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90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3 中国地理.docx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检测试题3中国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三)中国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北极圈不穿过我国,我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

2.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仅指省区的陆地面积而言)(  )

A.新、青、鲁、琼      B.青、鲁、新、琼

C.鲁、琼、新、青D.琼、鲁、青、新

答案:

D

解析:

四省区陆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新、青、鲁、琼,若图幅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琼、鲁、青、新。

(2015·河北冀州中学)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A.阴山B.秦岭

C.天山D.南岭

4.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A.北坡海拔200-500米B.北坡海拔500~1500米

C.南坡海拔200~500米D.南坡海拔500~1500米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我国一般山地的南侧气温要高于北侧,可判断出该地1月气温在南侧接近15℃,北侧为10℃左右;秦岭是我国1月0℃的分界线,天山、阴山纬度较高,1月气温应低于0℃,故选D。

第4题,以山地最高岭为分界线,则气温最低处位于山地的北坡,根据最低气温对应的海拔高度可看出,海拔大约为500~1500m,选B。

(2015·陕西师大附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结合图,回答5~6题。

5.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

A.aB.b

C.cD.d

6.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

A.洋盆B.海岭

C.大陆坡D.大陆架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经纬网是确定地理坐标的重要依据,由题文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图中a、b、c、d四点中b处正好位于这一区域。

故本题选B。

第6题,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等地形,其中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不大(一般小于200米),坡度较缓。

由图乙可知钓鱼岛海域最深海深小于200米,属于大陆架范畴。

(2015·陕西三原北城中学)读“渭河某河段流域图”(图),完成7~9题。

7.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较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

B.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网发育

D.该地区海拔高,冰川作用强烈

8.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意义(  )

A.防洪B.发电

C.养殖D.拦蓄泥沙

9.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种植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源D.土壤

答案:

7.A 8.D 9.C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北部地区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该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是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该地区位于秦岭以北,故为半湿润地区,B错误。

第8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库(又称“淤地坝”)主要用于防治水土流失。

第9题,图示中水库和抽水井主要是用来改造水源这一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10~11题。

人均GDP与全国

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

平(%)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10.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为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并不高,故A项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不是最小,故B项错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也越高,故C项正确;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较大,故D项错误。

11.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答案:

D

解析:

四省中青海技术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不好;河南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黑龙江地广人稀,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故D项正确。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是对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葡萄酒盛誉的浓缩。

下图为“河西走廊某地区等值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地与法国波尔多同位于38°N全球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葡萄种植久负盛名。

甲地与波尔多气候相似之处表现在(  )

A.气候类型相同

B.距海近,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C.夏季天气炎热,日照充足

D.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葡萄生长

13.该地区(  )

A.降水较少,自南向北递减

B.受地形影响,降水高达2000mm以上

C.同纬度西部降水比东部少

D.东北部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量最多

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12题,法国波尔多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种植,而图示甲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故说明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夏季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相似,都利于葡萄种植。

第13题,根据图示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判断,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A正确。

该地区的降水量在50—150之间,B错误;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量西部多于东部,C错误。

该地区东北部地区降水量较多,主要是由于受夏季风影响,D错误。

读下表,据此回答14~16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4.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海拔D.洋流性质

15.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③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①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6.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地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①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

14.B 15.C 16.A

解析:

第14题,四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是年降水量差异较大。

选B。

第15题,①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为干旱区。

第16题,①地受海洋影响最小,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冰雪融水。

读图,回答17~19题。

17.此区域的中部山地(  )

A.以南为柴达木盆地,以北为四川盆地

B.以南为青藏高原,以北为塔里木盆地

C.以南为黄土高原,以北为内蒙古高原

D.以南为塔里木盆地,以北为准噶尔盆地

18.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19.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B.水源

C.地形D.土壤

答案:

17.D 18.B 19.A

解析:

第17题,考查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较为简单。

第18题,新疆地理特征以干旱为主,天山北侧受大西洋、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较多。

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的内流河为主,自然带体现了经向地域分异规律。

第19题,新疆气候干旱,光照强,利于棉花生产。

(2015·沈阳二中质检)读下面两图,回答第20~22题。

20.图中:

(  )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1.宁夏:

(  )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22.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D.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答案:

20.B 21.C 22.C

解析:

第2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黄河河段位于宁夏平原地区,所以黄河的干流由南向北流动,A错;降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主要是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而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B正确;南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错;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错。

第2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宁夏南部降水较多,但干旱程度最严重,A错;黄河沿岸虽然引水灌溉,但工农业需水量大,所以干旱危害程度高,B错;宁夏中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类对草原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C正确。

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但该地区降水较少,所以抵御干旱能力较差,D错。

第22题,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宁夏平原地区,要提高灌溉技术,降低土地盐碱化程度;在中部主要对草原的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在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C正确。

读下图,完成23~24题。

23.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

24.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答案:

23.D 24.A

解析:

第23题,根据经纬度、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范围属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较大;由于地势高,导致气温年际变化较小。

第24题,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由于该地区冬季风受到祁连山的阻挡,受寒潮影响程度很小;受地势因素影响,夏季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地表植被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沙漠面积小。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下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本区域北部a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低,蒸发弱,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好

B.冻融作用明显,土壤发育,矿物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

C.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D.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26.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B.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交通便利,省时省力

C.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D.沿河分布,气候条件好,产业活动活跃

答案:

25.C 26.D

解析:

第25题,藏北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本地区由于气温低,热量条件不足,有机物生长缓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肥力包含了四个方面,矿物质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第26题,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热量条件差,许多农牧民过着游牧生活。

影响当地聚落分布的因素最主要是生产活动。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农作物及牧草生长良好,产业活动比较活跃。

下图中,M与N之间、E与F之间是海区,M、N、E、F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7~28题。

27.关于M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M港濒临海域属中国的内海

②M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

③M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

④M港附近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8.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F之间的海域是东海

B.EN之间的陆地是山东半岛

C.连接M港的东西向铁路是神黄铁路

D.连接F港的东西向铁路是沪杭—浙赣线

答案:

27.A 28.B

解析:

第27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N地附近为黄河三角洲。

M港口为秦皇岛,位于渤海湾,属于我国的内海,①②正确。

第28题,结合上题分析,EF应位于淮河以北,故属于我国黄海,A错误;EN之间位于山东半岛附近,B项正确;经过M港口的铁路有京哈线,大秦线和京秦线,C错误;F港口位于淮河以北,为连云港,连接该港口的东西向铁路为陇海—兰新线,D错误。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据此判断29~30题。

29.有关省会城市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区

B.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C.有京广铁路经过这里

D.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30.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有关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风调雨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29.C 30.A

解析:

第29题,根据经纬度可以断定②为湖南省省会长沙,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位于中部经济地带,京广铁路经过长沙,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在江西省。

第30题,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水源充足,故A为正确答案。

土地成片、土壤肥沃用来描述我国东北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10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们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____业。

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其中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双选)(  )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__________和______等9省区以及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答案:

(1)水稻种植 劳动集约化(集约化) 

(2)B

(3)劳动 轻纺 (4)CD (5)技术(或知识) 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6)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7)AC (8)湖南 云南 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32.(2015·广东联考)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山脉G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____;山脉F名称________,它是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铁路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黄土高原 贺兰山 200

(2)大秦线 陇海线 京广线

(3)降水少 蒸发强 灌溉用水增多

解析: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G为太行山,其西侧的地形单元为黄土高原;F为贺兰山,它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题,根据中国铁路线分布可知,a、c、d依次为大秦线、陇海线、京广线。

第(3)题,主要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原因为:

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同时蒸发强。

社会原因:

附近农业发达,灌溉用水增多。

33.(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

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

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

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

(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4)观点A:

有利。

论据: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答出四点即可)

观点B:

不利。

论据:

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1)题,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2)题,分析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方

面进行。

第(3)题,题目要求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市场、科技、政策、地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一种观点作答,但要注意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

3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