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62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2分),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2分)。

(指在商品可以自由流动,并可以在各国自由贸易,即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及其时间耗费,则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折合成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2、购买力平价:

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2分)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2分)。

3、国际收支:

在一定时期内(1分),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1分)间全部经济交易的(1分)的系统记录(1分)。

4、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1分)、应用(1分)、推广(1分)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1分),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弗农在1966年推出。

这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总结与扩展。

根据这一模型,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

当这种产品成熟并广为大众接受时,它就变得标准化了,就可以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行生产了。

因此,对于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从最早引入它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不发达国家。

这一过程通常都伴随着发明国家向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的直接投资。

5、绝对优势原理:

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

(2分)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分)

绝对优势说:

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从贸易中获利。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obsoluteAdvantage):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6、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用其所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检验美国进出口是否符合H—O理论所提出的(1分),按照H—O理论,美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1分),但是,里昂惕夫经过检验计算得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刚好与H—O相反(1分)。

因此,人们把这个理论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围绕里昂惕夫之谜,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分)

里昂惕夫反论(TheLeontiefParadox):

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用统计数据分析美国的对外贸易,但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即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后者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也就是说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也称为里昂惕夫之迷

7、比较优势原理: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较另一国没有效率,仍然可以进行双赢的贸易(1分)。

第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较小的产品,而进口其绝对劣势较大的产品(2分)。

另一个国家则进行相反的贸易(1分)。

比较优势论: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8、有效关税率:

也叫有效关税保护率,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其税率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

有效保护率:

所谓有效保护率是指征收关税后使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比。

所谓附加价值是最终产品价格减去用来生产该产品的进口投入品成本。

EG:

最终产品的A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为V,征收关税后的附加价值增加到V’,那么附加价值的增加率,也就是有效保护率G

G=(V’-V)/V

9、贸易乘数:

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2分)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对国民经济带来乘数倍的效应。

(2分)。

10、马歇尔-勒纳条件:

是勒纳在马歇尔的国际收支调节乘数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结果(2分),指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货币贬值就能使一国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由逆差变为顺差(2分)。

11、重商主义理论:

金银是国家财富的象征,因此一个国家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以鼓励金银的流入,限制金银的流出。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5-18世纪):

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广泛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重金属)出口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扩大货币的积累,以英国实行得最为彻底。

12、社会无差异曲线:

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而且互不相交。

1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加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即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为了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品。

14、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于1961年提出,认为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

该国将会进口国内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少数人所需要的那些商品。

根据这种“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的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15、关税:

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关税作为国家税收的一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6、关税配额:

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一定数额的进口配额,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这实际上限制或禁止了超过配额以外的商品进口。

17、罗伯津斯基定理: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18、环保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一些国家借口环境保护,通过制订高标准的国内环境法规实施贸易保护和贸易歧视

主要特征:

1、名义上的合理性

2、形式上的合法性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5、实施结果的歧视性

19、机会成本:

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一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20、边际转换率:

就是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长Y的数量。

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横轴上的商品)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21、边际替代率:

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22、技术差距模型:

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工业化国家之间贸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新产品和新工序的引进。

这使得发明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

这种暂时垄断地位通常是建立在为鼓励发明创造而授予的专利或版权基础之上的。

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和可能了。

23、普通优惠制:

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

24、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使用期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25、孤立均衡: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

两条曲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26、要素禀赋论:

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该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称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H-O定理又常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每个国家应根据本国的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

即每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运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运用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27、产业内贸易:

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

<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

即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

>

28、最惠国待遇:

它规定缔约国双方相互间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同样适用于对方。

29、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30、特定要素:

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31、特定要素模型: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

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32、反补贴税:

又称抵消关税或补偿关税。

它是对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补贴或奖金的外国进口货物所附加征收的一种关税

33、规模经济:

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34、消费者剩余:

衡量的是消费者在一次购买中他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距。

35、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36、多头/买空:

当投机者在即期、远期或期货市场上买入一种货币,或买入一种货币的看涨期权,期待着将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时,称作他持有这种货币的多头(longposition)或买空(BuyLong/Bull)

37、汇兑心理说:

该学说认为,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商品与服务满足人们的欲望(具有效用),效用是外汇的价值基础,而外汇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边际效用,而边际效用又是人们主观心理决定的。

人们主观上对外汇的价值评价不同,形成外汇的购入与售出,这又会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汇率变化。

38、空头/卖空:

当投机者借入或者卖出一种货币的远期、期待着将来以较低的价格偿还债务,或是用于执行远期卖出或看跌期权和约,这称作他持有这种货币的空头(shortposition)或卖空(SellShort/Bear)。

39、汇率\外汇汇率:

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有时候也被称为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作为外汇买卖的价格。

40、自主性交易:

指那些基于商业动机,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这些交易所产生的货币收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相抵,由此产生的对外汇的超额供应或超额需求会引起外汇价格的变动。

41、贸易创造效果:

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

42、看涨期权:

期权购买方在合约期满时或在此之前按规定的汇率购进一定数额外汇的权利。

43、造市者:

大规模地从事某种货币或外汇业务,并能操纵市场行情的交易者(外汇银行和投资基金)。

44、经常帐户差额:

一个国家流出与流入的资源价值,不仅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流转,还包括收益与转移的对外收支状况。

45、共同市场:

它除了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对服务、资本、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流动的所有限制。

46、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或者说是指国际商品交换比例。

计算方法:

T=(PX/PM)×100

其中T表示该国某一时期的贸易条件;PX为该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PM为该时期的进口价格指数。

47、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balanceof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正数表示。

48、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ComparativeCostDoctrine):

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其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即“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49、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50、国际收支: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51、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选择本国货币钉住某基准国际货币或者某一货币指数,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直接的外汇管理措施或间接的调控措施维持本币对该基准货币汇率不变。

52、复式记帐法:

出口属贷方项目、进口属借方项目,本国居民为他国提供劳务属贷方、反之属借方,本国居民收到国外转移属贷方,本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属借方,外国人归还贷款属贷方,官方储备减少属贷方项目。

53、“自动”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Quotas)

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对该进口国出口某种商品的最高限额,在限额内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54、套汇:

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

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

直接套汇,又称双边或两角套汇,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两个外汇市场上一边买进一边卖出这种货币。

间接套汇,也称三角套汇,是利用三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三地市场上贵卖贱买从中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

套汇机会的判断:

将三个或更多个市场上的汇率转换用同一种标价法表示,并将被表示货币的单位都统一为1,然后将得到的各个汇率值相乘。

如果乘积为1,说明没有套汇机会,如果乘积不为1,则存在套汇机会。

55、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会计学中的复式记帐法来编制的,因而借方与贷方总是可以达到平衡。

这种平衡是会计学上的平衡而非国际收支的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关注的是一国经济长期、中期、短期的健康发展与外部经济之间稳健的联系。

56、进口许可证制(ImportLicenceSystem):

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实行进口许可证的国家一般在每年年底公布须取取进口许可证的商品目录。

进口许可证一般都规定有效期,过期不能进口。

57、进口配额制:

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

它是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58、外汇(ForeignExchange):

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名义表示的金融资产。

按照1997年1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外汇包括:

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59、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

进口国对各类进口商品颁布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标签规定,造成进口障碍,限制商品进口。

进口国为维护国内消费者安全和健康,对进口商品规定技术、卫生和包装标准应该说是必要的,但这些规定十分复杂,标准过于严格,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它的实施具有极端的隐蔽性,效果非常明显。

60、自由贸易区:

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61、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scriminatoryGovernmentProcurementPolicy):

国家通过法令或虽无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存在的政府机构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这种歧视性采购可以压缩外国商品在本国的销售规模,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目的。

GATT第七轮多边谈判(东京回合),达成了《政府采购协议》,在督促各国保证政府采购按无歧视公平竞争原则进行,扩大政府采购的国际竞争上起到一定作用。

62、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

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农业不需要保护,成熟工业也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尚未成熟的,但是却具有潜在优势的幼稚产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是有时限的,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工业,使得这些幼稚产业在保护期成长起来,再取消保护后能够和国际上其它同类产业相竞争。

二、判断

1.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F)

2.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T)

3.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

(F)

4.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T)

5.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单个消费者或者国家提供相同价值或满意感的商品的不同组合(如小麦和汽车)。

(T)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F)

7.关税的保护效应是指国内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增加额。

(F)

8.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T)

9.最惠国条款给予某些国家同盟国才能享受到的最优关税待遇。

(F)美国向别国进口小麦应该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

(F)

10.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T)

11.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F)

12.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T)

13.当用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T)

14.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F)

15.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T)

16.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T)

17.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T)

18.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T)

19.资源禀赋论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

(F)

20.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换取黄金和白银的出口而不是进口。

(F)

21.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T)

22.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T)

23.关税的保护效应是指国内生产商获得的利润增加额。

(F)

24.最惠国条款给予某些国家同盟国才能享受到的最优关税待遇。

(F)

25.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T)

26.政府一般利用官方结算交易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T)

27.持有看跌期权的人有权在未来以特定价格卖出外汇。

(T)

28.一价定律认为关税不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F)

29.汇率升值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别国货币价值降低。

(F)

30.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T)

3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F)

32.对进口鞋征收10%关税是一个从价关税的例子。

(T)

33.名义关税率掩盖了有效关税率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

(T)

34.当自由贸易区的某个成员国开始从非联盟成员国进口产品时,贸易转移随之发生。

(T)

35.美国对索马里的援助属于单方面转移,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借方。

(T)

36.若美国通货膨胀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

(T)

37.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T)

38.外汇市场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场所。

(F)

39.抛补套利使预期外汇利率上升的另一种说法。

(F)

40.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F)

41.美国向别国出口小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的资本帐户。

(F)

42.幼稚产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T)

43.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达到比自给自足条件(无贸易)下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T)

4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

(T)

45.以离岸价格为基础计算的10%关税大于以到岸价格计算的10%关税。

(F)

46.美国开展“购买美国货”的活动出自于爱国主义动机,并不应被视为非关税贸易壁垒。

(F)

47.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政府促经关键产业出口等目标,比如日本的国际贸易和产业部。

(T)

48.货币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T)

49.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日本,则美元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T)

50.当自由贸易区的某个成员国开始进口联盟前原本由国内生产的产品时,贸易创造随之发生。

(T)

51.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贸易导致专业化。

(T)

52.仅用于一国出口产业的特殊设备拥有者,将因该国从自给自足转向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F)

53.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F)

54.美国的国际收支表示在一个给定年份内美国与其他国家之内的美元流动。

(T)

55.如果一家美国汽车销售商同意用日元支付3个月后进口的汽车款,它应该在远期市场通过卖出日元进行套期保值。

(F)

56.货币贬值是一国政府做出的降低本国货币交易价格的决定。

(T)

57.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T)

58.一国往往需要利用官方储备资金支付商品贸易赤字。

(F)

59.从短期来看,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要快于配额。

(F)

60.随着成本递增或者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随之下降。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