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085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docx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_模板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南昌市金盘路小学 宗莎

  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宗,大家可以叫我宗老师。

在上课前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些小礼物,看,这是什么?

(苹果贴纸),猜猜有多少个?

14个。

希望这节课你们好好表现,把贴纸都赢回去,获得贴纸最多的同学,将获得水彩笔大奖哦。

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上课。

  |NO.1|一、图片导入,葫芦为先

  1.出示葫芦图片。

同学们,有一种植物长得很可爱,瞧,它是什么?

学生:

葫芦。

提示:

芦字单独念时读第二声,(点击课件 芦lú),和”葫”字组成词语时念轻声,跟我读两遍。

葫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葫芦”的课文,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齐写课题,补板书:

我要的是葫芦húlu.

  2.齐读课题:

”我要的是葫芦”.

  |NO.2|二、初探葫芦园,集中识字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63面,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巡视,评价:

刚才老师发现他的读书姿势特别好,坐得很端正;还有的同学读书速度很快,把课文读了两遍。

  2.听了你们美美的读书声,生字宝宝也跑出来跟你们见面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吧!

  A认识生字词

  ppt红字带拼音出示:

húlu    téng    wā

  葫芦    藤    哇

  dīng     lín

  盯 着  邻居

  

(1)指名带读。

我请小老师来带读。

老师给你们做个示范,拼读”葫芦”.小老师要像我这样先拼读拼音再读词语,明白了吗?

请一学生起立,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读,读错了,我们大声纠正他,好吗?

  带读——跟读。

  

(2)邻居的居读轻声。

谁来说说你还想提醒同学哪个生字的读音呢?

  生自由发言:

藤和盯是后鼻音,邻居的邻是前鼻音。

  你们提醒得真好,有了你们的提醒,相信第二位小老师能带读得更好,再请同学来带读。

(老师果然没有看错你!

奖励贴纸)

  (3)生字宝宝单独跟你们见面你们还认识吗?

(从你自信的眼神中,我知道你一定能读好)老师想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出示第二版,指名读。

  hú     lú     téng

  葫     芦     藤

  wā     dīng    lín

  哇      盯     邻

  B你真棒,字音会读了,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加一加、熟字换偏旁、图片。

  

(1)指名:

”葫”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艹加胡字就是葫芦的葫。

师补充:

草字头说明和植物有关,胡表示它的读音,像这样一部分表示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我们叫(形声字)。

聪明的你发现了吗,其实这篇课文的生字都是形声字。

我们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

  

(2)(老师眼睛擦一擦,发现识字小行家)指名:

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哇”.娃娃的娃,女字旁换成口旁就是”哇”.这是识字的好方法!

(奖励贴纸)

  过渡:

加一加和熟字换偏旁的方法都是识字的常用方法,我们二年级学生就应该学会运用这样的方法。

  (3)有一个字笔画特别多,PPT出示”藤”.

  ”藤”也是个形声字,出示书上的第一幅插图,我请一位学生上台来为大家指一指:

葫芦的藤在哪?

学生上台指出。

对了,这就是葫芦的藤。

  出示ppt,藤的示意图。

  葫芦的藤叫葫芦藤。

葡萄的藤叫葡萄藤,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植物的藤呢?

(丝瓜藤、南瓜藤、牵牛花藤),他们的藤又细又长,还喜欢沿着棚架攀沿,爬山虎的藤又叫爬山虎的茎,所以植物细长的茎就叫藤。

  (4)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我们一起来开火车读,竖着开,横着开。

  C整体感知。

  字词宝宝要刚才已经搭乘你们的火车回家了,他们回到课文中了,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是咱们班的朗读小能手呢?

正音。

  请四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

  过度: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

  引导:

葫芦先挂在藤上,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板书:

    葫芦都落了?

  |NO.3|三、初探葫芦的样子,知喜爱。

  葫芦样子:

  1.为什么葫芦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难道是这棵小葫芦长得不好吗?

不是的,让我们学习第一自然段,请你为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划出这棵葫芦长在藤上样子的句子。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谁有信心能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我为你的自信感到骄傲。

生读。

  3出示第一自然段。

汇报。

Ppt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同意他的意见吗?

请生再读。

  B生读,师评:

通过你的朗读,我知道了这棵葫芦有细长的藤,长得可有生机了,你听出来了吗?

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评价:

这次,我不仅看到了长的藤还看到了雪白的花呢,出示ppt葫芦花,多美的一颗小葫芦呀!

你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生读。

  C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了,我可以读吗?

师读,重读”长满”.问:

这颗葫芦的叶子长的怎么样了吗?

(叶子很多,长得茂盛)怎么读?

请你来读!

  D生读,师评:

呀,这棵小葫芦有长的藤,白的花还有茂盛的叶,长得可真好呀!

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E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这样的一颗葫芦你们喜欢吗?

(喜欢)那种葫芦的人呢?

引读: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去干吗?

——生接读:

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知喜爱:

  1.ppt出示: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A指导朗读”每天”.师询问:

今天去了,明天还去吗?

请生读,重读每天。

  师评价:

明天还去吗?

(去)怎么读?

我听出了他天天都会去。

你再读,指名读。

  B指导读”几次”.

  

(1)每天去看一次吗?

不,好几次。

指导读。

怎么读?

我听出了他早上去了一次。

你再读,早上去了一次还不够中午得去一次,下午还得去一次,我听出了他去了很多次!

  

(2)齐读。

  (3)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他对葫芦有怎样的感情。

  汇报:

喜爱葫芦。

Ppt出示。

  |NO.4|四、第二段学表达

  过度:

既然他这么爱葫芦,没几天这棵葫芦上长了蚜虫,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他看见蚜虫后心里想的句子,用”﹏﹏“划出他怎么说的句子。

  2.检查汇报:

  

(1)师:

他看到叶子上爬着蚜虫,是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ppt出示: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A什么是蚜虫?

它是一种害虫,专门吃叶子的茎和叶,阻碍植物生长。

叶子上长了蚜虫他怕不怕?

不怕,ppt出示:

不怕。

应该怎么来读?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评价:

到底怕不怕?

不怕就大胆读出来。

生读。

  B你能给这句话换种说法吗?

ppt出示: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出示: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观察提示:

这两句话它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一句句末是(感叹号)一句句末是(句号),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话。

读完后,觉得哪句语气更强呢?

第一句给人感觉很强烈。

第二句感情比较平淡。

  是呀,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运用这样感情强烈的句子来加强语气。

  出示拓展练习:

  出示ppt:

一次失败不可怕。

  让语气更强烈,可以怎么说:

一次失败怕什么!

  评价:

孩子记住,以后即使我们失败了一次,也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

  

(2)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请生汇报。

  ppt出示: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a能给”盯”找个近义词吗?

看。

是眼珠不转,注视一个地方久久地看,ppt出示:

注视。

(老师盯着学生)。

  b”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出示词条自言自语。

(自己对自己说。

)你来扮演种葫芦的人,读读这句话。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学生接读: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预设1.(孩子,这可不是自言自语,小点声,你再来读)

  预设2.赛过就是超过的意思,他希望小葫芦长得超过大南瓜呢!

(小、大加强语气)出示小葫芦和大南瓜的图片,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心情?

真是急切地想让葫芦长大呀,读的时候要读得稍快一点儿!

让我们再小点声齐读这句话,可别把小葫芦们吓得掉下来了。

  |NO.5|五、读贴比照,正确书写

  生字认识了,句子理解了,现在我们来学写两个字。

  1.出示”挂  哇”田字格的字。

  A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b生汇报相同: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右边的部件相同,由两个土组成。

不同:

偏旁不同,一个口字旁,一个提手旁。

  C先看老师写”挂”,拿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空。

生念笔顺。

  d师提示:

哇字右边四横第二横最长,在横中线上,四横分布要均匀。

挂字要注意提手旁要写得窄一点,书空,念笔顺。

  e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请同学们在书上先描红再练写。

()注意写字姿势,一寸一尺一拳头。

提醒:

写”哇”字注意口字写小点,殷桃小嘴才漂亮。

  f检查反馈,左窄右宽,右边第二横最长,很美观。

  |NO.6|六、激发兴趣铺垫后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指板书)我们都知道葫芦起初挂在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过几天长了蚜虫,最后却一个一个都落了,为什么好好的葫芦会落下来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奖励孩子。

  |NO.7|七、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

  叶子

  长虫

  都落了?

  挂       哇

 

  一、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着重写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

课文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精心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

  课文共分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单交代了什么时间,什么人(谁和谁)去看马戏。

  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叙述了三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各项表演的特点写得很突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猴子爬竿,突出了猴子的顽皮。

它穿着小孩的衣服,在高竿上“倒竖蜻蜒”用“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活像个顽皮的孩子在逗人发笑。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熊踩木球,突出了黑熊的紧张。

笨重的黑熊要爬上木球再站起来,还要滚动木球过跷跷板,一不小心,表演就会失败,它那极度紧张的样子,引起观众一阵哄笑。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山羊走钢丝,突出了山羊技巧的高超、出色。

它在细细地钢丝上能稳稳当当地走来走去,它把四只脚踩在碗口大圆板上的绝技,博得全场观众的喝彩。

  这三个自然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层次清楚,都先讲是一个什么节目,再讲怎样表演,最后讲观众的反应。

词语的运用也有特点:

如分别用“大家”“人们”“观众”指看马戏的人,避免了语言的单调呆板,用“直笑”“哄笑”“喝彩”写观众对表演的反应,确切地表现出表演的特点不同,引起的反应也不同。

猴子的表演天真而滑稽,人们自然笑个不停;熊的表演呆笨而可爱,紧张而有趣,当然惹得好多人同时发笑;而山羊的表演则熟练而惊险,是所有表演中最好的一个,人们怎能不大声叫好呢?

  第五自然段简略写了小狗、猴子和马的表演很有趣。

  第六自然段写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动物真有办法。

  以上六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联系起来的。

先写“我”去看马戏,再写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最后写“我”的想法。

课文段落分明,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全课有四幅图。

第一幅图画的是猴子在高竿顶上“倒竖蜻蜒”,眼睛睁得圆圆的,顽皮可笑。

第二幅图画的是黑熊已经把大木球滚到跷跷板的中心点上,到了胜败在此一举的关键时刻了,所以黑熊的面部表情非常紧张。

第三幅图画的是山羊在钢丝上表演绝技,这是一项高难度的表演,但山羊从容不迫,一点也不紧张。

第四幅图画的是马戏团的演员在指挥马钻火圈,猴子骑车,小狗做算术题。

这四幅图与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相对应,图给文做形象描绘,文给图做具体描写,两者互相照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低年级儿童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理解各段中体现动物表演特点的词句和观众看表演反应的词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十分精彩。

教学难点是:

①字词方面:

“喝彩”的“喝”读hè,“好奇”的“好”读hào,要据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叔”的左上是“上”不是“止”,“猴”的右边是“侯”不是“候”,要认清字形;“踩”和“彩”同音形近不同义,容易混淆;“绝技”一词不好理解:

“直笑”和“哄笑”,“喝彩”和“精彩”意思容易混,要加以区别。

②句子方面:

有的长句易读破。

如:

“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山羊小心的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等;有的句子中出现了三声连用的字,不好读。

如“熊踩木球也很好玩”。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

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每幅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精彩”、“小心的”练习说话。

  4.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段。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图文,理解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学习本课生字,进行课堂训练。

  2.课时.教案范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你们看过马戏吗?

谁表演的节目叫马戏?

(原指人在马背上做的各种表演叫马戏,现在把动物经过人的训练做的各种表演都叫马戏。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

(板书:

24.精彩的马戏)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图文。

  1.《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文。

先引导学生看一遍四幅图在课文中的位置,然后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做到老师读哪个节目,就看哪个节目的图,把图和文结合起来。

  2.让学生自己看图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后指名认读生字卡片。

检查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

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

课文一共写了几个节目,什么动物表演什么节目?

读后回答。

  (三)图文结合,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

  齐读后提问:

“精彩”是什么意思?

(特别好的,最出色的。

  【第二自然段】

  1.出示“猴子爬竿”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

然后带着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段内容。

  指名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板书:

猴子爬竿)教师说明:

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

(板书:

先)

  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这两句话写的是什么。

教师说明:

再写猴子怎样表演。

(板书:

再)

  指名读第四句,说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教师说明:

最后写观众怎样。

(板书:

最后)

  2.引导细读猴子怎样表演的句子。

  

(1)请学生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句子。

  

(2)出示写有第二、三句话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对照图轻声读,然后说说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怎么精彩。

(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人们一看就喜欢,这是其一;猴子爬到高竿顶上“倒竖蜻蜒”(板书:

倒竖蜻蜒)做的还是单手倒立,很不容易,可它却用好奇的眼睛瞅着观众,表情顽皮逗人,这是其二。

  (3)指导有语气地读。

  先听老师范读,再叫学生仿读。

范读时,带点的词语要重读,以突出节目的精彩。

       

  3.提问:

观众看了猴子的顽皮表演怎样?

(板书:

直笑)“直笑”是什么意思?

(一直笑,不停地笑)说说猴子的表演哪些地方逗得大家直笑。

  4.指名学生有语气地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猴子顽皮可爱的样子。

  5.看板书词语。

           

  练习用课文中的句子讲“猴子爬竿”这幅图,加深理解本段内容。

  【第三自然段】

  1.出示“黑熊踩木球”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说明:

这一段和上段写的顺序一样,请按以下问题找有关句子读一读。

  这段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

(板书:

黑熊踩木球)

  黑熊怎样表演?

(读第二、三、四句)

  观众看了怎样?

(读第五句)

  2.提问:

①什么叫“哄笑”?

(板书:

哄笑。

教师可带学生先按音序查字法,弄清“哄”是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之后,再指名说“哄笑”的意思。

)②观众看黑熊表演什么时候发出一阵哄笑?

(板书:

过跷跷板)③观众笑黑熊什么?

看图说说黑熊怎样紧张?

(大木球刚滚过中心点,跷跷板的那一头掉下来,突然球向下滚动,黑熊紧张极了,它睁圆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前肢撑开,身子向前倾,后肢紧换步子,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来。

黑熊紧张的样子太逗人了。

人们发出一阵哄笑)

  3.指名有语气地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黑熊紧张笨重的样子。

  4.看板书词语用课文中的句子讲“黑熊踩木球”这幅图,加深理解本段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继续按自然段理解课文。

  【第四自然段】

  1.出示“山羊走钢丝”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课文,边读边想:

这一段和前两段写的顺序一样吗?

学生回答后,指名三人按“谁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怎样?

”三部分读课文。

  2.让学生看图读山羊表演的句子,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羊表演得很出色。

读后议论,教师做必要指点。

  山羊的出色表演可从以下两句话引导体会。

一是“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

二是“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

这是山羊表演的绝技,(板书:

表演绝技)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钢丝上的金属圆板只有碗口那么大,比山羊的身体小得多,山羊要把四只脚都放在上面站稳,就得把身体弯得像一座拱桥。

(出示拱桥图)这个动作难而惊险,可山羊却一点儿不慌张,稳稳当当站在圆板上向观众致意。

这是其它动物比不上的,独一无二的高超技艺,因此是山羊的绝技。

  3.提问:

观众看了山羊表演的绝技怎样?

(板书:

喝彩)喝彩是什么意思?

(大声的叫好)

  4.指名读:

要把山羊的出色表演读好。

  5.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6.把课文二、三、四段连起来读,教师读谁表演什么节目,三个学生分别读猴子、黑熊、山羊的表演,全体学生读观众表现。

通过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个段落的结构写法基本相同。

  【第五自然段】

  看书上插图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写了哪些节目,表演得怎样?

  【第六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能表演这么精彩的节目。

  

(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1.自己轻声朗读全文,同时指名做看拼音填空练习。

             dào shù qīng

《书的世界》教学设想

佚名

 

  单元介绍:

本单元为开放单元,要通过参观图书馆、逛书店、借阅图书、介绍图书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书的知识,了解获得书的途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本单元教学课时为5~6课时。

  “观察画面,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

小朋友们,我们讲台桌上有什么呢?

(书)对了,那是我们的小小图书

  角。

再看看你们的书包,里面也装了我们的课本,你们说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或者说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小环节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先让学生在各小组说说读书的好处,再全班交流)

  师: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书的更多知识。

  二、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1、设计课文插图的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的这些地方的作用

  师:

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走一圈,当你看到什么字的时候大家要大声说出来。

(把课文图中的这些地方名写在小纸条上,然后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来)

  师:

小朋友,你们说说看这些地方有什么用。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地方都是用来看书的或者说是买书的地方)

  2、如果你非常喜欢看一本书,可以用什么方法看到我们想要看的书呢!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文中的图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自主识字”的教学设计

  一、读一读,认一认。

  1、自己读一读和图书有关的三组词语。

  (1)自己读,借助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娃娃。

  (2)说说这几组词表示的都是什么的呢?

  2、你还能说出哪些书的名字呢?

  (师:

小朋友,除了书上说的这些书外,你还知道哪些书吗?

  二、认识生字。

  1、指导自读词宝宝

  师: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课文中的词宝宝读一读

  2、同桌互读

  师:

同桌读一读,看是否把字都读准确了。

  3、全班一起来认读词宝宝

  师:

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宝宝。

  4、玩一玩猜游戏

  师:

小朋友,你们把词宝宝都读得很好,现在我要来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把安娃娃读得很呢?

我们一起来玩玩猜字游戏。

  5、小组合作学写生字娃娃

  师:

小朋友,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观察田字格里的每一个字娃娃,并一起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好的记住它们。

  6、师范写,生练习

  “根据目录查找相关的内容”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每人拿一本课外书。

  二、学会看书的封的面,找一找书名和作者。

  1、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是精心设计的,自己拿出一本书,看看封面上都有什么呢?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名字、作者,一般都会注明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

跟同桌小伙伴介绍你手中那相书的封面。

  3、我们再来看看封底都有些什么呢?

  4、师小结:

是啊,虽然每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都不完全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都要写清书名、作者、出版社、发行单位、责任编辑、书号和定价等。

同学们买书和看书的时候,应先了解一下这些基本情况。

尤其是有些盗版的图书,这些内容一般都标的不是很清楚,大家不要购买。

  三、学会看目录。

  1、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到目录,看看你能从这里面了解到哪些知识呢?

  2、学会看一本书的目录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使我们很快的查找到相关的内容。

  3、和小伙伴一起互相看看对方同学的目录,互相考一考怎样通过目录很快的查找相关内容。

  四、指导学生看书。

  1、课上还有几分钟的时间,留给小朋友看书,一会给大家说说你这几分钟的收获?

  2、请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几分钟就读懂了这么多的知识。

如果平时我们能把这些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你读的书一定会越来越多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的。

  “学会把图书进行分类”的教学设计

  一、从前几课的学习,还有大家发动而制的图书角里的书较多,那么这些书怎样放才更方便我们查看呢?

  二、学会给图书进行分类。

  1、大家想一想,怎样给图书进行分类呢?

(小组讨论学习)

  2、师小结:

图书分类摆放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的。

每个同学的书不同,

  家庭情况也不同,具体怎样分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

没有进行图书分类的同学回去要做一做,已经进行分类的同学可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并要坚持下去。

  三、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1、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书,能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吗?

  2、请同学先在小组里介绍。

每个同学都要说,说完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