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举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04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科举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科举制度.docx

《浅谈科举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科举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科举制度.docx

浅谈科举制度

浅谈科举制度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是科举制度。

它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官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今天我们来学习科举制度的建立、发展、废除,最后是对科举制度简单的评价。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解决就是封建社会选拨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出现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

“世卿世禄”就是官位世袭制,这个制度主要是在先秦时期。

在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的时候逐渐打破了“世卿世禄”,到秦统一六国时“世卿世禄”就没落了。

到西汉时开始有了察举制,中央要求各郡根据乡党声望向中央推荐人才。

到东汉,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向中央推荐的人基本上不是大臣的子弟就是他们的门生故吏。

到了三国的时候,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是把人才划分为九级,中正是品评官,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

这样,选拨官员的权利落到世家大族手中,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士族是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大地主阶层。

九品中正制,造成了皇权不稳,政权不断更迭,国家分裂的局面。

直到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才结束了中国300多年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为了集中权力,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等影响深远的制度。

他的儿子隋炀帝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科举制度。

科举就是分科考试,选拨人才之意。

科举考试把选拨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隋朝很短命,很快就灭亡了。

到唐朝时,科举考试就比较成熟了,每年举行一次。

唐朝的考试的名目比较多,有根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科。

最常见的是进士与明经。

当时人重进士而轻明经。

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30人,加上明经只有百人左右。

唐朝科举还不是当官的唯一渠道,而且考上以后不直接授官,还需要经过吏部的再次考试。

在武则天时,还创立了武举及殿试制度。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有了很大发展。

北宋初年,科举考试还有多个科目,到北宋后期1116年后,就只剩进士一科了,元、明、清延续了这一做法,科举只剩进士一科。

唐朝时,科举考试是三年一考,殿试在宋朝成了定制。

唐朝的时候,科举考试是礼部侍郎(就是教育部副部长,部长叫礼部尚书)主持,考生一旦考取,便对主考官感恩戴德。

但是宋朝,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了天子门生。

唐代考中进士后,不能直接授官。

在宋代殿试录取后即可授官,并且考的好得很快就可以获得高官。

到这个时候,科举考试的弊端就出来了,一考定终身。

唐朝的时候中了进士了,吏部还要考试,考有没有当官的能力。

宋朝就没有了,直接授官,高分低能的情况就出现了。

宋朝还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新制度。

唐代的科举考试,因试卷前写有举人的姓名等,世家豪族可靠其特权在放榜前知道是否录取,考官也从中耍手段,拉拢亲信。

宋朝初年这种情况也很盛行。

为了防止作弊,开始把考生的名用纸糊上,但是还有考生在试卷上做记号。

后来,又采取了誊录的办法,专门雇人抄卷子,这样就看不出考生笔迹、做了记号也没有用了。

到了元代,科举的地位不是很重要。

我们重点讲一讲明清的科举,明朝科举达到了鼎盛阶段,清朝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

我们主要讲明朝的科举制度。

这个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一是讲怎么考,二是考什么,三是在哪考。

(一)怎么考

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及殿试。

等级森严,第一级考试是院试,一年一考,考生叫童生,考过了就叫秀才,没有考过的,80岁了还是叫童生。

范围是在府里考,府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市,比如临汾市当时就叫平阳府。

秀才没有当官的资格,但有了一点特权,比如见了官不跪,免赋税。

第二级考试,是乡试,乡就是北董乡的乡,这个考试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由省出题。

参加考试的秀才,不是每个秀才都能考。

要想考就必须通过乡试前一年的摸底考试,分六等,前三等才能参加乡试。

乡试每个省都有规定的录取名额,如山西省从1440年起有40个举人名额,全国740名;从1453年起,山西有65个名额,全国1145名。

这个考试的名额太少了,有的地方的录取率在1%左右。

乡试考过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考上举人,就有资格当官了。

但是,仅仅是有资格。

要想当官还要累计参加三次会试,都没有考过,才可以到吏部去注册。

等有了空缺,吏部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

考中举人后,就可以参加第三级考试。

会试及殿试。

会试要到京城考。

会试在乡试第二年的二月,各省的举人去考,考中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明清会试一般一次录取300人。

录取是照顾地区平衡,明朝规定的比例是南方55%、北方35%、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10%,到清朝为了地区平衡,名额分配到省。

如果不这样,80%的名额可能都被南方人拿走。

北方在经过金国、元朝长期统治,文化水准下降的厉害。

考过会试,还要参加殿试。

殿试没有淘汰了,大家都能通过,只是要重新排名次。

殿试只考一道题,叫时务策,类似于申论。

明朝,试题一般由内阁预拟,并在考试前一天呈请皇帝圈定。

殿试以一日为限,日落前必须交卷。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皇帝就是主考官,所以评阅试卷的人只能称为读卷官。

读卷官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

按照明初的规定:

“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在一天当中,人数不多的几个读卷官要评定几百份试卷。

读卷官的任务,只要是在试卷中挑出三份卷子,以便确定一甲三名的人选,其他分等定名次是无关紧要的。

进士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两朝,殿试以后,还有一个朝考,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入翰林院。

其他二甲、三甲的进士要参加朝考,考上的入翰林院,叫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主要是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没有考上的,安排到六部、地方上任职。

不过一般不能都是候补官员。

要有空缺,才能实授。

进了翰林院的庶吉士,还要学习三年。

三年后,有一个毕业考试,考试合格的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朝朱元璋时期废除宰相制度,明朝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清朝大体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清朝因为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有大量不经过科举考试当了高官的满族大臣。

比如说和珅,和珅是旗人,三等侍卫出身,后来成了权倾天下的大臣。

在清朝,举人当官仍然和明朝一样很难,而在进士这一层面,进入翰林院和没有进入翰林院的差别也是很大。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被称为晚晴中兴四大名臣。

除了左宗棠,其他三人都是进士,而且都进了翰林院。

曾国藩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但是入了翰林院庶吉士。

27岁中进士,到38岁时就当了礼部右侍郎,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

他的学生李鸿章24岁中二甲十三名进士,也入了翰林院,39岁就当了江苏巡抚(江苏省长)。

而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榜进士,但是没有入翰林,结果到死就是一个刑部郎中(司局长)。

张之洞26岁高中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30岁就当了湖北学政。

(相当于分管教育的副省长)。

而左宗棠虽然比同为湖南人的曾国藩早中两年举人,但没有考中进士,到45岁时才有了一个官职,兵部郎中(正五品),相当于司长。

明清两朝科举的特点,是翰林、进士当不了小官,举人很难当官,更难当大官。

为什么当官的机会这么少呢?

是和当时的官少有关系。

明清时代,一个县基本上就一到两个官员。

一个是知县、个别大县有副县长,叫县丞,还有一个官叫教谕,管县里的官学,相当于现在教育局局长。

(一般由举人来担任)。

(二)考什么

院试就是只考一场,命题作文,写八股文。

乡试、会试连考三天,一天算是一场,头场命题作文,八股文;第二场,应用文,写判、诏、诰、表;第三场,策论,相当于现在的申论。

殿试只考策论。

乡试、会试的决定性一场考试就是头场,考八股文。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而且只准用朱熹的注释观点。

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

格式也很死。

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字数不能超过700字,不能少于300字。

明清八股取士,从考试技术上来说,主要是为了客观、公平,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

但是他的副作用很大,很多读书人为了考官而学习,就只研究如何做八股文,别的知识一概不学、一概不知。

这样一来就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大大影响了学术的发展。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读书人的影响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厉害。

后人对明朝以来靠八股取得功名的人嘲讽道: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三)在哪考

明代考场叫做贡院,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

考试就是在这个单间进行了,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房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

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就在这个环境里,考生要考三天。

这样安排,主要是防止考生作弊。

作弊的处罚也很严厉,轻则带枷,重则流放,主考官还有可能问斩。

而且每个考生要参加考试,需要亲属、邻居作保。

一旦作弊,这些保人都要受处罚。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作弊。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把夹带放在鞋里、帽子里,还有替考,那个时候没有照片,比较好混过去。

(当时考生也有准考证,准考证上有考生的体貌特征)。

或者是答卷上写别人的名字。

最有意思的“放鸽子”,家里人把信鸽放进考场,考生把试题让鸽子带出去,家里人让高手把文章写出来,然后让鸽子帮文章带进去。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科举制在西学东渐大潮中也受到空前的挑战。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遭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懂外语,不懂国际法,在谈判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对于机器、大炮、坚船,靠八股选拔出的那些人更是门外汉了。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

三年后的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慈禧太后搞了一番新政,宣布停止八股文。

但是,这时的点滴改革已无济于事,朝野上下有关兴学校、办学堂、废科举呼声越来越高。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大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出废除科举。

朝廷在9月2日的当天,便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下谕旨,向全天下宣布: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这一上谕的发布,宣告了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四、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在封建社会最进步的选官制度。

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

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

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拨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

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

如曾国藩的父亲仅仅是个秀才,在湖南乡村是个私塾教师;李鸿章家在他父亲中进士前,家里仅仅是安徽乡下的普通农民。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

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

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

如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这样的忠君爱国的大臣,如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锐意改革的能臣,如苏轼、杨慎、纪晓岚这样的文学大家,还有林则徐、魏源、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英雄。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

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

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

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文学家方面,如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和写《聊斋》的蒲松龄、《儒林外史》的吴敬梓一辈子都没有中举人,写《红楼梦》曹雪芹压根连秀才都不是。

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一辈子都是秀才,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也是一辈子都是举人,没有中进士。

 

最后,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拨人才的制度,它主要的目的就是给皇帝选拨治理国家的人才。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封建君主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科举制度成了皇帝选拨奴才的工具了。

所以,科举制度在清朝灭亡前7年也被废除了。

我们今天研究这个制度,主要是要古为今用,吸取这个制度中积极的东西。

我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