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10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docx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教育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

一、选择题:

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学史上,最早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是()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

2、“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

A.《孟子》B.《说文解字》C.《学记》D.《论语》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异化劳动B.私有制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

5、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教育体制

6、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

7、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学记》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论演说家的培养》

8、目标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B.泰罗C.斯塔克D.斯克里文

9、于1993年颁布的,其内容可用“两基”“两全”“两重”概括的是()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0、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手段

11、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明确的应用目的和特定的应用条件与范围,这说明教学模式具有()

A.简略性B.操作性C.发展性D.针对性

12、某学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

“你又违反纪律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

你的脸皮实在太厚!

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

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

”该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该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3、主张教师中心说的是()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14、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独特特性的是()

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

C.针对性、实践性强D.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15、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中归纳法和演绎法初步形成是在()

A.直观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不断深化发展时期

16、在教育研究中,以下不属于理论研究方法的是()

A.概括法B.演绎法C.分析法D.测量法

17、主要采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统计、数学等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是()

A.理论方法B.实证方法C.实验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

18、教育研究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在于()

A.能用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B.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

C.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

19、三次文献又可称为()

A.原始文献B.检索性文献C.参考性文献D.参编性文献

20、在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中,歌谣、文物、绘画等属于()

A.教育档案B.非文字资料C.书籍D.报刊

21、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一般方法是()

A.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

B.选择数据库;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

C.选择并联合主字码;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

D.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

22、以下不属于描述记录法的是()

A.日记描述法B.佚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间断记录法

23、依据结构程度的不同,访谈调查可分为()

A.依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开放性访谈调查和封闭性访谈调查

24、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

()

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

2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

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

26、荀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

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

27、“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

()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28、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

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

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

29、“西学”中的“西艺”指的是()

A.西方文化艺术B.西方政治体制C.西方历史D.西方科技

30、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

3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的是()

A.工读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

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平民教育思潮

3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

33、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

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

34、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创办的。

()

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康德

35、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

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

36、为了解决工农学院的经费问题,拨地办学,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A.《费里法案》B.《史密斯—休斯法》C.《巴特勒法》D.《毛雷尔法》

37、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是()

A.《教育敕谕》B.《学制令》C.《国民学校章程》D.《帝国大学令》

38、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家。

()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卢梭

39、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

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

40、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41、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斯基

42、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

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

C.名人的自传D.搅拌机的使用说明书

43、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

44、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

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

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

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

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45、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弗洛伊德

二、辨析题:

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6、试析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的区别。

47、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

48、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三、简答题:

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49、试评述实验教育学。

50、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51、请举例说明选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52、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

53、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4、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

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5、试论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并联系当前我国的教育实际说明应如何进行教育创新。

56、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Ⅰ、有人说:

“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

Ⅱ、某市欲开展一项题为“学生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

请你:

1、就此研究课题写出三种理论假设;2、写出“学习成绩”的操作性定义;3、谈谈当前选此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B4、D5、B6、D7、A8、A9、A10、A

11、D12、D13、D14、D15、B16、D17、B18、A19、C20、B

21、A22、D23、C24、D25、B26、A27、C28、C29、D30、A

31、C32、B33、C34、B35、B36、D37、A38、B39、A40、C

41、C42、D43、B44、A45、B

二、辨析题

46、答:

(1)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区别

课程论重点研究学习方案的设计、编制、管理评价等问题(即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问题),课程探究的范式,以及课程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

而教学论则重点研究教授方案的设计,包括任务分析与学生分析、对教师教授行为的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分析与学业辅导(教学的分析与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范式(如研究范式、模式、课堂观察技术),以及教学哲学、教学心理学、教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区别

教学论把“教”作为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和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但它并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是“学”的问题只能是作为教学研究的边缘问题。

而“学”的问题是学习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47、答:

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19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

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其中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使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日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

从这些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

“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

而另外一边,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直到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

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

由此可见,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

48、答: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

(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

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

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三、简答题

49、答:

(1)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育学纲要》以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实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在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时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认为教育实验必须分为三个阶段:

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运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3)从其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辩式的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定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其所倡导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但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有些问题并不是能用实验或数量方法加以处理,因而有可能走向唯科学主义。

50、答: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采取积极的教育策略,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

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

同时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还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一年龄阶段有些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快,而另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慢,呈现出不均衡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

成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关系是很大的。

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某种成熟程度,表明了它在客观上具备了在该方面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可能性。

关键期是就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的,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则是相对的。

身心发展方面的显著变化要以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状态为条件,不可逾越。

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并依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应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改变僵死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由于遗传、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

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善于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51、答:

选题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这就是当前社会变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

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研究;我国教育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的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要求与地区差异研究;农科教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它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这类研究课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理论发展与构建中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客观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扬弃,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为例,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可以形成一系列研究题目。

在教学论方面,例如:

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研究;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变化研究;

(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困惑和矛盾。

教育实践的综合性,含有极其丰富的研究问题,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及矫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对于广大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讲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如,关于中小学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中学生学习特点研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策略。

(四)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

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包括世界教育科学发展变化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

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奥斯贝尔、斯金纳以及赞科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评价,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社会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以及引进国外某些观点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教育实验研究。

52、答:

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

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颁布新学制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

2.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

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靠,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

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

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

设提学使一员。

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

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4.制定教育宗旨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在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

53、答:

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教育改革法》。

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

主要内容是:

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

③规定在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