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保全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341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织布保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织布保全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织布保全2.docx

《织布保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布保全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织布保全2.docx

织布保全2

第七章停经

一、联合杆及机前停经机构:

1、联合杆芯子(022)装在托架(010)槽孔中央,便于使吊杆安装前后适当。

2、装上V型杆一套,V型杆距扇形臂(B46)下部有3mmV型杆挂脚上面大致水平。

过高过低都影响断经停机杆的上下位置,从而影响到开关连杆的摆动动程。

过高:

V型干与扇形臂的接触面小。

过低:

易碰着扇形臂,使停机轴不灵活。

3、装上断经停机杆,油眼向上,并灵活,连上断经连杆连接拴,断经停机杆大致水平,断经停机连杆要垂直。

不水平影响卷取指的高低位置。

4、装上开关直立杆,回转应灵活。

不灵活影响断经关车的灵敏性。

5、装上开关连杆,使开关直立杆在开关连杆方槽中央。

如不正可移动开关连杆芯子的左右位置,开关连杆回转应灵活。

6、连上开关直立杆连杆(T27)于开关直立杆上,并调节连杆螺丝,开关直立杆靠在开关连杆方槽的前面,前后位置不对,可调节连杆的长度,注意V型杆必须与扇形臂密接。

靠在方槽前方是为了关车灵敏。

V型杆与扇形臂部密接影响停机的动程,影响开关直立杆的上下位置。

7、弯轴后死心时,断经停机杆撞铁(014),在卷取指挂脚(L1)缺口内,前面平齐,上下空隙相等。

伸进缺口不小于8mm,不到可调节断经停机杆的偏度及卷取指挂脚的左右上下位置将撞铁推到缺口后侧,向上或向下勾住,开关连杆凸出开关托架(L2)缺口1.6mm,如不对,可调节角尺接头芯子(B52)或撞铁前后位置。

突出缺口1.6mm,保证关车灵敏,上下空隙不等,易引起断经停机杆的跳动,造成无故关车,伸入缺口过小易造成断经不关车。

二、机后停经部分:

1、装上开观侧停经架挂臂及垫铁(应注意挂臂左右和垫铁反正及大小面),螺母向外,停经架挂臂距墙板前沿210mm,(平纹)上下距墙板15.4mm(平纹)。

(可根据不同品种来改变工艺要求),用水平检查挂臂垂直,停经架前后与高低规格根据织物不同而异。

①前后与梭口后部的长度有关,过场经纱摩擦大,易断头,距离过近,开口时张力大,易断头,同时易碰着弯轴曲拐。

②上下根据原纱条件,织物品种而定,平综时,根据后架的高低与综眼引一直线,使与中绞棒表面相切。

2、装停经架一套:

①注意固定绞棒(039)在机后,摆动较长的一侧在开关侧停经架左右与两侧停经架挂臂位置适当。

②校正摆动棒(035)高低位置,摆动棒距刻齿棒(034)下面1.6mm,不好时,可调节摆动轴托架的上下位置,摆动棒要平直,否则可板直立杆,摆动轴要灵活,不灵活则要求托架圆心校正摆动轴横动不超过0.4mm,摆动棒距刻齿棒下面1.6mm过高,碰刻齿棒,过低,断头关车时易使停经片歪斜。

横动过大,停经片下落时左右歪斜,影响停经关车。

3、校正摆动棒过程:

断经凸轮大半经朝前或朝后时,连上摆动杆,摆动棒在中央。

摆动杆近似水平,用于转动凸轮,校正摆动棒摆动的动程,摆动齿杆与刻齿棒前后空隙为0.8mm,动程大小,可把角帽(0.7)上下移动。

动程小则向上移,动程大,则向下移,前后空隙不等。

则调节摆动秆的相对位置。

前后空隙过大,不关车或关车不灵敏。

过小:

损伤停经片。

4、固定经停凸轮(013)

①弯轴下心,开关则投梭转子(F11)在下,停经凸轮(013)大半径向上,凸轮与联合秆左右位置适当,固定凸轮位置。

②停经凸轮的安装,要求断头后关车迅速,且不无故关车。

在织机上,一般后综断头多于前综断头。

当前综在上,后综在下时,后综经纱张力较大,断头机会多,而当后综在上,前综在下时,则前综断头的可能性大,因此经停装置以保证前综或后综经纱张力最大时作用灵敏为主。

调整开关侧投梭转于朝下,断经凸轮大半径朝上,此时前综在下,后综在上。

即:

前综在下时刻齿棒摆向机前。

后综在下时刻齿棒摆向机后。

可减少无故关车。

5、联合杆弹簧(042)弹力适当,(弹力的大小,不能超过联合杆本身的重量)。

弹力过小:

能引起断经停机联合杆(018)的上下跳动,而造成无故关车。

由于联合杆等一系列部件,系靠自身重量压于停经凸轮上,随凸轮与回转而被动地作上下运动。

当前排经纱断头,前端上升而后端下降时,联合杆及叉角枢等部件,受变换杆之影响,亦产生压向停经凸轮之下压力,但被凸轮所抵消。

不产生任何反应,当后排经纱断头。

变换杆前端下降,而后端上升时,如此使外界所加于叉角枢的阻力较大(联合弹力过大轴心缺油,停经干不灵活等)。

而致后端上升困难时,则变换杆易整个抬起,而使取合杆与停经凸轮脱离接触。

造成停经时效或无故关车。

一般机后端头不关车,是弹簧弹力过大造成。

当经纱上机张力较大时,,经纱断头时,下落较及时,对停经装置灵敏度有利。

开口清晰度高,经纱下落快,开口不清,经纱下落慢。

第八章第八章 送经

一、装送经锯齿论一套

1、将送经锯齿轮托架装在换梭侧墙板(p1)上,对准墙板空中央,并向上装(便于调节),仅托架后方一只螺丝,把T形街头之架托架(B29)一套,装载墙板外侧,螺母向机里,通过墙板和锯齿轮托价前方一只螺孔捻上螺母。

2、将锯齿轮轴一套穿梭在托架中,外端穿在T形接头之架空中央,略紧托架前方螺丝,以便调节。

3、调节锯齿轮轴(B12)进出位置,先将制动弹簧(B61)外端穿入托架前方孔内,弹簧套在制动盘(B21)弹簧凸头上。

要注意,弹簧凸头应在上方,弹簧要分清左右旋(左车用左旋,右车用右旋)。

人在机后时,锯齿轮向机前转,、使制动盘伸入距齿轮托架缺口内约3mm,将紧圈靠紧,板紧螺丝。

弹簧分左右旋及其作用:

①用手转动织轴时,可使锯齿轮头端的伞轮做轴向运动和送经侧轴上的伞轮脱开及复位。

②正常送经时,可使锯齿轮回转稳定,正确,不过量,防止产生云织疵品。

制动盘深入锯齿轮脱架3mm,是保证锯齿轮进出有活动余地,使两伞能脱开,又不至于磨损凹口与凸头,深入过大则两伞轮不易脱开,过浅则易磨损怀机件。

二、装送经轴一套:

1、装送经轴脱架及送经轴中脱架。

送经轴中脱架的位置,应以送经轴的程度为准,时轴两端与脱架外侧平齐,方上送经轴定规确定送经轴的前后与高低位置,其与踏盘轴水平中心距为174mm,垂直中心距为59mm,送经轴本身水平不超过0.08/150mm,看水平时要注意脱架坐实在墙板上。

这样的装配,可保证送经小齿轮与织轴边盘齿轮的正确结合,一般正常情况约齿合7/10齿

如托架过高过后,则与边盘齿轮齿合过紧,织轴回转不灵活,损坏机件,而且送经不正常,造成送经不匀,布面易产生云织。

如托架过低过前,则与边盘齿轮齿合过浅,齿尖易磨损,同时在开口和打纬时,直轴受经纱张力的作用而跳动,也容易产生云织影响布面外观。

2、求送经轴圆心:

①          求送经轴托架的圆心。

上下偏:

偏上锉下,偏下锉上。

前后偏:

偏前锉后,偏后锉前。

②          求送经轴中托架的圆心:

上下偏:

可敲送经轴中托架上下倾斜位置(注意不要影响送经轴的左右距离和水平)。

前后偏:

可用定规检查托架是整个偏前,偏后,还是一侧偏前一侧偏后造成的圆心不正,如都偏前,则锉托架的上面,都偏后,则锉托架的下面。

一侧偏前,一侧偏后,可锉偏前一侧的垂直面或垫偏后一侧的垂直面。

3、套上送经轴的附件:

内侧紧圈----蜗轮(支头螺丝在内册)----送经小齿轮

支头螺丝在外侧----外侧紧权(注意支头螺丝与肖子口在一直线上,轴横动不超过0.4mm。

三、装侧轴一套:

1、      校装侧轴后托架一套:

①装上侧轴后托架及蜗杆(B19),穿上侧轴,决定侧轴距墙板内沿为222mm,此尺寸是为了两伞轮的正确齿合和脱开,高低以蜗轮及蜗杆的齿合活动0.8mm~1.6mm,齿尖齿合深度约4/5,蜗杆有左右旋之分。

左车用右旋,右车用左旋。

注意托架上面大致水平。

②后托架的圆心校证:

左右偏:

可根据墙板的远近来确定。

用规定检查。

尺寸大于222mm,可锉托架基面外侧。

尺寸小于222mm,可锉托架基面内侧。

上下偏,可根据水平尺来检验,偏上,可锉托架基面的下面。

偏下,可锉托架基面的上面。

2、      装侧轴前托架:

在后托架装好的基础上,安装前托架,左右位置按定规量好222mm,上下以后托架的高低来定,水平不超过0.08/150mm。

把侧轴抽出后托架,以后托架的园孔为基准。

偏上锉下,偏左锉右,偏右锉左,垫的方法相反。

最后复查前后托架的圆心,二指试轴回转应十分灵活。

3、      装上侧轴附件:

侧轴向前腿,套上:

送经侧轴用打伞轮(B31),送经侧轴伞轮,紧圈,用专用螺钉(B63)紧好螺杆,紧紧卷螺丝,侧轴横动不超过0.8mm,回转灵活。

4、      蜗轮的平键装于送经轴槽内,将送经蜗轮推到蜗杆中央,板紧螺丝,转动送经侧轴,检查蜗轮于蜗杆的齿合情况,如果有个别部分不灵活,可锉修,加上黄油。

5、      校正侧轴伞轮与锯齿轮伞轮的齿合。

①校正锯轮托架的上下位置,使两伞轮大致水平,不水平,则两齿轮齿合时四周不匀。

②调正两伞轮的平齐,不平齐时,可调整锯齿轮轴的进出位置使两伞轮齿合平齐,紧好紧卷(B42)螺丝。

齿合不平齐,则两伞轮齿尖齿合不均,易磨损齿尖。

③  固定侧轴伞轮螺丝,使两伞轮平齐,齿合4/5。

④装伞轮罩(B73)。

复查侧轴灵活,如不灵活可把紧定螺丝锉短,或用垫圈校正。

⑤装罩壳(B66)。

不应碰擦送经轴或蜗轮。

⑥装上踏脚连杆,使踏脚杆大致水平,方上连杆拴,紧好螺丝紧固连杆螺丝帽。

6、      装两侧经轴托架(B1、B2)

用经轴定规289mm,校正经轴托架高低,要求两侧高低一样在轴上查看水平。

此尺寸是为了送经小齿轮与经轴盘齿轮的正确齿合。

如不水平,则轻纱两侧张力不一。

7、      装上斜轴一套:

①把斜轴一套及导布辊托架装在胸梁上,斜轴大致在胸梁凹槽中央,导布辊托架向上装,导布辊至刺毛轴14mm并保持水平,检查斜轴上下灵活,不灵活要校正圆心。

如前偏后,可锉或垫斜轴托架基面的上部或下部,左右偏斜,可调节托架的左右斜度,紧好螺丝,使斜轴上下灵活。

②斜轴按到最下位置时,紧卷(B72)距托架为9.5mm,校正两伞轮齿合平齐,斜轴弹起两伞轮能脱开。

此尺寸过小则两伞轮不能脱开。

此尺寸过大斜轴下端易脱出侧轴前托架圆孔,操作不便。

8、      装上斜轴伞轮罩(B41),不碰斜轴。

第九章 卷取

一、卷取的作用:

1、将织成的布引离织口,卷到布辊上。

2、确定织物的纬密和纬纱在织物中的排列特性。

由筘座脚的摆动,带动一组齿轮的转动,由于刺毛轴表面毛躁它有握持并托引织物的能力,因此起到托引织物离开织口的目的。

二、如何装卷取部分:

1、      装炮形架于墙板(p2)园孔后上方,略紧螺丝。

过低:

举起杆易碰着保持钩杆。

2、      轮芯子及卷取齿轮一套,横动不超过0.4mm,回转要十分灵活。

3、      装介轮托架及防退钩一套。

①介轮托架上平面到刺毛辊托架墙板凹挡中央为157mm(凹挡下沿为147mm)适应刺毛轴齿轮与卷取小齿轮的正确结合,介轮托架槽向前下倾斜。

仅靠墙板,不易走动。

方退钩距卷布辊支掌托架(L15)不小于3mm,防止防退钩下端碰着,而失去防退钩的作用。

②调节炮行架的位置,保持钩(L68)与锯齿轮齿根顶住,防退钩(L9)。

拉到最前位置时,防退钩距锯齿轮有1.6mm的间隙,再紧足炮行架螺丝。

③防退钩的作用:

当卷取机构自动退出少许织物时,控制推出织物长度,防止造成“密路”疵点,防退钩距锯齿根间隙1.6mm是为了锯齿轮是铸造件,锯齿长度公差较大。

以及保持钩的长期磨损,二者结合,一般情况下,下于1.6mm时防退钩仍能控制布面的倒转量,保持正常运动。

4、      装卷取杆一套:

①卷取指(L2)。

装在托架(L1)中央。

②弯轴后死心,保持钩顶住锯齿轮时,卷曲钩距保持钩有3又1/2牙的齿距。

固定卷取杆的位置(卷取杆尽量往上提),提起卷取钩时不与墙板及保持杆(L29)相碰。

3又1/2牙是为了保证卷取运动的正常运行。

如装成2又1/2牙,则卷取钩易与保持钩相碰。

而失去作用或磨损机件。

如装成4又1/2牙,则卷取钩与锯齿轮斜度不一,两者都易磨损。

若超过过大,作用困难,不能卷取。

③弯轴自后死心转至上心前45度,约筘距胸染(170mm)使保持钩适落在卷取锯齿上。

落牙时间不对,可调节卷取指的前后位置,迟了向前移,早了向后移。

如果保持钩早落牙,增加锯齿轮的倒转量,从而增加织口的前后游动,容易引起经纱断头。

晚落牙:

当卷取钩或卷取指用久后易不落牙,既不卷取,造成密路疵点。

落牙时间不对,可调节卷取指的前后位置,迟了向前移,早了向后移。

如落牙时间晚:

则可把车转至上心前筘距胸架为170mm时刹住车用手轻推卷取指。

使保持钩正好落下时,紧死支头螺丝即可。

如落牙时间早:

可先把卷取指向后推,使其落牙时间变晚,再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调正。

5、      装卷取轮一套:

①在机下装好:

辐射形托架,过桥小齿轮托架,过桥小齿轮(L32)等套件,过桥小齿轮要十分灵活,横动不超过0.4mm。

②把手柄(L76)(凸出处打的一面朝开关侧),辐射形托架一套,过桥齿轮(L10)。

过桥小齿轮(L11)套在过桥齿轮螺丝芯子(L34)上。

③辐射形托架与介轮托架的下边缘平齐。

并全面接触,手试过桥齿轮灵活,固定过桥齿轮螺丝芯子。

(辐射形托架螺丝尽量向后装)使变换轮与标准轮,过桥小齿轮与过桥齿轮齿合深度为4/5,会转十分灵活,固定辐射形半圆托架螺丝(手托辐射形托架的力是向前上访用力。

不要使辐射形半圆托架的圆孔摩过桥齿轮)齿面要平齐,如不很灵活,可以再松过桥小齿轮螺丝芯子,使过桥小齿轮不碰辐射形半圆托架的圆孔。

6、      校装刺轴圆心:

①用标准轴校正刺轴两侧托架的圆心。

上下偏:

移动托架的倾斜度。

前后篇:

偏前锉托架的内侧。

偏后,锉托架的外侧。

②二人陪合抬上刺轴。

紧固托架螺丝,刺轴要灵活。

横动不超过0.8mm,刺轴齿轮(L13)与过桥小齿轮齿合4/5为宜。

卷取部分各齿轮回转灵活。

7、      卷布辊的加压装置:

①导部辊的作用是增加织物对刺毛辊的包围角,从而增加刺毛辊对织物的握持力,以免发生滑脱现象。

导布辊左右两端与刺毛辊表面间距应相等。

②卷布辊托架L14、L15距间横挡为133.4mm。

过低:

a、弹簧弹力不足。

b、影响纬纱的高低位置。

过高:

a、卷取容量小。

b、影响纬纱的高低位置。

③卷布辊弹簧弹力两侧要一致,以免卷取布时,两端松紧不一造成宝塔布。

三、纬密计算

141.3变换轮齿数

纬密=---------------------*-------------------------(根/10厘米)

1-下机缩率标准轮齿数

简便计算方法如下:

0.027*标准牙齿数*根数(根/时)=变换牙齿数

 

第十章打纬结构

一、筘座的高低:

摇轴表面至车腿上筘座处为644.5mm,筘座高低的变化,则筘座前后所产生的打纬力量,随之改变,筘座越高,打纬力量越大。

筘座高低的变化,则综眼位置随着变化,上下两层经纱张力差异越打,经纱断头多,而且下层经纱不能与走梭板平行。

二、筘座部分的按装:

1、用牵手拴(K81),连上牵手与筘座脚(K1、K2)垂直。

用筘座高地定规确定。

摇轴上表面至筘座处为644.5mm,高低不对可调节筘座脚下部调节螺丝。

2、把牵手拴抽出一半或用标准轴检查筘座脚的圆心。

前后偏:

偏前锉筘座脚的内侧。

三条肋要在一平面上

偏后锉筘座脚的外侧。

上下偏:

可扭动筘座脚的左右偏度。

圆心校好后。

根据弯轴曲拐的左右位置,使牵手在弯轴曲拐的加工面和筘座脚内侧二边相等,不等可调节筘座脚托脚的左右位置。

3、装筘夹轴一套

①把回归杆钩脚装在筘座脚K2上,上下位置,应对正罗孔中央略紧下方螺丝,装筘夹轴托架(K4),下方一只螺丝套入回归杆。

钩脚。

上方一只螺栓孔内。

再联系托加上方一只螺丝,托架的止口应与筘座脚的止口相吻合,下边座实。

顶面不要高出筘座脚凸出的平面。

装开关侧托架(K3),用标准轴求圆心。

略紧螺丝,一手转动标准轴。

如转动时已感觉滞重或转不动。

应把标准脱开对侧轴孔,把轴头个在对侧轴孔少许,在紧螺丝,一免将标准轴别弯。

②校正筘夹轴圆心

上下偏;可有小榔头在托架下部左右敲动。

前后偏;偏前锉托架的内侧。

偏后锉托架的外侧。

托架机面要平服,以免影响筘座脚的变形而影响牵手的灵活。

标准轴圆心求好后,可装上原来的筘夹轴一套,如遇不灵活,可能是轴本身弯曲或套管本身偏心。

可校直轴或调换套管。

4、装筘座一套:

二号两人抬上筘座,三号协助。

①推梭框(N2)对准前凸板(K64)中央,紧好筘座与筘座脚的连接螺丝,衬铁距筘座(Q1)下沿3左右,紧螺丝时要随时注意夹轴与牵手的灵活和筘座脚与牵手的左右位置,不灵活可在筘座与筘座之间垫纸校正,左右位置如有变动。

可移动筘座脚托架的左右位置。

②察看筘座的左右水平,在筘座中央后沿看水平,左右水平不对,可调节筘座脚下方调节螺丝。

同时要检查筘座的前后水平(用3.5°的角度水平检查)。

不对可在筘座与筘座脚之间上方或下方垫纸校正。

三、走梭板弧(44″布机)

以一直线从筘座两端来看,至走梭板的中央的凹弧为4mm,在织机上,梭子是随筘座作摇摆运动,它是以梭子重心到摇轴中心为半径的圆弧运动,当梭子沿走梭板飞行的时候,由于筘座的摇动,而产生了离心力。

使梭子脱离走梭板的危险,因此必须给梭子一个相反的力。

在走梭板和梭箱底板上,增设一个向下凹的离心力,这里正好与向上的离心力抵消。

使梭子紧靠走梭板飞行,减少子飞梭的产生。

筘弧:

(44″布机)

自筘座两端至筘的中心向后的圆弧,其凹面为4mm。

筘座向后运动时,底层轻纱对梭子的摩擦力向前,使梭子脱离筘座,因此座一向后的圆弧,使梭子作圆弧运动。

产生一个向后的离心力,从而梭子紧靠钢筘飞行。

当打纬时,由于筘的两侧首先接触导织口这样对于获得的布边,也是有利的。

弧度过大:

增加梭子的磨损

弧度过小:

易造成飞梭。

钢筘比梭箱背板向后凸出0.8mm,其主要原因是防止布吉运转日久后,走梭板后缘磨损。

适筘前移,影响梭子飞行,以产生飞梭现象。

簧钩(K76),据筘座口前端3.2mm,左右0.8mm,前面距离过小:

易使钩顶住筘座凹孔前端,而遭曾筘不密接。

在发生扎梭作用后,钢筘不能迅速后翻,造成大量断头。

前面距离过大,则弹簧对钢筘的压力不足,钢筘前后活动,梭子飞行不稳。

左右0.8mm,是为了弹簧钩脚上全部钩上,不易磨损机件,只要碰不着就行。

六.筘夹弹簧,弹力适当。

弹力过大:

在轧梭时,钢筘不易翻出,造成大量断头。

弹力过小:

筘座前摆时,钢筘易后翻。

七、筘座与钢筘的夹角86.5度

可使梭子飞行时,其后壁和底面能紧贴钢筘和走梭板,运动平稳。

八、打纬和游筘:

1、 1511M型织机是属于中牵手打纬机构。

2、 牵手拴速度,当曲拐在前心下78度左右速度最快,近前死心后死心的速度最慢为0。

3、 游筘装置除保证钢筘定位,以便梭子顺利沿筘面飞行外。

尚负有保护经纱,减少轧梭断头的使命,对织机的正常运转起很大的作用。

4、打纬张力一般为上机张力得1.5~2倍。

打纬时经纱张力受开口时间的影响,开口时间越早,打纬时张力越大,经纱断头越多。

平稳运动凸轮后移60度,在打纬过程中,后梁尚处于较高位置,可增加上下层经纱张力的差异,是布面丰满。

九、钢筘受力可分四个时期:

1、 当筘座前进时:

由于经纱对钢筘的摩擦力的作用。

使筘后退。

解决办法。

有筘夹弹簧的弹力来克服,但为了轧梭时,能使钢筘迅速放松。

所以弹力不宜过大。

2、 大纬时期:

筘作用力最大,为了打纬紧密,由定筘鼻和鸭嘴来解决。

3、 大纬结束:

钢筘后退的惯性力及经纱的摩擦力,加上筘夹弹簧的作用力,钢筘比较稳定。

4、 投梭后:

梭子紧压钢筘。

钢筘有脱开的可能,易产生飞梭此时有耳形滑板及弹簧的作用力来解决。

十、边撑盒和边撑小刺轴

1、 边撑的作用在阻止织口处布幅的收缩,以保证钢筘打纬时能顺利进行。

2、 边成盒底与边撑杆倾斜6度,可使织物由胸梁到织口成一定的斜度,曾加伸幅作用。

3、 边撑盒盖呈山行孤,两边肋低于中间肋0.8~1.6mm

一者之差过小:

则织物受山形孤的摩擦,布面呈现长条白痕。

二者之差过大:

织物对小刺轴的包围角度便小,边撑伸幅作用小造成边沙断头多。

4、 弯轴前死心时,边撑盒盖的下沿至走梭板为22mm,这是织口的位置,也是经位置线的起点。

过低:

易磨走梭板,增加纱线的多头率。

过高:

织口位置随之提高,下层经纱不能与走梭板平行,将影响梭子飞行的稳定性,同时改变了织口的大纬角,是布面丰满度发生变化。

弯轴前死心时,边撑盒距筘为1.6mm,尽量靠近织扣,但又不碰钢筘原则,如距离过大,易短边,造成边不良。

5.小刺轴分左右旋,右螺纹装在左侧。

左螺纹装在右侧,边撑小刺轴成锥形,外侧直径大。

先接触布边使经纱愈靠外边张力愈大。

有效的防止织物宽度方向的收缩,同时减少因打纬时经纱倾斜而引起的边纱断头。

十一、边撑杆弹簧、弹力适当

弹力过大:

轧梭时,不能及时退回边撑,能造成大量断头。

弹力过小:

能随布面前后游动,织口不稳定,造成段边。

十二、如何校装边撑杆一套(44“布机)

1、 边撑托架L19、L20,装载胸染p3外面内数第三孔,靠里装,两托架要对称。

弯轴前死心,用托架定规检查其角度为93.5度。

部队可锉修托架基面的上部或下部来校正。

2、 在机下检查便于边撑和与边撑杆的倾角向后下方向为6.5度,边撑盒本身向前一倾角,内侧比外侧向前约0.8---1.6mm.

3、边撑杆在走梭板中央,两端距托架距离相等。

左右横动不超过0.8mm,前后活动要灵活。

4、边撑盒左右位置以织为准。

5、弯轴前死心时,边撑盒盖下沿距走梭板为22mm,不对可上下移动托架调整。

边撑盒后面距钢筘为1.6mm,不对可调节钩(L62)的长度。

6、弯轴前死心时。

边剪距筘座3.2mm,不对可调节垫度(R41)的厚度和边剪下端的调节螺丝。

7、边撑弹簧弹力适当。

弹力过大:

发生轧梭故障时,边撑退不回去能造成大量断头。

弹力过小:

打纬时边成前后游动。

易产生边撑疪。

 

 

第十一章经纱保护

一、经纱保护的作用:

梭道轧梭可防轧断大量轻纱和损坏机物科,并可使织机及时关车。

二、           形滑板转子杆:

1、      耳形滑板转子杆后侧上下位置距筘座脚(K1)3•2~4•8mm,前侧转子结构(K11)据衬铁(K83)3•2mm。

上下位置过大,过小都影响而行滑板的接触时间和耳形滑板上下活动的动程,同时影响转子杆钩前面距筘座衬铁的距离,不能保持3•2mm左右,而影响转子杆钩能否顺利的挂上衬铁和筘夹轴回转的角度,左右距筘座脚0•8mm,是防止与筘脚座相碰而造成筘夹轴的不灵活。

保证转子与耳形滑板居中。

三、           耳形滑板

1. 如何校装耳形滑板一套:

(1)        耳形滑板托架尽量向下装,并垂直,前面约与墙板(PP2)孔平齐,螺母在墙板外侧。

(2)        耳形滑板与转子左右适中,并全面密接,否则应锉修托架(M7)基面,而形滑板应不碰墙板和筘座脚。

(3)        校正调节螺丝,使耳形滑板与转子在投梭时间接触,转弯轴后死心,调节螺丝距耳形滑板托架3~5mm,间隙大小可以冻土架上下位置来校正,此时耳形滑板加工面和转子后面平齐。

(4)        耳形滑板弹簧(M18)的弹力适当,调节箍应靠紧耳形滑板、耳形滑板上下按动摇灵活。

2、      耳形滑板的作用:

 当梭子沿钢口导向面飞行,使钢筘稳定。

所以安装要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