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0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1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认识角(初步认识角)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角,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并且角是抽象的图形,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

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方法。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

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老朋友,还记得它们吗?

(课件出示)

师:

最后一个是三角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摆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

现在请同学们任意拿走一根小棒,现在的这个图形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它的名字叫“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

板书课题:

初步认识角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先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角吧!

(课件展示)

 

 

2.找一找。

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地方有角呢?

3.摸一摸。

师: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摸摸其中一个角,说说有什么感觉?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角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有几个顶点?

有几条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画一画。

 

(1)师示范画角,

  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一个点,也就是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线,这是它的第一条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

  师:

角的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字。

  这个尖尖的点就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师: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个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上标记,出示表示角的符号“∠”。

  那么怎样来标记这个角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弧线把两边连起来,再写上数字1,记作:

∠1读作:

角1

师:

这里只有一个角,我呢用数字1来标记,同学们还可以给它起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其他数字2、3、4…等,还可以用字母,例如a、b、c、d等。

(3)学生画角。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闯关游戏。

第一关:

慧眼识角。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

()()()()()()

第二关:

我会标(第62页)。

(课件出示)

3、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在下面的每个图形中各标出三个角。

(p63页第2题)

 

学生标完后,指名说说为什么?

2.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课件出示)

()个角()个角()个角

3.剪一刀,是不是剩下两个角?

(课件出示)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1.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很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并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及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拍拍手唱儿歌,角中秘密记心中。

(课件出示)

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五、作业:

教材第63页的练一练第1、4题。

 

从学生熟识的图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找角、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线边”的特点。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加深记忆,巩固新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2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初步认识角的练习课

课型

练习

教材简析

在本节课内容中“试一试”借助操作活动,直观认识体会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特征,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体会。

教学目标

1.结合直观操作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借助比较大小三角板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重点

能正确找出生活的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复习引入

1.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它都有一些名称?

2.师: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下角也有大小,请同学们把附页3图1的两个角剪下来,比一比,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

师追问:

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

二、探索新知

1.学习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1)学习重叠角的方法比较,

①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问:

谁来说一说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②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进行交流。

③指名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④请学生到台上演示怎样用重叠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⑤课件重新演示一次重叠比较法。

(2)学习用三角板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板,比一比这两个三角板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总结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交流。

2.总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小结:

角的大小的比较分三步:

第一步,两个角顶点重合,第二步,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看另一条边落在哪里?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教材P64页第3题、第5题、第6题,学生完成后,汇报,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体会理解什么叫“重叠法”?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

 

板书设计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

反思

第六单元第3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认识直角”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这是在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掌握了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基础上进行学习,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认识直角,学会辩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

2.通过活动,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

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辩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

难点

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

三个不同形状的角。

师: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

叫什么?

角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角。

(板书:

认识直角)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直角

(1)师:

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其中有一个直角。

(板书:

直角)

(2)出示:

另一个三角板,提问:

其中那一个角是直角?

把两个三角板重叠在一起,请学生们说一说,重叠在一起的两个角都是什么角?

直角和三角板上的其他两个角一样大吗?

(指出:

直角是三角尺上最直的角。

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找一找它上面有哪几个角,提问:

这四角是直角吗?

请学生动手操作比一比。

2.找直角。

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

3.比一比哪些是直角。

(1)你能在一些角中找到直角吗?

我们可以怎样找到直角呢?

(三角板的直角对比。

(2)教师画一个直角,请同学们来验证画的是不是直角,交流用三角板验直角的方法。

4.教学锐角、钝角

(1)出示三个钟面图,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学生交流:

那一个直角,哪个角比直角大,那一个角比直角小?

(黑板上画出锐角和钝角)

(2)出示活动角,转一个直角,这是什么角?

请你用活动角也转一个直角。

师:

用活动角转一个锐角,锐角比直角怎样?

回到直角转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怎样?

师小结;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5.折一折。

画一画。

(1)通过我们学习的折直角的方法,你能折出锐角、钝角吗?

(2)借助三角板你们能画出锐角,直角、钝角来吗?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完成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师小结:

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角?

(直角、锐角、钝角)

它们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说一说)

五、课堂作业

教科书第66页第四题。

 

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通过让学生对三角板上的角,引发学生对三角板上的直角的关注。

 

利用学生中常见的时钟和分针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直角、锐角、钝角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形成。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直角、锐角、钝角等活动。

使学生充分认识三种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的理解。

 

 板书设计

认识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线的边。

2.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3.

锐角直角钝角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4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在一年级借助操作活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本节内容安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认识,目的是引导学生仍然借助操作活动,尝试探索、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特征的理解是抽象的,所以教科书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探索、建构、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而非在抽象层面去认识、记识他们。

教学

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

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

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导入,揭示课题。

1.通过小游戏(拍手掌),教师提出问题:

刚刚拍手的时候,这两只手在位置上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

面对面的关系),面对面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是相对关系。

那么在平面图中有没有相对关系的边呢?

现在,我们先来看这两个你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是什么呀?

请指出它们哪两条边有相对关系(出示投影,学生指图形)

2.我们就把这些具有相对关系的边叫做对边。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下具有对边关系的两种图形。

回顾认识:

(发现身边的长方形与正方形),让学生发现并指出课室或者身边的的那些物体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并让学生指出物体是属于长方形还是正方形。

学生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边和角

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猜想。

刚才我们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个初步的认识了,他们都有对边,也都有四个角,那它们的对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对边相等?

2、角都是直角?

)教师把这两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猜想让学生去实践发现。

(2)验证。

同桌合作实践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用三角形直角量一量,比一比,的方式发现对边及角的特征,并做好小结记录,并填好教师所发表格

表格如下。

实验方法

长方形

正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看好一组要展示的。

(3)班内交流。

指名小组上台演示,要求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讲解步骤,教师做适当引导。

演示完可以让其他小组来评价和补充。

小结,完成表格填写:

实验方法

长方形

对边相等

都是直角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

都是直角

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课程小结:

你们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点名学生总结回答,教师结合做好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边    有4条边,对边相等 角都是直角      

问:

你们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

(学生:

用尺量。

)还有呢?

(学生:

对边相折发现对边相等。

)让学生折给大家看一看。

量给大家看一看。

通过趣味性情境假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列举身边的物体,初步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引导发现,指明方向。

 

通过实物操作,探索发现,并以表格形式展开对比,让学生有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总结发现,紧扣课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边    有4条边,对边相等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5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平行四边形(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从生活中的实物引出平行四边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构建直观的、形象化的平行四边形表象,这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学习图形的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中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活动完全开放,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

力图构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愉快的收获者。

教学

目标

1.学生在联系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从生活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

难点

平行四边行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

(生自由回答。

师:

现在老师要编魔术给你们看一看。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

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反复做几次。

师: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跃跃欲试)。

指名学生上讲台拉一拉长方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教师并加以肯

定地指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平行四边形。

(板

书课题:

平行四边形)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说一说

(1)师:

同学们,你们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

你在拉动时注意观察拉动后的长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个新图形又是什么样的?

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说一说。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教师在小组内随时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拉动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变了,但边的长短没有变。

(2)以小组汇报方式在全班反馈:

新图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描述新图形的形状。

(学生语言表达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对,教师这时都要给予鼓励。

(3)你们知道长方形变化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回答。

这时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是平行四边形,如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揭示。

2.找一找,认一认

(1)图片出示:

你们能认出刚刚认识的图形吗?

(2)找出教室里的平行四边形:

谁能说一说教室里有平行四边形吗?

都在什么地方?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1)师:

这样的图形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

在哪儿?

(给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形式汇报反馈。

当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话说完整。

(3)课件演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一画

(1)师:

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这些平行四边形在点子图中画出来吗?

(2)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点子图。

学生动手画一画。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随机指导。

(3)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4.拼一拼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并鼓励学生用多种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拼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平行四边形。

并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它,如自动门、会变形的四边形衣架。

平行四边形也和长方形、正方形一样都有四边形,对边都相等。

 

通过真实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行,让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拼一拼,做一做,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认识,同时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评价中自我反思。

 

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6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欣赏与设计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简析

本节课通过展示了几幅设计精美的图案,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

接着,让学生用已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其目的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美,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教学

目标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欣赏与设计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

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3.在方格纸设计图形,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点

巩固各种图形的特点,应用图形的特点进行设计。

教学

难点

有创意的应用已有的图形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

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喊出他们的名字。

(电脑演示,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出示的同时教师追问;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特征呢?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图形来学习……请小朋友猜猜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

欣赏什么?

怎么设计呢?

我们先来欣赏这些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看看你们能的发现什么?

二、主动探讨,学习新知。

教师投影教材的几何图案。

师: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本第71页的几幅图。

小朋友喜欢这些图案吗?

说说你们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学生回答:

我喜欢第二幅作品,因为它的颜色很鲜艳,我觉得很漂亮。

我喜欢……(略)

师:

引导学生说说每个图案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

分小组仔细观察,每位同学都要认真观察,看一看这里面都有哪些图形,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老师加入学生的讨论。

学生举手发言。

师:

投影学生的答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连我们没学过的图形都认识,真棒!

你们能不能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美丽的图案呢?

师:

你准备用什么图形来设计?

学生回答:

有三角形的,有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

师:

那你准备把你的设计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举手回答。

师:

你们的设想真的太好了,在我们的开始设计之前,你们思考一下,在课本第71页这张方格纸上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有规律;涂色的时候要涂均匀,不要走出格子。

师:

好,现在请同学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尽情地设计美丽的图案吧!

设计在第71的方格纸上。

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小组互相欣赏评比,并把小组设计好的图案投影出来。

教师点评。

三、恐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讨论,互对答案,然后老师叫学生到黑板演练。

2.

(1).

(2).(3)A(4)B,(A普通题,B为较为发展性的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1.师:

这一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谈收获。

投影学生写的收获。

2.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

五、作业(分层)。

1.课后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B)

2.另外投影一道简单的题目。

学生抄出来做。

(A)

简单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为本节课打下了伏笔,课件的演示与使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在总结中体会。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让学生感受图形美,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生活的设计当中去,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第7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练习五

课型

练习课

教材

简析

“练习五”一共9道题。

其中,第1—4题是角的认识的练习,第5—8题是四边形的认识的练习,第9题是综合所学图形展开的设计练习。

教学

目标

1.对角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2.能借助三角尺辨认三种角。

3.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

重点

能正确辨认角,画在点子图上补充图形,准确的数角

教学

难点

准确的数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基本练习。

关于角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的较好。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练习五。

完成书本的基本练习部分。

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1、2、3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

代表回答,投影答案。

教师指出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来评讲。

二、难点精讲。

课本P73页的第4、5题,学生独立在课本上画和描,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挑出画的好,描得好的作业投影出来,并发给奖品鼓励。

第5题比较抽象,教师重点讲解。

三、针对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五第6、7题。

1.先理解题意,再画图。

2.把画得好的图投影出来。

教师再简单评讲。

3.第7题,让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互对答案。

教师引导。

投影正确答案。

四、拓展练习。

完成练习五第8题。

1.认真读题,明确题意。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共同完成。

3.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投影学生优秀作品,奖前十名。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74页,第9题。

( A)

2.另外投影-道较简单的题目给学生课外做。

(B)

侧重鼓励学生借助操作活动区分角的种类,并恐固对角的基本要素的认识。

侧重鼓励学生在描一描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图形。

侧重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结合操作活动鼓励学生熟悉所学图形,同时渗透图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练习五

画三角形.正方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