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133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二章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广东中考)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2.(2019广西河池中考)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3.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会长出蓬松的长饰羽,显得极为漂亮。

这种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A.打扮自己,愉悦心情B.生长的需要

C.获得营养物质的需要D.繁殖的需要

4.(内蒙古赤峰中考)“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  )

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

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

5.(湖南湘西吉首四中模拟)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①目的 ②范围 ③方案 ④对象 ⑤样本 ⑥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⑤⑥

6.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三个数据中的(  )

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任意一个

7.(2019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哪一项俗语描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大树底下好乘凉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D.葵花朵朵向太阳

8.(2019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  )

A.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大树底下好乘凉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9.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则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

A.触觉B.嗅觉C.视觉D.听觉

10.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形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

你认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11.(福建厦门中考)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  )

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

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

12.(2019广西贺州中考)正月中旬,八步区贺街镇李花绽放;富川油菜花金黄一片;四月上旬,广西贺州大道羊蹄甲花开烂漫;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花开有先后,这是因为植物的开花(  )

A.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为了繁殖后代

C.满足不同环境D.能影响环境

13.(湖南湘潭中考)有研究表明:

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

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  )

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

14.(山东莱芜中考)某种病毒Y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根据此信息可以判定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

A.青蛙与水稻B.青蛙与稻飞虱

C.稻飞虱与病毒YD.病毒Y与水稻

15.(2019湖北武汉中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

16.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

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17.(广东茂名中考改编)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温度和时间不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18.(2018山东济宁曲阜圣林中学第一次月考)在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如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导致的(  )

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

B.给以不同湿度的土壤

C.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给以不同的食物

19.(2019湖北鄂州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C.在生态系统中,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逐渐减少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大量捕杀某一动物

20.漳州市华安县贡鸭山森林公园乃避暑胜地,此地植被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故此生态系统属(  )

A.淡水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1.(广东梅州中考)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

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D.肉食大型鱼

22.(2018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期中)以下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23.(安徽桐城中考改编)如图1-2-5-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2-5-1

A.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4.(2018山东淄博边河中学期中)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  )

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5.(2018北京海淀期中)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B.许多生物可以被带到不同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2019湖北孝感孝南肖港初中第一次月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图1-2-5-2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能    的特征。

 

(3)“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27.(8分)(2019广西河池中考)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又叫作潮虫。

由于花盆或石块的移动,鼠妇很快就会爬走。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受到了惊吓?

还是环境变明亮了?

某同学非常好奇,并对此进行了多个探究实验。

下面是他的探究实验之一,请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图1-2-5-3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见图)。

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

在此实验中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目的是        。

 

(4)实验结论:

        。

 

28.(12分)(新疆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图1-2-5-4

材料一:

如图1-2-5-5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

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新低。

这些都表明:

地球气候在变暖。

(1)图    所示为北极狐,推测的理由是耳   、    。

 

(2)由两种狐头部某些特征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狐的数量将会         。

 

(4)为了减缓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答一条即可) 

29.(10分)(2019云南中考)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图1-2-5-5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    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30.(14分)(2018山东青岛为明学校月考)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题目。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

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植物数量比较少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该是动物数量一般   (选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比较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广东中考)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1.答案 A 阿尔法狗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A选项所述不属于生命现象。

2.(2019广西河池中考)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2.答案 C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

3.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会长出蓬松的长饰羽,显得极为漂亮。

这种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A.打扮自己,愉悦心情B.生长的需要

C.获得营养物质的需要D.繁殖的需要

3.答案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雄性极乐鸟漂亮的长饰羽,有利于它求偶,这是繁殖的需要。

4.(内蒙古赤峰中考)“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  )

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

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

4.答案 C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描述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5.(湖南湘西吉首四中模拟)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①目的 ②范围 ③方案 ④对象 ⑤样本 ⑥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⑤⑥

5.答案 C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6.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三个数据中的(  )

A.最大值B.最小值C.平均值D.任意一个

6.答案 C 在题述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性,提高可信度,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

7.(2019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哪一项俗语描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大树底下好乘凉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D.葵花朵朵向太阳

7.答案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8.(2019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  )

A.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大树底下好乘凉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8.答案 C “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均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另外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9.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则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

A.触觉B.嗅觉C.视觉D.听觉

9.答案 C 洞穴中光线很暗甚至没有阳光,该环境下鱼类几乎不能靠视觉感受外界的情况,故可推测其视觉器官可能退化。

10.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形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

你认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10.答案 B 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物,一般耳朵较小,体形较大,毛很多,这些特征有利于它们保持体温,抵御寒冷的环境;而生活在炎热环境中的动物,一般耳朵较大,尾巴长,毛也很少,这些特征有利于它们散热,抵御炎热的环境。

因此,比较图示可以看出,图B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寒冷环境最适应。

11.(福建厦门中考)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  )

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

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

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

11.答案 B 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

寒冷海域的海豹具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荒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说明风影响了树的形态。

12.(2019广西贺州中考)正月中旬,八步区贺街镇李花绽放;富川油菜花金黄一片;四月上旬,广西贺州大道羊蹄甲花开烂漫;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花开有先后,这是因为植物的开花(  )

A.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为了繁殖后代

C.满足不同环境D.能影响环境

12.答案 A 环境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等,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地方,花开有先后,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13.(湖南湘潭中考)有研究表明:

提取健康人粪便中的微生物,注入病人的肠道内,可以快速治愈长期腹泻的病人。

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  )

A.共生B.竞争C.寄生D.捕食

13.答案 A 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益;人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活场所和营养物质,两者之间彼此有利。

由此可以推测,肠道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是共生。

14.(山东莱芜中考)某种病毒Y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根据此信息可以判定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

A.青蛙与水稻B.青蛙与稻飞虱

C.稻飞虱与病毒YD.病毒Y与水稻

14.答案 B 青蛙是食肉动物,不吃水稻。

青蛙吃稻飞虱,因此青蛙与稻飞虱属于捕食关系。

稻飞虱与病毒Y属于寄生关系。

15.(2019湖北武汉中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

15.答案 B 蘑菇是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在生态系统中,通常属于分解者。

16.1935年澳大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已成为新的生物灾难。

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用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16.答案 C 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动物,它属于消费者。

17.(广东茂名中考改编)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温度和时间不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17.答案 C 实验变量也就是所要探究的因素,实验的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A选项错误。

探究实验并不是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B选项错误。

进行数据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选项正确。

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

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D选项错误。

18.(2018山东济宁曲阜圣林中学第一次月考)在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如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导致的(  )

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

B.给以不同湿度的土壤

C.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给以不同的食物

18.答案 C 科学探究要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

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19.(2019湖北鄂州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C.在生态系统中,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逐渐减少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大量捕杀某一动物

19.答案 B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的叙述错误。

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且影响环境,B的叙述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不易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C的叙述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的叙述错误。

20.漳州市华安县贡鸭山森林公园乃避暑胜地,此地植被为天然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故此生态系统属(  )

A.淡水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20.答案 D 题述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故该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21.(广东梅州中考)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

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D.肉食大型鱼

21.答案 D 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在该食物链顶端的是肉食大型鱼,所以肉食大型鱼数量最少。

22.(2018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期中)以下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22.答案 A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23.(安徽桐城中考改编)如图1-2-5-1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2-5-1

A.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答案 A 在题述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图示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错误。

题述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

绿色植物→植食性昆虫→吃虫的鸟,绿色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吃虫的鸟,绿色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绿色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青蛙,C错误。

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错误。

24.(2018山东淄博边河中学期中)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  )

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4.答案 A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且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盲目围湖造田和造单纯林造成生物种类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5.(2018北京海淀期中)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B.许多生物可以被带到不同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25.答案 D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种类的生物,不可能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D的理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2019湖北孝感孝南肖港初中第一次月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图1-2-5-2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能    的特征。

 

(3)“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26.答案 

(1)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繁殖 (3)能生长 (4)生物

解析 

(1)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这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繁殖下一代,这反映了红杏具有能繁殖的特征。

(3)红杏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说明红杏能够不断生长。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7.(8分)(2019广西河池中考)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又叫作潮虫。

由于花盆或石块的移动,鼠妇很快就会爬走。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受到了惊吓?

还是环境变明亮了?

某同学非常好奇,并对此进行了多个探究实验。

下面是他的探究实验之一,请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图1-2-5-3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