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41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仿真模拟卷10

仿真模拟卷(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是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的部分文字,其中直接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

A.四手共抬一物件B.巡行以卫城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D.执干戈以卫社稷

2.(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商君书·更法》中记录了一场争论,针对有人提出的“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批驳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思想来源于(  )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

3.(2018·浙江衢州四校联考高二下期中)蔡邕曾云:

“秦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马日,以篆隶之难,不救其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   书是也。

”蔡邕所说的这一字体,下列哪一书法家尤其擅长(  ) 

A.李斯B.王羲之C.柳公权D.苏轼

4.(2018·浙江七彩阳光高三上期初)史料记载唐代四川的益州“始有墨版,后唐方镂《九经》”。

此处的“墨版”(  )

A.采用活字排版B.由波斯传至欧洲

C.发明者是王祯D.由印度人传入西方

5.“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

下列有关“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

B.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

C.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D.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

6.《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下列名篇出自“风”的是(  )

A.《伐檀》B.《公刘》C.《生民》D.《周颂》

7.(2018·3月浙江宁波选考模拟)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

“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

A.格物致知B.本心体悟

C.心外无物D.经世致用

8.(2018·3月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近代某电文写道:

“闻洋人在宁波并无租界,谓之洋人寄居之处,中国官出款为雇巡捕,弹压保护……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

”此电文最早应写于(  )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9.(2018·9月浙江嘉兴选考模拟)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

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18·浙江杭州六校联考高二下期中)下列对“同盟会党员证”(右图)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

A.此证应颁发于1905年之后

B.属于直接史料,对研究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有较高的价值

C.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D.这里的“中华国”指的是中华民国

11.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

他的这种转变说明了(  )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

C.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

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的权威

12.(2018·浙江杭州高三上期末)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

“工业建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纺织业”“青岛”。

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D.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13.(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4.(2018·9月浙江台州选考模拟)某学者评论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一外交政策时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促成了朝鲜战争的停战

③参加了万隆会议 ④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进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5.(2018·3月浙江温州选考模拟)2017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

追溯历史,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6.(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期初)1993年,受国内钢材供给缺口扩大,价格暴涨的影响,大量的中小企业进入到钢铁行业中,新建企业往往起点比较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因此形成了大量落后产能。

发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实行“包产到户”政策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兴起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该材料反映了(  )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A.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B.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18.(2018·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

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拔拔鼻毛。

史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

19.(2018·浙江温州六校联考高三上期末)马克思指出: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   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是(  ) 

A.贩卖奴隶B.殖民掠夺

C.武力征服D.原始积累

20.(2018·3月浙江余姚选考模拟)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

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要着眼于(  )

A.强调责任意识B.重视科学实证

C.关注理论创新D.反对封建专制

2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期间,罗德岛州始终拒绝参加,其余12个州任命的73名代表中只有55名参加了会议,42名代表坚持始终,39名代表在宪法上签字。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罗德岛州意在分裂国家

B.制宪会议不得人心

C.部分州对强化中央权力心存疑虑

D.1787年宪法仅代表个别州的利益

22.(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文艺复兴时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康帕内拉写有《太阳城》一书。

书中的太阳城居民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一切产品和财富均为公有,由公职人员分配。

书中还提出劳动光荣,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主张对儿童进行普遍的社会教育。

康帕内拉的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  )

A.理性主义思想

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C.浪漫主义思想

D.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23.(2018·浙江丽水高二下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先后召开四次重要国际会议。

观察下图,指出其召开的先后顺序(  )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4.(2018·浙江衢州四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很多国际组织集团,如“北约”“华约”“欧盟”“WTO”等。

这四个组织成立时,总部分别设在(  )

A.布鲁塞尔、莫斯科、布鲁塞尔、日内瓦

B.华盛顿、莫斯科、布鲁塞尔、日内瓦

C.华盛顿、华沙、马斯特里赫特、日内瓦

D.布鲁塞尔、华沙、日内瓦、纽约

25.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

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6.(2018·3月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加试题】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考证方法。

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者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

这说明(  )

A.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

B.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

C.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

D.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

27.(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加试题】《瀛环志略》中记载:

“(某国)都城设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

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A.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B.近代法国的共和制及国民公会制

C.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

D.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28.【加试题】《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与德国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

20世纪20年代,法国为获得安全保障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取得的成果有(  )

①军事占领德国鲁尔区 ②签订《洛迦诺公约》 ③划定莱茵不设防区 ④签订《非战公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9.【加试题】“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该条款(  )

A.使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

B.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

C.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矛盾

D.反映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不变

30.(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加试题】“他借鉴了布鲁内列斯奇的大穹顶,但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外观上看更有表现力,真正球面形的圆顶结构,表现出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的特点。

……如果非要找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形象的话,这个穹顶可以是一个答案。

”下列与此建筑相关的言语,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与修缮此建筑的“赎罪券”有关

B.建筑边有乔托设计的白色大理石钟楼,称为“乔托钟楼”

C.建筑内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著名天花板壁画《创世纪》

D.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

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

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

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1)阅读材料一,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5分)

 

(2)依据材料二所述问题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5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他(罗斯福)所开创的复原、救济和改革立法等等统称为新政。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制造购买力和刺激工业活动,从而使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重新站稳脚跟。

其中主要的新鲜举措是政府掏钱,或曰“赤字财政”……为了工业生产的“往水泵里先行注水”这一准备工作,新政政府着手搞一个庞大的借债和开支方案。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市场经济并不必然排斥强政府,这里的问题不在于要强政府还是弱政府,而在于它在何时何地应当强化或弱化。

——俞可平《“中国模式”:

经验与鉴戒》

(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称之为“新鲜举措”?

“往水泵里先行注水”主要体现了新政中的哪一个方面的内容?

(4分)

 

(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6分)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806年11月21日,征服者拿破仑在柏林颁布《柏林敕令》:

“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准发生贸易关系,并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

——摘编自施京吾《大陆封锁的失败及其教训》

材料二 当初,贝多芬打算将此曲奉献给他所崇拜的拿破仑,全曲完成于1804年。

当年春季,兰兹看到了放在贝多芬桌子上的原稿,其扉页上有“波拿巴”的字样。

过了一个星期,贝多芬发现有人在那后面加上了“皇帝”两字,便愤怒地将扉页一撕为二……勃然大怒地喊道:

“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现在他就要践踏一切人的权利,只顾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高踞于所有人之上做个暴君了!

——据刘卫伟《贝多芬·文学艺术家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敕令》带来的影响。

(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贝多芬1804年创作的作品的名称,概述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材料体现了贝多芬对拿破仑的两种评价:

①崇拜拿破仑如英雄,②怒斥拿破仑如暴君。

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6分)

 

34.【加试题】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

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

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

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

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

——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

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

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徽州古村落》

(1)材料一、材料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

(2分)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6分)

 

(3)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说明保护、开发此类古建筑的基本要求。

(2分)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历史)仿真模拟卷(十)

1.D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分封制是周王分封诸侯,镇守边疆保卫王室的制度,执干戈以卫社稷与其相符,故D项正确。

四手共抬一物反映出大家同心,与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王室无关,故A项错误。

巡行以卫城安全,与分封制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阡陌纵横的农田反映的是井田制,与分封制这一政治制度不符,故C项错误。

2.B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依据材料中“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并结合所学,这反映了保守,强调遵循传统礼制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相吻合,故B项正确。

3.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著名的书法名家。

依据材料“以篆隶之难,不救其速,遂作赴急之书”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书”是指草书。

李斯是篆书家,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柳公权以楷书著称,苏轼是宋代四大行书名家之一,故选B项。

4.B 解析本题考查印刷术的传播。

依据材料“墨版”“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这是需要镂刻的雕版印刷技术,中国印刷术经波斯传至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出现雕版印刷品,故B项正确。

材料与活字印刷术无关,故A项错误。

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故C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5.B 解析本题考查历代“市”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故B项正确。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秦代规定商品交易必须明码标价,故A项错误。

唐代的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等到宋代时才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故C项错误。

宋代对“市”不直接监管,故D项错误。

6.A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

《伐檀》选自《诗经·国风·魏风》,是魏国的民歌,故A项正确。

《公刘》选自《诗经·大雅》,故B项错误。

《生民》也属于《诗经·大雅》,故C项错误。

《周颂》属于《诗经》中“颂”的一部分,故D项错误。

7.D 解析本题考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依据材料“一步未行,一处未到、自欺欺世”等字眼可知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实际的用途,要做到经世致用而不能空谈误国,故D项正确。

8.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依据材料“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说明苏州和杭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结合所学可知是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故B项正确。

9.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结合所学,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思想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②错误。

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有线电报创办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是1872年,故①③④均符合史实,故选C项。

10.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根据图片上的“宗旨”并结合所学,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并提出明确革命纲领,属于直接史料,故A、B、C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是对材料的误读,符合题意,故选D项。

11.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依据材料关键词“1913”“不几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的权威。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钱玄同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钱玄同思想的变化是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无法体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故B项错误。

钱玄同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说明钱玄同选择了同儒学的不妥协,故C项错误。

12.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结合所学,“工业建设会”是民国初年出现的著名实业团体,所以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故C项正确;A项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B项是在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D项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13.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由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在执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并联系所学可知,当时第一届人大会议还未召开,应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故A项正确。

14.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与意义,“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体现的是意识形态的“一边倒”,故①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12月提出,朝鲜战争的停战在1953年7月,故②错误。

故选B项。

15.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结合所学,1972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故选B项。

16.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

钢材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体现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故选B项。

推广“包产到户”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C项。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1世纪初期,故排除D项。

17.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依据材料数据和所学知识,反映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可以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不能说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故A项错误,C项正确。

B、D两项无从体现,故选C项。

18.D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依据材料中“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时间观念淡薄,故D项正确。

19.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

依据材料中“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故D项正确。

20.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结合所学,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所以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反对封建专制的思维方式,故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出责任意识和科学实证方面的信息,故排除A、B两项;启蒙思想家的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而不是理论创新,故C项错误。

21.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依据题中美国制宪时各州的态度表明部分州对宪法有疑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权力,故C项正确。

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说明,故错误。

22.B 解析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

依据材料中“义务劳动”“产品和财富均为公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普遍的社会教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思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故B项正确。

23.C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①处于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②处于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③处于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④处于1943年11月召开德黑兰会议,因此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故选C项。

24.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组织。

结合所学,北约和欧盟的总部都在布鲁塞尔,华约的总部设在莫斯科,“WTO”总部设在日内瓦,故A项正确。

25.B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依据材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表明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而且表明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故③错误。

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表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故④正确。

故选B项。

26.C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

材料中“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