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918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docx

《四边形地认识》教学设计课题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高文娟

  设计理念:

  1.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来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体现)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用于生活中)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

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

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

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

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

它们有什么特征?

(小组讨论)

  反馈:

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

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

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

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

(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

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

(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

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

(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

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

(允许下位寻找)

  四、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

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

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高文娟

《四边形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接到开课安排的时候我欣然接受,对我和班上的孩子都是一个促进的机会。

在开课的前一周我一直都迟迟未动,还好低年级组对开课前的准备都很充分,上周三我倾听了同事们关于《四边形》课标、教材、教案与课件的解读与分析,特别是课题组其他成员关于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建议,我对这节课的内容与目标以及教学在心中已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当时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地认识接触四边形,于是在设计时我就在想,要尽可能给孩子们一些空间,让他们都动起来,从视觉上初步感知,设计各种图形让他们去感悟特征。

课堂是孩子们的,他们才是主人,于是我在分类与做四边形时搜集了很多可操作的案例,还在班上首次尝试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动手活动中来,让合作更加有效,我事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分类袋与记录卡,并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同的制作材料与要求,希望通过展示与交流让孩子们的感观更为全面。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能辨别四边形。

”在深入分析教材翻阅教参时,我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就有了很多的困惑,这一知识点到底该在课里占有多少比例?

是否利用分类来达到这一目标?

权衡一番后我便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在此——“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

”可能是有此前因导致我上课时有些顾虑,难点本就在心中有疑虑,固课堂上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尚有欠缺。

反思过后,有以下不足之处:

1、整堂课节奏过紧,可能与事先没有试讲有关,原本我担心的是时间不够用,这么多的活动,能完成吗?

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课堂的步伐,导致时间过松。

造成时间多下来的原因还在于自己事先设计的一些环节无法展示,被自己一带而过,不能省给省了下来。

2、列举四边形时应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这里我好像有点喧宾夺主,过后我觉得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的美!

而我列出的图片也太过仓促,没有给予合理的加工,应把图片里的四边形给描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触。

3、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特别四边形的情况,也没有例举出凹四边形的特例。

其中一个例子选择失误(四条直线的不封闭图形),在这里为了解释它不是四边形,过早地将四边形是“封闭”图形灌输给孩子们,这一词语他们能理解吗?

4、最大的争议:

关于分类。

教材上列举了两种分法,但是学生们到底会怎么分?

会不会分?

这也是我课前最担心的问题。

有些同事认为我不该给学生“边/角”的标准提示,而另有同事则认为我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分类的标准细化,给他们明确的指引。

我想我是介于他们两种不同见解的中间,原因就在于“教无定法”,学生们的思维到底会有多宽或是有多窄?

只有经历过后才知道。

我又想起了我们新教育中经常提到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这一说法并不是贬低了孩子们的能力,他们是很棒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们的聪明而忽视了自己每一个环节的预设,而在这一环节我恰好是缺少了充足的预设,我曾想过孩子们可能会有很多种的分法,但在课堂上,六个小组却千篇一律地按“有没有直角”来分,个别小组为了跳出这一常规,寻找新法,却因理解不到位表达不清晰而未能成功。

这一环节成了课堂中最大的败笔。

至于怎么分?

怎么正确地引导,孩子们通过进一步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增加一定会更加清晰明了,而我们还可以再找时间进一步分一分,研一研这个有趣的话题。

5、制作四边形:

这一环节我想了很久,在第一次同事们收集资料时我便心动了,各种方法都很好,都很有趣,我想让孩子们尽可能地体验多种活动方法,我找遍了可以尝试的方法,有画、剪、折、围(钉子板)、拼(七巧板)、搭(小棒),但是孩子们不可能每人样样试到,于是我又利用小组的功能,给每个小组发派一种材料,并给组长下发了制作要求:

“作一个任意四边形、有直角的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等”,孩子们乐意动手,在学中玩的感觉是最奇妙的,这能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堂,轻松地学习。

当初我的设计是一定要展示的,为了能展示,我还给小棒组买了磁性小棒,但货到了我却失望了,小棒仅有24根,一组六人,人人参与,这些小棒也不够呀;七巧板组呢?

七巧板一拿起来就会散掉,也无法展示呀,而且人人都有参与,都有制作成果,他们会对别人的制作感兴趣吗?

最终在课堂上我放弃了这一想法,没有给学生们作品展示的机会,临时改成让他们课后与同学分享展示。

这一点又埋下了遗憾。

我一直都认为课堂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无论我想象中的设计是多么充分,自己的教学是如何有激情,问题总是会在生命中显现,孩子们是灵动的,于是课堂更是流动的。

上的过程和过后,我自己也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不能回避,是我们教学的最佳素材,我想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是促进我们改进的阶梯。

上完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积极评研,畅所欲言,散会后,我有马上再调整改进,在八班再上一节的冲动。

教无定法,课堂就是我们老师的舞台,只有不停地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才会不断攀升。

 

《四边形的认识》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案例1:

一、新课导入

1、师:

你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

生汇报: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出示主题图,找一找学过的图形。

3、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二、教学展开

1、出示图形:

(1)逐一判断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哪些图形不是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

(这个环节结束时,这节课已经过去了20分钟。

(2)学生小结四边形的特征:

4条直直的边,4个角。

(3)举例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

2、

出示图形:

 

(1)根据边和角的特点进行分类。

(2)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提供材料:

(1号材料:

点子图;2号材料:

圆纸片;3号材料:

小棒)

选择其中一些材料创造出四边形。

(1)师生交流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创作出四边形。

(2)学生独立尝试,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任选一个四边形,减去一个角,看看是什么图形?

案例2

一、新课导入

1、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边形。

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2、学生汇报:

四条边,4个角。

3、出示一些图形:

 

(1)学生进行独立判断。

(2)汇报哪些图形不是四边形?

抓住图形6和图形9,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补充说明四边形的特征:

4条直直的边。

(3)举例生活中的四边形。

(4)学生小结归纳: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二、教学展开

1、根据提供的材料,创作出四边形。

1号材料:

点子图和尺子

2号材料:

小棒

3号材料:

圆纸片

(1)同桌选择材料进行合作。

(2)汇报、交流各种各样的方法得到四边形。

2、出示一些四边形的图形,根据一定得标准分类。

 

(1)同桌合作填写合作学习卡:

我是按()标准来分的,这样分成

(2)汇报:

(生1:

按照学过和没学过的来分。

生2:

按照图形上标的数字来分。

、、、、、

学生说来说去没有提到重点,无奈之下老师只好给学生介绍分的方法:

按角的特征来分或者是按边的特征来分。

三、练习巩固

出示七巧板

(1)要求用七巧板中的2个大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

反馈,小结:

在拼的时候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2)任意选取其中的3块,拼成一个四边形。

 

《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新兴小学高文娟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学习了三角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

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

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

二、说学习目标:

依据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目标是: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三、说评价设计:

1、通过提问、评价样题达成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交流小组合作结果达成目标2。

达标率95%

3、通过游戏、围一围或拉一拉、剪一剪、折一折等活动达成目标3达标率100%

评价样题: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2.小组合作把纸袋里的四边形分类。

3、游戏:

组织小组长拿出学具袋,学生做摸一摸游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从袋子中摸出四边形卡片。

4、比比谁的小手巧,用你喜欢的方法创造一个四边形(可以围一围、拉一拉、剪一剪、折一折等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

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五、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教学时,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涂一涂、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板书,能使教材内容的要点及逻辑关系通过简明的文字符号形象地体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表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提高数学质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浅析

高文娟

回想平时的实际教学,自己学习的都是先进的理念,掌握的也都是最前沿的思想,我也知道和孩子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说起来条条是道,可是落实到课堂上却不知道怎么做了。

新课程力求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

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

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出现了现在的孩子掌握的知识不牢固,而我们则抱怨新教材如何如何。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

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竞争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可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

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

竞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使他们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竞争学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强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培优辅困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辅困工作,尤其是辅困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辅困,首先是“治懒”,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

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

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辅困工作。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

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

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

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种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不失激情,但太过关注过程的设计和结构的完整,对于那些投偏了的球,通常是一带而过或置之不理,按照早已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前进,学生在我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走进预想的“领地”,作为教师的我有时更甚至替学生思考,代学生言论,无形中,控制着教学,操纵着学生。

学生的思想的渴求和学习的需要被我置之脑后,无形中的一支指挥棒束缚住了自己的教学,也把学生们困在了一个固定的圈子里画地为牢。

失去了倾听的课堂永远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

叶澜教授说:

“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是的,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人格。

这样,在平等、和谐、快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展现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学生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

因此,有人说: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

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四、营造思考的活跃的科学的课堂学习氛围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1、我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我也在实践着,如何让学生更加愉快的融入进自己的课堂中,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作做到用心,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

作为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状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