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3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docx

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同步训练(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

1.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

C.增加分子碰撞机会D.增加分子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3.在容积为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在2s内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内,用B的浓度减少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B.

C.

D.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B一定是气体B.C可能是气体C.D一定不是气体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5.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和活化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6.已知某反应aA(g)+bB(g)

c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表:

A

B

C

起始浓度(mol/L)

3.0

2.0

0

2s末浓度(mol/L)

0.6

0.4

0.8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3∶1∶2B.3∶2∶1C.2∶1∶3D.9∶3∶4

7.Fenton反应能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该自由基可作为主要活性基团来处理罗丹明B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近来科学家报道了一种以副族金属离子为助催化剂来改良Fenton反应的方法,其反应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HO•含有9NA个电子

B.M(n+1)+在循环中作催化剂

C.羟基自由基上的单电子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D.反应Ⅲ中CO2是氧化产物

8.反应:

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5mol.·L-1·min-1;②v(B)=0.45mol·L-1·s-1;③v(C)=0.3mol·L-1·s-1;④v(D)=0.45mol·L-1·s-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9.二氧化碳作为工业原料的用途十分广泛。

某氢气催化还原CO2的转化路径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中间产物

B.HCOOH→*CO+*H2O释放能量

C.存在反应CO2+3H2

CH3OH+H2O

D.*CO及时从催化剂脱附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10.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实验室制备氯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大盐酸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B.若用稀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则反应速率较慢

C.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D.增加MnO2的质量可显著加快反应速率

11.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甲实验中反应速率①>②,则可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好

C.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放置药品前需检验装置气密性。

具体操作为:

关闭活塞A,然后拉动注射器活塞。

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其是否能够恢复原位

D.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在锥形瓶中放置H2O2溶液,分液漏斗中Fe3+或Cu2+溶液。

测定并记录反应产生一定气体体积所需的时间

12.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电催化剂”,该新型“电催化剂”是一种用于电解器中催化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的多孔金属氧化物固体。

下列有关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

B.该催化剂的使用可提高水的分解率

C.金属氧化物固体的多孔结构,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D.该催化剂还可以作其他所有液态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3.CaCO3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少量CaCO3、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CaCO3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电石渣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B.酸X可能是硝酸、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任意一种

C.“沉钙”时不能用NaHCO3代替Na2CO3D.为了节省时间,干燥的温度越高越好

14.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其他条件相同)。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

15.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50

A.实验①、②、③所加的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B.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n 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10-4 mol·L-1·s-1

二、填空题

16.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N2+3H2⇌2NH3。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9mol/L,用N2表示其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s),则反应的时间为________s。

②下列4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_______(填字母)。

A.v(H2)=0.1mol/(L∙min)B.v(N2)=0.1mol/(L∙min)

C.v(NH3)=0.15mol/(L∙min)D.v(N2)=0.002mol/(L∙min)

(2)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

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min后,生成单质铁11.2g。

10min内v(CO)=_______mol/(L∙min)。

(3)研究反应2X(g)⇌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对比实验Ⅰ、Ⅱ可得出:

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②对比实验Ⅱ、Ⅳ可得出:

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③在0~10min内,实验Ⅲ的平均速率v(Y)=_______mol/(L∙min)。

17.京津晋冀等地曾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雾霾中含有大量的气体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是氮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乙烯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乙烯的燃烧热ΔH=-1411.1kJ·mol-1;②N2(g)+O2(g)=2NO(g) ΔH=+180kJ·mol-1。

则乙烯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2H4(g)+6NO(g)=2CO2(g)+3N2(g)+2H2O(l)ΔH=________kJ·mol-1。

(2)NH3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①相同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选用不同的催化剂(a、b、c)发生反应:

4NH3(g)+6NO(g)

5N2(g)+6H2O(g),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a>b>c

BX点时,NH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1·min-1

C达到平衡时,使用催化剂c时NO的转化率最小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②恒温恒容下,向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8molNH3和2.4mol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的压强为反应前压强的

倍,则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上述反应改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1)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

①要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通过观察和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

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_____________来实现;

②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反应中,该反应速率的快慢可通过______来判断。

(2)已知: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某同学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浓度

稀硫酸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20

10.0

0.10

10.0

0.50

0

40

V1

0.10

V2

0.50

V3

20

V4

0.10

4.0

0.50

V5

该实验①、②可探究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1和V3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①、③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5=____________。

19.

(1)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①上述装置中,不能用来证明“锌和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搅拌反应,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除了图示某些装置,还有其它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粉末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①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出akJ的热量,试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

②已知反应CH3—CH3(g)→CH2=CH2(g)+H2(g)ΔH,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4.4

615.3

347.3

435.3

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

(3)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如图为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E1=134kJ·mol-1,E2=368kJ·mol-1(E1、E2为反应的活化能)。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ΔH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kJ。

三、实验题

20.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溶液

稀硫酸

溶液

1

3.0

2.0

2.0

3.0

1.5

2

2.0

3.0

2.0

2.7

3

1.0

2.0

3.0

3.9

请回答:

(1)表中

_____,

_______.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若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忽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溶液

稀硫酸

溶液

4

3.0

2.0

2.0

3.0

A

t

表中加入的固体A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实验探究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条件如下:

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mol·L-1、0.001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

每次实验酸性KMnO4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00mol·L-1)的用量均为2mL。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C2O4为弱酸):

____。

(2)请完成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T/K

催化剂的

用量/g

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0.5

____

a.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③探究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①和④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0.5

0.001

323

0.5

0.010

298

0

0.010

(3)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2.1

12.0

11.9

4.9

5.1

5.0

实验①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3)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KMnO4的浓度越大褪色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慢,该结论是否可信?

__(填是或否),若否,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若认为可信则不用回答该问)__。

22.

(1)某实验小组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①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量筒和______________。

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药品

溶液温度

中和热

初始温度t1

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t2

ΔH

50mL0.55mol/LNaOH溶液

50mL0.50mol/L

HCl溶液

20℃

23.3℃

50mL0.55mol/L

NaOH溶液

50mL0.50mol/L

HCl溶液

20℃

23.5℃

50mL0.55mol/L

NaOH溶液

50mL0.50mol/L

HCl溶液

20℃

23.4℃

已知:

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kg·℃),各物质的密度近似为1g/cm3。

计算完成上表中的ΔH=_____。

③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另一实验小组欲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体积,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用硫酸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20mL0.1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20mL0.2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①KMnO4和H2C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图乙,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

序号

反应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Na2S2O3

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0

10

0.1

10

0.1

0

B

20

5

0.1

10

0.1

5

C

20

10

0.1

5

0.1

5

D

40

5

0.1

10

0.1

5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3)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

②A和B、A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

③B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

(4)教材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

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B4.B5.B6.B7.B8.B9.B10.A11.B12.C13.C14.D15.D

16.3B0.015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0.02

17.-1951.1BC1.0变小

18.时间颜色(或气泡)

出现浑浊的时间温度1006

19.III左端液柱升高,右端液柱降低放热CH4(g)+2O2(g)=CO2(g)+2H2O(l)ΔH=-2akJ/mol+125.6kJ/mol减小不变234

20.3.04.0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H2C2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MnSO4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1.5min

21.2MnO

+5H2C2O4+6H+=2Mn2++10CO2↑+8H2O0.010温度5.56×10-4mol/(L•min)否取过量的等体积不同浓度的H2C2O4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观察褪色情况

22.环形玻璃搅拌棒-56.8kJ/mol有不相等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浓度②①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该反应放热

23.Na2S2O3+H2SO4=S↓+SO2↑+H2O+Na2SO4DB和D相同温度下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温度下,该反应速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哪种反应物的浓度SO2易溶于水,测定不精确或实验装置较复杂,不易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