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840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docx

WORD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165

第二讲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位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优势理论;四、梯度推移理论;五、增长极理论;六、辐射理论;七、总部经济理论

区位理论最早的区位理论属于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使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古典区位论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商品销售与原料地范围越来越大。

同时,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如何合理布局产业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学者屠能、韦伯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9世纪末,德国工业大发展,要求人们把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

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的问题。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成为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

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中的工业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为最低的地方,此外,韦伯还指出应将劳动费用和聚集效应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影响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

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集聚力作用。

运输指向论一个工厂往往不只是一个原料地与一个燃料地,他假定有N个原料、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原料、燃料运费及产品运费之和最小的点。

劳动指向论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

为了研究这种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指数=劳动费/制成品成本

劳动费指数越大,通过这种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

劳动指向论的应用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

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市向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认为,由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

规模经济效益首先是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其次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聚集经济效益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分布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

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

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古典区位理论美国学者胡佛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改:

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的运输,则企业的布局在交通线的起迄点最佳,因在中间设厂会增加占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地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这是转运点区位论,这一理论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观点是: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

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位论。

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

区位经济学区位论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能够囊括全部内容的区位理论,廖什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在书中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并不是寻求收益最大或寻求成本最低,而是寻求最大利润,也就是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最大。

这是廖什理论的根本出发点。

任何一个经济活动单位要想求生存必须追求最大利润,但如果把单个经济活动单位置于实际空间中去研究,其布局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会遇到竞争者的影响;其次会遇到消费者和供应者的影响。

在分析这些因素后,他提出了区位系统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他认为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如果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各种经济单位布局的依存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经济区位论。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还产生了行为学派与社会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及由其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当作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社会学派则着重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当前世界工业布局的指向性变化一些过去是原料指向性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

形成的原因是:

1、由于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其中的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料产地原料逐渐转变为地方纯原料。

2、许多失重原料在采用技术进步来加工后,可以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的成分,使之接近于纯原料,从而大大降低用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

3、消费区可以就地从回收利用废旧物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原料供应。

4、目前在机电工业中,产品轻型化、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5、随着运输技术的改进,运费率普遍下降,但下降最快的是那些量大、装卸方便、途中不易腐败损坏的原材料的运输率

6、由于现在一些骨干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消耗原料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使得一个地点原料往往难以满足需要。

7、企业的盛衰越来越取决于它的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这就使得企业家倾向把工厂布局在消费区,以便与消费者建立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狭义:

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表示为GDP的增加,用实物表示为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

除此之外,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的增加等。

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区域经济采取什么方式增长,从理论看,概括起来分为两类:

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基本思路:

发展中国家显著特征是人口众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多,收入低下和资本投资规模小。

要摆脱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问题,必须实现工业化。

大推进理论

怎么实现工业化呢?

必须增加资本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全,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水平很低,市场容量狭小,小量的投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全面的,大规模的在各个工业部门投资,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贫困落后和停滞的束缚,使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的发展,从而迅速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并均等化的目标。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分性,由此决定了投资必须是大规模跃进式的。

为什么要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的、大规模的进行投资呢?

对“大推进理论”的批评

1、社会分摊资本并非都是不可分的。

2、全面的大规模投资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

3、全面发展工业受到生产的配合要素稀缺的约束4、大推进把资本集中到工业部门,忽视农业等部门的发展,反过来限制工业的发展,堵塞经济发展的道路。

5、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证明了大推进理论不切合实际。

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完备,使产业间能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希曼。

主要观点是:

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来考虑增长问题,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宜于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平衡增长战略又势在必行。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这样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什么叫绝对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比另一国更有效率(即生产率高),我们称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而言,这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简而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什么叫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两优择重,两劣择轻”进行分工生产。

美国专门从事小麦生产并出口部分小麦换取中国的布,中国则专门从事布生产,并出口部分布换取美国的小麦,双方在贸易中均可获利。

要素禀赋理论

核心思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区域经济开发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当一个部门处在创新和发展阶段之间,它是兴旺部门,处在发展和成熟阶段之间是停滞部门,处在成熟和衰老阶段之间的是衰退部门。

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的生产优势区域不同

1、创新阶段:

是产品的早期开发与改进期,产品属技术密集型

这一阶段对产品生产影响最大的要素有两个:

①科学与工程技术;②聚集经济

大城市是这两个条件最好的地区

大城市优势:

①科研信息、市场信息集中和传播的中心;②人才集中,依靠聚集优势加速推动发明创造,节约投资,降低风险。

③大城市和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

④拥有最好的销售系统。

所以,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布局在大城市地区

劣势:

大城市地租、水电、工资、原料价高,成本高。

2、扩张阶段:

产品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时期。

这一时期产品生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管理和资本

随产品技术成熟、市场销量增加,大城市生产不能满足需要,有管理和投资来源的地区(毗邻大城市的地区和中等城市)成为这一阶段产品的主要产地、生产急剧扩张。

生产转移的原因有:

①生产规模扩大,技术开始转让;技术指向→成本指向

②生产技术定型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使得人口素质不高的地区也能从事生产。

3、成熟与成熟后期阶段:

是产品市场饱和、技术停滞不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对产品生产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租,便宜的简单劳动力,落后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租低,这一阶段产品生产完全转移到落后地区,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理论主要观点有两个:

①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

②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宣民组织技术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①局部范围的扩展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

②大范围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创新能力的差异,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理论、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力赛跑那样,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的转移。

(二)梯度推移的动态效应

梯度发展理论认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

1、极化效应

•一个地区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能力,可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会造成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而落后地区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

其形成原因有:

(1)经济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巨大优势,加上技术进步和工业布局指向性的变化,更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

(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两极分化。

2、扩散效应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梯度的上升就会产生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扩散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初级产品、初级产业发展;

2、产业变迁与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利益或因过度聚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转移;

3、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4、高梯度地区税收增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5、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外流”或分散到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3、回波效应

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是一种对扩散效应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

•资本的回流,阻碍不发达地区的资本积累;

•人才的回流,使不发达地区缺乏人才;

•竞争能力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

在这几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低梯度地区能从中获得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扩散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大小的对比。

但总体看来,极化效应是起主导作用的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条件:

资本积累、科技、交通通讯、市场基础设施与协解等优势,建立了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信息、科研等秕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结构。

预防产业结构老化的办法:

•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来保持其经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还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已进入衰退阶段的老产业。

处于中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

•处于中梯度地区有两种情况:

①由高梯度区下降而成;②由低梯度区上升而成。

•对于①,可行的发展战略是:

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对于②应采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使其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阶段的产业,并使之逐步发展成地区支柱产业。

处于低梯度地区的发展战略

•根据梯度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总体上说不可超越,重点发展具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寻求那些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来仍去运用的技术和产业。

•要超越,必须集中力量,寻找经济发展中的突破点,以实现经济起飞。

梯度转移理论的应用缺陷

1、按此理论把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比较粗略。

2、忽略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3、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

4、会延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5、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后发优势理论

1、落后假说:

即穷国具备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所不成具有的重要优势。

假说由哈佛大学的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

2、列维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论:

他提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的问题,并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具体化。

——后发优势:

1、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得多2、后发者可以采用和借鉴先发者成熟的技术、设备或与之相适应得组织结构3、后发者可以跳跃先发者得一些必要经过得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上4、先发者所达到得较高得发展水平可以使后发者对自己的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期5、先发者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后发者提供帮助。

•后发劣势:

•一是在现代化的范围和速度方面,后发者必须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行动来实现这个过程,这就很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者往往看到的四先发者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形成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内在关系

•三、先发式与后发式在现代化上所形成的差距容易造成后发者的失望情绪。

3、阿伯拉莫维茨的潜在后发优势论

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的赶上先发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他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1、技术差距,即后发者与先发者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他是经济追赶的重要的外在因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可能。

推论:

生产率的落后,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

第二个因素是社会能力:

即通过教育等所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它是经济追赶的外在因素。

引申结论:

与其说是处于一般性的落后状态,不如说是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的状态,才是使一个国家具有经济增长的强大的潜力

伯利兹、克鲁格曼的技术“蛙跳”模型

•说明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跟随性模仿创新,而且体现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国家可以直接进入高科技领域,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某些领域和产业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

陆德明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够逐步缩小,但总一个恒定差距是无法消除的,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化,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

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

(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两者之间差距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媒介和辐射方式。

(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3)辐射媒介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

(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形式:

(1)点辐射:

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2)线辐射:

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3)面辐射:

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

(二)辐射理论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辐射理论认为,任何辐射都是双向的,在这样的双向辐射中,双方可以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在总体上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2)辐射理论更加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

(3)辐射理论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

(4)辐射理论把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2、实践意义:

制定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战略的几个主要问题,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南北、东西经济互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问题;中心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就业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可以用辐射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的含义

(二)主导部门的意义(三)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与反波效应

增长极(growthPole)又称增长核或增长极核,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

佩鲁认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而且,增长的过程亦各不相同。

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他认为,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从增长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增长极包括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其次,它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第三,它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不断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

由增长极的含义,得出以下几个特定的概念:

主导部门——指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不同阶段中,与之相适应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部门。

其中,隶属于主导部门的推动型企业是位于增长极区位的大型企业,它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实体。

极化——指在主导部门迅速成长,引起区域内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的过程。

增长极通过这一过程得以成长壮大。

扩散——指在一段时间内,随着增长极的成长,增长极所产生的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带动作用不断在空间上传递和波及的过程。

主导部门的意义

主导部门的条件:

1.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2.具有高度的增长率;3.与其它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主导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回顾影响:

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前瞻影响:

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出现的诱导作用;

旁侧影响:

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主导部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通过隶属于它的推动型企业的成长具体发挥作用的。

这种推动型企业往往处于中心地体系中有优良区位的节点位置,拥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它必定是一座大型工厂,或是某些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工业综合体。

什么是极化效应主导部门中的推动型企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

极化效应产生的机制

1.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企业本身产出量增长而获得。

一般而言,随着科学进步,规模经济呈不断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