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300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docx

学习实践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四、

  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

  说话练习:

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样想,怎么做呢?

同桌讨论,交流。

  2.

  抽读生字。

  3.

  读词语:

嫩绿

  施肥

  除草

  搬运

  饥饿

  挑担

  疑惑

  自豪

  怀疑

  迷惑

  运气

  消除

  捉虫

  实施

  蹦蹦跳跳

  五、

  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

  指导书写:

运、送、挑、担。

  2.

  词语:

蹦蹦跳跳、嫩绿、饥饿、疑惑、自豪

  教师的导学地位,我觉得应该是在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上,在这里我体验到一些教学细节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多么重要。

本课我抓住小白兔种菜的辛苦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苦,学生在我的范读中,在几个人表演常常种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的细节中,我强调常常所表现出小白兔坚持不懈、辛勤劳动,才能收获。

然后让学生写写划划,学生看到这个勤劳的小白兔想对他说写什么,学生在回答中也体验着劳动并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22.对对子

  教学目标

  .

  认识本课生字10个,初步了解一些对对子的一般规律,激发学习对对子的兴趣。

  2.

  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里的对对歌。

  3.

  积累词语不少于8个,句子不少于两句。

  4.

  有条件的班级可根据上联,选对1――2句下联。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课题

  .

  师生同做对对子游戏。

  师:

白日依山尽,生:

黄河入海流。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2.

  师述: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的游戏名字叫对对子。

  3.

  揭示课题:

22

  对对子

  4.

  齐读课题

  二.

  学习课文

  .

  听课文录音,标上小节号。

  2.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对子。

  3.

  出示对对歌及对子

  云对雾

  

  松对柏

  雪对霜

  

  柳对杨

  风和对日丽

  

  红花对绿叶

  朝霞对夕阳

  

  鸟语对花香

  白日依山尽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河入海流

  

  一行白鹭上青天

  4.

  自由读对对歌、对子

  5.

  同桌讨论,学习生字的方法。

  6.

  交流识字的方法。

  鹂

  鹭

  松

  形声字

  乒

  乓

  注意区别字形

  霞:

雨字头。

与假做比较

  翠:

雨字头。

注意雨字去钩

  7.

  自由读对对歌,对子。

指明读。

  8.

  齐读对对歌,对子。

  9.

  齐读课文。

  三.

  拓展延伸

  .

  出示句子:

桃花梨花石榴花

  苹果芒果杨梅果

  2.

  读句子。

  3.

  师述:

你会对对子吗?

老师出上联,请你对下联。

  例: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条大鱼水里游,(

  )。

  2.羊儿低头吃青草,(

  )。

  3.天上风筝飞得高,(

  )。

  4.讨论后班中交流。

  23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积累词语8个,句子2句。

  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懂得只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的道理。

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

  出示课题,齐读。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

  学习“狐狸”。

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知道狐狸的哪些知识?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

  听课文录音:

听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交流讨论。

  3、

  出示句子:

他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轻声自读,指名读,齐读)

  4、

  学习生字:

叼、馋

  5、

  自由读课文第3节,小组讨论:

  狐狸一共称赞了乌鸦几次?

每次是怎么说的?

有什么不同?

  乌鸦又是怎样对待狐狸的话的?

每次有什么变化?

结果怎样?

  6、

  出示词语:

骨碌、瞥一眼、差远了、嗓子、享受

  7、

  学习生字

  8、

  分角色朗读第3节。

  9、

  读4、5小节,学习生字“哇、溜“。

  三、复习巩固,游戏激趣。

  、

  抽读生字。

  2、

  区分生字:

碌——绿;哇——娃;溜——留(并用这些生字组词)

  四、齐读课文,拓展训练。

  、

  读全文。

  2、

  分角色演一演。

  3、

  说说:

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做个小作家: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乌鸦和狐狸后来会有什么发展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作家,把故事继续写下去。

(小组讨论,续编故事)

  出示开头:

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

狐狸来了,……

  学生的朗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可以提高朗读,朗读可以加深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孩子们在悟中读,在读中悟。

1、悟中读。

学生预习过课文,对文中的狐狸有个初步的印象——狡猾。

怎样把狐狸的狡猾通过朗读读出来呢?

关键还在于对“狡猾”的真切的体验。

我首先是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

第一次对话中“亲爱的”和“您”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谁对谁说‘亲爱的’”,你向谁问好时会用“您”,学生联系生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这只狐狸的虚伪、狡猾。

第二次对话中,狐狸的表情是“赔着笑脸”,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狐狸的“笑”并不是真诚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他的笑是另有所图的,是装出来的,是虚伪的笑。

这一下,孩子对狐狸的“狡猾”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其次,我通过让学生想象当时狐狸在讨好乌鸦时的心里话来感知狐狸的“狡猾”,嘴上是甜言蜜语,心里却讽刺、挖苦,别有居心。

在“口蜜”与“腹剑”的对比中,狐狸的狡猾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入境又入情,,朗读就不再是难题。

  24

  蜘蛛织网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6个生字和“认一认”中的词语;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大意;多音字“结”能据词定音。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并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所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蜘蛛)孩子们,快看大屏幕!

我们的课上来了一个新伙伴,它是谁呀?

  2.你对蜘蛛有哪些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蜘蛛会织网……)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蜘蛛织网》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意图:

通过大屏幕上慢慢爬出的蜘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通过质疑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号。

  2.反馈:

a.指名分自然段读。

b.其他同学评字音读的是否正确。

  3.(出示)开火车读词。

  【意图:

正确认读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为进一步品词品句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1.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课文,看看课文能解决哪些问题?

(对学生问题归类)

  2.选择喜欢的问题研究:

  ⑴蜘蛛织网遇到了哪些困难?

画下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a.自读课文,画句子体会。

  b.出示,体会三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大。

  c.指导朗读遇到困难的句子。

(快要织完了,蜘蛛心情什么样?

应该怎样读?

  d.小组合作读出三次困难一次比一次大。

  ⑵蜘蛛在织网过程中遇到了三次困难,而且一次比一次大,它都是怎么做的?

  a.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b.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理解:

不泄气

  c.师生合作读:

师读困难,生读怎么做的(边读边出示)

  【意图: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和语言感悟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⑶师引读:

蜘蛛织网是多么不容易呀!

织呀,织呀   。

   理解:

终于

  ⑷小结:

蜘蛛遇到困难不退缩,终于获得了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它的喜悦吧!

  ⑸出示最后一段,师引读:

蜘蛛织网原来是为了  。

  【意图:

通过教师引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朗读效果。

  四、引导积累:

  1.快速记忆喜欢的句子,看谁记的句子多。

  2.指名背诵,鼓励积累。

  【意图:

积累语言,培养积累兴趣和快速记忆能力。

  五、作业:

  1.推荐网站,感兴趣的同学继续查找有关蜘蛛的资料,解决课文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下次课向大家介绍。

  2.背诵课文。

  【意图:

选择性作业,使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培养课外阅读和查找信息的能力。

  25蜗牛学艺

  学习目标:

  .

  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蜗牛和小动物们对话的语气。

  3.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还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或者能新编一个蜗牛吸取教训、虚心学艺的故事。

  4.

  描写独体字“主、并”,2个左右结构的字“泳、浪”。

  5.

  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要一味求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蜗牛图片,问:

你认识它吗?

它叫什么名字?

  2.蜗牛不会飞,不会游,只会在地上爬,它也学过艺,但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蜗牛学艺(出示课题齐读)。

  3.学习生字:

艺,找朋友(技艺,艺术,曲艺)课文中“艺”的含义是“技能、本领”。

  二、学习课文和生字

  

(一)整体感知

  .

  听录音,思考:

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

蜗牛学会了吗?

  2.

  交流,板书:

兔子

  蝴蝶

  鸭子

  3.

  为什么蜗牛没有学会本领呢?

自由读课文,熟悉内容。

  

(二)重点学习1-4节

  .

  指名读1-4节。

思考:

因为(兔子)只会

  ,不会

  ,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

  2.

  学习生字:

主、并、傅、睬

  主——住;并,后鼻音;师傅,连读轻声;睬:

换部首。

  3.

  指导朗读:

蜗牛忙说:

“你并不是全才呀,我得找个全才师傅。

”说完,再也不理睬兔子了,自己想前爬去。

  4.

  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5-12节

  .

  小组学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蝴蝶和鸭子也要教蜗牛本领,可结果呢?

  说话训练:

因为

  只会

  ,不会

  ,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

  。

  3.

  出示句子:

  A.

  蜗牛说:

“你也不是全才呀。

”说完,又向前爬去。

  B.

  蜗牛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

“原来你也不是全才呀,再见!

”,说罢,又向前爬去……

  

(2)

  指名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

  (3)

  指导朗读,读出说话的态度和语气。

  (4)

  学习生字:

浪、泳,积累三点水的字。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

比较一下,蜗牛三次回答的态度和语言有何不同。

  5.出示:

蜗牛要找的全才师傅是会

  ,会

  ,会

  。

这样的师傅有吗?

所以小蜗牛——“爬过坡,越过岭,蜗牛还是没找到全才师傅。

  

(1)

  学习生字:

越,半包围结构;岭,后鼻音。

  

(2)

  齐读最后小节。

  三、说话训练:

  .

  还会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结果怎样?

和同学合作,先说说,再演演。

  2.

  新编“蜗牛学艺”的故事,主要讲蜗牛吸取了教训,虚心向兔子、蝴蝶和鸭子学艺,结果学到了不少本领。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

  读生字卡片。

  2.

  读词语:

学艺

  主动

  并且

  师傅

  理睬

  游泳

  波浪

  似的

  越过

  山岭

  浪花

  主人

  摇头

  虚心

  翻山越岭

  3.

  指导写字:

泳、浪,左窄右宽。

  五、作业布置

  .

  写字本1。

  2.

  词语:

主动

  师傅

  理睬

  招呼

  游泳

  整堂课中,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生、师生互动的交往中获得知识,明白道理。

如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体验对与错。

又如通过教师引出“小蜗牛没有学到本领,很烦恼,我们来帮它出主意”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融入于故事中,承担角色,从而悟出道理,即一点点积累,一样样地去学本领,不能一味求全。

一年级的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演员,他们的表演绘声绘色,高潮一个接一个,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学生在掌声中更加自信,在笑声中懂得尊重别人,在欢呼声中领悟了这个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6

  木棉树的种子

  学习目标:

  .

  能借助拼音读准并认识课文生字10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木棉树长大后,小动物们回对它说些什么。

  4.

  描写4个上下结构的字“坚、茂、受、爱”。

  5.

  懂得要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教学过程:

  一、

  联系旧知,导入课题

  .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

有一颗也要随着风儿到远方去了。

它是谁呢?

  2.

  出示课题:

28木棉树的种子

  3.

  指名读,齐读。

  二、

  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1节

  .

  听录音,思考:

木棉树的种子要离开妈妈了,妈妈对它说了些什么?

  2.

  出示妈妈的话:

孩子啊!

你将要离开妈妈了,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坚强。

  3.

  学习生字:

离、管、遇、勇、坚

  比较字形:

管——官;坚——竖;

  找朋友:

离遇勇

  4.

  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三、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

  .

  自由读课文,思考:

木棉树种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它又是怎么做的?

  2.

  出示:

泥土里黑洞洞的,它感到有些害怕。

可是,它想起了妈妈的话,便鼓足勇气,努力向上顶,终于顶出了地面,见到了光明。

  3.

  学习生字:

埋、努。

  4.

  指导朗读,在想起妈妈的话时,引导学生复习朗读第一节中的有关句子。

  5.

  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和水,木棉树苗在阳光和雨露的帮助下,很快就长成小木棉树了。

  6.

  齐读第5节。

  7.

  学习生字:

茂、盛、受;

  

(1)

  指导“茂”的笔顺,当堂描写。

通过看幻灯理解“茂盛”的含义。

  

(2)

  比较、组词:

受——爱。

  四、

  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

  想一想,小动物看见枝叶茂盛的木棉树会说什么呢?

  小鸟说:

  。

  小蜜蜂飞来说:

  。

”还有什么动物呢?

  2.

  生字抽读。

  3.

  读词语:

离开

  不管

  遇到

  勇敢

  坚强

  埋藏

  努力

  帮助

  茂盛

  受到

  盛开

  助手

  坚硬

  勇士

  管理

  枝繁叶茂

  

  五、

  写字指导,作业布置

  .

  指导书空上下结构的字:

坚、茂、受、爱。

  2.

  学生描摹和临写。

  3.

  写字本2。

  4.

  词语:

将要

  离开

  勇敢

  坚强

  努力

  帮助

  。

  27

  小蝌蚪找妈妈

  学习目标:

  .

  认识课文生字10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

眼、睛、肚、胆。

  2.

  正确朗读课文,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3.

  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按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4.

  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揭课题

  .

  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

  2.

  板书:

小蝌蚪

  3.

  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青蛙。

  4.

  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

于是,它们就要去找妈妈。

补充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

  5.

  指名读,齐读。

  二、

  听录音,感知课文

  .

  听课文录音,找相关句子:

小蝌蚪长什么样?

  2.

  交流,齐读第一节。

  3.

  学习生字:

塘,换部首。

  4.

  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

分别遇见谁?

  交流板书:

鲤鱼

  乌龟

  妈妈

  学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和生字,指导朗读

  .指名读第2节。

  

(1)

  思考:

鲤鱼妈妈在干什么?

蝌蚪看见了怎么想?

  

(2)

  学习生字:

  最后一笔是“点”。

  嘴

  积累“口字旁”的字。

  (3)

  出示:

小蝌蚪迎上去问: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鲤鱼妈妈说: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到那边去找吧!

  (4)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小蝌蚪急切的语气,和鲤鱼妈妈亲切的语气。

  2.小组读课文第3节。

  

(1)

  思考: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当妈妈?

  

(2)

  指导朗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

“妈妈,妈妈!

  抓住重点词语“连忙、追、叫”,读出小蝌蚪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

  乌龟告诉蝌蚪,妈妈有:

大眼睛绿衣服会捉虫。

  3.

  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自由读第4节。

  

(1)

  学习生字:

比一比

  肚——胆

  换部首

  跟——眼

  前鼻音

  碧

  用顺口溜的方法

  做动作记忆

  蹲

  低

  最后一点不能漏

  眼睛

  积累“目字旁”的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读出高兴的语气。

  4.

  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5.

  小组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6.

  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四、

  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

  欢乐蹦蹦跳:

读生字卡片。

  2.

  读词语:

池塘

  食物

  嘴巴

  龟甲

  摇摆

  下蹲

  碧绿

  眼睛

  肚皮

  低头

  跟随

  连忙

  胆战心惊

  碧空如洗

  碧血丹心

  3.说话训练:

谁在哪里

  干什么。

课本P89。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

  指导描写:

眼、睛、肚、胆

  2.

  写词语:

池塘

  嘴巴

  碧绿

  眼睛

  肚皮

  3.

  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

“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尤需如此。

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

他们俩谁说的对呢?

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

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

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

比如:

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8

  美丽的小路

  学习目标:

  5.

  读准并认识课文生字10个,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

推、堆、洗、净。

  6.

  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句子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7.

  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仿照课文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8.

  懂得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人人有责;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

  教学过程:

  一、说话引入,揭示课题

  .板书:

  一字开花

  3.

  用一句话说说你家周围或看到过的路。

  4.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条特别的路。

  出示课题30美丽的小路

  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1—3节

  .

  听课文录音,思考:

美丽的小路在哪里?

为什么说小路是美丽的?

  2.

  交流、板书:

铺满鹅软石

  路旁开满鲜花

  3.

  学习生字:

  石

  旁

  鲜

  4.

  指名读第1节。

  5.

  师引读:

这么美的小路,兔姑娘看见了说……鹿先生看见了说……(赞美的语气,体现小路的美。

  6.

  齐读课文第1—3节。

  三、小组学习4—7节,指导朗读

  .

  说话训练:

在这样美丽的小路上,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

  可是有一天,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动物们议论纷纷。

小组学习课文4—7节,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步堆积皱

  3.

  为什么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板书:

堆积了垃圾

  苍蝇飞

  4.

  交流识字方法:

堆——推;

  积——和;

  步

  指导书空笔顺;

  皱

  翘舌音。

  5.

  出示句子:

(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生气)

  

(2)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3)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疑惑)

  

(2)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肯定)

  不同形式读,指导学生根据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6.

  齐读课文4—7节。

  四、

  学习课文8—10节

  .

  自由读课文8—10节。

思考:

大家怎样让小路又变美丽了?

  2.

  交流板书:

推小车

  拿扫帚

  扫垃圾

  给花浇水给路洗澡

  3.

  学习生字:

  净,注意“氵”和“冫”。

  4.

  经过小动物们的辛勤劳动,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

齐读9、10节,注意读出高兴的语气。

  5.

  分角色配合读课文。

  五、

  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

  摘苹果,读生字。

  2.

  小老师领读词语:

房屋

  石头

  旁边

  新鲜

  散步

  堆积

  推动

  清洗

  干净

  洒水

  洗澡

  皱眉头

  五颜六色

  堆积如山

  窗明几净

  3.

  说话练习:

你家周围的小路是怎样的?

你怎样做才能使它一直美丽?

你心中的美丽小路是怎样的?

尝试写写画画。

  六、

  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

  指导描写:

  推

  洗

  净,

  比较“氵”和“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写词语:

屋前

  路旁

  散步

  堆积

  洗澡干净

  3.

  写写画画:

我心目中最美丽的小路

  29、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能在不同的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