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454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7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主题单元教案

大自然的启示

——单元主题学习设计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先后编排了四篇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教学本组课文,除了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他们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设计

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

本单元课文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他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自然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兴趣。

总体

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五个部分:

模块一预习达标:

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精读引领:

引导学生学习两篇精读课文。

教学《自然之道》、《蝙蝠与雷达》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汇报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阅读丛书《敬畏生命》《蚂蚁的摩天大楼》体会文章表达的的感情,比较本文与《自然之道》《蝙蝠与雷达》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模块三自读提高:

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阅读丛书《保护母亲河行动》《黄河颂》结合课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明白不保护大自然就会收到大自然的惩罚。

模块四阅读汇报:

学生阅读《动物对人类的报复》

《大禹治水》《狗鼻子与电子鼻》《斑驴的命运》,并交流读书收获,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了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模块五:

拓展延伸:

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目标

预设

1.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飞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如何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创造发明新事物的。

4、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了解说明文的写法。

5、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懂的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课时

安排:

 

预习达标课——4课时

精读引领课——2课时

自读提高课——2课时

阅读汇报课——3课时

拓展延伸课——3课时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主备人

王科高媛

教学内容

《自然之道》字词

课型

预习达标课

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26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

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准备

1.收集揭示自然规律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相信同学们会更了解大自然,并从中得到启发。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针对课题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通句子。

(1)找出容易读错的字,强化练习。

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2)读读生字,找出哪些字形容易写错,重点指导。

啄:

部首是口,右边的第六画是“丶”,这一点不能弄丢了。

蠢:

上部是“春”字,一撇一捺要写长些,盖住下面的两个虫字。

愚:

部首是“心”,上部的第七画“丨”要通下来。

滩:

部首是“氵”,右部的“难”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

(3)课堂练习生字

(4)读读生词,有哪些词不理解,先从字典中查一查词义。

侦察:

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情况而进行活动。

颓丧:

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若无其事:

好像没那回事一样。

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震惊:

大吃一惊。

愚不可及:

愚蠢到了极点。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明媚:

(景物)鲜明可爱。

响彻云霄:

声音响亮得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嘹亮高亢。

鱼贯而出:

贯,连接、连续。

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踌躇:

犹豫。

“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幼”要和“幻”区别开;“啄”不要少写一点。

2.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讲课文故事

小组合作归纳课文的梗概。

3指名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气喘吁吁(yūxū)

响彻云霄(qièchè)

侦察(zhēnzhēng)

蠢事(chǔnchún)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

(2)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很积极。

()

(3)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接连着走。

()

(4)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

(5)形容人极端愚蠢。

()

3.按要求写句子。

(1)不是我们,这些海龟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在句子中使用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龟爬向大海。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啄蠢愚滩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主备人

王科高媛

教学内容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字词

课型

预习达标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

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词语。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

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问:

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视频,你最想说什么?

2.板书课题。

引导交流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3.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学习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出示图片,辅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含义。

(1)检查字词,认读常规词语。

(摇篮、折腾、忧患、植被、多灾多难、随心所欲、不折不扣)

(2)理解专业词语。

流域:

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分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

如果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如果不重合,则称为非闭合流域。

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

堤坝:

dībà堤和坝的总称谓,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河道:

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黄河水道,另有地名水道。

河床:

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称为河床。

被河流占有或从前被河流占有的沟槽。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

沉积:

主要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连续沉降。

水土流失:

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3.指导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思路。

按照“首先……接着……最后……”的顺序说一说本课的记叙顺序。

三、指导朗读课文

(1)听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朗读

四、课堂小结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1.黄河是我国的第______长河。

发源于____________,流经______个省,最后注入____________。

2.给下列生字注音。

侵()

垦()

营()

扣()

3.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悬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

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侵营

中华民族的摇篮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第(3)课时

主备人

王科高媛

教学内容

《蝙蝠和雷达》字词

课型

预习达标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词语。

教学准备

1.搜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问: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请说一说对它们的了解。

2.导入: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来了解它们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导学生书写,提示书写注意点。

(1)关于生字。

要注意“蝙(biān)”不要读成“biǎn”;“荧(yíng)”不要读成“yín”。

(2)联系上下文理解”敏锐、清朗、横七竖八“等词语。

3.同桌轮流读课文,互相评价,互相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

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蝙蝠(biǎnbiān)

荧光屏(yíngyín)

揭开(jiēhé)

障碍物(déài)

2.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

蝙(biān)”不要读成“biǎn”;

“荧(yíng)”不要读成“yín”。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第(4)课时

主备人

王科高媛

教学内容

《大自然的启示》字词

课型

预习达标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设计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词语。

教学准备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引问:

说说大自然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词,检测识字情况。

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āngyàng)

扫帚(zouzhou)

机翼(jìyì)

简略(nüèlüè)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理解新词的含义。

4.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并组词。

5、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说说《“打扫”森林》和《人类的老师》的主要内容。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一、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遭殃(yāngyàng)

扫帚(zouzhou)

机翼(jìyì)

简略(nüèlüè)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1.“打扫”森林

2.人类的老师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第(5)课时

主备人

李蕃马艳波

教学内容

《自然之道》丛书《敬畏生命》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2.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3.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

重难点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

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预习作业设计

当你读过这篇感人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呢?

快拿起笔记下来吧。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

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

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

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

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

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

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

(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自然之道》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

(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

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

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

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

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

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写一写你身边所发生的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美丽故事吧

板书设计

自然的启示

自然之道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第(6)课时

主备人

李蕃马艳波

教学内容

《蝙蝠和雷达》丛书《蚂蚁的摩天大楼》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

重难点

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预习作业设计

阅读《蚂蚁的摩天大楼》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

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

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教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学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教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

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

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

结果如何?

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学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学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6、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

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请学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四、拓展延伸

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二次备案

课时作业设计

 

“电子蛙眼”是模仿青蛙的什么功能呢?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试列举一两例。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

嘴耳朵

障碍物

教学反思

“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笔记

学习主题

大自然的启示

第(7)课时

主备人

冯其英郭凌云

教学内容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保护母亲河行动》

课型

自读提高课

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教学

重难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预习作业设计

读通课文,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同桌之间互相口述,每组再选一个代表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二、仔细品读

师: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

(学生默读)

师:

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

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

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

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

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

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

(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

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三、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

【板书:

前】

 A: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

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

生:

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

生:

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

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

齐读。

师:

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

(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

美吗?

(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板书:

摇篮)

2、师:

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预设:

“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 【板书:

后】

A:

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

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

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

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

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

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

(板书:

祸河)

4、师:

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

”(出示幻灯片13)

师:

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

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师:

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

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

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

(出示幻灯片14)解释:

河床高于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