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096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4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

通过电解水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用氧气饱和的5%~1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稀硫酸)、木条、火柴、酒精灯、试管、烧杯、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盛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一瓶、蒸馏水一瓶。

教学流程

↓     ↓

↓     ↓

↓     ↓

↓     ↓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多彩的水世界

[师]显示图片资料:

①第四单元封面;②太空看地球的照片;③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

[师]谈一谈有关水的话题。

[生]①水是生命之源;②科学家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就是为了证明有生命存在过;③水分布很广,但许多地方缺水;④我国在治理水、防治水污染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成就,如三峡工程等。

二、实验探究 氢气燃烧实验

[师]展示预先收集的一瓶氢气,让学生观察并归纳氢气的物理性质。

[生]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师]补充: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师]氢气是一种能够燃烧的气体,但若氢气不纯,在空气中点燃后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师]要求学生对照教材79页图4-23,总结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生]回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演示实验4-5]让学生观察现象。

[生]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发烫。

小结:

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水。

三、实验探究:

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让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回答)由H2和O2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观察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水蒸气还是其他气体?

指导学生阅读P81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到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从上述思路中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验证——结论推理。

四、验证推导:

水的组成

[师]录像展示氧气的检验方法、氢气的检验方法及验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器两极的结果。

[生](可能)正极少、负极多;V正:

V负=1∶2……

观察:

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

判断:

两极产生的不是水蒸气。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生]

水 → 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水

(H2O)(H2)(O2)   (H2)(O2)(H2O)

[师—生]共同整理出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等概念及意义。

[师]从以上两个化学反应中,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反应条件、快慢、节能、环保……)

五、反思评价

[师]①我们分析水的组成的实验方法,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吗?

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得到廉价的能源?

③你在生活中有浪费水的行为吗?

[生]自习,理解概念,相互举例理解和深化。

[师]回忆学习过程,小结课题收获:

①本节学习了哪些知识(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水、氢气的符号……)?

②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科学探究实验的思路: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论证。

[生]学生整理出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写在教材上。

 

板书设计

教师随笔

备课资料

1.思想方法

图示法表示化学概念间的关系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分析、对比,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理解并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如:

图示

概念间关系

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2.知识拓展

检验氢气的纯度

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煤粉、面粉)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若氢气不纯,想继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必须先用拇指堵住管口一会儿,使里面残留的氢气火焰熄灭,以免引燃氢气发生器中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

3.趣味化学资料

水的“庐山真面目”

海水、河水、湖水、自来水、泉水、井水……水的名目这么多,其实都是一种东西,只是来源不同、里面含的杂质不同而已。

是谁首先揭开了水的“庐山真面目”呢?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在朋友们面前表演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拿一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几下,然后迅速地把一支燃着的蜡烛靠近空瓶,“啪”的一声巨响,同时瓶口吐出长长的火舌,随后就熄灭了。

朋友们都瞠目结舌,望着满脸惊诧迷惑的朋友们,普利斯特里得意地说出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瓶子里早已装满没有颜色的气体——氢气和空气。

氢气是个爆脾气,跟空气混合后一遇火就发出巨大的声响——“爆鸣”。

这种混合气体,在化学上叫爆鸣气。

有一次,当他又表演完毕这个实验后,无意中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普利斯特里起初以为是瓶子没有擦干,于是他用干燥的瓶子,又重新做了一遍。

可一次又一次的结果表明: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

换句话说:

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间有间隙

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原子体积变大

C

氢气燃烧生成水

分子种类改变

D

花的香味鼻子闻得到眼睛却看不见

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且不断运动

A.AB.BC.CD.D

2.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有关燃烧与天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B.森林灭火时,建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用嘴吹灭清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降低着火点

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雨就是pH小于7的显酸性的雨水

B.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C.镁条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

D.合金的熔点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高

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④均达到稳定结构B.①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

C.图中共有五种元素D.⑤中

的值为14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

6.2018年我国又发射了多颗北斗四期实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

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肼(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NOB.

C.

D.

7.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 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8.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

A.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水、金刚石、氯酸钾

C.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9.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B.电解水:

2H2O

2H2↑+O2↑化合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

CO2+2H2O氧化反应

D.用磁铁矿石炼铁:

Fe3O4+4CO

3Fe+4CO2置换反应

10.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醇是有机化合物

B.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

4:

1

D.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

13.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

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2NO2="="C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B.N2C.COD.O2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硼和氮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D.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减少

15.泳池中加入硫酸铜最主要的作用是抑制藻类的生长,同时溶解在水中的铜离子还能和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杀死细菌,下列物质不能与硫酸铜反应的是(  )

A.NaOHB.BaCl2C.FeD.稀HCl

二、多选题

16.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0.57g

B.用10mL量筒量取了6.0mL水

C.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

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

17.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和空气

B.氢气和一氧化碳

C.面粉和氧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1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B.电解水

C.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加水D.用两份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9.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2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

等质量的铁和镁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C.

向久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三、填空题

21.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

(2)2个锌离子_________________;

(3)3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

(4)氖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铝中的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_______;

(6)如下图为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

22.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干冰③氮气④生石灰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

(3)可用于食品防潮剂的物质是________;(4)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用化学用语(即化学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室由②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写出物质④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标出物质⑤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_____

(4)写出生成物质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五、流程题

24.氧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工艺如下

(1)粉碎:

用粉碎机将铝土矿石粉碎成粉末。

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溶出:

用过量的NaOH溶液将粉碎的铝土矿中难溶性Al2O3转化成可溶性NaAlO2,形成溶出液。

溶出时,发生化学反应:

2NaOH+Al2O3=2NaAlO2+H2O。

溶出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3)苛化:

向含有Na2CO3的废液中加入石灰乳[Ca(OH)2与水的混合物]。

Na2CO3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六、实验题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4)欢欢同学制取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按图E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

(5)梅梅同学用图中A、F、G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写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G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6.柠檬酸铁铵

化学式为 

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

(1)柠檬酸铁铵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柠檬酸铁铵的化学式量为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

物质

铁粉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②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

③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

(提出问题)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

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分析与评价)猜想___错误,理由是___。

(1)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__。

(2)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___有关。

(实验设计)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___现象,说明猜想②正确。

(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本卷满分不超过60分)

(4)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

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①定性研究:

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___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

②定量研究:

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

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__。

③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

(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C

C

C

B

B

A

B

C

B

B

D

D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BC

AC

AB

AD

AC

三、填空题

21.P2Zn2+3N2Ne_SKIPIF1<0__Na+

解析:

P2Zn2+3N2Ne

Na+

22.②①④③

四、推断题

23.2KClO3

2KCl+3O2↑S+O2

SO2

2O53Fe+2O2

Fe3O4

五、流程题

24.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NaAlO2、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NaOH

六、实验题

25.铁架台酒精灯2KClO3

2KCl+3O2↑分液漏斗蜡烛由低到高逐渐熄灭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CaCO3+2HCl=CaCl2+H2O+CO2↑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CO2+Ca(OH)2=CaCO3↓+H2O

七、计算题

26.9:

14262

八、科学探究题

27.④;Fe2O3是红棕色没有处理尾气Ca(OH)2+CO2═CaCO3↓+H2O温度。

黑色固体不能被吸引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四氧化三铁可行;根据氧化铁质量可以计算铁元素质量,如果剩余固体质量和铁元素质量相等,则黑色固体是铁,如果剩余固体质量大于铁元素质量,则黑色固体是铁和四氧化三铁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

C.

读取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

2.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

A.氯化钠的水溶液

B.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

D.氧气

3.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中子

B.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

C.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

D.铅属于金属元素

4.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5.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液体喷出B.

污染试剂

C.

酒精溅出D.

读数偏大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B.海水晒盐C.粮食酿酒D.饭菜变馊

7.下列元素属于金属的是()

A.硅B.溴C.钙D.氦

8.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B.HC.SD.NaCl

9.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的应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用作除味剂B.石墨用作电刷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10.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1.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12.正确的除杂方法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

通过澄清石灰水

C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13.硝酸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

N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OB.N2O4C.NO2D.NO

14.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泛,下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