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873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docx

八上思品第十课教学设计

题目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总课时

3课时

学校

教者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政治

设计来源

网络书刊

教学时间

20XX年12月5日—12月9日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

该部分的“内容标准”规定: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决非一方净土,学生交往中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校园中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例如,考试作弊、包庇错误行为、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而不兑现等。

1、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真诚是人的美德,信用是交往的道德;懂得作出承诺就要兑现;知道“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失信的危害;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2、能力目标:

理解诚实和守信内在关系的能力;理解诚信与做人关系的能力;辨析不诚信危害的能力;理解诚信意义的能力;提高判别具体问题上是否作出承诺的能力;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在诚信的两难问题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明确诚实意义的基础上,愿意做诚实的人;在明确信用意义的基础上,愿意做讲究信用的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

○鄙视那些不讲诚信的现象;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了解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怎样做诚信的人。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

课前准备

1、收集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

2、观察身边的诚信或不诚信行为。

3、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诚信是金

一.整体

感知

(先学)

(15分)

 

二.问题探究

(后练)

 

(10分)

 

1.导入新课:

一位彩票售票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大奖。

提问:

你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

这是一则新闻,结果这位姑娘在巨额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主动将彩票送还了这位顾客。

如果说刚刚你是思想斗争激烈,那么此刻,你有何感想?

小结:

我觉得这位姑娘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令人感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

①什么是诚信?

②为什么要讲诚信?

③诚信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④为什么要践约守信,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在教材中落实。

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活动一:

感悟诚信可贵。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上山去放羊,小孩觉得很无聊,便大喊:

“狼来了!

狼来了!

山下的农民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上山打狼,小孩哈哈大笑:

“我是闹着玩的!

大伙很生气的说:

“你怎么可以撒谎呢?

”说完又干活去了。

第二天又听到山上传来的喊声,大伙连忙又跑上山,原来,又是这个小孩在骗人。

第三天,狼真的来了,无论小孩怎样喊,都没有理他了。

提问:

看后你想到了什么?

故事中的小男孩因为不诚实,言而无信,拿诚信开玩笑,最后葬身狼腹,害了自己。

请大家自主阅读教材P116页上图片材料《中国留学生就业遭遇》,想一想:

这些经历说明了什么?

你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

学生续编。

 

齐读学案中学习目标。

 

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看后你想到了什么?

你说我说大家说。

请大家自主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中国留学生就业遭遇》及书本P116页上图片材料、。

 

△把一则新闻分解成两部分,让学生续编剧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在思辩中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调查所得的资料,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故事大荟萃,在故事交流中认识什么是诚信。

感悟诚信的可贵。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诚信是个人、企业的立身之本,从而感悟诚信是金。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三.达标训练

(巩固)

(10分)

四.课堂

检测

(7分)

五.课堂

总结

(3分)

板书设计

 

小结:

不讲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活动二:

践约守信,点滴做起。

 

“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和《高山流水》古筝曲一直流传至今。

它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一天偶遇,相见恨晚,成为知音。

临别时,伯牙希望子期能再与他同行几天,但子期说“不是我不愿意,实在是父母年纪已大,父母在,不远游。

”伯牙要子期回去跟父母说一下后,再去看他,但子期说:

“小弟不敢轻薄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提问: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大家身边有没有存在对人不守信,对事不负责的现象?

你是怎么看待的?

小结:

没有把握答应别人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要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

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达标训练)中内容:

(一)夯实基础

(二)拓展延伸:

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中内容:

结束语: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

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

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个海洋。

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一、诚信是金

诚内涵:

重要性:

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

根本

信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听老师讲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当堂独立完成,小组内打分,组长汇报每个组内成员的分值。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自由谈收获。

△这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欣赏乐曲——教师讲故事和身边的不诚信行为(自己的、他人的)反思,使学生充分认识,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重要,感悟到践约守信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充分感受诚信做人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中,反对小节无害论,做大事也要拘小节。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人翁精神,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死气沉沉的课堂焕发生机,让孩子们在生动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做诚信的人

一.整体

感知

(先学)

(15分)

 

二.问题探究

(后练)

 

(10分)

 

1.复习旧知:

(详见第一节整体感知内容)

2.导入新课:

观看小朋友讲故事《狼来了》,(幻灯2)。

故事告诉我们:

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诚信的人。

(幻灯3)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4)

4.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

(幻灯5)

①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是什么?

②诚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③怎样把握诚信与保护隐私之间的关系?

④诚信与谎言之间的关系怎样?

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在教材中落实。

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诚信守则

活动一:

卡通故事欣赏《国王与花种》(幻灯6)

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发给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

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小男孩流着泪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

他却被选中……

   提问:

为什么国王选中了没有种出美丽花朵的孩子?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总结:

诚实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过渡语:

做到诚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活动二:

欣赏《五元钱与诚信》实例。

(幻灯7)

一位高中学生,上学路上自行车坏了,修车的老大爷帮他修好了,但他却没有带钱,他告诉老大爷明天还修车的五元钱。

相信了他,就只问了他的名字。

但过好几天他都没来。

老大爷找到学校,才知道学校根本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

提问:

你能理解这个高中生的做法吗?

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活动三:

组内探究(幻灯8)

探究问题:

结合以上的案例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谈谈人们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违背诚信原则,举例说明。

提示:

涉及利益冲突时情与法。

小结:

生活出现矛盾,最容易违背诚信。

观看小朋友讲故事《狼来了》的视频。

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继续欣赏故事《国王与花种》,体会故事内涵。

进一步理解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小组讨论、思考。

(记录下学生的答案)要求学生对答案进行分类。

△抽查学生作业本中的题目,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朋友讲童话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寓教于乐。

 

△以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举出身边实例,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反省自己。

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诚实的快乐、可贵,坚持做诚实的人。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三.达标训练

(巩固)

(10分)

四.课堂

检测

(7分)

五.课堂

总结

(3分)

 

板书设计

 

(二)诚信的智慧

活动一:

分析案例《说与不说》。

(幻灯9)

   问题:

如果小刚告诉老师实情,可能怎样?

   如果小刚不说,可能有什么结果?

   假如你是小刚,会怎么办?

为什么?

小结: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尊重他人隐私,也是我们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活动二:

分析案例《该不该说谎》。

(幻灯10)

问题:

面对绝症病人,要么说出真相,要么说谎,小刚该怎么办呢?

小结: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的道德。

  诚信的核心是善!

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达标训练)中内容:

(一)夯实基础

(二)拓展延伸:

具体内容见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中内容:

教师寄语:

要做到诚信,不违背道德,是需要智慧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而并不违背道德,有时却要实话实说,否则就是虚伪欺骗。

歌曲欣赏:

《诚信之歌》(幻灯11)

第二框做诚信的人

诚实

(一)诚信守则

信任

实事求是

(二)诚信的智慧

具备智慧

关注案例《说与不说》,体会案例内涵。

 

分析案例《该不该说谎》。

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当堂独立完成,小组内打分,组长汇报每个组内成员的分值。

歌曲欣赏:

《诚信之歌》

△通过案例故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看问题不要绝对化。

△引导学生把诚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

充分是诚信的复杂性。

△通过歌曲欣赏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诚信品德。

遵守诚信守则,与人为善。

○在教学中我不会讲得太详细,而是更多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勤于思考。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三课时

第十课复习训练课

一.整体

感知

(先学)

(15分)

 

二.问题探究

(后练)

 

(15分)

 

1.结合作业本中题目,检查识记情况。

①什么是诚信?

②为什么要讲诚信?

③诚信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④为什么要践约守信,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⑤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是什么?

⑥诚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⑦怎样把握诚信与保护隐私之间的关系?

⑧诚信与谎言之间的关系怎样?

2.小结:

学生对第二课政治观点的掌握情况,并讨论解决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

一、明辨是非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2.诚信问题只存在于成年人之间,学生之间不存在诚信问题。

(  )

3.“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

(  )

4.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要保护隐私就不可能诚实。

(  )

5.经常说谎的人,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

(  )

6.“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对于重要的事当然要践约守信,小事则可以视情况而定。

(  )

7.交友要真诚,对网友的任何询问,我们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据实相告。

(  )

8.在涉及利益冲突时,站在人民利益一边是诚信守则的要求。

(  )

二、最佳选择

9.下列名言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最相吻合的是(  )

A.一诺千金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10.下列主要说明“诚信是金”这一道理的典故是(  )

A“六尺巷” B曾参杀猪C管鲍之交 D王婆卖瓜

11.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共铸诚信社

会、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观念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因为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受和配合老师的检查。

 

课代表发放题页,

小组讨论完成。

 

△抽查学生作业本中的题目,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

△通过课前提问,帮助自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本节训练设置了分层训练题,让优秀学生吃饱,后进生吃好。

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达到课标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三课时

三.师生

互动

(探究)

 

(10分)

 

四.总结

(5分)

诚信能使我们(  )

①成功地在社会上立足②不拘小节做大事

③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④实现自身道德的升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属于诚信表现的是(  )

A.为了面子,表示已经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B.向老师说明教室窗户被自己不小心损坏的具体情况

C.未完成作业,因担心老师批评而称忘在家里了

D.为“维护”班级荣誉,迟到后报上其他班同学名字

13.海涅说: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一旦承诺就要认真履行B.实事求是才能事业有成

C.诚实守信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D.老老实实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14.某种子公司向农民出售“优质”甜瓜种子,农民种后发现结出的瓜有好有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有关部门检验,确认该公司出售的甜瓜种子掺了假。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

A.不讲诚信损害他人利益 B.讲求诚信会自己吃亏

C.弄虚作假可以获得好处 D.市场交易没诚信可言

15.“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这句格言是说,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  )

A主动沟通 B相互理解 C平等宽容 D讲究信用

16.某集团王总裁的办公桌后墙壁上悬挂着一条横幅──“言必行,行必果”。

这一表明他努力恪守(  )

A诚信原则 B宽容原则 C自主原则 D公平原则

小松住校生,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到附近的网吧上网,考试时靠作弊蒙混过关。

据此回答17~18题。

17.小松的行为是(  )

A.一种明智之举  B.不诚实的行为  

C.一种违法行为  D.正当竞争的行为

18.小松应该(  )

A.继续上网吧,但考试不再作弊

B.在校期间不上网吧,节假日再上网吧

C.诚实做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D.保证不再上网吧,但考试时偶尔作弊一下

本节课收获: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受和配合老师的检查。

 

课代表发放题页,

小组讨论完成。

 

△通过课前提问,帮助自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学生完成训练卡片情况时不够认真,在以后的训练课中,采取措施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达到课标的要求,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