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964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多层框架结构商业综合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0-2002》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威海雨润北海湾欢乐海岸商业综合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威海雨润北海湾欢乐海岸商业综合体工程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约95000m2,地下一层,地下建筑面积约37000m2,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层高6m,局部7.5m,总建筑高度26.000m,防水等级二级,防水做法为混凝土自防水与防水卷材相结合。

2.2结构概况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5P6。

柱距9m*9m,柱子最大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

最大梁断面为400mm*700mm,首层层高为6.0m,典型楼层层高为6m,最大楼板厚度为150mm,混凝土外墙厚度为400mm,高度为7.5m。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3.1.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3.1.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伍的技术素质。

3.2材料选择

3.2.1设计要求: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统一整齐

3.2.2选用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框架梁、楼层平板等均采用15㎜厚的覆膜木胶板,木楞为55×75方木,钢管为Φ48×3.5。

竖向以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结构。

采用¢48钢管配合钢顶托进行支设,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000mm。

本工程采用的满堂脚手架距地200mm设纵横扫地杆一道,往上间距1500mm设纵横向横杆一道,立杆顶端自由端的长度不大于400㎜,扣件的扭力矩必须控制在40~65N·m,扣件扭力矩达到65N·m不得发生破坏,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抽查数量不小于10%,合格率不小于95%,抽查记录必须完整真实。

模板设计详见下述。

4、主要部位模板施工方法

4.1、框架柱

矩形框架柱模板采用13mm厚覆膜木胶板,模板支撑体系由竖向55×75@150~250木方及横向2Φ48×3.5@450钢管配合M14对拉螺栓组成,柱根部1米范围内间距减半,第一道柱箍距楼面最大为200mm。

当柱截面大于等于700mm,小于900mm时,在中间设一道M14对拉螺栓;当柱截面大于等于900mm,小于等于1300mm时,在中间设两道M14对拉螺栓;对拉螺栓水平最大间距不得大于500mm,在柱底部1/3层高部分的钢管及对拉螺栓竖向间距适当加密为400mm。

对拉螺栓规格为:

长度=构件截面+40cm,两端丝口长度为9cm。

为保证柱的根部尺寸准确,不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柱四角预先插入长30cm、外露6cm的螺纹18钢筋头,柱位置线放设校验合格后,根据位置尺寸在该钢筋头上焊接螺纹18钢筋内限位定位钢筋。

柱模安装工艺流程为:

配置柱模并将木方与之钉在一起→弹柱位置线→焊接螺纹18钢筋内限位定位钢筋→清理柱根部垃圾、浮浆及松散混凝土并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干净→安装前的再次检查→安装柱模板→检查对角线长度→安装柱模钢管外撑及M14对拉螺栓→加斜撑→校正→整体固定→预检合格后报验。

柱模安装时,同排柱必须先安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验收合格后,挂通线校正、安装中间各柱。

柱模板与满堂脚手架应可靠连接固定,每隔1500mm纵横向均设置一道钢管与满堂脚手架连接。

柱与梁板的砼分开进行浇注时,为保证柱头钢筋位置的准确及控制柱混凝土浇筑高度,现场制作35×40mm的限位木条,将此木条直接钉设在柱模板上口内侧,比柱子浇筑混凝土的高度高20mm处;梁板柱砼一次性浇注时,柱头部位设置水泥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为控制柱四角漏浆、砂棱角、柱头与主次梁交接处的不顺直、涨模等质量通病,本工程柱模板配置成企口形式;梁、柱交接处采用梁模顶柱模、次梁模顶主梁模的方法。

施工时候要注意施工现场垃圾的处理。

柱模板的根部应预留清扫口,以排除和清理杂物,清理好后,合上清扫孔盖板密封。

 

4.2.框架梁:

梁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和60×80木方配置,配合短钢管进行固定,顺梁长侧模板采用55×75mm@200木方作加强肋,Φ48×3.5@500钢管作侧模立挡,梁底采用60×80mm@150-200木方作加强肋,采用Φ48×3.5@500钢管作顶撑。

由于本工程部分梁截面很高,当(梁高-板厚)<600mm时,侧模采用横向钢管连接侧模竖向钢管挤压固定;当600mm<梁高-板厚≤800mm时,竖向设置一道M14对拉螺栓;当800mm<(梁高-板厚)≤1000mm时,竖向设置两道M14对拉螺栓;当1000mm<(梁高-板厚)≤1300mm时,竖向设置三道M14对拉螺栓;当1300mm<(梁高-板厚)≤1600mm时,竖向设置四道M14对拉螺栓;当1600mm<(梁高-板厚)≤1800mm时,竖向设置五道M14对拉螺栓;其对拉螺栓水平方向间距500mm设置;同时在梁内设置二级φ16间距500×500(呈梅花状分布)同梁宽的钢筋内撑。

具体布置可参见附件计算中的简图。

高度1.8米以上梁,砼浇筑分两层进行浇筑。

对于梁宽≥500且≤600或梁高≥800且≤1800的梁,在其梁底增设一根承重立杆;对于梁宽>600m或梁高>1800mm的梁,在其梁底增设二根承重立杆。

当梁高大于1200mm的梁,梁底承重立杆的纵向间距应调整为其满堂脚手架正常间距的一半。

施工时跨度>=8m的梁,按梁跨度的2.5‰进行起拱,梁模板支撑立杆自由高度小于40cm。

立杆步距1500mm,但至顶时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立杆步距不大于1500mm;2、立杆上端伸至模板支撑点长度400mm。

为防止在柱头与主、次梁的交接处部位产生连接不顺直、胀模、漏浆、边角不规则的质量问题,梁柱交接处采取梁模顶柱头模板,次梁模顶主梁模的方法。

4.3.现浇混凝土平板:

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平板厚度为250mm,板模采用15mm厚腹膜木胶板,55×75@200木方作内楞,垂直木方方向设置Φ48×3.5@1000钢管作为外楞,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000×1000,步距1500。

为保证混凝土的底表面平整,施工过程中覆膜木胶板的拼缝处用胶带纸粘贴,保证其不漏浆。

满堂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应与其临边已浇筑的框架柱进行拉结固定,拉结点沿竖向间距不大于3米设置。

4.4、模板拆除

4.4.1拆除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并经计算确定

项次

结构跨度(m)

按设计强度取%

评定依据

≤2

≥55

同条件养护试块

2

≥75

≤8

≥75

>8

≥100

悬挑

构件

≥100

4.4.2模板的拆除应保证上层荷载(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活载)不得大于下层楼板设计活荷载及楼面做法静载之和。

一般按隔层拆除的原则,即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拆除下层梁板模板。

4.4.3非承重的模板,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至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4.4.4模板拆除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4.4.5搭拆时要设置围栏,划出警戒线,有专人看守,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4.4.6模板拆除应不得乱抛乱扔,以免造成变形或损坏。

拆模后应清理干净并检查是否有变形损坏等,如无涂刷隔离剂并堆放整齐,以备周转使用。

如有变形应及时修整,对于不能修复的应另行堆放,不得周转使用。

4.5满堂脚手架的技术要求

4.5.1满堂架必须扎在坚实地面上,严禁坐落在未经处理的地面上,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要切实做好地面防排水措施。

4.5.2搭设满堂脚手架时,立杆要垂直,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大横杆在每一面脚手架范围内的纵向高差不宜超过20mm。

4.5.3扣件拧紧力矩必须控制在40~65N·m,抽查数量不得少于10%,合格率不得小于95%,抽查记录真实、完整。

4.5.4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大于40cm,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5.5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的厚度不得小于5cm。

4.5.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5.7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布置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5.8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临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临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4.5.9剪刀撑:

满堂模板与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四排立杆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当层高在8-20m时,还应在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加设之字斜撑,在有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与立杆相连,其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减分别放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4.5.10安全平网:

超高模架水平设置三道安全平网,首层安全平网挂设于满堂承重模板脚手架第一步处,第二道安全平网挂设与层间,保证层间安全平网距离不超过10m,第三道安全平网挂设于操作面下方。

4.5.11脚手架必须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进行搭设。

搭设过程中应与其临边已浇筑的框架柱进行拉结固定,拉结点沿竖向间距不大于3米设置;无处拉结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5.12相邻立杆接头位置要错开布置在不同步距内。

上下大横杆接点位置要错开在不同的立杆纵距内。

4.5.13校正立杆垂直和横杆水平,脚手架搭设完,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5.14满堂脚手架支设完毕后,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搭设人员及使用人员共同对架体扎设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5.15脚手架的拆除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由专人指挥,高空拆除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将钢管直接抛下,拆除脚手架必须及时清理,迅速外运,运输整理时严禁拆除作业。

4.5.16脚手架搭拆时要设置围栏,画出警戒线,由专人看守,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5.17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班组及个人,由安全员跟踪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纠正。

4.5.18安装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准确,防止漏浆,构件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4.5.19对于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前,其上不得有施工载荷,支撑的位置必须准确,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件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

4.5.20钢管立柱底部设置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顶部设可调顶托,U型支托与楞梁间两侧如果有缝隙必须塞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0mm,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5.21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范围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间距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严禁将上部的钢管立杆与下部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5.22混凝土浇筑中,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梁板部位浇筑砼按照先框架梁后次梁和板的施工顺序,对于大于1.5米高的大梁进行分两层浇筑,避免局部一次性荷载过大;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钢管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1、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工程师、项目质检员为副组长,项目施工员、项目安全员、项目技术员为组员的质量管理小组。

5.2、每道工序施工质量均落实到人,负责操作本工序的班组长从施工员处签字接受施工任务后,监督管理其完成情况。

5.3、各分项工程的质量严格执行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和样板制,项目质检员跟踪检查,做好各项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工作,出现不合格分项立即报请有关部门作出处置意见并监督整改。

5.4、工程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编制详尽的技术交底向施工员或班组直接交底,做到交底清楚、切实可行。

5.5、积极开展分项作业QC小组活动,促进全员质量意识

5.6、为更进一步搞好工程质量,我们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奖罚制度、样板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和低劣的施工队、管理人员,要奖罚分明,严格纪律和制度。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带领技术质量人员每周对现场进行大检查,并评比,对检查中质量好的施工队和较差的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

5.7、所有模板在使用前应涂脱模剂,拼缝处用黄胶带粘贴(柱模加设海绵条)。

砼施工前应将模板内部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保持清洁。

5.8、砼施工期间安排木工查看模板,以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5.9、模板及支架必须经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公司审批后方可浇砼。

5.10、模板支架必须按模板施工方案要求搭设,脚手架底必须加设扫地杆、木垫板。

5.11、模板拆除实行报告制度,未经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公司同意不可提前拆除。

模板位移和偏差要求如下

项目

允许偏

差mm

检查方法

柱、墙、梁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

+4;-5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6

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嵩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

2

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10;0

尺量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10;0

尺量检查

6、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6.1、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顺直,梁上下口涨模:

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撑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并应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起拱。

模板支撑底部垫通长垫板,防止支撑下沉,并进行侧向支撑,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6.2、柱模板涨模,断面尺寸不准:

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验算钢板柱扣的设置间距,必要时使用穿柱对拉螺栓,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6.3、柱身扭向:

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支撑并吊线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以使柱模不扭向。

6.4、柱轴线位移:

每根柱的根部均应焊钢筋内限位撑,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柱边通线及控制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

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且加固稳定后,在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每根柱均应设四面支撑,保证柱垂直度和位置正确。

6.5、柱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

楼层、底板砼浇筑过程中,柱筋外侧10cm范围内用铁抹子抹平,支设柱模时,模板根部用海绵封严,并在模板根部外侧用细砂封堵,以防浇筑柱砼时因漏浆而产生的烂根现象发生;柱模应采用新模板配制,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柱模边缘有损坏现象,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柱模支设时,模板间的接缝卡固措施应牢靠,且接缝处用海绵条封堵。

6.6、拆模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严禁过早拆模。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而底模则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为控制模板的拆除时间,砼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留置拆模抗压试块,作为模板拆除的依据。

6.7、承重模板支架扣件的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0~65N.m之间,支架支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尤其是首层模板支架,在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验收,以免由局部沉降引起的施工误差。

7、材料控制措施

7.1、项目部成立材料管理小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施工员为副组长,材料员、保管员为组员的材料管理小组。

定期对现场进行巡视,一旦发现浪费现象,翻倍处罚。

7.2、为更进一步控制好材料的有效使用,我们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奖罚制度,对施工材料控制好的和控制差的施工队,要奖罚分明,严格纪律和制度。

7.3、为了减少工人乱截乱割现象,工程用的模板、木方采用劳务班组承包制,即:

首先让劳务班组自己提模板、木方的材料计划,计划中模板材料分为:

整张板的、2/3张板的、1/2张板的及1/2张板以下的,木方材料分为:

6米长、4米长、2米长及2米以下的。

各类模板木方分类提计划,所提数量将和施工完模板退回数量相符(其中减去损耗量),如数量差很多,所差数量折算成工程款扣除。

7.4、材料使用前及使用后都应分类堆放整齐。

加强对材料的保护,模板、木方、钢筋等应有防雨遮护,防止模板、木方变形,防止钢筋生锈。

8、安全技术措施

8.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8.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8.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8.4遇六级风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8.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

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8.6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8.7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管架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8.8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8.9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

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安全措施处理。

8.10混凝土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模板拆除严禁直接从高空抛下。

8.11“四口、五临边”处必须搭设防护栏杆,模板吊运时,必须设专人现场指挥,统一安排。

8.12模板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地面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9、计算书部分

9.1柱子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

800.00;柱截面高度H(mm):

8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

H=7.5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

4;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

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

4;

对拉螺栓直径(mm):

M14;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

钢楞;截面类型:

圆钢管48×3.5;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

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

5.08;

柱箍的间距(mm):

450;柱箍合并根数:

2;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

木楞;竖楞合并根数:

2;

宽度(mm):

55.00;高度(mm):

75.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

13.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

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

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

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

205.0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57.246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2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248mm,且竖楞数为4,面板为大于3跨,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248.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57.25×0.45×0.90=27.82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45×0.90=1.134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q1+q2=27.822+1.134=28.956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

M=0.1×28.956×248×248=1.78×105N.mm;

面板最大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