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967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高支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奥博建设工程

宝兴县文体广电局灾后重建项目部

二O一O年八月十五日

 

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宝兴县文体广电局灾后重建工程

致:

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图纸容完成了____高支架模板__________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承包单位(章)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经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_______________

总监理工程师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一、概述

本工程为省宝兴县文体广电局灾后重建项目,位于省宝兴县穆坪镇,周围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具备建设条件,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建设背景。

项目包括文化影视中心、健身中心、广电楼及室外广场等相关工程,总建筑面积13380.40㎡,其中文化影视中心4260.40㎡,健身中心1808㎡,广电楼4325㎡,室外广场为1869㎡。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现场场地面标高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基础性文件资料;

2、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等规编制。

3、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容。

三、高支架大跨度模板支架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应在以下部位搭设高支撑、大跨度模板支架:

1、全民健身中心二层的羽毛球、排球馆净空高度8.7m,大梁跨度16.2m,模板支撑面积365㎡。

2、文化影视中心

(1)四层1-D轴线大梁净高11.6m,跨度16m。

(2)1-C至1-D轴线屋面板净高22m,模板支撑面积110㎡。

四、支架模板选型

支架采用φ4.8*3钢脚手架搭设,扣件连接。

钢管排架梁的两侧立杆间距800㎜,屋面板下纵横立杆间距1600㎜,第一道纵横水平杆距地面200㎜,水平纵横杆双向设置,自顶向下每隔4m高设置水平剪刀撑,保证架体稳定。

梁板模板采用大模板,板面为18㎜厚木模板,方楞采用50*40*90mm木方,间距200㎜。

五、操作工艺

1、施工工艺

放线→排架搭设(柱钢筋安装、合模板)→柱模板支撑加固→柱模板验收→梁模安装→平台板模板安装

1)放线:

模板安装前先测放控制轴线网和模板控制线。

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网,在楼板上放出柱边线和控制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主筋上部标示出1m标高控制点,以控制层高、及排架、模板搭设高度。

2)使用水准仪在框架柱钢筋上抄设水平点,以控制板面水平及层高。

3)钢筋验收完成后进行柱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前首先检查模板的杂物清理情况(必须认真清理好底部的建碴和杂物)、浮浆清理情况(必须剔除浮浆)、板面修整情况(模板板面必须平整且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情况(脱模剂采用1机油:

4柴油,严禁采用废机油且不得沾污钢筋)等。

4)排架搭设:

排架间距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搭设,钢管连接、剪刀撑、扫地杆按照规设置。

5)大模板校正:

排架搭设完成后,对柱模进行支撑加固,支撑加固完成时要对模板上口标高和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至符合规要求为止。

校正完成后由质量员进行检查验收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梁模安装:

梁底横杆的的水平标高,梁侧板垂直度须加强控制。

梁高小于700采用钢管三角支撑加固,间距不大于700,梁高大于700时必须采用φ12对拉螺杆加固,间距700。

7)现浇板模板安装:

现浇板模板按安装,板之间的缝隙要小于1mm。

现浇板铺设完成后,必须将现浇板上垃圾全部清理干净。

六、施工注意事项

1)立杆下采用垫板垫高时,垫板要求为宽度20cm,厚度为50mm的硬质实木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横向扫地杆、横杆均采用直角扣件直接固定在立杆上,第一步距地面200mm,并按步距1700向上搭设,梁底、板底均需设横杆。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同步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4)立杆如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搭接不应集中布置。

5)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该部位模板支架每隔4m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每道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与水平杆固定,固定点离节点位置不宜大于15cm,剪刀撑上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2m。

7)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模板跨度大于4m时,按2‰取拱。

3、模板拆除

1)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大于1.2N/m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执行。

混凝土浇筑完,将同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试块送试验室试压,根据实验室出具的强度报告,决定模板的拆除时间和措施。

拆模时,一般应遵循先浇筑完先拆的原则进行拆模。

梁、板模板和支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拆除。

墙模一般在浇筑完12小时后即可进行拆模。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按设计时砼强度标准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3)模板拆除后要及时、认真清除残灰,再刷脱模剂。

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能漏刷,也不能刷得过多,脱模剂干后再支设模板。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要求:

1)钢管、扣件等材料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当供货商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必要时采取现场由样检测,复测其相关力学性能。

2)进场模板质量必须进行检查,满足下表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外形尺寸

长度

+1,-2

±2

对角线

3

面板平整度

3

边框平整度

2mm(2米靠尺和塞尺)

边框与板面垂直度

1mm(2米靠尺和塞尺)

2、模板安装:

1)质量控制程序:

模板工程由质量员自检完成后,再由质检员进行检查,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经是个班组长、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严格建立模板拆除申请、批准制度,防止为赶进度而盲目拆模。

3)模板检查的重点要求:

牢固、严密、准确、不变形。

重点检查:

口角、边线、垂直、施工缝、脱模剂。

4)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1mm。

5)模板工程验收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墙、柱、梁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标高

±3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

墙、柱、梁截面尺寸

±3

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

2

2M靠尺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2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孔洞尺寸

+5、0

尺量检查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宽、高

±5

尺量检查

对角线

6

尺量检查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

+10、0

七、安全文明施工

1)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程序和模板施工说明中的规定执行。

脚手架搭设必须超过施工层面1.5M。

2)模板吊装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

3)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4)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6)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7)拆除模板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模板严禁乱放,保护好模板。

附件:

高支架模板计算书如下: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0.80;纵距(m):

0.80;步距(m):

1.7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

分别为8.7、11.6、22;

采用的钢管(mm):

Φ48×3.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80;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6.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1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25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100.00;

5.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100.00;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1.12/6=20.167cm3;

I=100×1.13/12=11.092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6×0.1×1+0.35×1=2.95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2.5×1=2.5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1.2×2.95+1.4×2.5=7.04kN/m

最大弯矩M=0.1×7.04×0.252=0.044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44000/20166.667=2.18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182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2.9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2.95×2504/(100×9500×11.092×104)=0.074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250/250=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74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3;

I=5×10×10×10/12=416.67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5×0.25×0.1=0.62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25=0.08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2.5×0.25=0.625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2×(q1+q2)+1.4×p1=1.2×(0.625+0.088)+1.4×0.625=1.73kN/m;

最大弯矩M=0.1ql2=0.1×1.73×1.622=0.443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443×106/83333.33=5.316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5.316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V/2bhn<[τ]

其中最大剪力:

V=0.6×1.73×1.6=1.661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661×103/(2×50×100)=0.498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4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498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0.712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0.712×160044/(100×9500×4166666.667)=0.786mm;

最大允许挠度[V]=800/250=3.2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786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3.2mm,满足要求!

四、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522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409kN·m;

最大变形Vmax=0.79mm;

最大支座力Qmax=5.402kN;

最大应力σ=409442.344/4490=91.1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91.19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0.79mm小于8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培训讲座》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5.402kN;

R<12.8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3×5.5=0.713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8×0.8=0.22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1×0.8×0.8=1.6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2.537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5+2)×0.8×0.8=2.88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1.4NQ=7.077kN;

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7.077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24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

W=4.49cm3;

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按下式计算

l0=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表5.3.3;u=1.7;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0=h+2a=1.7+0.1×2=1.9m;

L0/i=1900/15.9=119;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458;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7076.82/(0.458×424)=36.442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6.442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

l0=k1k2(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9按照表2取值1.005;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243×1.005×(1.7+0.1×2)=2.374m;

Lo/i=2373.509/15.9=149;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1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7076.82/(0.312×424)=53.496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3.496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80×0.4=32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80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0.4;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7.077/0.25=28.307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7.077kN;

基础底面面积:

A=0.25m2。

p=28.307≤fg=32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九、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施工使用的要求:

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