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181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现代汉语

课程编号:

01124201

学时数:

98

学分数:

6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1、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2)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特别是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民族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部分组成,分别从语言和现代汉语的性质、现代汉语的三大构成要素以及现代汉语的表达和运用方面对现代汉语进行全面介绍与分析。

第一学期讲述绪论、语音、文字、词汇部分,第二学期讲述语法、修辞部分。

(4)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98,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88,课外语言训练与欣赏等实践教学活动时数为10。

(5)教学方式

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系统地传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不断吸收本课程和相近课程新的研究成果;注意本课程与相近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的内容分工和衔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正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教学时数:

4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结构,并且对现代汉语的概貌有全面的了解。

【主要教学内容】

1、现代汉语的含义

2、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

3、现代汉语的特点

4、现代汉语的地域分布与人口分布

5、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6、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指导】

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古今汉语相联系

中外语言相比较

教材与习题相配套

现代汉语与相关学科相联系  

【本章各节内容】

第一节 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

第二节 汉民族共同语

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形成

第四节 语言文字立法和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一节 信息、信息载体和语言

【学习目标】

认识语言与信息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语言信息观。

【主要教学内容】

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2、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3、语言系统的三要素

4、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

5、语言的基本属性

6、语言的功能特点

7、语言文字的现代化

【知识点】

1、基本概念 信息、信息载体、语言三要素、内部语言、外部语言

2、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的基本属性、功能特点

【难点】

语言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特点

【重点】

掌握语言的三要素、基本属性和功能特点

第二节 汉民族共同语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语言的系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支的基本特点

准确理解现代汉语的定义和三要素

【主要教学内容】

1、世界的语言

2、汉藏语系和汉语

3、现代汉语的定义

4、现代汉语的特点

【知识点】

1、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官话、七大方言

2、领会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特点、

【重点】

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的特点;

【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学习指导】

1、结合世界地图和谱系分类表,了解语言的分布;

2、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形成

【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线索,

掌握现代汉语的主要地域方言的主要特点以及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

1、现代汉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3、汉语方言概况

【知识点】

1、概念 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方言、

2、领会掌握现代汉语的形成、七大方言的特点

【重点】

现代汉语的形成

【难点】

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指导】

1、结合历时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形成

2、结合中国地图了解掌握汉语方言分布,认识北方话的地位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第四节 语言文字立法和现代汉语规范化

【学习目标】

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内容和深远意义。

掌握在信息网络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法、标准化和法制化的基本原则和相互间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

1、历代政权的语言文字政策

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知识点】

1、概念术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化、标准化

2、领会掌握规范的意义内容原则和主要标准

【重点】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普通话水平测试

【难点】

1、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关系

2、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

【学习指导】

1、联系当前语言文字应用实践理解规范化和语言文字立法的重要意义。

2、结合身边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分析其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3、结合附录提供的有关文件了解掌握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语音

教学时数:

22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各种元音、辅音,初步具备语音分析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现代汉语的音变现象,音位理论,语调。

【学习方法】

语音知识讲授与发音辨音训练相结合。

【知识点】

语音的三个属性,乐音、噪音,元音、辅音,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器官,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音位,互补与对立,音位变体,语调,停顿、重音、句调。

【重点难点】

语音的四要素、音位。

【教学建议】

语音训练与知识讲授结合,增加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

【本章各节内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第二节 声母

第三节 韵母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音节

第六节 音变

第七节 音位

第八节 语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第一节 语音概说

【学习目标】

了解语音的性质,准确理解和掌握语音单位的内容,了解记音符号

【主要教学内容】

1、语音的性质

2、语音单位

3、记音符号

【知识点】

语音的性质及相关概念,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单位的概念,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重点】

语音单位的内容、基本概念

【难点】

音素

【学习指导】

1、本节内容有许多新的概念术语,应当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认真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现代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与过去学过的英语的国际音标相比,有许多不同的音,学的时候,应加以注意。

第二节声 母

【学习目标】

了解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

【主要教学内容】

1、声母的发音

2、声母辨正

【知识点】

  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声母辨正

【重点】

声母发音方法的类型

【难点】

声母辨正

【学习指导】

1、声母是汉语语音三要素之一,一定要掌握好。

2、方言区同学应结合自己家乡话声母的发音特点,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声母。

3、注意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声母的对应规律。

第三节 韵 母

【学习目标】

了解韵母的发音类型,了解押韵的知识,能够正确辨别韵母的发音,并发出准确的普通话韵母

【主要教学内容】

  1、韵母的发音

2、押韵和韵辙

3、韵母辨正

【知识点】

韵母的发音条件,舌位的高底、前后,唇形的圆展,舌位图,押韵,韵母辨正

【重点】

韵母的发音

【难点】

押韵和韵辙,韵母的辨正

【学习指导】

1、韵母是汉语语音三要素之一,一定要掌握好。

2、应当注意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和音长。

3、方言区同学注意方言与普通话韵母之间的对应规律,学会类推法来纠正自己的方音。

第四节 声 调

【学习目标】

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和古今调类的比较,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和声调的辨正。

【主要教学内容】

1、调值和调类

2、普通话的声调

3、古今调类比较

4、声调辨正

【知识点】

调类、调值和标调法,普通话的四种声调,古今调类的比较,声调的辨正。

【重点】

声调的调类、调值和标调法

【难点】

古今调类的比较,声调的辨正

【学习指导】

1、声调是汉语语音三要素之一,也是汉语语音的一大特色,一定要掌握好。

2、汉语声调古今方俗之间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应当在学习时加以注意。

3、方言区的同学应利用自己的方言特点,找出与普通话之间的声调对应规律,搞好声调辩正。

第五节 音 节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音节和音节的结构,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律

【主要教学内容】

1、音节的结构

2、拼音

3、音节的拼写规则

【知识点】

音节,音节的结构:

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四呼,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律

【重点】

音节的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难点】

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律

【学习指导】

1、运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汉语音节,掌握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拼合规律。

2、记住特殊的音节分布,结合方言对比记忆。

3、方言区的同学,利用自己的方音找出与普通话之间在音节结构上的差异点,例如因为丢失介音而改变四呼等现象,便于深刻掌握本节教学内容

第六节 音 变

【学习目标】

了解音变和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掌握变调、儿化、轻声、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范围或条件。

【主要教学内容】

  1、变调

  2、轻声

  3、儿化

  4、语气词“啊”的音变

【知识点】

音变、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变调的类型及条件、轻声的范围及作用、儿化的范围及作用、“啊”的音变。

【重点】

变调,轻声、儿化、“啊”的音变

【难点】

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范围或条件

【学习指导】

1、结合实际理解语流音变的形式和特点。

2、结合常用词语的读音,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七、八、不”的变调。

3、掌握轻声、儿化的辨义功能。

4、结合前面的韵尾理解和掌握“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 位

【学习目标】

了解音位的概念和分类,了解音位变体的类型和普通话音位系统,掌握归纳音位的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2、音位变体

  3、归纳音位的三个重要标准

  4、普通话音位

【知识点】

音位,音位的分类,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音位变体的类型,条件变体,自由变体,归纳音位的方法,普通话音位系统

【重点】

音位的分类,音位变体,普通话音位系统

【难点】

音位变体,归纳音位的方法

【学习指导】

1、音位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应当认真学习掌握。

2、把音位和音素结合起来进行学习,理解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3、通过反复发音比较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前后音素中的不同变体。

第八节 语 调

【学习目标】

了解语调及其种类,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及分类的原因和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

  1、什么是语调

  2、停顿、重音、句调的分类及其在语调中的作用

【知识点】

语调,停顿及其种类,语速,重音及其种类,逻辑重音,语法重音,句调及其种类,平调,升调,曲调,降调。

【重点、难点】

停顿的种类,重音的种类,句调的种类。

【学习指导】

1、通过收听广播、录音或者散文朗诵等,体会和理解语调的意义和作用。

2、把一个句子通过不同的语调、重音读出来,注意表达意义的变化。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学习目标】

了解语音规范化的内容,掌握正音的相关内容,推广标准音。

【主要教学内容】

  1、确立正音标准

  2、推广标准音

【知识点】

语音规范化,正音标准,异读原因,推广标准音

【重点】

正音标准

【难点】

异读

【学习指导】

1、结合言语交际和中文信息处理理解语音规范化的意义。

2、结合方言分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理解推广正音标准的必要性。

3、从汉语方言分歧和古今汉语演变出发寻找异读的原因。

 

第三章 文字

教学时数:

8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现行汉字的性质、特点、功能以及汉字整理与简化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水平和辨析纠正不规范用字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特点及作用。

  2、汉字形体的演变,现行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单位、书写顺序、结构方式。

4、汉字改革问题,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知识点】

基本概念 文字、汉字、现行汉字、六书、简化方法、非汉字符号

汉字四定、标点符号的使用、字典排检法

理解掌握汉字结构、发展演变、简化方法、标准化

【难点】

汉字的性质、汉字的产生、结构特点、演变规律

【重点】

汉字的结构和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简化的理论与方法

汉字标准化

【学习指导】

1、注意古今汉字形体的比较。

2、注意联系现行汉字的应用。

3、注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关于规范汉字的有关规定。

【本章各节内容】

第一节 文字概说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演变

第三节 现行汉字的结构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第一节 文字概说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文字的类型、汉字的起源、现行汉字的性质。

【主要教学内容】

1、文字、汉字、现行汉字

2、汉字的起源,现行汉字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

文字、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音素符号、音节符号、语素符号、表词符号

【重点】

1、汉字的起源

2、现代汉字的性质

【难点】

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演变

【学习目标】

  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掌握各种形体的名称、时代、特点,准确把握现行汉字的形体,能够联系实际辨析和运用

【主要教学内容】

  1、现行汉字的前身及其演变规律

  2、现行汉字的形体

【知识点】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现行汉字的印刷体和手写体

【重点】

隶变,现行汉字形体的辨析和运用

第三节 现行汉字的结构

【学习目标】

了解现行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现行汉字的结构层级和结构方式,正确运用汉字的笔顺,初步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汉字的结构单位及笔顺

  2、汉字的造字方法

【知识点】

笔画、笔顺、笔画组合、偏旁、偏旁组合、部首;独体、合体、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重点】

笔画、笔画组合,偏旁、偏旁组合,笔顺

【难点】

笔画组合方式、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造字方法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的标准化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汉字改革的历史,正确看待汉字的前途,全面了解汉字标准化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

  1、汉字改革问题

  2、汉字的整理

  3、汉字的标准化

【知识点】

五十年代及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简化笔画,精简字数,异体字、新旧字形、简化字、繁体字,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重点】

汉字整理与标准化的具体内容

【难点】

新旧字形辨析,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学习目标】

正确把握和使用规范汉字,自觉纠正错别字

【主要教学内容】

  1、掌握整理过的汉字:

掌握简化字,不用异体字,区别新旧字形,掌握异形词的规范词

  2、纠正错别字:

注意字形、字音、字义

【重点】

  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 词 汇

教学时数:

10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将这种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

【主要教学内容】

  1、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种词汇单位的含义

  2、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和类型

  3、词义

4、词汇的构成

5、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

【难点】

义素分析法、语义场

【重点】

词的构成、词义内容、词义类聚

【学习指导】

1、注意语言理论、词汇理论与词汇实际相结合

2、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知识相结合

3、在对比中学习相关概念和理论

【本章各节内容】

第一节 词汇概说

第二节 词的结构

第三节 词义

第四节 词义类聚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

第六节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第七节 辞书概说

 

第一节 词汇概说

【学习目标】

掌握词汇的各构成单位及相关概念、词汇的存在形式等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

  1、词汇与词汇学

  2、各级词汇单位,语素的性质及分类,词的界定

【知识点】

词汇单位 语素 词根 词缀 词 语素 词 字 固定结构 词汇 词汇的存在形式 

【重点】

词汇的各种构成单位及其相关概念问题

【难点】

词汇的静态存在形式和动态存在形式

【学习指导】

1、词汇的构成单位应是直接构成单位,避免词汇的范围夸扩大或缩小。

2、词汇的动态存在形式包含共时和历时两种形式,不能只理解为共时形式。

第二节 词的结构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单纯词、合成词的概念以及各自的构成和结构特点。

【主要教学内容】

  1、单纯词及其分类

  2、合成词及其分类

【知识点】

单纯词 连绵词 叠音词 音译词 拟声词 合成词 复合词 联合 偏正 补充 动宾 主谓 重叠词 派生词 前缀+词根 词根+后缀

【重点】

单纯词与合成词各自内部的分类和构成

【难点】

1、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分及对具体词(包括各自小类)的分辨

2、复合词与合成词的不同

【学习指导】

1、注意单纯词与合成词是按什么标准划分出来的。

2、注意叠音词与重叠词的区别,注意偏正式与补充式中的某些词。

 

第三节 词 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词义的性质、内容及运用义素理论分析词义的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词义的性质

  2、词义的构成

 3、义素及义素分析

【知识点】

词义的客观性、概括性、民族性 词义的内容构成 词汇意义 色彩意义 感情色彩 形象色彩 语体色彩 风格色彩 语法意义 词义的分析 义位 义素 义素分析法

【重点】

词义的性质、构成、词汇意义、义素分析

【难点】

词义的义素分析

【学习指导】

1、词义的性质应具备普遍性,即覆盖词义整体,注意某些特殊情况应该如何理解。

2、词义包括的内容既要注意其三位一体性,又要理解各自的特点及在词义整体中的地位。

3、注意理解对比原则的应用为义素分析法带来的优越性。

第四节 词义类聚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各种词义类聚及相应的语义场

【主要教学内容】

  1、词义的分解 义项及义项的分类

  2、词义的聚合 语义场及语义场的分类

  3、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界定

【知识点】

单义词 多义词 义项 基本义 转义 引伸义 比喻义语义场 同义义场 同义词 等义词 近义词 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的作用 反义义场 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 反义词的语言特点 反义词的作用 对义词 类属词 

【重点】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难点】

语义场及相关的理论和分析

【学习指导】

1、注意多义词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共时的联系

2、注意各种语义场形成的依据,即义位之间的联系问题

3、注意将同义词与反义词的形成条件和语言特点等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

【学习目标】

掌握词汇的定义和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特点,能够列举出一般词汇和熟语的具体构成。

【主要教学内容】

  1、基本词汇及其特点

  2、一般词汇的构成 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3、熟语的构成 

【重点】

1、一般词汇的具体构成

2、熟语的具体构成

【难点】

1、外来词的类型

2、各类熟语之间的外延界定

第六节 词汇的发展演变与词汇规范化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词汇发展演变的表现形式和词汇规范化。

【主要教学内容】

1、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2、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3、词汇发展演变的表现形式

4、新词的产生与旧词的消亡

5、词义的演变

6、词汇规范化的原则和内容

【重点】

词汇发展演变的表现形式

【难点】

词义的演变

 

第七节 辞书概说

【学习目标】

了解辞书的类型、词典编排和辞典释义的方式,掌握查检字词的方法

【知识点】

辞书类型、词典编检法、辞典释义

【重点】

词典编检法、辞典释义

【难点】

词典编检法

 

第五章 语 法

教学时数:

40

【学习目标】

通过对语法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了解语法的含义

2、辨析词和短语

3、掌握句子分析方法

4、各种句型和句类的特点

5、辨析各类复句和句群

6、能纠正语法病句

【主要教学内容】

  1、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

  2、各类词的语法特征及用法

  3、短语的类型及短语分析

  4、句子的类型及句子分析

  5、常见的句法错误

【学习方法】

1、普通语言学理论与汉语语法特点相结合。

2、国内外语法学理论、方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相结合。

3、掌握基本的语法分析方法,并用于分析汉语实例。

4、注意运用对比、比较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建议】

难点:

语法的特点、词类的辨析、句子分析、多重复句的分析

重点:

词类辨析、短语的结构类型、句子成分分析、各类句型的特点、复句分析、病句修改

【本章各节内容】

第一节 概 说

第二节 词 类

第三节 短 语

第四节 单句分析

第五节 句 型

第六节 句 类

第七节 复 句

第八节 句 群

第九节 病句分析

第一节 概 说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语法的性质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法学的研究范围,准确把握语法的各级单位及相互区别,初步认识句法成分及层次分析的观点。

【主要教学内容】

1、语法的定义

2、语法的性质:

抽象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稳固性、民族性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4、语法学及其分类

5、语法体系: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

6、结构单位:

语素、词、短语、句子

7、功能单位:

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

【知识点】

1、基本概念:

语法、语法学、语法体系、语素、词、短语、句子、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

2、领会掌握语法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法体系及其类型

【教学建议】

1、重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

2、难点:

语法的性质(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二节 词类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并对词的兼类与活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