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620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docx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各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10篇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

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

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

4000121855或者写作电话:

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一、食品产业基本情况

(一)生产环节:

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包括4家小作坊)19家。

(二)食品经营环节:

流通环节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户共计1394户,其中,批发46户,零售1348户。

消费环节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427户。

(三)畜产品养殖环节:

全县有冷冻肉超市10家,畜禽产品精加工企业2家,定点屠宰场1个,乡镇屠宰点4个。

三、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领导机构,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食安委主任,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2部门为成员单位。

二是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

食品安全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2次,通报食品安全状况,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能。

三是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县政府年初召开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与食品安全各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各职能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把食品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并加强了督查考核。

全县已初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牵头单位协调、成员部门负责、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

(二)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日常监管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我们在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开展了成效明显的食品市场监管和专项整治活动。

1、切实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一是根据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划分了质量安全等级,其中A类企业2家,B类企业13家,C类企业4家;年初制订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和巡查计划,按照巡查计划开展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在节假日、两会、杏花节、葡萄节前期对县城内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卫生、生产记录、购销记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2家次,责令整改企业6家、小作坊4家。

2、切实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一是以“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市场监管工作为契机,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严防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集中开展了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食品的“元旦”“春节”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点、展示假冒伪劣食品、TOP100范文排行制作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常识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期间,现场接受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散发宣传资料27000余份。

二是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并对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负责人、食品生产加工及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质量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教育,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500余人次。

三是持之以恒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

四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12315”、“12331”等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投诉。

(七)完善应急机制,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结合我县食品安全状况,编制印发《xx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处置预案,在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24值班制度,实现信息互通,确保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四、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点多、范文写作面广、线长,呈现散、乱、杂等特点,尤其是接头小吃摊、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监管难度大,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从业人员大多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一旦取缔,则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上访等,成为困扰食品安全的一个社会难题。

(二)《食品安全法》宣传与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宣传手段与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仍然是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薄弱环节,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平台,扩大宣传普及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还比较多。

比如一些种植养殖基地农药兽药使用不规范,休药期制度执行还不到位;一些食品生产加工的设施设备简陋、产品标准缺失、自检能力不足等;一些食品经营企业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村食品市场安全水平较低。

(四)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虽然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工作已经完成,但人员还没有到位,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和环节的监管还存在“空白地带”。

二是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组建工作难度较大,工作总结现有编制和监管力量无法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要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增强依法履职的意识,通过完善机制、强化协调、加大投入、提升能力,积极破解影响我县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篇二】一、基本情况目前,全区共建成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个,面积7万公顷,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43个。

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6家,食品加工小作坊752户;食品经营企业9823户,其中:

批发企业435户,商场、超市367户,城乡食杂店9021户;餐饮服务单位4613家,其中:

学校和机关食堂89家;茶楼咖啡厅867家;酒类经营户675家;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3家;畜禽屠宰企业15家。

自去年7月以来,我们紧紧抓住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这一重大机遇,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管理新格局,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安全可控、总体趋好。

二、主要做法

(一)加快体制改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去年8月至12月,我们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要求,快速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整合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热门思想汇报成立新的食药监局,制定“三定”方案,核定监管人员编制150名,并迅速将相关单位人员划转到位。

同时,设置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食品药品快速检验检测中心、不良反应监测站等机构;在全省率先设置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站,每站配置工作人员2-3名,解决了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常态化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问题;在行政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构建了区、乡、村三级联动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二)推进制度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在食药监局设立区食安办,负责食品安全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

各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食安办,负责本辖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应急处突等工作。

二是强化目标考核。

年初确定重点工作任务,与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督查考核,落实责任追究,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社会共治。

建立落实“两代表一委员”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8件;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发展社会监督员200余名,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管理格局。

(三)加强宣传教育,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单位、进企业、进厂矿活动,发放《食品安全法》宣传手册万册,举办食品安全讲座100余场次,播放食品安全专题短片50余场次,发送食品安全手机短信近10万条。

不断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共举办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班12期,培训3400余人次,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四)强化技术支撑,检测水平快速提升。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购置了基本的检验检测设备。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已实现全覆盖,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食品检测能力不断加强。

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800个,合格率为100%;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抽样61批次,合格率为95%。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抽检456批次,合格率为94%;食品质量监测抽样736批次,合格率87%;餐饮服务环节抽检2687个样品,合格率为89%;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抽检6个样品,合格率为85%。

(五)开展专项整治,市场秩序有效维护。

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严查、严打、严办、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20XX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婴幼儿食品、食品非法添加、进口牛羊肉、塑化剂、“瘦肉精”、私屠滥宰、餐厨废弃油脂、酒类、辣椒制品等专项整治。

共出动执法人员9856人次,检查规模养殖场31家、食用油生产小作坊17家、食用油经营户635户、餐饮服务单位4521家、食品经营户7642户、个人简历酒类生产企业及小作坊41家、辣椒制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621家次、批发零售市场263个次,查扣非正规来源食用油700公斤,取缔无证食用油经营户2户,取缔非法收购加工“潲水油”窝点一个,查扣涉嫌“地沟油”吨,没收不合格进口牛羊肉11吨,立案调查食品安全违法案件76件。

(六)加强应急演练,处突能力不断提升。

制定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队伍,形成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以防范农村聚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为重点,加强应急演练,增强群众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意识,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七)建设诚信体系,源头治理深入推进。

实行企业食品安全承诺公示制,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退市机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曝光力度。

广泛开展“标准基地”“放心超市”“安全餐馆”和“文明餐桌”评比活动,积极构建“诚信者占有市场、失信者失去市场”的竞争格局。

对餐饮服务单位实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按照风险性和信誉度划分等级,确定监管重点。

目前已评定A级优质餐饮服务单位3家,B级12家,其余均按C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85%。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欠缺。

目前,范文内容地图我区食品行业整体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低,家庭式企业、夫妻式作坊较多,呈现“多、小、散、乱、差”的特点,在75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不足10人的小企业、小作坊约占7成,加之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安全保障能力较弱,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安全知识缺乏,致使食品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二)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当前,食品市场不但主体众多,品种繁杂,而且制假售假更趋隐蔽,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更重、责任更大,执法力量不足、技术人员短缺、投入保障不到位等矛盾十分突出。

特别是城区街道食品药品监管站仅核定编制3名,面对数千家监管对象显得力不从心;检验检测机构抽检任务不断加大,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员补充和技术培训。

(三)食品安全联合执法亟待加强。

在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时,仅靠行政手段很难及时固定证据和深入查办,对违法犯罪行为震慑警示作用不强,导致违法犯罪成本较低,违法行为难以根除,亟需加强部门执法协作,建立高效协同的联动执法机制,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高压线”的震慑作用。

四、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

心得体会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大食品安全工作投入,按照优先保障、逐年增加的原则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完善乡镇监管站工作设施设备配置,改善检验检测技术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强化学习培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

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加强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站队伍建设,设立基层食品安全综合协管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薄弱的问题。

(三)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围绕省、市确定的食品安全整治重点内容,结合我区实际,坚持治理整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社会监督与部门监控相结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强化食品安全联合执法。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充分整合监管资源,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和检验资源共享,建立统一协调、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探索设立食品药品刑事执法中队,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机制,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严格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制定并落实好《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投诉举报奖励办法》,充分发动群众,深挖案件线索,严查食品违法行为,铲除制假售劣土壤。

【篇三】一、基本工作情况20XX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四个最严”标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呈现出“两升一降”的良好态势,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群众满意度达到%,均为历史最高水平;食物中毒发生率降至十万分之,低于国家十万分之六的上限要求。

我市在全省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国家食药总局先后两次推广了我市工作经验,李群书记批示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对监管工作经验进行宣传报道,省政府推广了我市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措施。

6月份,国务院食安办、省食药局将分别在青岛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及市场监管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统一权威、保障有力的体制机制1.建立党政主导的组织领导机制。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XX年以来,李群书记两次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张新起市长先后6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治理。

市政府把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专项内容,研究制定了30条治理措施,并每月调度工作推进情况。

2.建立统一权威的食药监管体制。

去年上半年,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各级整合了原质监、工商、食药、食安办的职能,组建成立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

改革后,食药部门从684人增加到1660人,监管力量增加136%。

其中,有1372人配备到基层一线,基层执法力量比改革前增加了倍。

全市在镇(办)一级建立了136个食药所,并在93个涉农镇(办)建立了农产品监管中心,每个中心配备不少于4名农业监管人员,与当地食药所建立了联合办公机制;在村(社)一级,6000多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都建立了协管员队伍,实现了“三级政府、四级组织”监管网络的全覆盖。

3.建立保障有力的财政投入机制。

本着“向投入要安全”的原则,各级政府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新机构履行新职能。

连续三年将食品抽检纳入市办实事项目,每年安排6万批次以上的抽检任务,各级财政保障资金1亿多元。

积极为基层监管所配备办公用房、执法装备,保障了基层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坚持从严治理,强化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针对违法犯罪多发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重典治乱、整肃不法。

一是高标准制定目标,强化考核落实。

逐级明确了执法办案目标,并分解落实到人,每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20XX年,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4987起,罚没款3741万元,接近全省食品药品罚没款的二分之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二是高规格动员部署,明确打击重点。

20XX年,部署开展了四次大的专项行动,均以市政府名义部署,分管副市长作动员讲话。

把假冒伪劣、非法添加、无证生产经营等行为作为整治重点,全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5万余家次,责令整改万余家,取缔违法违规单位443家。

针对市场上“甜晒鱼”喷洒农药比较严重的问题,全市接连抓捕了25名犯罪嫌疑人,干海产品抽检合格率由不足70%提高至90%以上。

三是加强行刑衔接,坚持公开曝光。

市和各区(市)公安机关均组建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专门机构,与行政机关密切配合打击违法犯罪。

20XX年,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43人。

实施了抽检结果批批曝光制度,对抽检不合格的473家单位在多家媒体给予了公开曝光,并全部进行了处罚。

(三)把握问题导向,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监管模式针对监管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分管副市长带队,先后赴香港、台湾等地考察学习,按照“五项防控”的思路,制定实施了食品安全30条治理措施,初步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监管模式。

1.主体防控。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加强对企业培训教育的同时,还全面推行了企业承诺制,全市万家持证业户均签订了责任承诺书,承诺要诚信守法、确保安全,一旦出现违法问题,自愿停业候查,并接受行业禁入处理。

2.环节防控。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必须加强种养殖环节的源头治理。

一是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全市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由100家核减到38家以内,实行高毒农药实名制购药,100%可追溯。

二是加强了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市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04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46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三是加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加强了奶牛“两病”检测,实行奶畜养殖场和奶站凭“奶牛布病、结核病监测合格证”交奶、收奶制度,从源头上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

此外,在海洋与渔业、林业、进出口等各关口也都建立了监管机制。

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的“牛鼻子”。

抓好流通环节监管,既可以倒逼生产企业和种养殖业户加强源头管控,又可以控制下游餐饮企业的安全风险。

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实施驻场监管。

针对抚顺路、华中路和城阳三大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量占城区80%的特点,分别设置了三个市场监管所,实施专人驻场式监管。

其中,城阳市场所配备了10名人员,解决办公用房面积300平方米,成为全市示范所。

二是实施市场质量保证金制度。

对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按规模收取30-50万元保证金;对其他市场,分别收取5-30万元不等。

市场内出现违法违规问题,除对业户依法处理外,还要扣除市场主办者的保证金,追究其管理责任,强化市场主办者对场内业户的管理。

目前,全市共收取质量保证金1157万元。

三是实施全国最严格的退市政策。

规定凡在商场超市抽检一次不合格的,三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一次不合格的,一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三年不得入市;三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让市场监管有了“撒手锏”。

截至目前,全市已对50余家市场经营业户实施了退市。

四是实施严格的检验检测和不合格农产品销毁制度。

要求对入市农产品每车必查、每品种必检,对季节性、高危品种菜品同一车次同一品种多批次检测。

一年来,共检出不合格农产品100余吨,全部进行了销毁。

经过一年的治理,全市食品流通环节抽检合格率从不足92%上升至95%。

3.过程防控。

一是试行农产品产地证明制度,规定食用农产品必须具备产地证明,方可入市交易,确保来源可溯。

二是在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推行了“一票通”为载体的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流向可查。

三是对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

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玻璃幕墙、大堂显示屏等方式观看后厨加工过程,也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等实时监控。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52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今年准备再搞1500家,基本实现学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饮单位的全覆盖。

一年来,这些亮化单位未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故,抽检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

4.业态防控。

坚持规范与引导相结合,对小作坊、小餐饮等风险高发业态进行综合治理。

制定了小作坊监管办法,对小作坊实施备案管理;规划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10处,总面积约5万平米,逐步实现小作坊的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入市。

针对多数小餐饮无证的问题,制定了小餐饮监管办法,从实际出发,降低了国家规定的发证门槛,把小餐饮纳入监管范围。

20XX年,共为无证小餐饮发放许可证2194张,限期整改1200余家,取缔无证小餐饮264家,消费者投诉举报率同比下降%。

5.品种防控。

对高风险品种加强重点管控,实施了“一个禁止、两个必须”:

禁止销售散装食用油、酱油和醋等重点品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临界保质期食品、转基因食品等必须实施专柜销售;所有餐饮单位必须对使用转基因食品实行公示,确保了市民饮食安全。

(四)强化宣传教育,发动全民共建食品安全按照“扩大覆盖面、提高感受度、增强安全感”的原则,坚持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1.巧借媒体引导舆论。

把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一是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媒体的报道行为,避免因不实报道、负面炒作引发社会恐慌。

二是与有关媒体签订了新闻联动协议,约定媒体发现违法线索要立即通报监管部门,同往查处,不得先行报道,扭转了因报道泄密影响案件查处和监管部门总在媒体之后发现和查处问题的被动局面。

三是坚持主动发声,积极组织报道,用传播信息的方式控制信息。

一年来共发稿6000余篇次,基本掌控了舆情走向。

特别是先后两次发布食安白皮书,向市民全面报告了稳定向好的食品安全状况,对重点环节、品种、业态的合格率全部公示,并引用专家权威观点,对常见认识误区进行了解读,给市民吃上了“定心丸”。

2.打造宣传平台。

一方面,按照“互联网+食安”原则,开通了食品监管官方微信,同时具备了直播“明厨亮灶”、查询食安数据和受理投诉举报等功能,打造了针对中青年群体的新媒体平台。

另一方面,巩固了传统阵地,达到了三个100%:

村(社)宣传覆盖率100%;重点监管场所宣传覆盖率100%;全媒体报道覆盖率100%,发动全体市民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行列中来。

3.建设科普工程。

组织开展了食安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

启动了“校车食安课堂”工程,在校车上向12万中小学生发放科普手册、播放科普动画、讲解科普知识;同时,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4课时,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全民参与。

4.探索快检服务。

为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知道买到的食品安不安全,在“快检进市场、进社区”活动的基础上建设了21个常设快速检测点,为消费者提供面对面的食品快检服务。

年底前,便民快检群将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商场超市和大中型农贸市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挑战依然十分严峻。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业基础比较薄弱。

业户多、小、散、低问题比较突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特别是我市60%的农产品来源于外地,输入型风险压力较大。

二是监管力量有待加强。

尽管改革后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增加136%,但监管对象从4万户增加到万户,增加200%。

与面临的任务相比,人员、装备和监管力量需要进一步增强。

比如,在基层食药所建设方面,个别所人员配备没有完全到位,办公用房面积小、条件差,快检设备、车辆等执法装备配备不足,经费投入距离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食品检验机构建设方面,个别区(市)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尚未组建完毕等。

三是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

从世界各地情况看,食品安全的群众满意度普遍与经济社会发达程度成反比。

经济社会越发达,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越高,健康观念和维权意识越强,群众满意度相对较低。

我市群众满意度已达历史最好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需要改进监管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格局。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针对当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创建全国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中心目标,坚持“四个最严”标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创新思路、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