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034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docx

高二政治必修三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中“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创作者的聪明才智”的说法错误,排除。

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选B。

3.(2018·苏北模拟)2018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hold住”“塑化剂”“国际娜”“裸婚时代”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答案 C

解析 网络新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B、D观点错误。

4.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内容、文化机制、文化体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D.文化创新是繁荣民族文化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的是社会实践为什么能够推动文化创新,B、C、D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

5.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近日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

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

这表明(  )

①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

②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②说法本身错误,艺术创作的动力应是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④符合题意。

6.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

这说明(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

D.文化创新的途径就是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动漫促进相关动漫产业发展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选C。

7.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这种观点(  )

①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没有认识到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③准确定位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④错误地理解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易错选③,原因是没有看到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并非创作者的灵感。

①②④是对题目观点的正确评价。

8.“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

”2018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

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

这说明(  )

A.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用“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正确,但没有反映材料的主要意思。

9.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这是因为(  )

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

B.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没有共性,是无法融合的

C.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先进

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是错误的。

外来文化也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共性。

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中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以先进与落后来判断,这也是不同文化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原因。

10.漫画《发展中医,无需彷徨》说明(  )

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C.弘扬中医药学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答案 B

解析 A、C、D观点明显错误,排除。

材料强调中西医结合,不能全盘否定外来文化,选B。

11.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

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技术、管理经验等。

这说明(  )

A.文化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文化无国界是对的,但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认为毫无保留地进行文化交流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12.近年一些文艺创作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表现之一是以偶然性、模糊性、荒诞性去解构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戏说风盛行,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描绘成一笔糊涂账。

这种倾向属于(  )

①守旧主义②封闭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对传统文化不能正确地对待,③④符合要求。

二、非选择题

13.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化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

有些国家领导人有时企图拋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和无所适从的国家。

(1)这段话说明在文化创新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2)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是一种怎样的过程?

答案 

(1)这段话主要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本民族的文化创新。

(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解析 此题考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结合材料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批判性的继承传统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是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答案 

(1)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3)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

(4)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解析 本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文化创新途径知识点。

本题为限制类题型,仅考查文化创新途径一个知识点,只要牢记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可。

文化创新的途径有: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具体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还必须注意要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这是学生答题时容易忽视的方面。

认识型主观题解题技巧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

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

2018年6月,我国出现乳业标准的争论,一些乳制品企业降低标准,引起人们对乳业安全的担忧。

《新民晚报》评论道:

“道德标准”决定“乳业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

请分别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 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本题主要是评析经营者的道德提升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作用。

知识指向: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第二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

食品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某些经营者为追金逐利而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

第三步,论证观点。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经营者的道德提升有利于坚守道德底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道德属于价值观范畴,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经营者的道德提升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文化生活角度。

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有助于其提高道德认识和判断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国家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作出努力。

生活与哲学角度。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经营者加强道德自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有助于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自觉抵制制售不安全食品的行为。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食品安全既需要道德的规范,也需要法律的约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此类题目设置多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认识和评价。

其设问方式多种多样,有“如何看待”“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说明了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等。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第一步:

“是什么?

”即要解决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是什么。

第二步:

“为什么?

”主要分析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

“怎么样?

”主要是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做出评价,如结果怎样、有何意义、作用如何、有何影响等。

第四步:

“怎么办”?

即要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提出对策、措施、方法、建议或表明态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类试题的答案模板一般为:

模板一:

适用于评析类设问

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对于观点所依据的教材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确定回答问题的角度。

第二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

第三步,论证观点。

依据材料信息,对应设问观点,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明确态度,表明正确的做法。

模板二:

适用于谈认识、谈看法类设问,此类设问可按照“判断表态(是什么)”一“阐述道理(为什么)”一“明确做法(怎么办)”这一解题思路来作答。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的评价。

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不做这件事、不支持这种观点的危害性。

(1)依据——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依据。

(2)重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3)必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4)可能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这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成为可能。

(5)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以及持或不持这种观点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第三步,明确做法(怎么办)——党、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准备怎样做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生态增值、低碳经济等特点和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重组,营建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环境,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河北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正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满足了群众文化需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谈谈河北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答案 

(1)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决定了具有独特作用的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2)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坚持主旋律与多元化的统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保证。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河北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办法,优化了产业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供给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解析 本题设问要求的知识范围明确,答题方向明确,实质上是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