的,它狂傲不羁,它充满活力。

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芳香醉人;夏天,不仅有难捱的酷热,也有惬意的凉爽!

下面,请欣赏---第二华章《夏之韵》

5、《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男:

秋天是丰满的、成熟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天,给我们增添了收获的希望;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中秋的月光。

清爽的风送走了闷热的空气,同时也带来了枯黄的残叶、无尽的相思!

下面,请欣赏---第三华章《秋之思》

8、《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女:

冬天,大自然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美,那漫天洁白的雪,那苍翠的松柏,那傲雪的红梅,把人间装点得如诗如画。

冬天是安详的、凄凉的,狂风怒吼着,在生命挣扎着最后的一刻,祈祷着另一个春天。

下面,请欣赏---第四华章《冬之情》

12、《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梅花》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男:

赞美古代的诗人,他们才思敏捷,浪漫奔放,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女:

吟颂优美的诗歌,它们脍炙人口、意境深远,熏陶出一颗颗美好的心灵。

男合:

中华经典是香醇清冽的美酒

女合:

中华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合:

让我们和诗歌经典一起神采飞扬。

男:

是呀!

书籍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都来做书的朋友吧!

爱好读书的人必定收益多多。

下面请听相声《书虫大比拼》。

(集体表演)

甲:

哎,我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你知道吗?

乙:

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今天是我们班读书汇报会呀!

  

甲:

曾记得,开学初,校长高瞻远瞩,振臂高呼: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与书为友,在书香的世界中尽情地翱游吧!

”我校师生全体动员,共同掀起了一股新学期读书狂潮!

  

乙:

上课时,老师苦口婆心,反复叮嘱:

“孩子们,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让我们一起拥抱书本,让飘香的翰墨来洗涤我们的灵魂吧!

”老师带头,我们加油,班级读书的热情那是空前高涨。

甲:

在这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班全体师生那是博览群书,只盼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呀!

乙:

是呀,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高尚人的谈话嘛!

甲:

这一年,我们积累了关于思乡的名句:

(男女生对答)

女生: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男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女生: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男生: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女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男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乙:

阅读完了《感动中国的100个母爱故事》一书,我们积累了好多赞颂母爱的名言(齐答)

  —高尔基说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罗曼.罗兰说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火焰。

  —但丁说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雨果说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西方谚语说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一家去,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甲:

我们还知道好多含“月”的名句:

(甲说上句,齐答下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甲:

是呀,想想这一学期,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乙:

书,升华了我的精神,陶冶了我的情操。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了我什么是坚强;

B 我读过《上下五千年》,对我们祖国更加了解;

C《安徒生童话选》带我走进了神奇的童话世界,唤醒了我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D读《水浒传》我懂得了什么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认识了108位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

E看《三国》,我感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甲:

如今,我可算得上博古通今,见多识广。

  

乙:

现在,我也称得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甲:

我举一反三。

  乙:

我语惊四座。

甲:

我出口成章。

乙:

我才辩无双。

  

甲:

我满腹经纶。

  乙:

我……经纶满腹。

甲:

我牛角挂书,孜孜不倦。

乙:

我悬梁刺股,凿壁借光。

  

甲:

我半夜起床,瞪大眼睛在黑暗中看书是家常便饭。

乙:

我闭着眼睛,用鼻子看书已经习以为常。

 

 甲:

有那么离谱吗?

我看你读书快走火入魔了!

 

 乙:

我们语文书上不是讲了吗?

如果房间洁净,如果心中干净,就让我们读书吧!

全班齐背“你一卷在手……”

甲:

得得得!

别再卖弄!

一个劲儿地在这儿啰啰嗦嗦,这下面的活动还怎么进行?

乙:

别急别急!

我还有一句心里话要说。

甲:

我也有一句,那咱俩一起说。

甲乙:

让我们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女:

从书中我们不仅能获取大量的知识,更能体验人生百味,感受独特美感。

在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积累了很多精彩片断和优美词句。

下面请欣赏同学们朗诵精彩片段。

(4个人逐一表演)

1、《草房子》佳句赏析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

太阳才一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

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

大路上,偶尔有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

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孩子,都被这难忍的炎热逼进了河里。

因此,河上到处是喧闹声。

赏析: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切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天气的干燥炎热。

并且写孩子们一个一个游泳与行人匆匆的走,也侧面烘托出太阳的炎热难耐。

写出了农村夏季风情的景色。

对太阳描写的一系列动词优美恰当,如:

滚动、袭击、露。

给文章添了文采。

2、《昆虫记》 法布尔 精彩片段赏析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赏析:

在作者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读者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的英勇凶猛,表达了作者对螳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

3、《老人与海》精彩片段赏析

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轻易屈服,非但没有上来一英寸,反而慢慢游开去。

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增加对抗马林鱼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睁睁地看着小船向西北方飘去。

老头想鱼这样用力过猛很快就会死的,但四个小时后,鱼依然拖着小船向浩渺无边的海面游去,老头也照旧毫不松劲地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钓丝。

他们对抗着。

 这时,老人回头望去,陆地已从他的视线中消失。

太阳西坠,繁星满天。

老人根据对星的观察作出判断:

那条大鱼整夜都没有改变方向,夜里天气冷了,老头的汗水干了,他觉得浑身上冷冰冰的。

他把一个麻袋垫在肩膀上的钓丝下面减少摩擦,再弯腰靠在船头上,他就感到舒服多了。

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的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的回忆往事,并想到了曼诺林,他大声地自言自语:

“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好让他帮帮我,再瞧瞧这一切。

赏析:

文段生动地写出了老人与大鱼对抗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老人的饱经沧桑、老练。

“照旧”、“毫不松劲”等词写出了老人的执着、坚持不懈。

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4、《骆驼祥子》精彩片段赏析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赏析:

这段话讲述的是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买上车后的表现,从多处动作描写都能看出祥子买车后的激动的心情和对于自己车子的喜爱,如“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了”、“细细端详”、”简直没有什么不可以把人和车算在一块的地方”,前三句的动词突出表现了祥子的欣喜之情,而从最后一句中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看出祥子对于自己车子很是亲密,这也是祥子辛辛苦苦攒到钱买来的回报,同时这段话也为下文祥子的车子被抢做衬托,突出了下文祥子的可怜。

男:

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好书,更能给我们带来欢愉!

下面将要进入读后感分享环节。

(3人逐一发言)

1、《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世界名著,讲述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独自一人飘流到一座荒岛。

他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遇救返回故乡。

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整整28年,多么惊人的数字。

要是我在这个荒岛上生活,恐怕一个小时,我也熬不过去,何况他还在荒岛上凭着自己的双手双脚做出所有的生活用具。

这样一比较,我是多么懦弱,而他却多么坚强。

想到这里,我就决定要以鲁滨逊为榜样,要学他那样坚强,不能懦弱。

我不是要像他那样在荒岛上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向他学习。

例如:

做人要坚强不要常常哭,遇到紧急关头不能懦弱要镇定的解决问题等等。

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坚强的表现。

鲁滨逊的坚强不仅让我佩服,他的乐观精神也很让我佩服。

初到荒岛,鲁滨逊因为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

连做一块木板都要四十二天。

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的。

看到这里,我不禁反省以前,我做事一旦不成功,就会气馁,然后就不做了。

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像鲁滨逊那样,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受益匪浅。

总体的来说,我认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个有头脑的人。

一个人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孤岛上生活了20年,不仅没死,而且居然有自己的羊场。

庄稼,这是多额不可思议的。

一个人在没有同伴的地方,独自居住,没有任何依靠这样是多么可怕的事呀,普通人可能都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