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932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石壕吏》课堂实录新人教版

《石壕吏》

 师:

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请坐

第一环节:

“诗史”

 

【教师以“画外音”语调朗读投影中的课题及以下的“背景说明”】

《石壕吏》,杜甫。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冬末,唐军在安史之乱平叛的一度优势后,于邺城大败,形式逆转,郭子仪退守河阳,四处抓丁扩军,在河阳附近的石壕村,诗人在薄暮时分走进了一户人家——

(教师此时伸手向学生示意,学生会意,齐声朗读课文。

朗读比较流畅,声音宏亮。

师:

读得很流畅,但是我很难想象,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指着投影内容),诗人会用你这种方式来读。

【教师范读课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学生热烈鼓掌】

师:

大家的掌声不是给我的,给谁的?

生:

杜甫。

师:

杜甫,诗歌史上称他为什么?

生:

诗圣。

师:

之所以被称为诗圣,是由于他的诗歌被人称为什么?

生:

诗史。

师:

(投影)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成为诗史他的特点是——

生:

善陈时事

师:

善陈时事,律切精深,尤其是善于记历史的事实。

——课代表是哪位?

(历史课代表站起来)

师:

请问:

要记载一件历史,要从哪些方面来写?

历史课代表:

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因

师:

很好,很合格的历史课代表!

如果她不讲这个背景,我就把她当语文课代表用了,(生笑,)因为那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那么这首诗的历史事实是什么。

按照刚才那位同学讲的,你看能不能把这些要素都找出来?

生: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公元七五八年,一个冬末的傍晚,这是背景和时间。

师:

好,我们就看着这首诗,把它讲的一件历史事实叙述出来,可以小声跟你的同位交流一下。

【学生前后同位讨论组之间小声交流。

师:

好,假设,我们现在要写《大唐平乱史》,我需要记载一件具体的史实。

目前就只给你这首诗,现在是千载之后,让你来写,这是记载了一件什么事?

哪位同学先说?

生:

首先,时间大约是在公元七五八年,是安史之乱前后,然后,地点是在河南的石壕村,人物是诗人和老翁、老妇一家,另外,背景是唐军因为内部矛盾,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崩溃,四处抽丁,事情的开始是有吏一来,这个村里面他们一家人,经过是老妇人讲述他们全家所有的壮年男子都上了前线,家里已经非常的穷苦,结果是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老妇人已经跟着抓人的人走掉了。

师:

嗯,这个历史事实叙述得很清楚,在一个有三男当兵,二人战死的家庭里,差役最后带走了一个老妇人回去充军,诗人目睹了这么一个事实。

那么好,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历史事实,就是杜甫写诗有个习惯,就是在诗的后面会有年代记录,也就是这个年代是当时他自己记录下来的,这也就是诗史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这首诗课本上没有,但在杜甫的集子里是有时间记录的。

这位同学刚才讲的是整个事实,实际上我们在概括了历史事实之后,还有人想从这首诗里面了解一下当时安史之乱战争的一些情况,你还能读出哪些信息?

我是说比较细一点的信息,比方某个词句里面看出了什么?

请以“我从       句诗里面,看出了当时的什么”的句式来说。

生1:

我从“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句看出当时非常苛刻的征兵,已经导致整个国家十室九空,家庭破碎。

生2:

我从“出入无完裙”看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师:

非常敏锐,“出入无完裙”,岂有女子不爱容妆,但是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出来了。

生3:

我从“二男新战死”一句中看出,当时的战争是十分惨烈的。

师:

非常惨烈。

我们按照她家三个人计算,这个死亡率是多少?

生:

百分之六十六。

师:

而且还有一个人我们不知道怎么样了,“存者且偷生”的“且”字怎么讲?

生4:

我们从这个“且”字中还可以看出那种当兵之后朝不保夕的情况。

师:

还有吗?

生5:

我从“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一句中可以看出差吏已经来抓了几次了,所有的村里的人已经对差吏非常恐惧了。

生6:

开门和翻墙配合得很好,动作十分的默契。

生:

我从“有吏夜捉人”这里看出夜晚捉人,情况万分紧急。

师:

夜晚来抓人,白天的时候呢?

可能有人望风,行踪会暴露。

实际上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如果我们下功夫,我们可以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可以看出当时的种种情况,这叫什么?

这就叫“诗史”。

因为我们读出了历史事实,我们读出了历史背景,我们读出了历史细节,我们读出了历史情感,看来“诗史”之名当之无愧。

【投影讲解1】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这就是诗圣和诗史的最好的写照,因为他反应的是“世上疮痍”和“民间疾苦”,所以他称为“诗中圣哲”,

【投影讲解2】“古时兄弟始遣一人从军。

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诗云: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

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学生做笔记,讨论投影上的相关语句】

 

第二环节:

《石壕吏》于诗不足吗?

师:

很多同学都说杜甫的诗歌史“诗史”,写得好!

但是,有一个人评价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说(投影)“诗则即事生情(情感抒发),即语绘状(意象营造),一用史法(就是直陈实事),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

杜子美作《石壕吏》,每于刻划处以逼写见真,终觉于史有余,于诗不足。

”批评就来了,说“于史有余”,我们都体会到了吧;他讲的“于诗不足”,主要是哪一方面不够啊?

他说诗要善于抒发情感,要营造意象,现在杜子美善于直陈实事,但不在“永言和声”。

也就是他认为抒情及意象营造还不够,所以“于史有余,于诗不足”。

去年我跟同学们上我们自己的选修课《千家诗》,大家还记得老师怎么去欣赏一首古诗吗?

老师教大家从哪些方面欣赏一首诗?

生:

(齐声)音韵与节奏、炼字与遣句、意象与情境、风格与流派、立意与抒情。

【教师板书】

1.音韵上的沉郁顿挫

师:

那么这样好不好,我们看一看,是清人王夫之说的对,杜甫在这方面的确不够吗?

那么我们一项一项的来,首先把音韵与节奏找一找好不好?

这样,同学们再齐声读一遍,读的时候根据平仄声根据韵脚的转换做个记号,换一行就用三角号做个标志,换一个韵脚就画一个横线,老师稍微说一下,“老妇出门看”我们现在读普通话,唐代的时候,这个字不读“看”这个字读“kēn”,这样一个平声字,“独与老翁别”的“别”我们现在读平声,在古语里面它不读平声,是读“biè”,是仄声,这样两个讲完之后,我们边读边画。

稍微慢一点,《石壕吏》开始——

【生齐读,边读边画。

师:

好,由于我们学过《千家诗》的基础,这个不难的,换了几次韵?

生:

村、人、看,怒、苦、戍,至、死、矣,人、孙、群、衰,归、炊、绝、咽、别。

六次换韵。

师:

平仄声换了几次?

生:

平仄平仄

师:

为什么要让同学们把这个做一遍呢?

因为古时候有人批评《石壕吏》,就批评它换韵过多,说:

“以不换韵为佳”,我们先前了解“三吏”“三别”的其他诗也确实没换韵,那么这首《石壕吏》为什么要换?

是杜甫才气不足不得不换吗?

大家再注意看一下仄声韵和平声韵的内容,比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为什么用平声韵?

——来,这位同学,你说你的理解。

生:

因为一开始就是平淡的叙述,没有什么情感。

师:

对,事情还没有到非常紧张、激烈,我们就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

王熙凤讲的“一夜北风紧,出门雪尚飘。

”王熙凤开头“一夜北风紧”虽然也“紧”,但她是平平而起,为后文铺垫,第二部分为什么用仄,我们知道仄声一般来形容什么样的心情?

生:

压抑的、难受的

师:

第二个为什么用仄声韵?

生:

老妇人讲述自己家人的遭遇,很多人经历战乱都有悲惨的境遇。

师:

好,然后讲完之后,为什么又用平呢?

生:

她的心情到这个时候稍稍平静了一些,但是到了“有孙母未去”的时候,又觉得十分难受,她的内心在做斗争。

师:

做完斗争之后呢?

生:

当她做好决心去的时候,又用了平生了,——老妪力虽衰,愿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

到最后呢?

诗人自己登场,为什么又用仄声?

生:

这是诗人早晨与老翁分别,看到家破人亡的情况,十分痛苦悲愤。

师: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这种平仄相连,变换音韵的方式,用杜甫诗评价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一句话,以前教杜甫诗的时候也说过的,叫“沉郁顿挫”(板书)。

音韵与情感上的沉郁顿挫连在一起,是杜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批评杜诗的朱熹也说:

(投影)“杜甫初年甚精细。

晚年横逆不可当,只意到处,便押一个韵。

”意思是说,意思到了我就换一韵,我并不在乎他的各种既定的规矩。

朱熹这句话,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更多的是表扬,因为“横逆不可当”,我怎么理解都行,意思到了,该换我就换。

 

2. 遣词上的“简练跳脱”

师:

但是,同学们,我们仅仅从音韵和节奏,大家都知道,这是表面形式,这是物质外表,我们必须进一步看看诗的炼字和遣句,炼字的问题同学们刚才都谈多了,现在我们来看遣句,譬如说历史事实,说“于史有余”,我说真的于史有余吗?

你看,如果真把它当成“史”读行不行?

——又不行,最起码犯了一个毛病,我们看全文的标题叫什么?

生:

《石壕吏》

师:

但是本文写《石壕吏》只写了哪句话?

生:

吏呼一何怒!

师:

吏呼了什么?

你知道吗?

有没有说?

生:

没说。

师:

我们能不能从一个还原历史的角度,看一看吏是在如何“呼”?

他“呼”了哪些内容?

再看看妇的“前致词”,难道妇人是把那些悲惨的事情一口气就说完的吗?

会不会?

生:

不会。

师:

也就是说存在什么问题?

生:

句子中有了很多省略。

师:

可以叫省略,诗歌中更多叫空白、留白、跳跃,诗歌是要跳跃、留白的。

不过我觉得有意思的问题是:

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年啊,怎么好像没人注意这个问题啊?

谁也感觉不到它中间好像少了,老师这么一说,是像少了,中间还可以补,为什么,我们好像不觉得中间少了,老师教我们我觉得很自然,就这么多话就够了,为什么?

生:

我觉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就好像是妇人真的好像是说:

“啊,我身世很苦!

师:

实际上我们并不感觉奇怪,但这中间确实少了什么,对吧,同学们这是一个蛮高深的理论,就是说人习惯用自己的经验认识把它自动的填补了,我们理解当中并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我们自己做了一回诗人,填补了。

那么好,我们再做回诗人,把它填补回来,可以用现代文填,如果你觉得你用韵文,用这个五字句填得更好,你的难度就高一点。

好,大家一起来。

看到了吗,我这中间打了空的(投影原诗),至少把这几个填出来没问题吧。

大家可以四个人一组,试着把它填出来。

生:

讨论填写,教师参与指导。

(生小声:

有孙必有母,何故不见人?

师:

如果不能用古诗就自己的话说,杜甫说: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仅靠三分钟可能写不出来,写不出来就用现代汉语。

生1:

(“听妇前致词”前面)吏问苦何来?

师:

这是紧承上文的,妇啼一何苦。

生2:

问翁何处去?

【师生笑。

师:

这是确认他家有“翁”了。

【生笑。

生3:

怒问何无人。

师:

嗯,还有呢?

生4:

问妇为何苦?

生5:

吏且慢怒问。

师:

好的,吏必须问为什么苦,人哪儿去了。

那么“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这句话如果一定要在中间插一点什么的话,插什么?

生1:

战况且如何?

生2:

三人且何往?

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之后,吏又怎么说?

生1:

村中无完户,室中更无人

师:

你这是当谁说了?

师生笑,师:

你把老妇的话也说了,不错,如果如果是吏会怎么问?

众生小声:

应该反问。

生:

室中可有人?

师:

实际上,吏在达不成目标,抓不成青壮男子的情况下,肯定会问……

生:

还有没有其他人。

师:

我给他变成五个字:

可有其他人,然后怎么回答?

生齐答: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师:

差吏马上逼上一句

生:

何故不见母?

师:

既有孙待乳,何故无母亲,或“何故无妇人”。

生: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师:

然后呢?

生:

吏必带人去

师:

今夜寻吏往,必得寻壮丁。

先是问:

你家有男人没有,没有,其他人有没有,有一个,好,乳下孙,有妇人也行,可是她连衣服都不完整,那么,我一定要带一个人怎么办?

孙母若不去,一定要带一个人,那怎么办?

生: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

对,这些空白的遣词造句,它里面也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它简练跳脱,就是不拘泥于一字一句,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造句,我们看开头这个造句,我们就看这一行字,暮:

夜晚来抓人,显示出已经无人可抓。

有吏夜捉人,注意到没有,《新安吏》是怎么样啊?

生:

新安吏点兵。

师:

不是抓人,是新安吏点兵,《木兰诗》里也叫——

生:

可汗大点兵。

师:

这里是抓人,(投影)“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个“捉”还有两个“一何”,这里我们刚刚讲过,“吏呼一何怒”,人哪去了?

“妇啼一何苦”,多么沉痛!

三个人当兵,两个人死了,家里面的女人都是要改嫁走的,但那个年轻的媳妇,因为有小孩儿走不了,也没地方可走,老翁走了,因为他们总还想家里保留一个人,如果在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之下,她只好跟着去。

3.意象上的“暮夜之悲”

 

师:

那么,我们诗歌的第三点,意象与情境,同学们也都知道,这首诗里的确没有明确的意象,如果真要说有意象和情境那就只有一个字“暮”,或者“夜”,“暮”象征了大唐王朝的衰落之势,“夜”营造出那种特殊的黑暗气氛。

不过这些情绪并不很明显,它隐含在里面,是意象上的“暮”“夜”之悲。

 

4.立意上的“含蓄蕴藉”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最后,我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首诗里面刚才同学讲到了一共有几个人?

生:

六个。

师:

说话一直是谁在说?

生:

妇人。

师:

但是这首诗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我们没讲,谁?

生:

诗人。

师:

他一直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冷静的叙述,同学们,杜甫本不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他经常大声疾呼,在“三吏”和“三别”中,他一直在主动说话,不过在这首诗里面,我要问一句,“诗人,你为什么不说话?

”他有表达情感的话吗?

有没有表达肯定和否定的话?

生:

没有。

师:

全诗都没有,看,以前给同学们介绍过的《潼关吏》,(投影)《潼关吏》“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什么感情?

生:

豪情。

师:

(投影)《新安吏》“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什么样的感情?

生:

为国捐躯而宽慰的心情。

师:

(投影)《新婚别》“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什么情绪?

生:

激昂的情绪。

师:

刚刚结婚,马上送郎上前线,非常的激昂,这些都是一种努力向上的情绪,(投影)《垂老别》“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什么样的情绪?

生:

悲伤的,无助的情绪。

师:

(投影)《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哽咽不能语的非常凄凉的心情。

可是《石壕吏》里面既没有前者的激昂,也没有后者的凄凉,也没有对时政的抨击,为什么?

你想想诗人为什么不直接抒情或者批评?

“小吏何猖狂”“老妪且努力”“前行可打仗”,不都可以吗?

为什么没有这样讲?

生:

杜甫面对的所有人物都是一种被动、被逼的状态,哪怕是这个小吏,这个差役也是处在战争环境下的一个悲剧人物,所有人的行动都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掌控的,所以杜甫对这些人物没有评论。

师:

好,你是这样认识的,我倒要声明一下,如果他批评这个小吏,批评石壕吏,认为石壕吏的行为是错的,那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生:

如果没有小吏,战争无法打,如果这样国家会灭亡。

师:

如果不是这样,百姓会受更大的苦。

但是如果肯定石壕吏的行为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生:

我觉得如果肯定石壕吏的行为的话,杜甫又会感觉对不起老翁他们,战争已经把他们家弄败了,人亡了,所以我感觉杜甫处在这种无可奈何的矛盾之中。

师:

非常好,就是无可奈何的矛盾之中,这就是杜甫他不写,这叫什么,这就是杜诗的另一个特点:

叫含蓄蕴藉,他不讲出来,他就直接的写诗,通过诗歌的内容来体现,古人说:

(投影)“凡公等此诗,不专是刺。

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

”也就是说,这个仗不是迫不得已要打,如果不停下来,我要批评它,就是“刺”;但是非打不可的仗,虽然有苦难,我只好慰之哀之,所以,既刺且哀,梁启超说哀沁心脾,他说《石壕吏》是“哀沁心脾”,他这种不说话的声音,这种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正是中国诗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是身为诗圣的杜甫的“一览众山小”之处。

(下课铃响起。

 

师:

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

老师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