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86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6 大小:20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6页
实验诊断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6页
亲,该文档总共2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习题.docx

《实验诊断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习题.docx(2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诊断习题.docx

实验诊断习题

常用医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血液检查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贫血(anemia)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3.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4.靶形红细胞5.嗜多色性红细胞6.中性粒细胞核左移7.中性粒细胞核右移8.再生性核左移9.退行性核左移10.异形淋巴细胞11.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12.网织红细胞反应1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1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1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17.溶血性贫血18.中毒性颗粒19.类白血病反应

二、填空

1.血液有形成分包括、、。

2.血常规检查乃指对血液中两种主要有形成分和的检查,包括、、、四项内容。

3.病理性红细胞减少是由于红细胞、、等原因所造成的。

4.按形态学分类可将贫血分为、、、四大类。

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V< ,MCH< ,MCHC< 。

6.大细胞性贫血时MCV> ,MCH> ,MCHC> 。

7.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及分布位置不同,人为地将其划分为、、

、、五个池。

8.正常人外周血象中有、、、、五种白细胞。

9.白细胞总数低于称为白细胞减少,其中主要是减少。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10.循环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绝对值不超过。

11.外周血象嗜碱性粒细胞占。

12.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占,粒细胞占。

天后淋巴细胞达50%。

岁时,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粒细胞比例增加。

13.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疾病。

14.正常人循环血液中单核细胞占。

15.血浆中能使血沉加快的物质有、、及,抑制血沉加快的物质有和。

16.用Westergren法,正常成年男性血沉mm/1h末,成年女性mm/1h末。

17.正常血细胞比容为男,女。

18.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包括缺陷、缺陷和异常。

19.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用于诊断;血红蛋白电泳用于诊断;酸溶血试验用于诊断。

20.冷溶血试验用于诊断;抗人球蛋白试验,亦称Coombs试验,用于诊断。

21.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为。

22.根据实验研究推算,从原始红细胞至新生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逸出至外周血全部过程约需天。

23.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

24.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为天。

25.正常成人次要血红蛋白(HbA2)占。

26.血清结合珠蛋白正常参考值为。

27.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最常见于。

28.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表面只有A抗原的血型是型。

29.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加入葡萄糖不能纠正的主要是。

30.大面积烧伤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相对。

31.肺源性心脏病细细胞及血红蛋白。

32.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33.脾功能亢进中性粒细胞。

34.周围血液中出现不分叶核的百分比率增多(超过)时,称为。

35.结核病患者血沉可。

36.成人的血红蛋白包括、和三种。

37.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

38.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

39.严重化脓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中酶活性增高。

40.正常人外周血涂片中点彩红细胞约为。

41.成熟单核细胞在血液中逗留的时间是天。

42.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三、是非题

1.男性患者测得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即意味着正常。

()

2.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意义相同,因此对于贫血的诊断只需测定其中一项即可。

()

3.血常规检查即对血液中所有有形成分的检查。

()

4.红细胞形态学观察对于诊断贫血性疾病很有帮助。

()

5.测得的红细胞水平增高比降低好。

()

6.外周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提示造血旺盛,因此可排除骨髓病性贫血。

()

7.凡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血象中中性粒细胞水平一定增高。

()

8.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

9.中性粒细胞占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总数的1/2以上,因此中性细胞比例增高就意味着白细胞总数增高。

()

10.1/2~3岁的幼儿,测得白细胞总数10.0×109/L,分类:

淋巴细胞0.60,中性粒细胞0.40,这提示病毒感染。

()

11.淋巴细胞约占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的1/3,故测得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即意味着其绝对值增高。

()

12.对于感染性患者,核左移比核右移预后好。

()

13.中性粒细胞核重度左移称之为类白血病反应。

()

14.某患者连续两次测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零,这意味着该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15.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因此疟疾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16.最常见的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的原因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7.淋巴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前者为小淋巴细胞,后者为大淋巴细胞。

()

18.单核细胞为外周血液中的最大细胞,但并非终末细胞。

()

19.异常淋巴细胞是一种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属于白血病性淋巴细胞。

()

20.网织红细胞可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对协助贫血的诊断很有帮助。

()

21.红细胞比积测定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意义相同。

()

22.根据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可推测病因。

()

23.溶血性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

()

24.根据溶血场所不同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

2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血管内溶血的一个代表病。

()

26.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主要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27.抗人球蛋白试验即为HamTest。

()

28.红细胞沉降率是检测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一种手段,因此是诊断贫血的一种理想方法。

()

29.肝硬化时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因此常有血沉明显增快。

()

30.血沉常作为衡量某些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

3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片中常出现棒状小体。

()

32.靶形红细胞见于海洋性贫血。

()

33.C反应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结合珠蛋白可使血沉加快。

()

3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致全血粘度降低。

()

35.镰形细胞性贫血血沉增快。

()

四、选择题

A型题(1~24)

1.以下有关网织红细胞的描述哪些是错误

A.为未成熟的红细胞

B.经Wright染色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C.胞浆中含核糖核酸

D.绝对计数(24~74)×109/L

E.增多提示骨髓造血旺盛

2.哪种血液病可致全血粘度增高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白细胞减少症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

A.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B.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1012/L

C.血红蛋白达120~200g/L

D.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E.属良性和慢性增生,不具有恶化倾向

4.有关骨髓纤维化症的描述错误的为

A.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恢复造血功能

B.外周血中白细胞可达50×109/L

C.外周血中可见各阶段幼红细胞

D.可见到幼稚粒细胞

E.外周血中可出现巨核细胞

5.有关红细胞异形症错误的为

A.RBC外周呈锯齿状突起

B.RBC可呈梨形、哑铃形、靶形等

C.主要由于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

D.可见于DIC患者

E.可见于严重烧伤患者

6.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急性失血性贫血

B.靶形红细胞—海洋性贫血

C.红细胞呈缗钱状凝集—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呈新月形、三角形—DIC

E.红细胞呈小球形—自身免疫性贫血

7.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实的证据为

A.网织红细胞计数0.08

B.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半衰期

C.血涂片RBC破裂征象

D.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

E.酱油色尿

8.关于有核红细胞论述下列哪项错误

A.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

B.均存在于骨髓中

C.出生1周内新生儿外周血可见少量

D.正常成人外周血可一过性出现

E.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

9.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

A.妊娠中、后期

B.产后大出血

C.急性溶血

D.高原居民

E.6个月~2岁婴幼儿

10.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肺炎

D.多发性骨髓瘤

E.恶性组织细胞病

11.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海洋性贫血

12.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

A.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淋巴瘤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红细胞形态不整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HbS病

C.地中海贫血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淋巴瘤

14.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B.中毒

C.急性出血

D.恶性肿瘤

E.急性溶血

15.正常人的血涂片中可见到以下哪种细胞

A.浆细胞

B.幼稚红细胞

C.幼稚粒细胞

D.异形淋巴细胞

E.网状细胞

16.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强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白细胞总数增高

17.中性粒细胞受损后并发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

A.中毒颗粒

B.空泡

C.球形包涵体

D.棒状小体

E.嗜碱性点彩

18.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

A.血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减少

D.血涂片中出现点彩红细胞

E.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出现Howell-Jo11y小体

19.下列除哪项外,均常出现于增生性贫血的血象中

A.Howell-Jolly小体

B.Cabot环

C.镰形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

E.点彩红细胞

20.关于嗜酸粒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0.005~0.05

B.绝对值<0.5×109/L(500个/mm3)

C.具有吞噬功能

D.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

E.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明显

21.与白细胞无关的是

A.Auer小体

B.球形包涵体

C.中毒颗粒

D.Howell-Jo11y小体

E.Pelger-Huet畸形

22.关于异形淋巴细胞,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系外周血中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B.异形淋巴细胞分为三型:

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C.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

D.病毒感染性疾病时最为常见

E.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多见

23.下列疾病血沉均增块,除外

A.多发性骨髓瘤

B.胃癌

C.活动性肺结核

D.风湿热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4.关于Rh血型系统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Rh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往往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

B.Rh阴性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液输入后便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

C.免疫性抗R实验室抗体产生后,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可出现溶血输血反应

D.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的反应,是一种血管外溶血

E.我国汉族中,Rh阴性发生率高

B型题(25~49)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酸溶血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题25~28

2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6.地中海贫血

27.G-6-PD缺乏症

28.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题29~32

29.慢性感染性贫血

30.地中海贫血

31.缺铁性贫血

32.巨幼细胞性贫血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贫血

题33~36

33.MCV>100fl,MCH>31pg,MCHC

32%~36%

34.MCV82~95fl,MCH27~31pg,MCHC

32%~36%

35.MCV<80fl,MCH<27pg,MCHC

<32%

36.MCV<80fl,MCH<27pg,MCHC

32%~36%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成熟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粒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嗜碱粒细胞增多

题37~40

37.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38.上消化道出血

3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0.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A.网织红细胞高于正常

B.外周血靶形红细胞>20%

C.外周血椭圆形红细胞占12%

D.外周血出现有球形红细胞大于20%

E.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题41~44

41.多发性骨髓瘤

42.海洋性贫血

43.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44.溶血型贫血

A.网织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比积测定

C.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E.酸溶血试验阳性

题45~47

45.判断缺铁性贫血疗效的指标为

46.临床上对脱水患者计算补液量的依据为

47.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A.中性粒细胞重度左移

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

D.白细胞总数400×109/L

E.杆状核粒细胞占0.05

题48~49

48.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49.粒细胞缺乏症

C型题(50~62)

A.嗜碱粒细胞增多

B.嗜酸粒细胞增多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题50~52

5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51.缺铁性贫血(有钩虫感染)

52.溶血性贫血

A.血涂片中成熟大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B.血涂片中出现较多的异形淋巴细胞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题53~54

5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5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球形红细胞增多

B.抗人球蛋白试验(+)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题55~56

5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6.缺铁性贫血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题57~60

57.再生障碍性贫血

58.缺铁性贫血

59.地中海贫血

60.慢性感染性贫血

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B.中性粒细胞胞浆出现中毒性颗粒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题61~62

61.化脓性胆囊炎

62.急性中毒

X型题(63~70)

63.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可出现哪几种结果

A.小红细胞

B.口形红细胞

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D.网织红细胞增多

E.Hct:

0.40L/L

64.血涂片中RBC呈缗钱状排列主要见于哪些疾病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高球蛋白血症

C.铅中毒

D.酒精中毒

E.多发性骨髓瘤

65.以下疾病中哪几种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A.尿毒症

B.伤寒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Gaucher病

E.骨髓纤维化症

66.以下指标哪几项符合大细胞性贫血的特点

A.Hct:

0.45L/L

B.MCV:

105fl

C.MCH:

34pg

D.MCHC:

30%

E.RBC直径:

8.0μm

67.以下哪几种疾病可致单核细胞增多

A.狂犬病

B.疟疾

C.黑热病

D.结核病

E.淋巴瘤

68.血沉增快可见于

A.新生儿

B.12岁以下儿童

C.妊娠3个月

D.老年人

E.高原地区居民

69.属于正常色素性贫血的是

A.白血病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海洋性贫血

E.慢性感染所致贫血

70.关于检查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B.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

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C.作为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

参考值

D.作为病情观察指标

E.用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的

参考

五、问答题

1.如何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贫血进行分类?

2.何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3.简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多的原因。

4.简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性增多的病因。

5.引起红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6.简述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7.何谓中性粒细胞减少?

引起的病因有哪些?

8.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分度?

9.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有何临床意义?

10.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有哪些?

有何临床意义?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哪些疾病?

12.何谓异型淋巴细胞?

其实质是什么?

13.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4.血沉病理性增快有何临床意义?

15.临床上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将溶血性贫血分为几类,意义如何?

16.根据形态学特点将贫血分为几类,其病因是什么?

17.何谓溶血性贫血?

何谓溶血性疾病?

18.分析溶血原因的有关检查包括哪些?

六、应用题

1.患者,MCV:

75f1,MCH:

25pg,MCHC:

28%,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2.发热、咽痛患者,查血常规示:

WBC2.0×109/L,中性粒细胞占15%,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3.男性,50岁。

5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近1年来渐感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慌、气急来诊。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数1.5×1012/L,血红蛋白55g/L,白细胞数3.2×109/L,血小板65×109/L,网织红细胞0.001(0.10%)。

MCVl29fl,MCH36pg,MCHC34%,最可能诊断是什么?

4.就中老年人而言,白细胞计数40×109/L,分类计数N4%,L96%,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5.女性,25岁,血象示三系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为0.001,诊断是什么?

6.男性,35岁。

因长期乏力、尿色深就诊。

查血常规Hb90g/L,Ham试验阳性,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7.黄疸患者,其尿胆原试验强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为什么疾病?

8.男性,20岁,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79g/L,MCV:

90f1,MCH:

32pg,MCHC:

35%,网织红细胞3.0%,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贫血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测得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低限,称之为贫血。

2.红细胞比积即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指直径小于6m,中央淡染区大于红细胞直径1/2的红细胞。

4.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的中心部着色较深,形如射击靶,主要见于地中海贫血。

5.嗜多色性红细胞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浆中残存有核糖体及核糖核酸,故瑞氏染色下呈灰蓝色,称之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6.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周围血象中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5%),或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称之为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7.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外周血象中5叶以上核的粒细胞>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8.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

9.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

10.异形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称为异形淋巴细胞。

这种细胞在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

11.网织红细胞为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因胞浆中残存有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活体染色,胞浆中可见蓝绿色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12.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贫经治疗3~5天后网织红细胞上升,7~10天网织红细胞明显上升,2周左右网织红细胞逐渐下降,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才逐渐增高。

13.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1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1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1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17.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代偿能力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

18.中毒性颗粒在中性粒细胞浆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涤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性颗粒。

19.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reaction)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二、填空题

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质、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3.生成减少、破坏增加、丢失过多4.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5.82fl,27pg,32%6.100fl,34pg,32%~36%7.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边缘池8.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9.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0.5×109/L10.0.5%~5%、0.5×109/L11.0~1%12.35%、65%、4~6、4~613.病毒感染性14.3%~8%15.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磷脂16.0~15、0~2017.0.40~0.50L/L、0.37~0.48L/L18.膜,酶,血红蛋白19.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0.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1.1:

1322.523.溶血性贫血24.12025.1.5%~3%26.0.7~1.5g/L27.多发性骨髓瘤28.A2亚型29.丙酮酸激酶缺陷症30.增多31.增加32.减少33.减少、核左移34.减少35.增快36.HbA、HbA2、HbF37.再生障碍性贫血38.网织红细胞39.碱性磷酸酶40.0.01%41.1~342.HbA

三、是非题

1.非2.非3.非4.是5.非6.非7.非8.是9.非10.非11.非12.是13.是14.非15.非16.是17.非18.是19.非20.是21.是22.是23.非24.是25.是26.是27.非28.非29.非30.是31.非32.是33.是34.非35.非

四、选择题

1.D 2.D 3.B 4.B 5.A 6.C 7.B 8.D 9.D 10.B 11.C 12.B 13.D 14.A 15.D 16.A 17.B 18.B19.C 20.E 21.D 22.E 23.E 24.E 25.B 26.E 27.D 28.A 29.D 30.C 31.C 32.A 33.B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